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呼啸山庄的感悟
读后感是指读者读完一本书后根据自己在读书时候的一些体会,并写出来,形成文字表达。优秀的读呼啸山庄的感悟要怎么写?下面给大家整理读呼啸山庄的感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呼啸山庄的感悟篇1
翻开《呼啸山庄》,我首先被故事中人物的家谱震惊了,欧肖家和林顿家后代的生命竟是如此的短暂,从十几岁到四十几岁,正值人生的韶华呀!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开始了《呼啸山庄》之旅。
老欧肖一家生活在一幢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古老房子里,这座房子因为是建在狂风肆虐的山丘上,因而叫呼啸山庄。凯瑟琳和亨德雷·欧肖是欧肖的一对儿女,老欧肖收留了在利物浦繁忙街头捡到的一个脏兮兮、黑头发的吉卜赛男孩,并为他起名叫希斯克利夫。一开始,凯瑟琳和亨德雷都不喜欢希斯克利夫,在老欧肖的坚持下,一家人还是渐渐地接受了希斯克利夫,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成了亲密的朋友,老欧肖对希斯克利夫也是异乎寻常地喜欢,这让亨德雷开始痴妒父亲对希斯克利夫的感情,视他俩为仇敌。
老欧肖的死改变了希斯克利夫的命运,他成了一个仆人。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造访画眉山庄林顿家正是悲剧的开始。富有的林顿家放狗误伤了凯瑟琳使得凯瑟琳在画眉山庄休养了五个礼拜,这期间,凯瑟琳认识了林顿儿子艾加。与长着蓝眼睛,浅色头发,举止得体,将来还可以继承一大笔财产的艾加相比,希斯克利夫产生了自卑和羞愧,而他对凯瑟琳的爱却深深地熔进了血液。此时的凯瑟琳因为交了艾加这个新朋友而忽视了希斯克利夫对她的感情,她希望通过嫁给艾加,用艾加的钱来帮助希斯克利夫的错误想法更加速了悲剧的进程。希斯克利夫在娶凯瑟琳无望的背景下夫踪了四年,奋斗了四年,当他再度回到画眉山庄时,他已成了一个绅士,而凯瑟琳已成了艾加的夫人,但希斯克利夫的归来,仍然使凯瑟琳极度兴奋,她真切地希望自己的丈夫能把希斯克利夫当作朋友,然而复仇的火焰此时已在希斯克利夫的内心燃烧,他决定要报复亨德雷和艾加,然后成为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继承人。
被复仇火焰烧得失去了理智的希斯克利夫一步步地实施着他的复仇计划,也一步步走向了“成功”,他让他的仇敌亨德雷、艾加都死在自己的前头,然而心爱的女人凯瑟琳却也成了他复仇计划的殉葬品。希斯克利夫终于实现的自己的愿望,可他的内心却无时无刻不被凯瑟琳的魂魄牵累着,他的生命早已不属于自己,生和死只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
为了爱,他选择了以灵魂的欢乐扼杀了自己的肉体。
读呼啸山庄的感悟篇2
《呼啸山庄》以前看的时候是英文版的,可是短而精。没有这么多的体会,但严格的说,这是部残酷的小说。短暂的欢乐只是永恒痛苦的回光返照,人生爱恋的迷狂和仇恨的暴虐,在书里奇怪的集合。披着山林野气的.凯瑟琳心于浑身黝黑,顽固不化的希刺克历夫却又听凭一点点的虚荣似的,与上流社会的林少爷定婚,招惹出几代人都无法偿还的灵魂债。
希刺克历夫一个恶魔式的英雄,一种顽强力量的象征。他全部的坚毅勇猛和不屈不挠都附诸在对凯瑟琳无望的爱,以及对阻碍爱的现实的一切有关联者的疯狂的报复上。他所有的动机和行为出于他生命本质的需要。能够说他的生命永远以自我为轴心,按照充足的个性化自由运转:就像是他得不到凯瑟琳的爱,就要付出一切来报复破坏他们感情的人。在书上是这样描述到:“两个词能够概括我的未来——死亡或者地狱,失去她后,生存将是地狱”!希刺克历夫生命的本能在爱的名义下被扭曲,而死亡这种自毁力量接替而上…
