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安娜卡列尼娜感悟
写读后感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从而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写好读安娜卡列尼娜感悟有什么技巧?这里给大家整理读安娜卡列尼娜感悟,方便大家学习。
读安娜卡列尼娜感悟篇1
准确的说很久之前就看过这本小说了,前几天又看了12版的电影,突然间多了点感想,就说说吧。
名著不好读。不在于它的故事不好看、情节不吸引人,而在于它沾了“名著”两个字,瞬间就让读者觉得高端大气上档次,总觉得要抛开故事与情节,读出点诸如历史啊意义啊批判了旧制度啊等不同的东西来,要是读不出来,就是没读好——重来一遍。于是很少人“真正”喜欢读名著(打引号的目的是强调,排除那些装装样子的人),反而是一些故事性较强的小说容易吸引人。但是别忘了,名著的前提是它是一个故事,所以我们首先要从故事出发,了解这个故事,理解故事里人物的悲欢离合,最后了解一些人情世故,做事方法等。当然,名著之所以是名著,绝不仅仅在于故事,也一定是需要读很多遍才能体会作者的目的的。对于真正爱着名著的人不消说,他自会一遍又一遍的去读,对于只想读一读故事,沾沾名著的光的,读一遍也就差不离了,只是几年以后,还可以拿出来翻一翻,又有什么新感想了也说不准呢。
对于《安娜卡列尼娜》这个故事来说,以前我一直不能理解的是,安娜明明有一个爱她的丈夫,为什么还要出轨呢?尽管现在我也还不明白为什么她要出轨,但至少我明白了,卡列宁未必爱安娜,安娜也一定不爱卡列宁。他们的结合没准比现在的相亲还不靠谱(尽管我一直觉得相亲是一件靠谱的事情,但大家都说不靠谱,那就暂时“不靠谱”一下),就只是两个家族的联姻而已,所以要有情感维系是不太可能的。但卡列宁实在是个好男人,尽管他不一定爱安娜,但他一直都是宽容大度,一直都在尽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责任。而安娜在遇见渥伦斯基之后,不论这是真爱还是披着真爱外衣的诱惑,她变得不能自拔。跟卡列宁相比,自持与自制明显落了一大截——安娜配不上卡列宁!
好吧我承认我实在是喜欢卡列宁这个角色,我一度觉得要是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人我一定会放下矜持去追他的。所以连带着讨厌起安娜来。我们要追求真爱,这一生何其短暂、何其悲苦,是应该找一个既爱自己、自己又爱的人度过艰难的一生,至少添点温暖不是?可是真爱就像鬼,说的人多,见的人少。哪有那么多幸运儿幸福安稳过一生的?找个差不多的,就算不是那么爱你,也能遵守教条礼法不出轨,用最大力尽一个丈夫、父亲的责任,还是高级国家公务员,不愁吃喝(而且在我看来还挺帅的,至少比渥伦斯基成熟稳重)。这样便宜的事情哪里找去?作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所做的只要好好经营这个家庭,爱自己的孩子,给丈夫提供温暖就可以了。有谁能反驳这不是爱呢?更何况爱是持久的,跟一见钟情的激情不同,是一种责任与习惯。
读安娜卡列尼娜感悟篇2
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对安娜这个形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但我觉得对她应该既有赞美又有批判,因为她是一个性格极其矛盾的形象,有她积极进步的一面,也有她消极落后的一面。读完这本书,一种苍凉感不觉涌向心头,自己也仿佛随着书中的主人公走完了一个人生_一个不凡的人生。
安娜是幸福的,因为上帝给了她美丽的容貌,姣好的身材,活泼的儿子以及能为她带来安逸富足的生活的丈夫。可是每个人对幸福却有着不一样的&39;定义。安娜感到自己是不幸福的,她没有得到理想中的爱情。与比她大二十岁的高官,卡列宁,结婚十余年,丈夫地位显赫,醉心功名,也会对她好,可这些“好”只不过是丈夫关注的社会性的舆论,遵守并履行结婚的宗教意义,以及为人丈夫对妻子的责任而已,那种生活上的富裕,却难以掩盖心灵上的干涸。
火车站上的相遇,让她已死的心重新点燃。她拥有的丈夫是一潭死水,如今一股热流像海啸般向她涌来,冷水与热流的相涌,冲破了她的堤防,让她陷入了爱的泥潭,不能自拔。可是他们的爱情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既违反了婚姻制度,又失去了母亲的职责,最可怕的是他们破坏了上流社会体面的游戏规则。但是安娜却头也不回的拥有了爱情,最后的结局却让人悲悯,安娜自杀了,一个真挚动人,生机勃勃的生命就这样逝去。
回顾安娜的人生轨迹,从有一个快乐单纯的家庭,快乐生活到与伏伦斯基的相遇,拥有了他们的爱情,而这个爱情却带走了她的一切,包括她的生命。她诚实,勇敢,有人格尊严,她拥有了爱情后,却不能容忍自己原来“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处境,勇敢地向丈夫决裂。她曾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在贵族社会虚伪的污泥中,她追求真正的生活。
安娜的一生是美丽的,她的一生都保守了这种美丽,虽然流言蜚语践踏了她的人格,死亡夺取了她的生命,却没有任何力量改变她内心的持守,她只是很真的做着自己,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她的个性,她的勇敢,使她就像一个天使,只是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不允许。现实很残酷,真诚的人们往往活的很辛苦,她的悲剧也说明我们生活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中,必须遵守它的原则去生活,否则安娜的悲剧将会重现,我们也看到,世上的爱情本就如此,荡气回肠的也有,生死相许的也有,细水长流的也有……,但在爱情面前,没有对错,只有有没有真心爱过。
读安娜卡列尼娜感悟篇3
安娜是一个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象芜草丛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惊人的美,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使得她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都为她的美为她的丰富活跃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那在瞬间由悠闲恬静而又显得那么优美端丽突然变为好奇、气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聪明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他,使他不由地在内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出色、可爱、逗人怜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新鲜的动人心魄的风度。”“同她谈话是一种乐事,而倾听她的谈话更是一种乐事。”短暂的会面,便使列文依依不舍地离安娜而去时,他“又望了望那幅画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对她发生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一往情深的怜惜的心情。”
在欢腾的舞会上,吉娣眼睁睁地瞧着渥伦斯基谦卑、驯从地投向安娜,并被安娜所接受,安娜夺去了她的爱情和幸福,成了她的情敌,可她却仍然被安娜的“超自然的力量”的美所深深吸引。她“愈来愈叹赏她”,安娜“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的松乱的卷发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吉娣感到安娜是“生活在另一个复杂多端诗意葱茏的更崇高的世界,那世界是吉娣所望尘莫及的。”
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她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如此一位优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由一开始便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
安娜是一个诚实、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严感的女性,当她一经接受渥伦斯基的爱情以后,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处境了。她勇敢地向丈夫跟旧生活决裂,她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是一个正直而不放荡的女人,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她曾对渥伦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安娜挣扎在贵族社会虚伪的污泥里,极力想得到超脱,她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妇女不是被玩弄的对象,不是男性生活的点缀品,她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有尊严。她将自己的追求寄托在真挚的爱情里,企图寻到一条道路来彻底解放自己和人格,这种爱并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无上的目标,而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为此,她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誉、社会地位、还有她最深爱的儿子。
作家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安娜体态和精神的美,不是偶然的。安娜的美,对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以及作品人物,特别是对安娜本人的命运,都是有重要的作用。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美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如果没有安娜的震撼人心的美,便没有渥伦斯基跟安娜的爱情,便没有卡列宁家的破裂,更没有安娜悲剧结局一百年来带给人们深深的震撼!
