读友网 > 大学读物 >

读水浒传1000字有感

时间: 新华 大学读物

写读后感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作品,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和内在动力。下面给大家整理一些读水浒传1000字有感,方便大家学习怎么写读水浒传1000字有感。

读水浒传1000字有感篇1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水浒传》。书里有一百零八位英雄,有宋江、吴用、卢俊义、公孙胜、关胜等,故事就以他们而展开。

这一伙好汉啸聚山林、劫富济贫。他们面对朝廷多次进攻也不退缩,都一一将他们打退,还从中收服了许多将领。朝廷面对这支越勇的军队一筹莫展。

有一天,皇帝手下的一个奸臣高俅想出了一个“借刀杀人”的策略,叫皇帝招安他们,然后再让他们攻打那些农民起义军。梁山好汉被招安后,就去镇压农民起义军。就说与方腊起义军的战斗吧,宋江的手下将士死的死、伤的伤、走的走、隐的隐,损失大半,只剩下二十几个人。而剩下的人中,宋江和李逵被奸臣用毒酒毒死;卢俊义又被水银毒伤,失足落入水中而亡;吴用、花荣也在宋江和李逵墓碑前自缢而死。故事最终以悲惨的结局结束。看这本书时,我也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为他们的结局而伤心!

《水浒传》里,这么多的英雄人物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李逵了,他粗中有细、直爽率真、脾气火爆、忠义两全、勇猛无比。说他粗中有细,是因为他做县令时的一次审案。有一次,农民张老告当地的土财主,说他强行夺走了自己的两亩地。当土财主送给李逵几张银票后,李逵就知道肯定是这个财主霸占了张老的地。于是就诈他说:“张老告你说你偷了他四亩地契,你可知罪?”财主中计,急忙说:“哪来四亩?只有两亩。”这时他才发现自己说漏了嘴。李逵立即叫小吏把财主拖出去打一百大板,并归还两亩田地。说李逵忠义两全、勇猛无比,是因为江州劫法场事件。宋江和戴宗被押赴刑场杀头,李逵一马当先,冲入敌群,逢人就杀,勇不可挡,为救两位义士,立下汗马功劳。说李逵脾气火爆、直爽率真,是因为他在朝廷招安、诏书送到时,一怒之下,把诏书撕成两半,原因只是因为陈太尉说话不尊重梁山好汉,态度傲慢。诏书上多把梁山好汉比作草寇。李逵不仅撕了诏书,还把钦差大骂了一通:“写来的诏书是谁说的话?你那皇帝不知我这里众好汉,来招安老爷们儿,倒要做大!你那皇帝姓宋,我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来恼犯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书的官员,尽都杀了!”好在众人都来解劝,把黑旋风推下堂去,李逵这才罢休。

读这本书,我懂得了对朋友我们不能有福同享、有难不当,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真正的朋友应该是能够患难与共的。曹雪芹有句名言:“万两黄金容易得,之心一个也难求。”同学之间应真心相待,建立永久性的友谊,而不是易破碎的!

《水浒传》虽然读完了,但书中许多情节令我回味无穷!回味作者精湛的语言,我仿佛置身于梦境般,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和那些梁山英雄们一起经历当时的事情。好啊!这本书真不愧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啊!

读水浒传1000字有感篇2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读水浒传1000字有感篇3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_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_,宁死不屈,最终上吊_,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读水浒传1000字有感篇4

这个暑假虽然忙着实践活动,但也留出点时间看了看《水浒传》这本名著。这是我第二次看,也算作是一次温习吧。我又有了新的感受,特写下。

记得《水浒传》有个关键人物宋江,作为梁山泊的宋江,他的思想和行动,关系着整个梁山事业的兴衰和存亡。宋江出身于小地主家庭,“自幼曾攻经史”,养成“忠孝”观念,后来在县里作了押司,对于衙门里公事和官府的应酬,十分熟悉。他虽是官府中人,却又喜欢结交江湖上得好汉,对下层人民也富有同情心,在江湖上享有“及时雨”的美名。这种特殊情怀,形成了他思想性格的两面性,一方面他要作个忠臣孝子;另一方面,在同江湖人士的接触中,使他较多地了解下层人民的苦难和愿望,又成为仗义扶危、同情劳动人民对官府的反抗行为的人物。在宋江上梁山之前,他对人民的造反,只是抱着同情态度,或在某种程度上,在行动上作一点有限的支持。从他思想精神上说,他是不愿投身到造反行列里,后来上梁山是诸多原因造成的。他是一个深有谋略的人物,决不甘心长久屈居于下僚,他原本希望靠他的才能能够“为国立功”,作出一番事业来。但当时朝政黑暗,奸臣当道,一些能人之士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恰在这时宋江又犯了杀人罪,流配到江州,又因醉后题了反诗,被江州知府拿住,问成死罪,靠梁山好汉的搭救,才得以保全性命。此时,宋江才决意上梁山。

