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网 > 读后感 >

苏菲的世界读感想

时间: 新华 读后感

写读后感需要对所读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这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苏菲的世界读感想要怎么写?接下来给大家带来苏菲的世界读感想,方便大家学习。

苏菲的世界读感想篇1

我想《西游记》大家就再熟悉不过了,但电视剧终究只看个打斗场面,只图个新鲜,却忽略了它本身的意境。相比文字版的《西游记》虽然颇有几分乏味,既没扣人心玄的场面,也没华丽的&39;场景,但却能令人静下心来去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当然两者就算相差再大,结果可都是一样的。师徒四人在历经九九八十一重难后,最终取得真经,造福人间。我情不自禁地感叹一番,这不是印证了一句老话:万事开头难…我也受过挫折,遇到过苦难…但我相信:坚持意味着一切!是的,在我们前行的道路上难免会坎坎坷坷,只要我们能相信自己,因为只有去做了,才有可能。我想,在不久之后的将来一定会有回报的!

而我们的生活就恰似师徒四人一路走来一样,又是白骨精,又是蜘蛛精;又是灭火焰山,又是过通天河…但自古以来邪不胜正,就好像是在乌云之后必定会出现阳光一样。那都只是暂时的,所以我们不要因为一时的苦难而放任自己,而是要咬紧牙关,让自己勇敢些!我想,成功与否,这一步就是关键。事成之后,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沙河尚被封金身罗汉,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而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五人就各归其位,共享极乐。我想这是他们应得的回报。

挫折,困难——比起胜利的光辉,或许是一种陪衬,或许是一种考验,在或许是应有的。人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打倒,我想这是对的。

苏菲的世界读感想篇2

我也只是新鲜几天就对哲学没有兴趣了,因为我觉得哲学又空又大,不切实际。但是《苏菲的世界》带我去了哲学的世界,梦的世界,从看到她的那一刻起我便爱上了哲学,也发现了哲学是最贴近生活的。

在漫漫书海中,有数不胜数的好书,但是我最爱的还是那本《苏菲的世界》。

14岁的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

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踵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作者乔斯坦·贾德,通过苏菲来展示生活的奥秘,用哲学的角度来向我们介绍一个不同的世界。他是梦的世界,是哲学的世界,也是我们的世界。只是我们没有去思考,觉得我们生活在世界是必然的,每天做的事是必须的。但是这不是必须的,也不是必然的。我们要学会思考,学会勇于创新……

记得小时候,我有段时间对哥白尼、伽利略等哲学家很感兴趣,但也只是感兴趣而已,我从不会去思考世界从哪里来,也不想知道自己是谁?我也只是新鲜几天就对哲学没有兴趣了,因为我觉得哲学又空又大,不切实际。但是《苏菲的世界》带我去了哲学的世界,梦的世界,从看到她的那一刻起我便爱上了哲学,也发现了哲学是最贴近生活的。哲学不是科学,科学给我们的是一些我们认定是真切的知识,哲学则是不寻常的智慧。

《苏菲的世界》还有太多太多,因为知识我们都有,但是智慧的哲学我们不一定有,让我们用哲学了解自己,感知自己,发现自己吧!

《苏菲的世界》是唤醒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和对人生的关怀与好奇。

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百看不厌,这些事好像我亲身体会。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看完后你一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

苏菲的世界读感想篇3

世界从何而来?

这些看上去不是问题的问题,却是最难回答的问题。“世界像魔术师从宇宙的礼帽中拉出的一只大白兔。我们像是白兔皮一毛一上的微生物。”虽然把人类说成是微生物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但谁又能说这不是事实呢?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还不及一粒芝麻大,而人类则是更加渺小。在宇宙的外面,谁也无法否认那个魔术师的存在,“哲学家是那些站在兔一毛一顶端,俯视世界的人。”他们提出一些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他们总是在思考着整个宇宙。

《苏菲的世界》通过一个小女孩苏菲和哲学教授艾伯特之间的故事,向我们铺开了一幅神奇的画卷,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讲到马克思、黑格尔、达尔文……这本书为我们推开了一扇通往哲学的大门,门外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是一个我们还没有看到的世界,这本书牵动着我们的思想,在我们的脑海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本书带领着我们向兔一毛一的顶端攀爬。上帝是否存在?人类有没有灵魂?人类的意识是怎样形成的?理性和感性哪个更可靠?人们一直以来都在思考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科学研究的成果动摇了亚里士多德等人的结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又否认了世间万物都有固定不变的形式的看法。

到底有没有上帝的存在?我们到底有没有灵魂?随着情节的推进,谜一团一逐渐被揭开的同时,显现在我们眼前的真相总是让人战栗。苏菲和艾伯特原来只是艾勃特少校写给女儿席德的书中的人物,而少校和席德也是我正在看的《苏菲的世界》中的人物,他们都只是虚构的`,不是真正的存在的,他们没有灵魂,那我们呢?我们也是真正的存在吗?我们有自己的灵魂吗?或者我们也是某个书中的人物,别人透过我们说话、行动、思考?我们只是兔一毛一上的微生物,企图看清整个白兔和魔术师。