读安娜卡列尼娜感悟篇4
爱情固然美好,就像绚烂的花朵,它可能是人一生的向往,拥有一个人一生的快乐和幸福,但在不轻易间它却将安娜带入痛苦的深渊,就像飞蛾扑火一样在爱情中灰飞烟灭,
安娜原本期盼和弗伦斯基过着幸福的生活,她才有了勇气,对她来说他就是希望和寄托,而弗伦斯基呢?他似乎只是一种征服感,就像猎人战胜猛兽一样,这种爱谈不上伟大。安娜对爱情的渴望让她忘却了苦恼,爱情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让她冲破世俗。安娜才决定投入新生活-----和弗伦斯基在一起。
不过,安娜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对儿子的愧疚与罪恶是她陷入了矛盾和痛苦。她对生活和理想失去了信心,失望的她最终以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寻求心灵的安静。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她的身躯是,不知安娜是否后悔她的一生就这样结束,她被世俗嘲笑和讥讽,她完全追求的爱情也将粉碎,经过心灵的折磨,她以死来证明对社会的反抗,对真爱的执着。(我很是佩服)
我敢相信在现在的社会安娜这种形象还会受惩罚,我们企盼的和平人性,我想怀疑是否还存在。在哪?但安娜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一个柔弱的她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现在需要的大概是无痛苦,无干扰的生活吧,但现实给不了。
爱情是什么?对安娜来说,她又是否得到过?她所追求的是和她在一起不抛弃她,在任何时候都在背后永远给她依靠的人,但她却得不到。
火车从她身上驶过,发现她只是一个脆弱的女子,她无力抵制。因为她决定死亡,一个常人无法乱下的决定。在孤独的身躯背后我还看到一个孤独的灵魂,来时一人,去时一人。孤独是这个女人的结局,悲惨是这个女人的宿命。
火车驶过时,轻轻地,不要打扰安娜安静的生活。
读安娜卡列尼娜感悟篇5
重读了《安娜卡列尼娜》,弥补了一个大遗憾。说是重读,实际上是新读。初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在上中学期间,是初中还是高中已经想不起来了。那个年龄、那个年代读这本书,至多了解个故事梗概,留下的唯一印象是安娜非常可怜,卡列宁非常令人讨厌,其余的统统忘光了(也可能当时就没有理解)。
有朋友对我说,很期待我读完《安娜卡列尼娜》写出的读后感。我毫不犹豫地回答:面对伟大的托尔斯泰,我写不出读后感。但是读完厚厚的、80多万字的(上下两部)《安娜》后,还是想写点什么。
读《安娜》的过程中,我完全被人物命运吸引住了。托尔斯泰写人物写到了人的灵魂深处。他似乎完全没有用什么写作技巧,就是忠实地记录了书中人物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忠实地表达了这些人物的内心独白。给我的感觉是,这些人物就是这样生活的,内心里就是这样想的,甚至这些人物的下一步会有做什么样的事、会说什么样的话,都可以估摸个大概。然而,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每天的生活都不同的,因此,下一刻、下一步、明天、后天……,在这些人物身上将要发生什么事情,又是难以预料的。越是难以预料,你就越想知道,于是,一页又一页地读下去,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
许多个夜晚就是在读《安娜》中度过的。
读《安娜》的时候,托尔斯泰是不存在的;读完最后一个字,合上书,托尔斯泰就出现了。这有点像看时装模特表演:模特在T台上不停地走动、时装换了一套又一套,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展示结束后,模特不见了,服装设计师出来了,同大家见面。“原来这些漂亮的时装都是他设计的啊!”,对,就是这样的感觉。
《安娜》给我的感受是什么?说不清楚。安娜、卡列宁、伏伦斯基、列文、吉娣、奥勃朗斯基、陶丽、柯兹尼雪夫……,这些人物和我有什么关系?如果真的没有任何关系,我为什么会被他们的故事深深吸引呢?答案恐怕只有一个:伟大作家写出的伟大作品,深刻地写出了人性。就《安娜》来说,我感觉,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就体现在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对光明的追求上,体现在对俄罗斯民族的忧患上,体现在对复杂的人性的探究上,而且这些探究是那样地真实、生动、准确,那样地符合逻辑。
安娜的美丽、高贵、高雅、生动、生机勃勃,与卡列宁的刻板、冷静、理智、毫无情趣、没有感情温度、一心只想着向上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面上看起来安娜生活优裕、风光无限,实际上安娜是生活在令她窒息的家庭氛围中。窒息的人总想透透气,于是,当她遇到端正俊美、英姿勃发、体格强壮、雅致洒脱并且是单身的年轻军官伏伦斯基时,顿生好感。伏伦斯基在见到安娜的那一瞬间,即刻就被安娜的风度、气质、魅力迷住了——绝不仅仅是美貌。托尔斯泰是这样描写的:
伏伦斯基跟着列车员登上车厢,在入口处站住了,给一位下车的太太让路。伏伦斯基凭他丰富的社交经验,一眼就从这位太太的外表看出,她是上流社会的妇女。他道歉了一声,正要走进车厢,忽然觉得必须再看她一眼。那倒不是因为她长得美,也不是因为她整个姿态所显示的风韵和妩媚,而是因为经过他身边时,她那可爱的脸上现出一种异常亲切温柔的神态。他转过身去看她,她也向他回过头来。她那双深藏在浓密睫毛下闪闪发亮的灰色眼睛,友好而关注地盯着他的脸。仿佛在辨认他似的,接着又立刻转向走近来的人群,仿佛在找寻什么人。在这短促的一瞥中,伏伦斯基发现她脸上有一种被压抑着的生气,从她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和笑盈盈的樱唇中掠过,仿佛她身上洋溢着过剩的青春,不由自主地忽而从眼睛的闪光里,忽而从微笑中透露出来。她故意收起眼睛里的光辉,但它违反她的意志,又在她那隐隐约约的笑意中闪烁着。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她一眼”,伏伦斯基就爱上了安娜,美貌、风韵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伏伦斯基在那“一眼”中读懂了安娜。伏伦斯基反悔了和单纯可爱的吉娣订婚的约定,开始疯狂追求安娜。“窒息”中的安娜抗拒不了这来势凶猛的爱情,她接受了伏伦斯基的爱情。呼吸到新鲜空气的安娜再也不肯回到令她窒息的环境里。