宋江有组织才能,善于团结人,加上他在江湖上的声誉,这样就有大批好汉随他上山,壮大了山寨力量,给山寨事业带来了一番兴旺发达的气象。

梁山起义军在他的领导和指挥之下,接连打了许多胜仗,给予一些奸臣以严重的打击和惩罚,并且震动了朝廷,这些胜利都是和宋江的功劳分不开的。但由于他忠孝观念根深柢固,虽造了反而这种观念并未改变,这就伏下了他日后接受招安的契机。在与官军对阵中,他总是想到如何为日后的招安预留地步。就这样,梁山起义军的力量越强大,梁山的事业越兴旺,也就越为宋江的受招安积累了资本。他终于在两赢童贯、三败高俅,打得朝廷军队大败之后,光荣体面地受了招安,而把梁山起义事业断送。宋江投降之后,又奉朝廷之命去镇压方腊起义军。

总之,《水浒传》通过艺术,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本质,表现了梁山泊英雄好汉轰轰烈烈的大起义,有力地抨击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最后的结局是悲惨的,深刻地传达了一种历史教训。

这些就是我对《水浒传》的深刻了解。

读水浒传1000字有感篇5

这个暑假,我读了《水浒传》这本书。这本书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军,最后剿灭叛党,却被_人谋害的英雄的故事。读了这本书以后,我觉得这本书最重要的地方只有两字,那就是“忠”和“义”。

忠,我以为就是对自己的亲朋好友,对自己的祖国永不放弃的那种精神。就是像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自然对自己的祖国的忠心耿耿一样,这就是“忠”。还有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面对高俅的儿子的_,还是守死不从,对自己丈夫的不放弃,始终相信他,到最后上吊自杀,这难道还不算是一种“忠”吗?可是相比较,义却比忠更难做到。

按照我个人的观点,义就是为朋友赴汤蹈火,再所不辞;心甘情愿的为朋友两肋插刀;为了一个义字,为任命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都要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因为救人相当于危难之中不是谁都能做到的。这需要相当过人的勇气,决心和胆量,还要做好死的准备。

小说也十分生动地描写了被压迫者先后走上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这里有各式各样的情况:阮氏三兄弟是活不下去了,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后来上了梁山;鲁智深本是军官,因疾恶如仇,好打抱不平,与官府矛盾越来越深,被迫落草;武松是在屡遭陷害之后终于彻底造反的;林冲本来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有相当美满的家庭,即使已遭_,仍委曲求全,但阴险狠毒的高俅父子竟然要设计烧死他,林冲实在忍无可忍,这才造起反来……各路英雄由个人反抗到集体行动,由无组织到有组织,由小股到大股,终于汇成浩浩荡荡的造反洪流。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第四十回《梁山泊好汉劫法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这时起,好几处山头的英雄正式合流,宋江上山,梁山从此不仅与地方土豪劣绅为敌,而且与朝廷正面对抗——梁山成了造反者人心所向的大山头。第四十回后,斗争更加波澜壮阔,有三打祝家庄,两破曾头市,攻打高唐、青州、华州、大名、东昌、东平……起义队伍在斗争中不断扩大,更多的好汉上了梁山,到“英雄排座次”时达到了事业的顶峰。梁山形成了“八方共域,异性一家”的乐土,众英雄不管出身如何,“不分贵贱,亲如一家”。

我们要学习梁山泊英雄身上的精神品质,如武松的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恩必报;林冲的勇而有谋;李逵的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直爽率真;宋江的为人仗义等。

《水浒传》是一本好书,我们应该去好好的品味它!

