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网 > 读书笔记 >

高中三千字读书笔记

时间: 新华 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高中三千字读书笔记怎么才能写好?这里分享一些高中三千字读书笔记,方便大家学习。

高中三千字读书笔记

高中三千字读书笔记篇1

因为《文化苦旅》我走近余秋雨。

还记得那时青春年少,轻狂无知,在书架上瞥见了他的名字与作品,那书架是那样高啊,我不屑地走过了,没有人知道我的不屑中有许多许多的敬畏。那让我不敢顾盼的高度渐成了心中最神秘的暗泉,也许正是这份感觉拉着我走近了他。

他有许多头衔和称号,许多鲜花和掌声,但在我心中,他只是一个浪迹天涯的旅人。

历史与现实隔着一段距离,正是这段距离把祖国山山水水中沉淀的文化层层剥离,于是在明媚的湖光山色中,文化离我们越来越远,有谁在览尽名山大川后找到了其中博大精深的内涵了呢?

然而,终于有一个人肯在旅游的时候背起沉甸甸的文化,将沉埋于山水间的历史,执着成一程苦苦的旅行。他在山水之间捕捉文化的气息,在文化中探索人格的美丽,于是山水活了,历史活了:西湖水里亭亭走出了苏小小与白娘子,都江堰边默默伫立着李冰,天心阁的风雨飘摇着历经劫难的书香,莫高窟的绚丽蒸腾着千年不枯的生命,《广陵散》的余音来自历史深处,勾魂摄魄、浩淼的洞庭湖神秘而广大……几千年的沉淀重新在人们心中摇曳生姿起来。

读余秋雨,就像顺着涓涓溪流寻找文化的归宿,追溯文化的渊源。

读余秋雨,就像遨游在知识的海洋,览尽历史的画卷。

读余秋雨,就像与一位隐士谈话,袅袅茶香中体会历史与文化的沉重。

读余秋雨的时候,就会觉得生命的本体贴近了历史,贴近了文化,心灵静了下来,世界静了下来。

高中三千字读书笔记篇2

《开甲壳虫车的女校长》这本书太吸引我了。我在寒假里看了两遍,并推荐给妈妈看了一遍。

书里的故事情节和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淘气的马小跳,有说话结巴的张达,又好吃懒做的唐飞,有废话连篇的毛超,有成语大王丁文涛,漂亮的夏林果和中队长路曼曼,就连马小跳的家长马天笑和丁蕊也很有意思。故事里面新的女校长——欧阳雪,她很不一般。她非常理解孩子们的心,自从她来到了这个学校,孩子们每天就跟过节似的开心,因为她让孩子们每天九点上学,上课可以到体育馆、动物园和植物园去上,不要总把孩子关在教室里去上课,而且一个月可以去看一次电影,这样又轻松、又快乐、又有趣的学习生活是我做梦都想拥有的。欧阳校长非常理解孩子们,本来在别人、老师看起来很调皮,让老师很头疼的孩子马小跳、张达、唐超、毛超四个铁哥们孩子,但在欧阳校长的眼里,他们即使诚实、勇敢,又是快乐、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好孩子。

这本书的作者杨红樱阿姨,她写出了孩子们的心声。我渴望有一个像他那样的学习生活。

读书就要读好书,书读多了才会知道书中的道理。只有多读一些作文,我们的作文成绩才会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多读好书。

高中三千字读书笔记篇3

前几天我看了一本书叫《背影》,它的作者是朱自清。

这一本书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背影,第二部分是三家书店,第三部分是你我,第四部分是独白,收录了朱自清最具代表性的散文杰作和诗歌名篇。

其中让我最感动的是《背影》,那是在作者二十岁的冬天的一天,

祖母去世后,父亲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父亲还不放心儿子而要自己去送;从寻找座位、反复叮嘱;亲自去买橘子。作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十年之后,想起来,那背影就出现在晶莹的泪花中。

我读后被这情景深深感动,它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表现了人间真挚的父子之情,朱自清描写细腻、真实、深刻,在这极其平常中表现出的感情,却是极其珍贵的。父母之爱是伟大无私的,不仅使人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每一天都对我无微不致的照顾和关心。记得有一次冬天,外面下着大雪,我发高烧了,这可就急坏了爸爸和妈妈,他们急忙送我到医院,因下雪打不到车,没办法爸爸只好骑自行车,妈妈抱着我坐在自行车左边的后座上,由于雪大路面太滑,爸爸一不小心连人带车的倒向右侧,可是妈妈抱着我的手丝毫没有松开,直挺挺的后背着地摔倒在地上,把后脑勺都擦破了,妈妈摔倒前明明可以伸出手撑住,不至于摔成这样,但为了我没有伸手撑一下,而我却躺着妈妈怀中安然无恙。到了医院直奔急症室,而她却没有自己先看。我看病回到完家,妈妈不顾自己