于是,她不惜抛弃家庭和儿子,同伏伦斯基出走。这在十九世纪的俄国无异于是个“壮举”,这个壮举令有的人肃然起敬,令有的人异常愤怒,但公开表现出来的却都是敬而远之。这一切,对安娜来说都是无所谓的。她是因爱情而离家出走的,聪慧过人的安娜当然知道自己的举动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面对“窒息”和“新鲜空气”,安娜选择了后者。出走后的安娜,爱情就成为她生活乃至生命的全部支柱。在我看来,伏伦斯基也是深爱安娜的,原本从没想过要成家的他(包括和吉娣谈情说爱时也没想过),原本年轻有为、升迁在即的他、原本无比享受单身生活的他,为了安娜,放弃了这一切。走到这一步,度过了最初的幸福“蜜月”(两人不是夫妻关系)后,男人和女人的不同特性、不同天性就出现了矛盾。女人放弃一切就是为了爱情,得到了爱情,女人就心满意足了;为了爱情放弃一切,这一点男人也可以做到,但爱情往往不是男人生活的全部。伏伦斯基拥有了安娜,感到幸福无比。但享受爱情甜蜜的同时,他却丢不下社交圈、丢不下朋友圈。这对于伏伦斯基来说,是非常正常的,但对于安娜来说,就等于生命的支柱晃动了,不稳固了。安娜为自己的痛苦犹豫过、自责过、斗争过,但犹豫、自责、斗争之后,还是不能容许这根支柱有丝毫的晃动。当两个人的矛盾发展到公开,继而是冷淡、冷漠的时候,对安娜来说,也就是这根支柱被抽走的时候。没有了支柱,安娜的精神大厦岂有不坍塌之理?
我也曾设想过,安娜的结局不这样安排会是如何?但想来想去,低三下四地留住伏伦斯基,那就不是安娜了,另找新欢,那也不是安娜了,回到卡列宁身边,那更不是安娜了。
对我的这个设想或者说疑问,翻译家草婴在导读里说了一段话,足可以验证我的分析是正确的:
托尔斯泰为什么要给安娜安排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有人责怪他对女主人公处理得太残酷。对这个问题作者解答说:“这个意见使我想起普希金遇到过的一件事。他对一位朋友说:‘你想想,我那位塔吉雅娜跟我开了个多大的玩笑!她竟然嫁了人!我简直怎么也没有想到她会这样做。’关于安娜.卡列尼娜我也可以说同样的话。总的说来,我那些男女主人公往往做出一些违反我本意的事来:他们做了在实际生活中常有的和应该做的事,而不是我所希望他们做的事。”托尔斯泰说这话首先是表明他的创作信条:严格遵守现实主义方法,忠实表现生活的逻辑;同时也说明他对安娜的态度。(《译者导读》,草婴)
读《安娜》,我有一个发现:在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中,凡是痛苦、焦虑、不安的人都是向善的、有着美好心灵、对生活、对人抱着真诚的态度的。安娜、列文、吉娣,甚至包括陶丽莫不如此。(本来伏伦斯基也应该算在内,他真心爱安娜,从未动摇过,但就是他的疏忽和大意导致了安娜的卧轨而死,我不能原谅他)
列文是我最喜欢的男主人公。他善良的心地,诚实的品格,他敏感、内向的心理特点,他勤奋勤劳的生活态度,我都非常喜欢。他为找不到“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的答案而痛苦万分,甚至想到过自杀。他是地主,但农民都不怕他;他愿意把土地收益与农民分成,以激发农民的劳动热情,从而创造出更高的产量,农民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这是列文的理想,他甚至想把这个模式推广到全国、全世界;他憧憬过用这样的模式会使俄罗斯农业迅速壮大起来,并为此著书立说。但在现实中却屡屡受挫,贵族们笑话他,农民们不相信他,书稿得不到重视。于是,他深陷痛苦之中。吉娣的爱情和儿子的降生都给列文的生活增添了幸福,但这些幸福依然不能解决他的痛苦。直到小说的结尾,列文似乎找到了答案、找到了信仰,才逐渐让自己平静下来。
据说在列文身上有托尔斯泰的影子。不管有没有,这个人物我都喜欢。
列文与上流社会的人格格不入,喜欢呆在自己农村的家中。他喜欢田野,热爱劳动。托尔斯泰用了大量的篇幅、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列文的家乡,实际上也是描绘了俄罗斯广袤的农村。几十年前读到这些内容都是一带而过的,现在就不同了。在托尔斯泰的笔下,我甚至闻到了干草的味道,听到了牲口的叫声。
作家阿来(《尘埃落定》作者)说:“如果没有把托尔斯泰(还有福克纳)看完会遗憾。”看来还要重读当年读不下去的《战争与和平》,重温《复活》的故事,然后再读读托翁的短篇小说。
读安娜卡列尼娜感悟篇6
火车呼啸而过,那亮光,那原先照耀黑暗的一切光亮,噼啪一声,变得昏暗了,永远熄灭了。
优雅高贵的、生机盎然的安娜,走向了卧轨自杀。
仿佛溺水的人沉浸在幽深的黑暗中,挣扎于纷繁纠结的水草里,最终看着生命的最后一个气泡湮灭在那遥不可及的光亮间。
她飞蛾扑火般的爱情燃烧了自己的生命。从最初的优雅风情,纯真又诚挚,到最后陷入神经质般疯狂的妒忌和猜疑中。不得不说是她心中的执念让她疯魔。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佛家有言如是。慈悲的佛是在说:亲爱的孩子,不过分执着于爱,不要迷失于恨,云淡风轻才能追求生命的解脱。
生命之弦华美而珍贵,只有充满柔情的手才能弹奏出美妙的乐章。我们是需要爱的,我们需要丰沛的情感来点缀这冰冷的世界。但尘埃中蒙头追逐的人啊,又总是容易忘记,水满则溢,过犹不及,担负太多,生命自然无法承受。
安娜之死,于我们这些无关紧要的旁观者而言,是一次华美而壮烈的英勇就义,她用生命“挺身反抗人生无涯的苦难”。于她自己而言,却是一场一败涂地的豪赌。凡是有果,则必有因。扼腕叹息之余,与朦胧泪光之中,我却也隐约了悟:正是因为追求的太多,安娜才最终压垮了她自己。
于上流社会那一片虚伪泥沼中,安娜勇于放弃荣华的地位转身奔向爱情和自由,这样纯粹又热烈的勇气便是她迷人魅力的源泉。可事实上,她高估了她自己,在狂热爱情的驱使下,她于某一瞬间奋不顾身,可随后却又胆怯畏缩。
她以为她不在意,可上流社会的议论纷纷让她在意得要命;她以为她可以割舍,可她还是拖着不离婚,因为放不下自己的儿子;她以为她不屑,可她还是拼命维护自己的美丽,哪怕内心焦灼如火……
安娜太贪心了,红玫瑰与白月光,她都想要。既要爱情,也要名誉。这一切都需要巨大的精力去维持。于是一日日,安娜熬尽了自己的心血,迷失,焦虑,渐至沦丧,终究一败涂地。
人不可为贪欲所控制,这是众所周知的,可天下又有几人能做到?世界是平衡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将欲有所得,必先有所弃,这样,才能将自己的生命腾出更大的空间,来安放那些对自己真正弥足珍贵的东西。
敢于追求是勇气,敢于舍弃则更是有魄力。“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浮世中美好的世物千千万,繁花丛中只需得一两朵来装点生命便足矣!