读水浒传1000字有感篇6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读一本好书,如同在与一位智者谈话,让人如沐春风,书中各处都包含着无穷无尽的知识。

谈起好书,我的脑海中不禁想起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这是一本描写古代农民起义的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被压迫者先后走上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文中讲述了一百零八名好汉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被小人算计而死的故事。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英雄人物是玉麒麟—卢俊义,卢俊义仪表堂堂,武功高强,人称“河北三绝”。王望如批《水浒传》说:“卢俊义不该有福不享,武功高强,名震京师,为什么还要上山去做强盗呢?”可卢俊义的可贵之处也正是如此,他练就一身好本领,只为报效祖国,为国杀敌,即使他只是一个在野的“员外”,但却“位卑不敢忘忧国”,时刻关心着国家的兴亡,这可真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可卢俊义也是不幸的,虽然他一心想报国,却迟迟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当时的宋王朝内忧外患,北方的辽国一直对宋朝虎视眈眈,宋王朝重文轻武,导致朝廷上贪官遍地,国家积贫积弱。在这种腐朽的环境中,是断断容不得像卢俊义这样有真才实学的刚正之士的,卢俊义做到的只有洁身自洁而已,眼看自己的国家逐渐衰弱,而自己又无法在朝廷里施展自己的远大志向,最后被宋江和吴用逼上了梁山。有人会评价:宋江和吴用也是多事,为何要将好人逼上梁山去做强盗,最可恨的就是赚玉麒麟上山。殊不知施耐庵写宋江和吴用赚玉麒麟上山是对当时宋王朝腐败制度的极力讽刺。

最后,朝廷怕卢俊义起兵造反,下毒杀死了卢俊义。读完卢俊义的经历,我不仅为他悲惨的经历而感到同情、惋惜。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也有许多这样洁身自洁、一心只为报效祖国的英雄:文天祥在敌人的折磨下不屈不挠,并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志;鲁迅弃医从文,拿起笔杆与黑暗势力作斗争,被称为“民族魂”;钱学森放弃美国的高额奖金,克服种种困难回到祖国,只为研究祖国的原子弹事业。他们都是祖国响当当的英雄。

读完这本书,我浑身热血沸腾,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面对困难和诱惑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做一名像他们一样报效祖国的英雄。

读水浒传1000字有感篇7

《水浒传》中栩栩如生的人物角色,他们所显示的“忠义”二字,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每一位读者都回味无穷。这也正是《水浒传》能成为古代四大名著的原因了。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水泊梁山与列位英雄好汉同行,领略《水浒传》独具的韵味。

《水浒传》中宋江这一角色,是梁山的第三任首领,他的个性是谦虚谨慎,仗义疏才,任人唯才,是一个很好的领导人物。“及时雨”这个绰号不是白得的,晁盖等七人智取生辰纲,被官府缉拿,幸得宋江告知,才免此难;武松在柴进庄上因脾气暴躁受人冷淡,宋江则反客为主对武松体贴入微,使武松感激万千;李逵因激动,曾多次与宋江大吵大闹,而宋江则毫不生气,以宽广的胸襟容纳住了这个“黑旋风”……“义”字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是啊!回想一下我们自己,曾多少次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曾几何时,想起了“退一步,风平浪静。忍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曾多少次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取笑过性行古夬的同学,曾几何时,体贴过他人,尊重过他人?这难道不足以说明宋江的“义”值得我们学习吗?

书中另一角色:行者武松,更是他那英雄盖世般的魅力,勇敢,机警,大义凛然,光明磊落,临危不惧的优秀品质,使得我们都记得了“武松打虎”这一经典的桥段。宋江的“义”可以令人感动,而武松的“义”便可惊天地,泣鬼神。为报施恩之恩,武松大闹快活林,醉打蒋门神,飞云浦怒杀官差,手执一把朴刀,血溅鸳鸯楼,为施恩夺回了权利。回到现在,想想自己,当朋友遇难时,我们曾真心地帮助过他们吗?我想我们中,极大部分人都会说没有,我想我们当时,早就会被困难吓得两腿发软了罢!

《水浒传》这部传奇巨作不仅向我们诠释了“忠义”二字,而且还向我们展示了“孝”字。上梁山后,宋江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回乡看望父亲;公孙胜因母亲的原因,曾拒绝上梁山入伙;李逵在梁山享尽清福之时,想起母亲,正要背母上山之时,不想母亲竟被老虎吃掉,李逵一怒之下,连杀四虎……当然,还有很多孝敬的例子,都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再次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父母因天冷让我们加衣,我们则不顾父母的感受摔门而去;有时我们犯些错误,则不断的埋怨父母的过失,这样的我们还是孝子还是好学生吗?当然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孝”,也不懂得报恩,若还是在过去,估计已背上“大逆不道”的罪名了罢!

