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书笔记250字
写读书笔记可以锻炼对书文字作品概括分析能力,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接下来给大家分享活着读书笔记250字,希望对大家写活着读书笔记250字有所帮助。
活着读书笔记250字篇1
上个月我看了《活着》这本书,它使我受益匪浅,无疑是心灵上的起伏。《活着》实际讲述的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它富于的内涵和哲理太过复杂,非三言两语能够诠释清晰的。我只能说那么一点点感悟罢了。
这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成长于解放前期,经历了抗日战争、国内革命战争、新中国成立、大跃进时代、改革开放初期,他的一生实则是现代中国的演变史。虽然故事情节以他及他的一家为主,但反映出来的场景却是多方位的,它让我们见识了战争的残酷,见证了神化的中国,更让我们80年后的年轻一代了解什么。作为21世纪的年轻人,是应当必定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因而,我们更应当了解并牢记这段历史,而这也许是《活着》带给我们的启发和引思吧。
在描述苦难时代的背景下,“福贵”老人也经历了人生所有的痛苦,当他看着一个个亲人离自我而去的时候,心底实际是在滴血,是在哭泣,但他仍然挺过来了,依然乐观、豁达地应对着人生,在年近古稀之时,以一头耕牛为伴,却没有一丝的沮丧。在他的脸上,我们看不到生活有多么的不好,看不到对世道的厌倦,有的只是岁月留下的沧桑,有的只是他带给我们的人生取向。
“福贵”老人其实只是广大中国农民的一个缩影罢了,在他们身上遗存了太多优良品德,勤劳、善良、任劳任怨、乐观、坚韧,正是无数像“福贵”这样的老百姓,我们的国家才能在那无尽的灾难中挺过来。
如今,中国的很多农民每年都要为了生计从自我的故土奔向陌生的城市,做着最辛苦的工作,得到的是最低微的收入,他们骨子里的品质让他们无怨无悔。应对困难他们勇往直前,他们才是真的勇士。因而,《活着》是一面人性的镜子,它让我们明白什么样的品质才是中华民族优良的品质,才是民族期望所在。它带给我们的还有很多,对于“福贵”这样的农民来说,土地就是命,就是生命意义所在,那么,对于我们年轻一代来说,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当今的社会竞争激烈,它并不像某些人所讲的那样完美,并不像某些歌曲所颂扬的那般幸福,他们所看见的只是他们的欢乐,而广大农民却是很艰难的。此刻的“三农”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我想,我们仅有从自身做起,不断提升自我、充实自我,并极富热情地关注这个社会尽自我所能去帮忙和关心他人,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
2003年的SARS,2004年的禽流感,2008的冰冻灾害,所有的一切让我感觉到了活着的艰难,我们并不比“福贵”老人幸福多少,所承载的压力与顾虑是很大的。《活着》当中的余杰、何清涟,是他们让我们感知社会并不是一片漆黑,而是有一丝光在暗暗地照着。即便生活再困苦,我们还是能够像“福贵”一样,很好地活着,人生的艰难才刚刚开始。
《活着》确实被赋予太多的内涵,无疑是一种享受,它让我能更清晰地了解这个社会,了解人生的意义,也许是终生受益吧。
活着读书笔记250字篇2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小到大接触的古典文学著作很多,优秀的文学大师亦不少,然而每读余华,总使我潸然泪下。他的作品不是最优秀的,却是最让人触动心弦的。
余华在很多作品中倾注了浓烈的情感,既书写着苦难,又书写着温情,有苦难的地方总是有温情的存在。他的作品,除了能给你感动,还有一种能使你砥砺奋进的力量,我相信这是每一部文学经典都隐含的功能。小说《活着》是以一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对“我”进行倾诉的方式回顾了他的一辈子,讲述了福贵不仅经历过动荡的社会和历史时代的变迁,还经历了与每个亲人、朋友的生死别离,到最后只剩下他和一头同样年迈的老黄牛生活。文中的苦难生活虽然无处不在,但整体却营造出一种在大苦大难中相濡以沫的温情。让读者感到既辛酸又朴实,无不为之动容。
其实余华并非是单纯地书写苦难,而是想通过苦难来写人性的真善美以及主人公在面对苦难时顽强不屈的精神。在抒写人生苦难的同时,也在描摹他们生活中的希望和温馨,而这一连串苦难中的温情,正是福贵战胜苦难的重要精神支柱。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揭示了一种命运无常的苦难,活着的人活着就要面对这样或那样的困境,一个人更应该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乐观的心态。