我想杯具大约是基于对灾难的反抗,希刺克历夫在辛德雷的摧残和凯瑟琳的背弃后,在不能实现爱的欲望下,对于他生命的意义只剩下复仇。看到那里有种心寒,《呼啸山庄》至此已被他建筑成了充满阴郁凶残气氛的非人性给理性的世界。在他身上更深切的让我感受到的是灵魂和肉体被伤害。整个文学在当年席卷欧洲整整一个世纪的忧郁的情调,凯瑟琳是一个典型忧郁的精灵,她在爱的狂喜和巨大的激动中由于而终,并坚持贯穿一生充满无法挣脱的精神冲突。尽管这个冲突出自她自我的选择结果…。忽然我的内心中由然而生:自我和某人格人也是…。唉,回到书上,看看这段蛮喜欢——“尽管现象界杂器不断变动,但生命归根结底是完美的。具有不可摧毁的力量,宇宙的意志不容许任何事物静止不动,它要求不断毁灭,同时不断更生“不可否认这一篇小说涵盖的东西远远超越了感情的本身,它赞扬了人的美德,抨击了人心的黑暗,用世俗的生活画卷了他们对完美的追求。我们从中学到的是如何把自我与他人对照来发现自我的缺点,洗却心灵的肮脏,同时也教给我们如何应对世界,如何以自我的爱来换取世界的光明。这样,我们在迈向礼貌生活和感情社会的路上,看到的正式新生命的不屈再生。
读呼啸山庄的感悟篇3
第二次翻开《呼啸山庄》,细细品读书中的风风雨雨,我发现,我对书中的人物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在作者艾米莉的笔下,呼啸山庄坐落在长满石楠的荒原上。看到“呼啸”二字,就能让人感受到这座山庄一定是一个不平静的地方。而故事中的古老恩肖家族也确实经历了一场风呼雨啸。
在这本爱情小说中,主人公的爱情各不相同。希斯克利夫的爱是热烈而又疯狂的,林敦的爱是深沉的,凯瑟琳的爱是矛盾的。虽然他们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但在我看来,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爱得纯粹,只是他们都把爱表现得极为复杂,复杂到自己都无法面对了。
希斯克利夫是个令人捉摸不透的人,“他把爱恨放在心里。”他似乎是故事中最大的恶人,为了进行自己复仇的计划,眼睁睁地看着两个家族沦陷。初读此书时,我对希斯克利夫是十分抗拒的,而再读时我对他却有了些许的同情。看到他在怀念凯瑟琳时暗自神伤;看到他在等凯瑟琳的消息时把自己撞得头破血流;看到他在别人提起去世的凯瑟琳时会留下痛苦和后悔的眼泪,我不禁心生怜悯。作者把希斯克利夫的可恶表现得那么淋漓尽致,而那个怀念凯瑟琳的他却让我无法痛恨。他对凯瑟琳的爱是那么深,深到扭曲了自己的灵魂,他用折磨凯瑟琳来表达自己的爱。他选择在凯瑟琳与林敦过着明快的日子的时候回到呼啸山庄,他要复仇,他要折磨所有人,可他却不知道最受折磨的人是他自己。
林敦是一个充满温情的人物。他给予凯瑟琳和他们的女儿小凯瑟琳全部的温柔。凯瑟琳死后,林敦辞去工作,每天陪伴在小凯瑟琳身边,用爱温暖女儿成长。他要让小凯瑟琳快乐地长大,同时,他也怀着热爱、柔情与怀念,期待有一天能去到凯瑟琳已到达的那个美好世界,与凯瑟琳重逢。
而凯瑟琳呢,恩肖家族中任性的公主。她一生的快乐仅停留在儿时与希斯克利夫无忧无虑地玩耍的时候。读到凯瑟琳死亡的情节时,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在老恩肖与老林敦夫妇去世后,呼啸山庄上的梦魇就开始布下天罗地网了。我十分佩服凯瑟琳,她能接受自己对两个人冲突的爱,并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心声。她说她爱林敦脚下的土地,头上的天空,她爱他碰过的每一件东西,他说过的每一句话,他的一举一动。而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她说:“我爱他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他和我是完全一样的。”