柔软又脆弱的生命,丰沛又坚韧的生命,愿你善待它。
读安娜卡列尼娜感悟篇7
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在读书课上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弗龙斯基,亚历山德罗维奇,阿尔卡季奇,多莉,基季,莱温。这七个人之间有着很纠结的关系!安娜嫁给了亚历山德罗维奇,并且生下一子,后来在调节表哥阿尔卡季奇与其妻子多莉之间婚姻矛盾时候遇到了阿尔卡季奇的朋友也是多莉妹妹基季的未婚夫弗龙斯基,两人一见面就喜欢上了对方后来经过安娜的调节,表哥表嫂和好如初,自己却因此陷入了尴尬境地。阿尔卡季奇的好友莱温喜欢基季,而基季一直喜欢弗龙斯基,安娜的出现使得整个故事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基季因安娜“夺走了”她的未婚夫而憎恨她,莱温则因为弗龙斯基的出现被基季拒绝求婚而恨他,即便如此,安娜和弗龙斯基也没有放弃他们之间的事。但是从道德观念出发,安娜这种抛夫“弃子”的做法很不对,当然她没有抛弃自己的儿子,只是她的丈夫亚历山德罗维奇不愿成全她的母爱罢了。
安娜和弗龙斯基的事情,让人看得很很难受,彼此放弃了上流社会的地位、放弃了好名声、好前程、因为爱,最后各自走向毁灭……
读安娜卡列尼娜感悟篇8
感情固然完美,就像绚烂的花朵,它可能是人一生的向往,拥有一个人一生的快乐和幸福,但在不轻易间它却将安娜带入痛苦的深渊,就像飞蛾扑火一样在感情中灰飞烟灭。
安娜原本期盼和弗伦斯基过着幸福的生活,她才有了勇气,对她来说他就是期望和寄托,而弗伦斯基呢?他似乎只是一种征服感,就像猎人战胜猛兽一样,这种爱谈不上伟大。安娜对感情的渴望让她忘却了苦恼,感情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让她冲破世俗。安娜才决定投入新生活—————和弗伦斯基在一齐。
但是,安娜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对儿子的愧疚与罪恶是她陷入了矛盾和痛苦。她对生活和理想失去了信心,失望的她最终以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寻求心灵的安静。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她的身躯是,不知安娜是否后悔她的一生就这样结束,她被世俗嘲笑和讥讽,她完全追求的感情也将粉碎,经过心灵的折磨,她以死来证明对社会的反抗,对真爱的执着。(我很是佩服)
我敢坚信在此刻的社会安娜这种形象还会受惩罚,我们企盼的和平人性,我想怀疑是否还存在。在哪?但安娜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一个柔弱的她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此刻需要的大概是无痛苦,无干扰的生活吧,但现实给不了。
感情是什么?对安娜来说,她又是否得到过?她所追求的是和她在一齐不抛弃她,在任何时候都在背后永远给她依靠的人,但她却得不到。
火车从她身上驶过,发现她只是一个脆弱的女子,她无力抵制。正因她决定死亡,一个常人无法乱下的决定。在孤独的身躯背后我还看到一个孤独的灵魂,来时一人,去时一人。孤独是这个女生的结局,悲惨是这个女生的宿命。
火车驶过时,轻轻地,不好打扰安娜安静的生活。
读安娜卡列尼娜感悟篇9
纵观安娜的婚姻,可以说她经历了两段完全不同的婚姻:封建包办的名副其实的婚姻,还有因爱情结合的有实无名的婚姻。她在婚姻中的勇于探索、勇于反叛,是值得我们分析思考的。
封建包办的婚姻,安娜可以说是在不理解爱情的情况下,被家长包办,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丈夫——卡列宁。卡列宁不仅虚伪、僵化、生命意识匮乏,还是一个工作狂。他每天的工作持续到睡觉前。他只和生活的映像打交道,妻子是他思维中的妻子,她只是一个符号,只是一个附庸。他不考虑自己的情感需要,也不考虑安娜的情感需要。当安娜和他之外的男人交谈的火热,他并不在意。可他发觉大家都在意时,他就觉得不正常了。他对妻子缺少关心,对真实的生活一味避让,在安娜看来:“他不是一个男子,是木偶!是一架机器”。
安娜这个感情真挚的人,遇到了处处以虚伪为生活准则的丈夫。她试着去好好地爱自己的丈夫,可一次次遭遇失败之后,特别是当她把自己细腻的情感全部转移到儿子身上后,他把对丈夫的感情封闭了起来。她不和丈夫交流自己的喜好,不再在乎他是否关心自己的喜怒哀乐,她身上仿佛披了一件戳不破的铠甲,里边包裹着她的希望被尊重、被爱的情感,还有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安娜学会了用理智拜托苦恼。于是,他们的家庭就沿着符合宗教和道德规范的轨道“正常”的运行着。她和丈夫之间没有争吵,只有和谐。而这种靠虚伪建立的和谐,缺少情感依托。
这两个性格上完全对立的人,在彼此适应的过程中,放弃了他们的感情纽带,丈夫没有考虑过妻子的情感、思想、愿望,妻子也不能领会丈夫的痛苦,他们的交集已变成空心。这样的婚姻只能是岌岌可危。他们的婚姻生活中最终出现了第三者。在他们的婚姻处于存亡危机时,我们看到靠虚伪建构起来的婚姻是经不起推敲的。安娜在感受到追求者给她带来的快乐时,他开始用审视的眼光看这个与她朝夕相处了八年的伴侣:他的样子是可笑的,他的性格是卑劣的,他简直就是虚伪的代名词。当妻子告诉他,有男子向她求爱,他告诉妻子,他相信妻子懂得分寸,这属于正常的事。