读余华的作品,总使我想起鲁迅。正如鲁迅所言:“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虽然他们身处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在作品中关注社会人生的动态和人生价值,并且都在作品中寄寓了深切的悲悯和人文主义情怀。余华的小说给人恒久的温情,就如夜空中的明星,尽管渺小,总能给人在黑暗中带来明亮的希望。此刻,苦难已不再是简单的肉体能感受到的苦难,更多的是苦难中在精神上与命运斗争的痛苦与无奈,甚至是超越精神的苦难。余华把他的人生理想与期望付诸于苦难书写中,通过写实的手法细致刻画底层人物同命运斗争时展现出来的人性的温暖,这是他怜悯所有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底层人民所摩擦出来的。文字简单质朴,却充满了温暖与关怀,救赎与励志。阅读他的长篇小说,犹如上帝般俯视着芸芸众生的一切,感受人间冷暖与喜怒哀乐,直击人性最深处。
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会阅读不同阶段的文学经典,每一部作品的背后除了固有的学术,更多的是承载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内涵。我们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不用饱受饥寒,但我们能够通过一部部文学经典,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活着读书笔记250字篇3
平静的近乎冷酷的笔触,余华用他哲学的思考为我们勾画出了血肉丰盈的福贵;艰难的近乎残忍的人生,福贵用他那杯具的命运向我们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与活着的意义。
鲜红的封皮,一本《活着》,我几乎是哽咽着踏在福贵的人生之路上,每走出一小步,我都能感受到苦难的沉重,感受到泪水的微不足道。空气中处处弥漫着绝望的叹息,精神的支撑似乎随时会被瓦解,会在眨眼间烟消云散。福贵几乎时时身陷生与死的边缘,痛苦的挣扎,忍受着至亲们一个个的离去,在一次次期望的破灭中坚忍不屈的依旧活着。
以往看过一部电视剧《笑着活下去》,很喜欢这个剧名,“笑着”是一种人生态度,“活下去”则是要去践行的生命状态,“笑着活下去”则是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与实现生命,而这,也就是所谓的人。
很多人之所以在人生中困惑与不安,或许是因为他们把人生复杂化了,活着,其实就是最简单化的人生,也是人生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活着的意义就在于活着本身,它没有额外的喧嚣浮华与功名利禄,它仅仅是生命的延续,是最自然的生存状态,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之后我找回了自信心,找回了面子,有了立足之地,大家对我有了几分羡慕,自然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我的心境如同拥有了一切一样兴奋。庆幸当初我没有做愚蠢事儿啊!
在福贵输光了祖上留下的所有家产时,福贵的母亲这样对他说:“只要活的欢乐,穷也不怕”。是的,有什么可怕的呢活着已经是一种幸福,而能够欢乐的活着,也许就是人生莫大的追求了,其他的虚名浮利都只是身外之物,只是迷乱了双眼的一时虚幻。对于失去了所有亲人的福贵来说,活着是简单的幸福,一步一个脚印,孤零零的走下去。
《活着》读后感2000字二我不是一个真正的读者,因为我不相信书有令人掉泪的力量,直到出现了这本书.当时的朋友告诉我余华的《活着》的催泪性很强烈,我不大相信,因为我看过太多为了骗取感情泛滥的读者的感情和金钱的所谓感人的佳作了,我到要看看这个让无数人或者叹服或者痛斥的书到底有多大的魅力。
失去女儿的日子全家都很难过,可世事的无奈逼着你去做不得以之事,这是我们的悲哀吗凤霞偷跑回来了,在送凤霞回去的途中,福贵不敢看凤霞的脸,因为不舍。父女之情哪这么容易断绝,福贵回头了,带着他的女儿。他对凤霞说“就是全家都饿死,也不送凤霞回去。”在窘迫的生活中,福贵能够说出这句话,可见他终究爱着女儿凤霞。无论她是否残疾。
如果文章最终辄止于福贵老人一个人的继续生存,将失色不少,而作者似乎也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为老人福贵找了个伴:老牛福贵。从此,两个“老不死”在属于他们的土地上继续耕耘,本书的境界也在此中进一步得到提升,在给了人们更多哲思空间的同时,更深层次揭示了活着的本质意义,也暗示了人生在经历困苦艰辛,尝遍了所有的酸甜苦辣之后终将归于平静,就像大海在汹涌过后终会变成一个安睡的孩子。