站在忠义堂前,看着水泊梁山奏出的辉煌乐章。思索着一代又一代的责任,领悟着“忠”“义”“孝”三的含义。《水浒传》给我们的启示,似一叶扁舟,在我们的心中,激起了一阵阵涟漪……

读水浒传1000字有感篇8

《水浒传》这本书讲述了北宋末期,宋江、晁盖等人建立水浒寨,与江湖好汉们结为兄弟,一同上山聚义。由于晁盖在曾头市中箭,宋江成为寨主。他们受了招安,向北宋朝廷投降。经过平王庆、田虎,消灭方腊后,一百零八位好汉仅剩二十七位。余下的人却被奸臣迫害,这队轰轰烈烈的起义军竟落了个悲壮的下场。

读了《水浒传》后,我认为宋江这个山寨之主 ,有三点做的不是很好。

其一,宋江投降招安的纲领路线,不是一条好路线。

北宋小朝廷是一个十分昏庸腐败的王朝。不仅这个“君”是昏君,天子的手下宠臣,还全都是奸臣,陷害忠良,重用小人。宋江若投降,后果就会使被奸臣陷害,只能落得一个“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若是像李逵一样,嚷嚷着“夺位当皇帝”,以宋江的军事力量,有可能成功,但他与方腊,却不免会有一场恶战。想当皇帝的,又会有好几个,但皇帝位子只有一个。怎么办?那就只好打!打到剩一个为止。然而,宋江却没有当皇帝的魄力,他便只好选择了投降。投降又有什么好处呢?无非就是想青史留名嘛!如果当好了皇帝,国泰民安,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百姓还会感激你的!

其二,宋江把“忠孝节义”四字看得过重,导致他起义失败。

自从孔子主张道学后,“忠孝节义”四字已经变得比生命还重要了。然而,古话说得好:物极必反。“忠孝节义”泛滥的背后,禁锢了不少人才的思想,演绎了不少悲剧故事,不少人被活活“憋”死。“只要听话的饭桶,不要叛逆的人才”,成了封建主义者的宗旨。宋江也走不出这个“老框架”,当了以“忠孝节义”为代表的封建思想的牺牲者。历史上,当了皇帝,成就霸业的人,都不怎么讲“忠孝节义”。例如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置自己的女婿的儿子——周静帝的生死而不管,还将他杀害,并没有什么道学精神。“忠孝节义”可以用,但也要注意用法与轻重。如果像宋江这样用,死心塌地的投降招安,那就是“愚忠”。宋江只是梁山泊中的一个小小草寇,就把“忠孝节义”放得如此高,岂不犯傻?

其三,宋江打方腊,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打仗有两个目的:第一,扩大自己的地盘,充实自己的兵马;第二,使别人降服自己。如果像宋江打方腊,人马从一百零八人减到二十七人,带着一群残兵败将,跑回去领赏,那就是拿自己的队伍开玩笑。打方腊,实质上也是从招安开始的。投降,相当于去当朝廷的走狗。走狗的任务,就是帮猎人逮猎物。以盗治盗,这种封建统治者的惯用伎俩,宋江竟糊涂到看不出来?

宋江犯的以上三个错误,基本上就是他起义失败的原因。如果一味地只知道像绵羊一般,任由奸臣们这批狼宰割,除了兔死狗烹这个下场外,别无选择。

读水浒传1000字有感篇9

“笑择禅杖,战天下英雄好汉;怒掣戒刀,砍世上逆子馋臣。”这句话生动地刻画了这位人物的英雄形象。他虽然相貌丑陋,性急粗暴,但却是一个具有侠肝义胆的人。他淡泊名利、重情重义、好打不平、胆大心细的性格更是令我赞叹不已。

我喜欢他的淡泊名利。他随军破辽、征田虎、打王庆、剿方腊,每次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些都不能使他引以为荣,当他捉住方腊后,宋江向他庆贺,他却答道:“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得囫囵尸首,便是强了。”这些都表现了他对当时黑暗的丑陋官场和社会现实的强烈憎恨之情,显示其不求富贵、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