当他意识到妻子出轨时,他害怕妻子的坦诚。他不愿意也不知道如何去处理这样的事情。他觉得那是妻子的良心问题,他的宽宏大量就是在拯救妻子。他在婚姻中的不作为,他无视妻子情感的存在,他的漠然,最终让安娜彻底失望了。他不懂爱,只是冠冕堂皇。安娜感觉他是与自己的婚姻不相关的人,是外人。面对他的虚伪,安娜愤怒了,她想撕破这一切,她讨厌虚伪,厌恶谎言。当弗伦斯基的爱情帮他烧,她甘愿冒犯法律和传统习惯。她对旧婚姻的背叛、对爱情的勇敢追求,从本质上说,是对整个俄国贵族社会的背叛。
读安娜卡列尼娜感悟篇10
今天,去影院看了乔怀特的新片《安娜卡列尼娜》,以前已经看过乔怀特的《傲慢与偏见》与《赎罪》,一直觉得他是位极有才华的导演,也很喜欢凯拉奈特丽和詹姆斯麦卡沃伊两位颇有实力的演员,虽然此次詹姆斯麦卡沃伊没有出演。
在看电影前,看了一些影评说这部电影简直就是部舞台剧,很多观众也觉得这部作品有失乔怀特以往的水准,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我觉得,乔怀特反而是使用了一种大胆的拍摄手法,而突破了以往的拍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大家都知道这是列夫托尔斯泰讲述沙皇俄国时期的一部电影,影片的很大一部分实际都在讲述上流社会的故事,而在讲述上流社会故事的过程中,乔怀特大量使用了类似舞台剧的手法,可是当讲述农奴的故事时,又大量采用实景拍摄。当时的沙皇俄国,上流社会的每一个人无不重视别人的看法,因为他们有一套自己不能踰越的规则,谁踰越了,谁就要受到其他人,甚至整个上流社会的排斥,所以每一个人出现在别人面前时,只是在做别人希望自己成为的人,上流社会希望自己成为的人,是的,他们生活的每一时每一刻,无不在表演,而我们便成了观众,而农民是不同的,在托尔斯泰看来,他们质朴、辛劳,他们理应出现在大自然中,而不是一出表演给人看的戏剧中,因为他们无需表演。另外,让我们再来看看上流社会踰越规则之后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吧,安娜的哥哥与家庭教师偷情,安娜劝自己的嫂子原谅自己的哥哥,因为如果他们离婚,尽管女方没有做错,可是却要承担事件的结果。安娜作为一名女性,却受到了来自整个上流社会的职责,最终经受不了重压,走上了死亡的道路。而在影片将近结尾时,我们看到她的哥哥站在大雪纷飞、黑漆漆的屋外,他的妻子、孩子和客人坐在灯光温暖的屋内,从这个镜头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他们没有离婚,但感情已名存实亡。
另外,有一些小的地方,我认为导演处理的非常好,使整部剧结构紧凑,极具戏剧张力。
例如:安娜和沃伦斯基第一次跳舞时,随着舞蹈的进行,音乐越来越快,声音越来越大,而一旁的公主也不断的看着他们,内心焦急,安娜与沃伦斯基则越来越深深的陷入爱情而不可自拔,这段音乐和镜头之间处理的非常巧妙,极具节奏感,同时也突出了三位主人公内心的各自感受。
还 有一些转场,我认为处理的非常巧妙,例如:安娜看沃伦斯基赛马,沃伦斯基还 未出场前,安娜一直不停的扇扇子,扇子越扇越快声音越来越大,接着,马蹄声融入扇子声,马蹄声越来越大,下一个镜头中,我们看到沃伦斯基骑马出场。sound bridge声音桥的镜头连接手法十分巧妙。
还 有一个例子,第一个镜头中,我们看到宏伟建筑的圆形屋顶,第二个镜头,我们看到同样为圆形的火车轮子,类似的转场很多,亦十分巧妙。
对于一些时间的过渡,或者地点的过渡,乔怀特也使用了一些很巧妙的方式。而且这部作品让我觉得他在颜色上的运用也特别好,体现了沙皇时期上流社会的奢华,也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安娜和沃伦斯基躺在草地上,我们看到他们身着白衣,白色暗示着他们二人真心相爱,他们的爱是纯洁的。而在影片的最后,安娜着一身红衣,一方面暗示了安娜的选择付出了“血一般的代价“,一方面暗示了安娜的死亡结局。
最后,我认为桥怀特在影片中融入了魔幻现实手法,使影片更具一丝神秘意味,总之,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确实突破了以往的古典名著电影创作手法,开创了一个深刻表达思想的新手法。
读安娜卡列尼娜感悟篇11
有幸在假期拜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名作,这本书以往被我打开,又关上了好多次。这次最终下定决心来阅读它,但遗憾的是自我才疏学浅,所以只能做个肤浅的书评了。
这本书的两条线索,安娜和列文。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人物,实际上却在处处呼应对照。他们都是那个时代里,有着与同类人不一样的思想和行为,因而显得格格不入的人。
我喜欢安娜。喜欢安娜的美,喜欢安娜的智慧,喜欢安娜的勇敢。也喜欢她的疯狂,她的为爱偏执,她的不顾一切。
也许是我还太年轻,已婚妇女的出轨行为并没有让我丧失对她的好感,也不能够引发我与当时上层社会对她的反感的&39;认同。相反,书中描述安娜以及她与伏伦斯基之间的选择,让我振奋,让我激动,让我欣喜!
哦!安娜!离开卡列宁吧!他是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你被禁锢得太久了,快要不能呼吸了!快投入伏伦斯基的怀抱里!快沉浸于爱的海洋!你值得这一切.....