疼痛,日日夜夜都守候在我身旁拿药拿水的,还给我烧粥,喂给我吃。这就是父母无私的爱,每个父母都是这样,朱自清的父母也不例外,只是默默付出,不需要任何回报。

高中三千字读书笔记篇4

终于囫囵吞枣的读完了《狼图腾》,掩卷长思,被书中蒙古狼的聪明智慧所折服,油然而生敬意。

主人公把我带到了时期的内蒙古大草原。湛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油油碧草。成群结队的草原狼、悠闲自得的旱蹋远处白色的蒙古包和那袅袅炊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就是这种环境才有了“人与狼共舞”的壮美之音。

人们敬畏狼。人死后尸体放到天-葬厂,让狼吃掉,灵魂才能升-天。才能去见腾格里(天堂)。然而人们又与狼搏斗。为了生存。就在这打打杀杀中凸现了狼的智慧和人的勇猛。狼的智慧过人,它们为了猎取食物能做出详细、周密的部署,而且绝对服从头狼的指挥。有着很好的团队精神。如,一夜之间羊圈里的羊全都被狼咬死。人们惊诧了。围墙很高。狼是爬不进来的。难道“飞狼”来了。人们惊呆了!其实。狼为了吃到羊,狼竟一个踩着一个作成“狼梯”一个一个蹬着它跳进羊圈。回来时亦如此,为了让最后一只狼能回来,它们把死羊摞高,让它跳出来。聪明的狼从不贪心,猎物时只吃个半饱。为了让自己能够很快的逃生。狼被猎人的夹子夹住腿,他会自己咬掉腿。逃跑。宁愿站着死,不做别人的俘虏……

文中狼群与黄羊群的搏斗,与马群的搏斗,惊心动魄,气势磅礴。狼的围歼战、持久战、突击战不亚于人类。作者甚至怀疑人的战略、战术是从狼身上学来的。

在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与狼斗的洪流中,草原狼被无情的人们杀绝了。草原的老人痛心的预言:没有了狼就没有了草原,没有了草原就没有了草原人的命根。狼的存在是为了维持生态平衡。没有了平衡草原就会退化。30年后,作者从返故地。看到是另一番景象。草原减少,逐渐沙化。狼洞口也结满蜘蛛网。已没有了策马驰骋蓝天下的潇洒。人们在有了美好生活的同时,失去了美丽的大自然。

30年前的草原和草原人、草原狼就让他永远留在书中吧。留在读者的自由想象里吧!

高中三千字读书笔记篇5

哈姆雷特,一个生在戏剧里,又活在生活里,人性中的人物。他是具有人文主义典型性的象征,是一个经历痛苦后忧郁寡欢的人,是一个心怀昂扬热血激情却又犹豫不决的人,矛盾是他的集中体现,思考和独白是他的表达,他用他特有的方式演绎着自我,演绎着这个王子的悲剧。

对于自我的剖析,你总能在哈姆雷特的身上寻找到蛛丝马迹。无论是关于生死意义的探寻,还是自我追求的抉择,哈姆雷特都独到的展现了人的发展的矛盾。哈姆雷特的形象的设计就是这么神奇,一千个不同的读者眼里,便有着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的形象的体悟。

他是丹麦的王子,所以他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定繁荣的义务;他是慈祥的父亲的儿子,所以他必须肩负为父报仇的责任。压抑使他踯躅、犹豫、不断地深思、不断地自言,他总是一个人,朋友的背叛,爱人的失去,母亲的改嫁,一切都离他越来越远,他孤独的行走在一条复仇之路上。这样,他也只能更加抑郁,更加癫狂。原本的只是为了欺瞒叔叔而装疯,却早已不知不觉陷入了其中,就像面具戴久了,就会忘记面具之下的自己似的。

曾经那个感叹世界是“负载万物的大地,是一座美好的框架,覆盖众生的苍穹,是一顶壮丽的帐篷,是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感叹人类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渐渐的在现实的改变中改变了。他对世界失去了信心,他眼里的世界,“只是一个不毛的荒岬,只是一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人类不能使他发生兴趣,女人亦然。在哈姆雷特的身上,有人看到了不幸之后多思多虑、多愁善感的人,有人看到了生命微弱的光,有人感受到消沉如疾病难以摆脱的痛苦,亦有人看到过于犹豫而使行动迟缓的自己。哈姆雷特身上集聚了人性的复杂,演绎的人最本真的情绪。莎士比亚用他最擅长的情感的描绘和心理的刻画来展现哈姆雷特,造就了这个世界著名的悲剧之作。

人文主义是莎士比亚在这部戏剧中极力展示的,主人公哈姆雷特的忧虑的背后,流露着对理性、秩序和新的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渴望。他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丰富多彩的语言,性格分明的人物,使之不愧于莎士比亚悲剧的第一部。