我喜欢他的重情重义。当他知道史进失陷华州城时,他不听朋友的劝阻,心急火燎地要去救史进,并说:“都是你这般慢性的人,以此送了俺史家兄弟。你也休去梁山泊报知。看洒家去如何!”结果史进没救出来,自己反而被抓了。急躁的性格中也透露出他的重情重义。

我最喜欢他的好打不平、胆大心细。他知道金家父女受郑屠的欺诈之后,首先解救金家父女,使其脱身,并能考虑到他们没有足够的盘缠,筹集银两并送给了他们。为了防止店小二去追赶他们,一反平时的火爆脾气,竟然能“掇条板凳,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拳打郑屠中更把他的性格描写的淋漓尽致。先采用“激将法”,把郑屠引到街上,手持利器,造成持器行凶的口实,然后再当众质问“你如何强骗金翠莲?”使围观的人知道惩治郑屠是伸张正义,待到“拳打”时,本想教训一下,不料却把其打死,面对这种意外情况,他随机应变,故意说:“你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细腻的笔法,刻画出鲁智深好打不平、胆大心细的性格。还有一次鲁智深在守菜园期间,结识了林冲,因互相欣赏,两人拜为兄弟。林冲被发配到沧州的时候,鲁智深心细的一面又体现出来了。他在野猪林救下林冲后,说:“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观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想这厮路上害你,俺特地跟来……”他所说的话语中无一不呈现出一个心细的鲁智深。

淡泊名利、重情重义、好打不平、胆大心细的他是一买零八人里唯一真正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的人物,从他出场打杀郑屠,直到大闹野猪林,他一路散发着奋身忘我的热情……

每当他“大踏步”而来时,就有一种大无畏的信心。他——鲁智深,就是我们的最爱。

读水浒传1000字有感篇10

“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时就出手……”每当听到这义薄云天、豪情万丈的旋律,八百里水泊梁山上一百零八位好汉匡扶正义,替天行道的画面就会在我脑海里浮现。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书中的人物几百年来为人们津津乐道。我觉得《水浒传》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成就,是因为书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个个栩栩如生、个性鲜明。

他们身上除了具有高义薄云、除暴安良的共性外,每个人身上还具有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甚至两个人物之间的性格是截然相反的。这种对比式的人物描写是《水浒传》中人物塑造的一大亮点,比如书中先后出场的鲁智深和林冲。

“花和尚”鲁智深为人坦荡,武艺高强。他爱打抱不平却又性格鲁莽,仗着一身好武艺,总是由着性子做事。华州城外,只因一言不合便勃然大怒,单枪匹马闯入城内,结果吃了他一生中唯一一次牢饭。

但鲁莽也有“好处”,若不是他一时兴起,三拳打死镇关西,恐怕连“鲁智深”也没了,只剩一个“鲁达”。要不是他在野猪林里飞杖隔过水火棍,林冲怕已被害死。当然,鲁智深的鲁莽急躁或许是一个绿林好汉必备的特点。确实,《水浒传》中的许多人物都和他一样“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

但也有一些人物却恰恰相反,他们行事谨慎,能忍则忍,只到无路可走时才最终被“逼”上梁山。其中的代表当属“豹子头”林冲。他紧随鲁智深出场,是鲁智深的好兄弟,却与鲁智深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

林冲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本来生活安定,家庭美满。只因高衙内看中了他的妻子,被三番五次设计陷害,妻子岳父全都自杀,他也最终被逼上梁山。从白虎节堂,东京牢内,沧州路上,直至柴进庄上,无不体现一个“忍”字。直到风雪山神庙,他终于不再隐忍,这才上了梁山。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他是一个逆来顺受、生性软弱的人。

鲁智深和林冲似乎是两个极端,剩下的都是“中间派”,不过是有的偏“莽”多一些,有的偏“忍”多一些,比如“行者”武松。

在书的十五到十八章,他表现出来的形象是顺从的。但宽容不代表软弱,经历了孟州城事件后,他对朝廷失望,从飞云浦到蜈蚣岭,一夜之间连杀十九人。可以看出他既不像鲁智深那样鲁莽急躁,也不像林冲那样一味隐忍,做事比较有分寸。

还有许多对比的地方。比如李逵和燕青,一个黑大壮,一个“小白脸”。再如王英夫妇,一个下流好色,一个漂亮高傲……无数的人和事在一百二十回中交织融合,真是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读水浒传1000字有感篇11

合上书,看着在灯光下褶褶生辉的三个大字——水浒传。心底轻叹一声,为一百零八位好汉的命运而唏嘘不已。不禁想要问一句:“英雄?何许人也?”