凯瑟琳对林敦的爱像林中的树叶,“时光会让它发生变化”;而她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就像磐石,“它看起来很少,却必不可少”。她为这两份爱矛盾着,其实她是知道它们是不能共存的,可她却不肯去面对,她活得像个疯子,好像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又好像是现实太明白,让她自寻解脱。她一辈子徘徊在呼啸山庄与画眉田庄之间,想念她的家,缅怀她当野孩子的时光,而最终她把自己逼向了坟墓。
在希斯克利夫把小林敦接走的那一刻,一代人的恩怨就落到了小林顿和小凯瑟琳身上。作者对这两个小人物地安排更是别出心裁。小林敦的姓氏是跟随希斯克利夫的,而他的名字似乎是作者有意安排来为这场悲剧赎罪的。而小凯瑟琳呢,她的眼睛和她妈妈一样,这个美丽的小公主似乎也是作者有意用来缅怀已离世的凯瑟琳。
可令我不解的是,到底是什么让希斯克利夫疯狂地伤害所有人?上苍如此眷顾他,让他得到所有人的原谅,可他不愿宽恕任何人。
在这场所有人都扭曲了的风暴中,我不禁想:是不是他们早已接受世俗的的洗礼心中的热忱早已被岁月侵蚀?还是那个人性极度扭曲的维多利亚时代不许他们拥有可人的皮囊?这大概是艾米莉对世俗的讽刺吧。
这本奇特的小说由风暴和宁静组成,而风暴占据大部分的篇幅,我想这应该是艾米莉对人生、生死、世界的思考吧。她在世上只度过了三十个春秋,命运也没有给她一丝怜悯。而她本人,不善于交往,不愿合群,病重的时候把自己关在房里拒绝治疗。不得不说,希思克利夫就她,她把自己的思想灌注到希思克利夫的身上,让希思克利夫和她一样倔强,一样痛苦。正如毛姆所说:“从未有人将爱情的残酷、迷恋和痛苦写得如此令人吃惊。”
读完这本书,我已然被震撼,折服于艾米莉内心的呼啸山庄。这本书仍然值得我一读再读,这样才能更好地去解读这说不完的呼啸山庄,更深地去了解道不尽的艾米莉·勃朗特。
读呼啸山庄的感悟篇4
当我第一次读到《呼啸山庄》时,某些情节几乎让我悲痛得读不下去,抬头看看窗外确定一下自己所在的时空,才能与小说保持距离继续读下去。人世界真的会有这样刻骨铭心的爱情吗?也许在艾米莉.勃朗特生活的那个年代存在,在一切都要提速的现在社会生活中还会有吗?
直到现在,我还是百思不得其解: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的爱弥丽竟能写出这样一部充满激情的小说!翻开英国文学史,会发现对爱弥丽的介绍很少:她写过一些不怎么著名的诗;她出身贫寒;她似乎是个沉默、羞涩、常常到原野上独自散步的女孩,很少与外界交往;她似乎没有跟除了父亲弟弟以外的男人有过交往;她年纪轻轻就死了,根本没看到自己小说的发表,更不知道自己在后世的盛名……
一遍遍吟读着这些片段,任字里行间迸射出的激情如波涛般拍打在自己的心头。
“如果一切都毁灭了,他还在,我就能继续活下去;如果一切都在,他去了,那人世间对于我就是个最陌生的地方。”
“我没有捏碎你的心,是你自己捏碎了它;你捏碎了它的同时,又把我的心捏碎了。”再庸俗的人如我,也为这燃烧着生命的挚情所恸。只是,我不明白:一个从未恋爱过的女子能写出这样的情语?能用活生生的人物活生生的语言诠释出一种激荡了几个世纪却仍未褪色的爱情?!“我就是希斯克利夫—他一直占据着我的心……”
突然,我明白了。一个女子(或许男人也如此?)最热烈的激情一生只能迸发一次,那就是初恋。而初恋的对象不仅仅是所恋的人,更是自己。把自己所有的梦想都加到恋人身上,给他穿上一件件绚目的外衣,于是愈加爱他;愈爱他,也愈觉得他值得自己去爱,天地也不能阻隔!生命的激情就这样被自己点燃了;已经燃烧的心,再大的风雨也吹不灭。除非,生命被燃尽,或是突然发现梦想只是梦想。
爱弥丽是恋爱中的女人。她爱上了从自己敏感、丰富的内心中生长出来的人物。她在原野上奔走,那冷峻的岩石,那被烈风吹得扭曲的树木,那天空中积聚的阴霾都是她爱恋的见证!书中的对白本是她与恋人的心语!