我还是个学生,未曾体验过什么刻骨铭心的感情,更别谈婚姻二字了。所以,我对于婚姻的定义也许就更为偏颇了。我总觉得:婚姻,应当有了感情才能建立。我不能够理解为什么两个相爱的人不能在一齐,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两个不相爱的人却能够结合在一齐。
安娜与弗伦斯基大吵的那一节,我看得心惊胆战。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的感情因为争吵而变得越来越冷淡,我捧着书却无能为力!哦,多想钻进书本告诉他们俩,你们是太爱对方才会这样!安娜没有安全感,动不动就要发火,伏伦斯基却认为她越来越无理取闹....最终,安娜选择了卧轨自杀。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列车站台,而结束也是在列车站台。
我也很喜欢列文。喜欢他的害羞,喜欢他的真诚,喜欢他满满的职责感。作为男人,他难免显得有一点不懂情调。但他是那么的专一,那么坚定的爱着吉娣,从一而终。
还记得,以前列文跟奥勃朗斯基讨论过关于一个男人有家室,却在外面玩其它女人的情景。列文说:“我不理解,一个吃饱了饭的人为什么还要到面包店去偷奶油面包呢?”奥勃朗斯基说:“正是因为奶油面包香甜可口,才更加的显得诱人。”两个人的交流也体现了两个人不一样的婚姻观。不管奥布朗斯基有多么的浪漫,我相信每个女人最终都会选择像列文这样的,虽然不浪漫,但却很有安全感的人。
书的最终,关于列文的信仰我读得囫囵吞枣,心里早就沉浸在安娜自杀的情节中了....期望以后还有机会再多读几遍安娜,我相信在人的不一样阶段读,读同样的书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书没变,但人在成长。加油,共勉。
读安娜卡列尼娜感悟篇12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是一部美不胜收而又博大精深的著作。本书创作了俄罗斯文学史上著名的女性形象——安娜,通过主人公安娜的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出版社在做宣传推荐的腰封上写的是——一个女人用生命追求真爱的故事。其实这句话并不尽然,安娜确实为爱情而活,但她所追求的“爱情”里有太多自我的偏执,沉迷,以及“不管不顾”,在短暂的“甜蜜”里,遍布了饱满的,消沉的,看似与上流社会格格不入,却是人性里常见的“痛苦”。
“痛苦”是欲望的一面镜子。安娜是上流社会里优雅,迷人的贵妇人,安娜的迷人之处,还不在乎她长得很美,她整个身姿所显露出来的妩媚和优雅的风韵,她那可爱的脸的表情中还有一种特别温柔,特别亲切的意味。只一面,安娜便迅速的虏获了彼得堡花花公子——伏伦斯基伯爵的爱慕。伏伦斯基是抵挡不住安娜的魅力的,安娜雍容,潇洒,优雅,同时又快快活活,生气勃勃,她明亮的目光中,有流光溢彩,她能讨得上流社会男人的倾慕,也能让很多上了年纪的公爵太太们喜爱她,至于年轻的太太们以及贵族小姐们,在安娜面前,便黯然失色了,既不由自主得被安娜吸引,又渴望拥有安娜的迷人,安娜太亲切了,做事情总是很周到,又很温柔,太太们嫉恨她。在安娜的名声日益败坏时,太太们的努力是功不可没的。
人依靠自己,是无法荣耀地胜过自己并罪恶的。
安娜的悲剧有其必然性,在她的人生中,出现了伏伦斯基,或者伏伦斯基式的人,她还是会被吸引的。她后来对人生的绝望,就是由对“爱情”的绝望开始的。安娜认为自己虚伪的丈夫——卡列宁不爱她,卡列宁在意的是自己的名声地位,在上流社会的交际场所里,所赢得的尊重。当然,卡列宁确实有问题,他不是合格的丈夫,有时候还很糟糕。在面对的妻子“出轨的丑闻”,他的态度是——“在我采取措施维护我的名誉并且把我的意见通知您之前,在外表上保持体面”——可见他确实是个很糟糕的丈夫。伏伦斯基和安娜的关系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彼得堡,而多数青年人很羡慕伏伦斯基,因为卡列宁身居高位,而这种关系,可以在社交界格外引人注目。讽刺的是,伏伦斯基的母亲在知道儿子的艳事后,起初感到很得意,因为在她看来,没有什么比上流社会的风流韵事更能为一个漂亮的年轻人增光的了,她的小儿子长相漂亮,交流广泛,是一个侍从武官,有教养,很聪明,家里有钱有地位,又十分招人喜欢,和善,大有前程的人。结果听说,如此“大有前程”的小儿子不肯担任委派给他的一个“很有前程”的职务。只是为了留下来,好经常同卡列宁夫人约会,引得有些上层人士对他的不满,伏伦斯基母亲的态度一下子就变了。
伏伦斯基和母亲是一样的,他也热爱他的“前程似锦”,他不过暂时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他确实爱安娜,但两个人的相处是有问题的。安娜在遭受了丈夫的&39;虚伪,上流社会的抛弃,以及得不到儿子的抚养权(卡列宁最终答应离婚,条件是八岁的儿子归他,所以安娜迟迟不肯同意离婚,她不想失去儿子)后,内心越来越痛苦,在无尽的黑暗中不断地挣扎,直到产难的来临。
安娜生了一个小女儿,自己却患上了产褥病,随时有死亡的可能,在病榻上,她乞求了卡列宁的原谅和宽恕,因为安娜的痛苦,卡列宁也真的原谅了他不忠贞的妻子。滑稽的是,在后来的人生中,他将自己对安娜的宽恕和不计较归功于自己的道德高尚,他受伤后的落魄,还博得了李迪雅伯爵夫人的青睐。卡里宁不能说他不痛苦,他是痛苦的,他认为他不应该得到这样的回报——孤孤单单,受尽侮辱,受尽嘲笑。他希望能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卡列宁来说——“李迪雅伯爵夫人是他在一片敌意和嘲笑的大海中觅得的孤岛,不仅是善待他的孤岛,而且是爱的孤岛。”李迪雅伯爵夫人在结婚后第二个月就被丈夫抛弃了,于是她开始不断的寻找自己的爱情,尽管没有离婚,夫妻二人早就断了感情,自从卡列宁遭遇不幸后,李迪雅伯爵夫人在照顾他的过程中,觉得自己真正爱上的只有卡列宁一个。
李迪雅伯爵夫人和安娜有什么区别呢,二人都是在婚内出轨。丈夫的嘲弄和虚伪使她们绝望,但完全可以先结束婚姻关系,再去寻找爱情。可悲的是,她们眼中的爱情,多半是占有,是自己对对方的完全拥有,所以安娜即使拥有十个伏伦斯基,她还是孤独的,因为一个人无法完全的被另一个人拥有。很快的,伏伦斯基就厌倦了安娜,他爱安娜,他也爱自由,也爱荣誉,享受受人尊敬的目光,在爱安娜的过程中,伏伦斯基什么都可以牺牲,就是不能牺牲作为男子汉的独立性,而这个想法——伏伦斯基热烈地追求安娜的时候,可从来没有想过。
列夫·托尔斯泰想要表达什么呢?安娜不是个例,如果是,就不需要创作出“李迪雅伯爵夫人”这个人物形象,可安娜又是那么的诚实,她不想隐瞒自己处境的艰难,她单纯,真挚,出色,可爱,而又可怜。在面临死亡的前一段时间,安娜在痛苦中不断的挣扎,她依然是渴望伏伦斯基的爱意的,她渴望对方用爱去温暖她,而这,又体现了安娜的悲剧性。