《水浒传》这一部文学巨著,讲述了北宋时期一段浩浩荡荡的绿林往事,书中的英雄们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书中浓厚的生活气息令人有真真切切的感触,那一百零八位,或许有很多不同,但他们的友情。是人生难得的君子之交。

我在这些人身上看到了什么呢?我横竖睡不着,翻来覆去的看,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篇都是两个字,忠义!是的,在《江州城劫法场》这一文中就体现的淋漓尽致:宋江和戴宗即将被知府蔡九开刀问斩,而早在第三十八回,吴用突然发现自己伪造蔡京给儿子的回信中,因为误用了讳字图书,而可能导致梁山好汉半路上准备营救宋江的计划已经败露时,便已经紧急着手准备集体去劫法场了。这前后足有六天的时间,这使得他们得以事先为这次劫法场行动精心做好各种准备行动,因此最终取得了营救行动的胜利,成功的在法场上救出了宋江和戴宗。

说到劫法场,就不得不提到书中还有《大名府劫法场》一文,石秀在突然得知卢俊义当天就将被官府斩杀的消息后,事发突然,导致石秀根本来不及通知大批梁山好汉前来协助自己。这是他匆忙之间采取的个人营救行动。

这是一场结局注定的悲剧。

单打独斗的石秀终究寡不敌众,这次劫法场行动终究宣告失败,自己也搭了进去。在这次描写里,作者惜字如金,仅仅四百多字,显得十分简明扼要。这一回的文字处理,有效的避免了与“江州城劫法场”的文字描写出现重复臃肿现象,做到了同中有异,犯中求避。

这是一个“义”字。是我个人认为全文最直接的体现,以身犯险,为什么?为了救朋友一条命!在精于算计的当下,这种举动少不得被嘲笑,但又何妨?问心无愧,顺心而为,怎一个“豪爽”了得!

而这一百多位好汉,下场却不怎么好。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剿灭叛党,却惨遭奸人谋害。这一生大起大落,宛若无根浮萍,难得最后不用再被统治者喊打喊杀,却惨遭当道的奸臣谋害。

英雄们戏剧化的一生,却是顶天立地的作为!

我突然觉得,他们若是知道后人称他们为英雄,或许会展颜一笑,摆摆手:“当不得当不得。比起英雄,我们还是喜欢好汉这个叫法!”又或许,是我浅薄了,他们的心,我怎么能轻易揣摩透呢。

读水浒传1000字有感篇12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我借助这个假期读完了这本描写人物的性情鲜明的名著给读完了,读后感叹到: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啊!果然引人入胜,令我兴奋不已!想起了的一句话:读不完水浒传的不是中国人!感慨万分。

水浒传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雪中送炭的宋江胆大如虎的武松,机智聪明的吴用等等……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官逼民反,只手遮天的社会状况。

我被里面的情节给深深地吸引住了,武松醉酒打死猛虎等,但大家对宋江的看法便不全相同,现在我来品一品他吧。

宋江自幼读儒家书,受传统教育,走入社会在县衙中做押司(小吏),刀笔精通。他的出身经历和性格,使他了解和体验百姓的痛苦,有正义感,养成一种办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喜欢玩权术。因为他在官府任小吏,他懂法,有遵守法度的习惯。宋江到梁山泊以后,他处理问题比较周全,有人说他虚伪、玩权术,这是他处理问题的一种手段。如俘获霹雳火秦明,让位卢俊义等。他犯罪后衙门给他戴上枷,别人把枷打开时,他说不能,这是国家的法度。

宋江上梁山前是一位仗义英雄,义放晁盖,当法与义发生矛盾时,宋江就不顾法度了。他对梁山的事业有一定的贡献,他为了梁山好汉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了阎婆惜。

宋江上梁山后,成为义军的首领。他自己说在文武方面并无过人之处,为什么还能当梁山泊的首领呢?这是由于宋江有以下优势:仗义疏财,在江湖中有一定的号召力;关怀兄弟,兄弟遇难设法相救;有一定的组织和军事指挥才能,如三打祝家庄战役,他注意总结经验,从调查虚实入手,又拆散祝家庄与其他二家联盟等。