体弱的凯瑟琳第一个被这炽热的爱恋燃尽了生命,强壮的希斯克利夫又被这爱恋燃烧了18年才得以去和爱人的鬼魂相守。
沉默、羞涩、衣着寒酸的爱弥丽,在一个清晨,梳了几下头发,也静静地去了。她并不指望世间的人都有她那样的激情。通过洛克伍德的眼与耐丽的口,她告诉人们,幸福的夫妻应该象凯茜与哈里顿那样,温柔和谐地共处,就象暴雨后晴朗的天空与明媚的大地。
读呼啸山庄的感悟篇5
今天,我看完了《呼啸山庄》这本书,我有许多感受。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山庄叫呼啸山庄,从安宁到欢乐,从欢乐到不得安宁,然后有到愤怒,最后又像以往一样平安无事。
这都是从“爱情争夺战”引起的更大的事。如果我们别像他们一样把小事闹大,那如今的大蒜。绿豆都还那么贵吗?不都是从小价格“炒”到大价格吗?我们应该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改正不足的地方,也要学习别人的优点。
这本书好看,又易懂,很值得看。
读呼啸山庄的感悟篇6
无意间在一本杂志上看见了《呼啸山庄》的简介。于是我走了好多家书店去寻找这本书,那时侯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会那么渴望得到它,或许只是出于好奇。
在孤寂被遗忘的世界里被人发现,得到了家与爱情的幸福,在还没来得及细细咀嚼这幸福时,又被狠狠的推入深渊。在那无尽的黑暗中,他也许呼喊过,却没有一个声音回应他,没有一双手把他拉上来。他失望了,他憎恨这个世界,用极端的报复来弥补自身的创伤。在生命即将耗尽的日子里,终于有一丝阳光挤进了他黑暗的心房。
当我合上书躺在沙发上,感受着主人公希克历的一生,与其它小说相比,艾米莉.勃朗特这样安排主人公的人生,似乎并无特殊之处。但《呼啸山庄》却在字里行间中打破了这种平庸,让人在同情和痛恨希克历的同时,深深的`为他对爱情的执着而感动。就是这种感动,打破了一种人们的习惯思维,那就是爱,不仅存在于好人与善良人的心中。无论什么样的人,,即使他的心灵扭曲,即使他的人生被冻结,只要他还有思想,那么在他灵魂的某个深处就会有一份毫无杂质的爱,这或许是爱情,或许是亲情,或许是……
《呼啸山庄》所刻画的希克历便是这种人中的一个。不是因为财富,不是因为外表的美丽,只是因为他深深的爱着卡瑟林。无论是生,是死,他的心里永远都留着一方净土,那里永远是卡瑟林的天堂。
一个伟人,一个被公认的好人,在一生中所做的任何事情不会件件问心无愧。相反,一个被世人所唾弃的坏人就不会做一件仁慈的事吗?后者所做的事,也许到死也不会被众人所察觉,但谁又能否认他从来没有做过呢?
看过《呼啸山庄》之后,我发现这个世界还有另一种爱与感动。它可以不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相依的爱情,它可以不是余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的友情,只要能有一份纯净的爱,哪怕只有一点点,哪怕它被黑暗所掩盖,我们也不要拿所有的错误与缺陷来抹杀它。因为这份爱在期待,期待着迸发的一刹那散发出毕生的热量,即使它的主人是一个平庸的人,甚至是我们眼中的坏人。
一部好书,它不在于文字的优美,不在与它能让人流多少泪水,更不在于它的作者多么有名气,只要它能唤起沉睡的心,只要它能安定徘徊的灵魂,只要它能得到美与爱的升华,它就不愧于一部好书,他就值得被人们所喜爱。这正如《呼啸山庄》,那深处的爱,深处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