哲学教你质疑一切,哲学教你用辩证的方法思考,不要妄下定论,哲学教你以陌生的眼光看待世界,发掘出那些看似浅显实则深奥无比的问题。当你在世界上生活了十几年,对周围的一切都已经习以为常时,突然有人告诉你,你不过是兔一毛一上的微生物,你并不是真正的存在,你很可能只是别人书中的一部分,你可能只是别人一大脑中的脑电波,你周围的一切都可能是虚无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十分残酷的。

苏菲的世界读感想篇4

当打开《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时,我刚开始阅读时觉得很乏味,但是仔细地静读一章后,发现这不是一本空洞无聊的书。

14岁的苏菲有一天放学回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从此,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一名神秘哲学导师通过书信的诱导向苏菲传授哲学知识。苏菲开始接触、思考哲学问题,她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了解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哲学,认识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绘画、莎士比亚戏剧、古登堡印刷机,知道了近代的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马克思哲学思想。世界就像谜团一样在她眼底展开……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思想启蒙书。读着读着,好像我的思想里碰撞出了不一样的世界,好似在看美国恐怖大片,给人惊魂的感觉。甚至,我也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好像在那个世界里我可以随意发挥自己的想法,抱着好奇心去探索、怀疑世界上的一切。它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和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好奇。

页页花木盛,期期小森林,闲来常做伴,意蕴可涤心。《苏菲的世界》已经让我走进了哲学的天地,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苏菲的世界读感想篇5

我好奇,14岁的苏菲怎么能消化《命运》这样的主题,至少我已经历了欢乐和挫折,体会过命运的变奏,稍有感悟,翻阅此书还是需要时间的,苏菲怎能塞的进这说不清道不明的幽幽?

冷静回忆逝去的半生,犹如上溯一条绵长的河流,半百的我仍然对《苏菲的世界》这本充满好奇与惊喜。不是经常听到“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不是都认同“性格决定命运”之类?不是经常有人去“算命”,更有“宿命论”的命中注定等等。被命运捉弄时的我,基本的选择是小喜爱地退缩与逃避,不是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吗”?毕竟“不能拿鸡蛋碰石头”;满足安乐时的我,又相信感恩带来的好运,更加笃信命运的好坏与自身的努力有着莫大的关联。不长的生命过程,演绎粉无非悲喜两剧,一片喧哗,终归淡然。如何经营盈亏得失,需要知识、技术、手段,每个人都是亲自操盘着。我悟性晚开了,认为:生命不过是上苍借你一用的资本,不在于长而在于精。碌碌无为肯定不行,积极进取彰显自我价值的人生才算精彩。可是马上发现,那些没有精彩人生的一样走过来,现在又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健康的赛事,这又怎么解释呢?前面已经清零了,到底谁是人生赢家还真不知道,没有答案!

一盘棋,下错了,至诚的悔意还可以重下一盘。人生短短几十年,谁也逃不过命运的安排,这盘棋选择认真下还是随遇而安?估计口是心非的答案一箩筐吧!那么命运又是什么?是我的追求?我追求过什么?一份彼此相爱的家庭结构?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一份难忘的经历?有不追求金钱和名利的人吗?没有权力,又怎能为理想奋斗?是什么,才能让我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在心中对自己说:我追求过,我没有后悔过我的追求,这就是人生吗?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它又是万万不能的。这是什么话在激励我走向终点?权利的诱惑在人之初性本善面前是那么的不堪一击,那颗鲜红地心悄然与不经意之间,被一层薄纱轻轻地蒙上了。这是错?什么才是正确的?至少,苏菲的脑海塞不进这些!如果苏菲到中国来生活会有怎样的结果,这位单纯的14岁女孩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苏菲的世界读感想篇6

二零一二年冬天,校领导给我们每位老师赠了一本《苏菲的世界》,希望我们能从这本哲理性的书籍中收获非凡。零零散散一个冬天,早自习的间隙,一个假期,读了《苏菲的世界》,读起来有些艰涩、枯燥。常言道: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眼,丰富阅历,益于人生。我坚持读下来,也从中读懂一些人生哲理。

十四岁的少女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层层谜团一股在她眼前展开,使她不得不开始注意起这些恶作剧般的问题,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淌徉在这个充满哲学的世界里,她开始不断思索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书中更是有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了解,更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垢印刷机。更让我们学习到康德黑格尔,弗伊德甚至马克思的哲学思想 ……

哲学家们不停地追问,不停地前行,同时也不停地呼唤着沉睡的人们。他的呼唤只能唤醒少数有头脑的人,而赢得大多数人的厌恶,苏格拉底最总最终将生命献于哲学服毒自尽,耶稣亦如此。我佩服他们的勇气于精神。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德谟特里克斯在没有任何先进设备的情况下,仅靠好奇与思索提出原子理论,柏拉图的两个世界论,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庸。我思故我在。一千年,两千年,中世纪,浪漫主义。慢慢我陷入整个欧洲哲学史,开始时很茫然有很多的不了解,越来越发现,其实哲学离生活并不远,我可能不了解一些地域,一些风土人情,但思想是没有限制的。人面对生活的态度也是互通的。苏菲最终只是希德书中的一个虚拟人物,我们又是谁呢,苏菲又是智慧的意思,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也唤醒我们生活的智慧。

17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