受招安以后,宋江成为了一个朝廷的忠臣。他的思想是为国家出力,保人民平安。晁盖死后,宋江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这对起义军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水浒传》中宋江的一大关键。受招安以后把梁山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为“顺天护国”,他也由起义军首领走到服从朝廷的顺臣。这时,宋江的思想是:我是热爱国家的,皇帝代表国家,朝廷不负我,我不负朝廷。他不听吴用等好汉的劝阻,去征起义军领袖方腊,打得十分惨烈。

悲剧的结局。宋江带领众人征方腊以后,原本的108位好汉还剩下27个,其余的不是牺牲就是出走了,而朝廷并不信任他,对他加害致死。宋江临死前,唯恐李逵再次造反,让李逵喝药酒被毒死。

宋江一生是曲折的,先是仗义英雄,梁山首领,招安后成为朝廷忠臣,最后是悲惨的结局。

读水浒传1000字有感篇13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古代有着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水浒传》是其中之一。暑假期间,我仔细读了这本小说。不禁为那些英雄而婉息。

它描述的是北宋时期宋江领导的一支起义军构成、壮大至失败的全过程。小说以太尉高俅为中心,刻画出了各个地区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和恶霸。比如:镇关西、蒋门神、西门庆等等……他们一个个面目狰狞,使整个社会暗无天日,民不聊生。所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实,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小说中以很多的笔墨塑造了林冲、鲁智深、武松等一大群梁山英雄的形象。小说中智取生晨纲、大闹清风寨、倒拔垂杨柳等一系列故事情节都描述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这些好汉个有优点和缺点。我个人最喜欢李逵这个人,他虽有点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民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可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景阳岗武松打虎的故事也让我如痴如醉。这个故事也最能表现武松的力和勇,他是力量的化身。虽说是迫不得已而上山的,但他遇到老虎时的淡定和勇气却让我敬佩。“一只斑斓猛虎朝武松扑了过来,武松急忙一闪身,躲在老虎背后。老虎一纵身,武松又躲了过去。老虎急了,大吼一声,用尾巴向武松打来,武松又急忙跳开,并趁猛虎转身的那一霎间,举起哨棒,运足力气,朝虎头猛打下去。只听”咔嚓“一声,哨棒打在树枝上。老虎兽性大发,又向武松扑过来,武松扔掉半截棒,顺势骑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头上的皮,右手猛击虎头,没多久就把老虎打得眼、嘴、鼻、耳到处流血,趴在地上不能动弹。”作者的描述很真实,让我感觉他就在我面前一样。武松武艺高超,勇敢无畏,疾恶如仇的英雄气概让我佩服。

生活中我们也会碰到一些困难,但要向武松一样勇敢地应对这些难题,要去寻找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你才能够成功。

绿林好汉的故事让我为之敬佩,他们的兄弟情谊让我为之动容,他们的英雄气概值得我学习。

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如今的社会也有许多贪官,坏官,违法,犯法的人,当然将他们完全除去是不大可能的,但也不能放弃,发现时必须要举报,做一个公平公正的当代“绿林好汉”。

读水浒传1000字有感篇14

20__年寒假期间读了一本书《水浒传》,这本书充满着真实的、正义的情感,使我从内心里非常喜欢,尤其是其中《李逵救母》一文,使我至今不能忘怀,我还将这个有意义的故事讲给我的孩子听,讲给我的学生听,让他们感受其中的对母亲无限的大爱。

梁山上都是好汉,也许有的深谙计谋,但更多的好汉却是义字当头,情字当心。说实话,我看《水浒传》这个电视时,我非常不喜欢李逵这个人物,觉得他就是一介武夫,没什么本事,就是轮他的两个大板斧。但是我看完《李逵救母》的章节时,却深深被这个武夫所感动,比起我们现代人,李逵应该被尊为孝感天地的孝儿,比起我们身边那些把眼前的利益看得那么重,把别人的付出看作是应该,没有一丝感恩之的人,李逵应该就是我们的榜样。一、他为自己的兄弟两肋插刀,肝脑涂地。二、宋江是他的大哥,尊敬自己的上级。三、从来不会做窝里斗的人,是义字当头,但是也是情字当心。四、对待假李逵,不是把假李逵杀掉了,而是面对假李逵的假话,心存善念,放了假李逵,但最后还是以正义的举动,对假李逵实施了惩治,这也是一种正义所在。