高中三千字读书笔记篇6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它的主题思想是:通过格列佛游记在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勒皮他和慧骃国的种种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批评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以及英国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因为早在18世纪早期,秩序更迭,工商繁荣,物欲张扬,政界腐朽,党争激烈以及对外扩张等共同构成了英国生活的主旋律,所以斯威夫特就敏锐抓住了时代特点和弊病,痛下针砭,写下这部游记。

《格列佛游记》不但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具有比较完美的艺术形式。斯威夫特的艺术技巧也有许多的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首先,斯威夫特利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手法刻画了当时的英国现实,同时他也是根据英国的现实才能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童话般的幻想世界,斯威夫特的幻想和现实是和谐统一的,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马国的遭遇各不相同,但都安排得合情合理,毫无破绽。他每到一个幻想国度都受到不同的待遇,绘声绘色,使作品具有艺术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具有巨大感染力,从而使讽刺达到高端的效果。

其中格列佛在慧骃国的经历令我十分深刻,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是富有理性,公正而诚实的马,供马驱使的耶胡却是一群丑陋的畜类。它们好吃懒做,贪得无厌,特别喜欢在田间找一种石头,为了争石头,它们就搏斗起来,甚至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它们也有自己的头目,头目还有宠臣,这些宠臣被主子抛弃以后会受到全族类的侮辱。从耶胡的种种特性来看,当时社会罪恶者诸如贪财好斗都集中在耶胡的身上。斯威夫特所创造的耶胡无非是对当时英国社会政治生活和恶劣风尚的集中讽刺。

高中三千字读书笔记篇7

从很久以前,就在书店里看到过《茶花女》这本书。但是,我从来也没想要读它。甚至在四天前,我都没有这个想法。但是,我的确是在四天前开始读这本书的。所以,绝对是一个我自己都没想到的意外。

是爸爸把这本书拿给我的。

在开始读之前,我看着书的封页想,这么薄啊,一个星期就能读完。因为是假期,我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玩上面了。只有在晚饭后等待看电视的时候才会记得看看。所以我决定用一个星期来读。(不然的话,四个小时就能看完)。

我猜测着书的内容,茶花女?应该是讲一个农家女的吧?讲一个农家女勤劳忙碌无奈幸福或是悲惨的一生,也许幸福而终,也许劳累致死。

但是,当我开始读的时候,我就发现,文章的开始是在巴黎,一个大城市,而非偏僻的乡下。当我发现,茶花女并不是我所想像的那样而是一个受人供养甚至可以说是__女的女人时,我真的很惊讶。甚至有一些鄙视她。

直到读到阿尔芒的出现,我更惊讶他居然为了一个这样的女人而哭成那个样子。后来,读到阿尔芒成为玛格丽特情夫,并为她作了那些事时,我更是觉得阿尔芒简直是堕落。我并没有看到玛格丽特的爱。也许,我和阿尔芒的父亲有相似的看法吧?

但是,当我看到玛格丽特为了能和阿尔芒在乡下过一些属于自己的生活而放弃公爵,变卖自己的一切时,我知道,我敬佩她。一个整天靠别人锦衣玉食的女人能为了自己的真爱而放弃这一切的女人的确能够得到别人的敬佩。

我不知道小仲马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也不知道,他想反应些什么社会现象。更读不出小说的深意来。

除了爱情,我也有看到阿尔芒父亲的封建阶级思想和普吕珰丝的自私。

但是我看到了一场身份悬殊,备受阻挠的爱情。我看到了人为了爱而付出。我没有经历过爱情,也不知道爱情是什么滋味,但是,看过《茶花女》,我有对爱情的憧憬,也许只是一瞬间的感受,但是我愿意去体会主人公的思想。

高中三千字读书笔记篇8

在阅读凡尔纳先生的《海底两万里》的过程中,我是多么期望随内摩船长一齐探尽海底所有的秘密,只可惜却没有阿罗纳斯克教授的好运。

这个故事起于1866年一件闹得满城风雨的怪事,许多船只在海上发现了海怪,法国生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受邀追逐怪兽。谁知,这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其实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内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称为“鹦鹉螺号”。当阿罗纳克斯和他的两个伙伴孔塞耶和内德.兰误入“鹦鹉螺号”后,受到了内摩船长的邀请作海底旅行。

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终,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明白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

能够说整部作品故事情节扑朔迷离,人物命运瞬息万变,科学知识丰富详尽,幻想美妙而大胆。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我推入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引人入胜,实在令读者欲罢不能。

我想,另一方面,《海底两万里》作为一本世界名著,其中曲折惊险的资料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由作者的远见加博学累积成的小说。

因为它不但为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生动的海底画卷,也让我们看到了前人的智慧与礼貌。整部小说动用很多篇幅,经过孔塞耶这个“分类专家”与教授之间的对话,不厌其烦地为我们介绍了诸如海流、鱼类、海底植物、海藻、珍珠生产等科学知识,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启蒙小说。

所以,无可否认,《海底两万里》确实是一部值得我细细品读和学习的巨作。

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