人的爱是不完全的,无法做到真正的救赎,人充满着各样的私欲,所带给对方的爱,很难做到清洁,和平,忍耐,智慧,以及宽容,并且人的爱变化多端,捉摸不定。安娜渴望伏伦斯基爱的同时,自己也充满着各样的偏激,猜疑,神经质,敏感。她的爱情越来越热,越来越希望爱情的专有,伏伦斯基却越来越冷,所以他们相离越来越远,互相使对方不幸,并且俩人都没有作出改变。
安娜在火车站卧轨时,她是后悔的,却已经来不及了。列夫·托尔斯泰在描写“安娜之死”时,饱含着深深的同情。安娜一直都在黑暗中,她所寻求的“爱情”是她的亮光,她的希望。在面对抛弃后,她的亮光没有了,她充满忧虑,欺诈和罪恶的&39;人生,在火车车厢到来的一瞬间,结束了。伏伦斯基因为安娜之死,痛苦的崩溃,他们之间所有美好的一切都被毒化了,安娜的死亡成了他抱恨终生的威胁,伏伦斯基认为安娜是胜利者——安娜曾经说过他会后悔。在得知安娜卧轨的消息后,伏伦斯基母亲是恶狠狠的嘲讽,她认为这个女人毁了他“大有前程”的小儿子,丝毫不纪念安娜是孙女的母亲。
列夫·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渐渐对俄国上流社会的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而本能的同情农民,安娜的情节线主要盘桓于放浪声色的贵族上流社会,列文的情节线则延伸在淳厚浑朴的俄国宗法制农村。(列文也是一条主线,就不分析了)安娜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上流社会的悲剧,书中展现了他们腐朽的精神和没落的生活方式。公爵们和太太们享受上流社会的奢华荣宠,权势地位,名利富贵,他们在意好名声,好行为,其实背地里掩藏着无数的罪恶。李迪雅伯爵夫人和安娜都不愿意离婚,总归是有原因的,婚姻内总有无法让她们割舍的东西或情感,也许是名利,也许是孩子,即使面对炙热的“爱情”,她们的“义无反顾”也是有所牵绊的,更何况,那真的是“爱情”吗?
人总是被自己感动,并且沉浸其中,其实撕裂这层薄膜后,贯穿到底的,是对自己的放逐,对自私的纵容。列夫·托尔斯泰在本书中,除了两条主线之外,还有一条副线——奥布朗斯基和陶丽,副线巧妙地联结了两条主线,从而共同完成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风俗史和精神发展史。另一主人公列文是作家的自传性人物,在这条主线当中,可以看到其精神的归宿。
读安娜卡列尼娜感悟篇13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小说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首次成功地采用了两条平行线索互相对照、相辅相成的"拱门式"结构,并在心理描写上细致入微、精妙绝伦。小说中那大段的人物内心独白,无疑都是现实主义描写的典范。
100多年来,《安娜卡列尼娜》的巨大成功不断地得到人们的肯定与高度推崇,它的成就和影响无疑是空前的。它把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推向了最高峰,树起了一面高耸入云的丰碑。另一方面,人们又把《安娜卡列尼娜》当做俄国19世纪现实的教科书。正是通过它,许多人了解到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现实。俄国后来的民主主义革命者对社会的攻击便是从这里开始的。俄国革命的领导人列宁曾反复阅读过《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皱了。他说:“托尔斯泰在自己的作品里能提出这么多重大的问题,能达到这样大的艺术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
100多年来各国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银幕、荧光屏。安娜形象一直激动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这正说明安娜形象的艺术生命力是不朽的。
花了两小时把电影《安娜卡列尼娜》看完,整体上来说,电影拍得不错,就是节奏快了点儿,以两小时来概括安娜的一生显得如此仓促,让人有点不知所措,不能够精妙的把握住安娜的个性。安娜的一生是精彩纷呈,大起大落,要想像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那样表达到位的话,电影显得有点空洞苍白无力了。然而,电影也足以把整个小说人物的特征反映出来,因为抓住了精华所在。
电影以人物康斯但丁列文的角度来讲述故事,康斯但丁列文的真实身份是列夫。托尔斯泰,然而他仅仅是一个讲述者,真正的主人公是安娜、伏伦斯基、卡列宁――三个生存在同样社会上不同性格的人。
安娜给予我的感触最多,让我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一个人的看法。“死时还没懂得爱的真谛,那就比死亡本身更可怕了。”刚开始的这句话我是一直不能理解,或许是因为这话我本身并不曾体会过,然而,俯观了安娜的一生,看着她走过的日子,感受过她的内心想法,到后来完全懂了这句话的含义:这是一种对爱的追求的精神,这是一股为爱牺牲一切的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精神促使了安娜的死亡。
到结局我始终不肯相信安娜会死去,而且是自杀,因为这种做法对一个明智的人来说本身是愚昧的,但是当时的社会却逼得她去死,安娜实在是太可怜了。
可怜的安娜是个很真诚勇敢的人,但只能从她追求爱情方面来衡量,正如安娜本人说:她不是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我并不想抨击安娜的出格,但是她相爱的方式确实很另类,所以难以避开世俗眼光的看法。
我觉得在追求爱情这个问题上,一切随心是最重要的,如果呆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身边过日子,心里却在想着另外一个人,这样的日子无论如何也没办法让我接受,当然,安娜也不会接受,所以她选择了一个正确的爱情。关键是她选对了,却没有做对,她是以一个非常愚昧的做法开始她新的爱情,当了别人的情妇,红杏出墙,那她的死很有可能就是因果报应了。何况安娜本身太执着了,对爱情的追求蒙蔽了她的眼睛,使得她不但抛夫弃子,甚至怀疑自己的情人,跟伏伦斯基没有很好的沟通,便断绝了自己的出路。