这样的人虽然鲁莽,可比起有心计的高逑来说,这样的人用得更让人放心,更让人舒心,不会想着什么时候,主公的位子被小人给暗害了,不会在背地鼓捣一些让人恶心的语言和事来。恰恰就是这种的简单吸引了我。

下面就来说一说李逵救母这件事,当李逵上梁山过上了有吃有喝的生活后,就想到了自己在老家的母亲,李逵从梁山泊回家中,发现母亲双目失明,不由得泪流满面。为了不再让母亲伤心,李逵没告诉母亲在梁山泊落了草,说是做了大官,来接母亲,母亲高兴不已。李逵背着母亲徒步走到一座山上时,母亲喊渴了,李逵便飞快的去取水了。当李逵回来时,却不见了母亲的踪影,任凭怎么喊也不回应。李逵焦急万分,忽然发现地上有一摊血迹,遍跟着血迹走,却找到了一个虎穴。李逵看到了穴中的两只小老虎正舔着一只剩下的人腿,心中大怒。李逵操起腰间的两把板斧,把两只幼虎多成了肉泥,接着又连斩二虎,为母亲报仇雪恨。

哪一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母亲就是再丑,儿女们也不能嫌弃自己的父母,李逵没有救到自己的母亲,但为自己的母亲报了仇,可是即使是这样,自己永远不会见到自己的母亲了,心中多少悲愤,叹息声和悔恨一直会折磨着李逵的心啊,因为他是一个孝子。是啊,母亲始终爱着子女,顺从自己,为子女们无私奉献。树高千丈也不曾忘记根,更何况我们呢?等我们长大后有了作为,定当给予厚报,让我们的父母享受到我们的爱。

读水浒传1000字有感篇15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我借助这个假期读完了这本描写人物的性情鲜明的名著给读完了,读后感叹到: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啊!果然引人入胜,令我兴奋不已!想起了的一句话:读不完水浒传的不是中国人!感慨万分。

水浒传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雪中送炭的宋江,胆大如虎的武松,机智聪明的吴用等等……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官逼民反,只手遮天的社会状况。

我被里面的情节给深深地吸引住了,武松醉酒打死猛虎等,但大家对宋江的看法便不全相同,现在我来品一品他吧。

宋江自幼读儒家书,受传统教育,走入社会在县衙中做押司(小吏),刀笔精通。他的出身经历和性格,使他了解和体验百姓的痛苦,有正义感,养成一种办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喜欢玩权术。因为他在官府任小吏,他懂法,有遵守法度的习惯。宋江到梁山泊以后,他处理问题比较周全,有人说他虚伪、玩权术,这是他处理问题的一种手段。如俘获霹雳火秦明,让位卢俊义等。他犯罪后衙门给他戴上枷,别人把枷打开时,他说不能,这是国家的法度。

宋江上梁山前是一位仗义英雄,义放晁盖,当法与义发生矛盾时,宋江就不顾法度了。他对梁山的事业有一定的贡献,他为了梁山好汉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了阎婆惜。

宋江上梁山后,成为义军的首领。他自己说在文武方面并无过人之处,为什么还能当梁山泊的首领呢?这是由于宋江有以下优势:仗义疏财,在江湖中有一定的号召力;关怀兄弟,兄弟遇难设法相救;有一定的组织和军事指挥才能,如三打祝家庄战役,他注意总结经验,从调查虚实入手,又拆散祝家庄与其他二家联盟等。

受招安以后,宋江成为了一个朝廷的忠臣。他的思想是为国家出力,保人民平安。晁盖死后,宋江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这对起义军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水浒传》中宋江的一大关键。受招安以后把梁山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为“顺天护国”,他也由起义军首领走到服从朝廷的顺臣。这时,宋江的思想是:我是热爱国家的,皇帝代表国家,朝廷不负我,我不负朝廷。他不听吴用等好汉的劝阻,去征起义军领袖方腊,打得十分惨烈。

悲剧的结局。宋江带领众人征方腊以后,原本的108位好汉还剩下27个,其余的不是牺牲就是出走了,而朝廷并不信任他,对他加害致死。宋江临死前,唯恐李逵再次造反,让李逵喝药酒被毒死。

宋江一生是曲折的,先是仗义英雄,梁山首领,招安后成为朝廷忠臣,最后是悲惨的结局。

1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