总体上来说,安娜是一个可敬又可怜、勇敢有冲动的女人,她的性格注定了她悲惨的一生命运。
伏伦斯基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男人,古语说,爱江山更爱美人,伏伦斯基的一生证实了这句话。一个英俊潇洒、事业有成的男人,一旦为了一个有夫之妇夜夜不能眠,这种情况确实很容易断送他的一生。然而,伏伦斯基豁了出去,为了安娜,他确实曾经放下一切。伏伦斯基本来就是很聪明的人,他的想法并不像安娜那样单纯,他想拥有安娜,也想拥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跟安娜仅仅拥有爱情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所以他跟安娜私奔后再次回到圣彼得堡去以法律手段来解决安娜的婚姻问题。
伏伦斯基给了我希望,我一直以为结局会很完满,只要安娜等着离婚的消息就行了,多简单一切就柳暗花明,转机可是存在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前提是安娜不死的话。可是安娜却断掉了我的希望,也断送了伏伦斯基的一生。伏伦斯基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男人,我认为安娜真爱他就不应该怀疑他,真爱他就应该在背后默默支持他,而不是盲目去占有他,所谓物极必反正是安娜的做法体现。用伏伦斯基的话来说,安娜确实不可理喻。
我想,安娜是一个好女人,我却不会爱上这种女人,人生活在世上本应该快快乐乐的,而安娜却追求烂漫和昙花一现,甚至为此牺牲性命,实在是太无知了。你看,以安娜的做法面对人生,身边的人都得到了些什么,丈夫没了妻子,孩子没了母亲,情人没有了活着意义,那岂是她一个人的事,一死了之还真是自私。安娜常常让我惋惜,伏伦斯基却一直让我感动,做男人就得像他一样。
卡列宁这个人一看就知道是很传统的人,脚踏实地,事业有成,应该是个好男人。然而,越是深入了解我就越怀疑这个人,可能是日久见人心吧。我在想,也许是他伪装得太好的缘故,所以身边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好人,事实并非如此。一个好人会不让一个想见孩子想得痛彻心扉的母亲见见自己的孩子?一个好人会让一个自己爱着的女人得不到自己的幸福?答案是,不会。
所以,由此至终,卡列宁把自己包装起来,满口经文信仰,在信徒的伪装面具下展开他劣质的行为,他内心本来就是一个小人。他自大,所以要占有一切,他自私,所以容不得别人幸福;他无情,所以折磨妻子,他无义,所以不理睬孩子。我一直搞不懂卡列宁到底有什么追求,看得出他并不爱享受生活,难道他所做的一切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吗?真为这样的人感到可悲。
看完电影我才发觉生活中我们也有他们的影子,为人处事存在他们的痕迹,我只希望不要有人重复他们走过的路,快快乐乐活在当下不是更好吗?
读安娜卡列尼娜感悟篇14
我阅读《安娜·卡列尼娜》的经历与阅读其他书有很大的不同,这本书带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这本书主要写了面容姣好,心地善良的安娜·卡列尼娜为了追求爱情,毅然离开了丈夫卡列宁,与伏伦斯基结合,却因为上流社会人们的鄙视和伏伦斯基的渐渐冷淡而选择卧轨自杀的一场悲剧。
其实刚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更加喜爱列文一家和陶丽,因为我觉得列文一家是那种朴朴实实,白头偕老的幸福家庭,而陶丽之所以能在安娜的劝导下原谅奥布朗斯基,不仅仅是因为普通的.爱,也许还有一种在每天平凡的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更厚重的感情,也许是亲情吧。而我觉得安娜虽然心地善良,可亲可爱,但我始终不能理解她抛夫弃子的行为。
之后我看了一些别人的读后感,又重新读了读这本书。我发现卡列宁的心中根本没有什么爱情,只要能保全自己的声名,安娜对他忠不忠心,他根本无所谓。安娜是个好女人,她成功调解了奥布朗斯基一家,也征服了原本不喜欢她的列文。她很爱自己的儿子,但是她已经受够了没有真正纯粹爱情的家庭和虚伪的上流社会,所以她是为了自己生活的意义才会这么做的,她想要纯粹的爱情。
从阅读中,我感受到安娜十分没有安全感,一直抓着伏伦斯基不放,然而伏伦斯基却慢慢地待她冷淡了,最终安娜绝望地卧轨自杀。但是最后读到安娜对自己的举动害怕了,但是火车已无情碾过的时候我发现我之前一直觉得鲜活动人,努力反抗的安娜原来竟然如此弱小,她只是想得到她想要的,她为此放弃了原有的安定生活,因为这些遭到侮辱,但最终令她失去最后一丝希望的是伏伦斯基。她有错吗?也许有一点,但是错的更多的是社会,是整个上流社会让安娜感到绝望。
把这本书看完,我感觉心脏都在隐隐作痛,这场悲剧实在令我痛心。
读安娜卡列尼娜感悟篇15
一向很喜欢这本书,原先看过多次,今日禁不住又开始翻阅,并在网上看了这部小说拍成的电影。安娜的形象一向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她就是一个出轨的女人,也看了一些人给安娜列举的四个罪状。可就这样一个堕落的女人却十分丰满,我依然很喜爱她,假如是现实中的人,我必须会和她成为朋友,她举止优雅,她性情温和,最重要的一点是,她很真,爱了就是爱了,一向没有违了自我的心去做事,显然她也明白自我的举动是为社会所不容的。她其实是个十分聪,悟性很高的女人。可她的行为却无法为主流社会所理解,最终卧轨自杀。
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林黛玉,假如她是现实中的人,是不是也很难相处,并不太受大家欢迎,可在文学上的价值却十分高。当然年代不一样了,此刻的女权主义,为女人的独立竖起了一面旗帜,此刻的女人能够有自我的工作,自我的事业,可那个时候的她们就不一样,她们的生活空间还是很狭隘的。就拿安娜来说,她开始是依附于一个没有感情的丈夫,之后,为了感情,又依附于另一个男人,把感情看成了她生命的全部,可作为社会中的人,感情不能解决人所有的欲望和需求,虽然感情一向存在,但她总是无端的猜疑,恐惧。
这让我想到了人的生命需要目标,需要一种东西支撑着你走下去,让她的生活Moveon。为了感情,她离开了自我的儿子,这也是她心中永远的痛,可她即使竭尽全力,也无法找回自我的儿子。一个没有任何期望,只能被社会唾弃的女人,靠什么走下去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