想起凤霞,一个失聪而纯净的孩子!一场疾病夺取了她的言语,却夺不去她那颗天使般的心。优越的童年的背后是无穷的灾难,而一个柔弱的女子却支撑着一个破碎家庭的重担。
《活着》读后感1000字
也许有人会说,简单的活着会很平庸。平庸你们觉得福贵平庸吗不!他不平庸!因为他承受住了所有难以忍受的苦难,他还有强烈的活着的信念,他有着一股子与命运抗争不屈的精神。他是一个平凡的人,注定只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但他是平凡中的伟大,他所承受的一切铸就了他的伟大,他的坚忍与抗争升华了他的价值。活着,是他对命运抗争取得胜利的最好证明。
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成长为一个期望,他们就是我们自我的驭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么,不管脖子上套着什么,不管肩上负载着什么。
夕阳下的两个“福贵”漫步在自我的土地上,悠然享受着“老不死”的幸福……
活着读书笔记250字篇4
花了一天半时间吧,把《活着》看完了。也似乎又懂得了些什么道理。联想到有些轻生的人十分不该,就在前些天,新车站楼顶还有人嚷嚷着要跳楼,我虽不清楚原因,但相信与福贵一比,定相差甚远。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作者余华在书的一开始就点明主旨,也为之后的记叙作铺垫。
作品采用主人公福贵自述的方式,福贵生动的日常语调及其对命运的屈服,向人们展示了将苟活作为唯一生活目标的状况,使作品更深刻。其为我们提供了如何生活,尤其是如何在困境中求生的理念。
主人公福贵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先后离去,一次次徘徊在绝望的边缘,但他却有着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
在他发现害死他儿子的凶手之一是春生时,他深明大义,也明白冤冤相报何时了。当春生面临绝境时,福贵也依旧尽了朋友的职责,劝他要坚强地活着。
作者没有发泄,没有控诉或揭露,而是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恶的一视同仁。
在我们遇到困难时,要想想福贵的经历,我们就一定会鼓起勇气继续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不公平,有人可以享尽荣华富贵,而有人只能与福贵一样劳累一生。在不公平面前,任何的抱怨、逃避都是徒劳,我们可能需要学习福贵身上随遇而安的精神。
生活给予我们太多无奈与困惑,像福贵那样经历了许多仍然顽强生存下去,他对生存其实并无明确认识,只是以一种动物般的求生本能使他延续生命。但他在暮年却能以一种洞察人生的乐观来对待生命,这一点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生活的启迪。
平凡、琐碎的生活得利地充斥着我们的每一天,随着岁月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激情被淡薄,过往云烟的经历和磨练所体现出的是一丝木讷。
在读了《活着》以后,才真正思考了活着的意义,也释然了。现在的生活与福贵相比要好许多,但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还在不停抱怨生活对我们的不公,其实这些苦又算得了什么。
“活着”,好好活着,我们只能等待被时间和命运遗弃,而没有权利抛弃生命。在命运面前,也许不能不感叹人类的无力,改变不了活着的事实,就改变活着的态度吧!只要活着,总有希望,态度也许至少是可以改变活着的状态,或者好坏。只是在生命的尽头可以告诉自己,我们活过,也曾经努力过……
活着读书笔记250字篇5
早上泡在图书馆看完了余华的《活着》。我不明白该怎样去评价福贵这个人,说他不幸,他却度过了最为漫长而黑暗的一夜,乐观而坚强地活着;说他幸运,他又亲手埋葬了自我所有的亲人,只剩一头比他年纪还大的病牛陪伴着。其实,福贵的人生代表了那个时代大部分中国人的命途:从身为地主的浮华到败家后遭压迫;从被国民党逼迫去打仗到遇到解放军回家团聚;经历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大炼钢铁……
书中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此刻一向盘旋在我脑海中的是福贵的儿子有庆给镇长的女儿献血时被活活抽死的场景。我仿佛看到有庆嘴唇发乌,脸色铁青地呢喃着头晕,我好像触摸到他想要抽出那被医生死死握住的全是骨头的手。我似乎就在那样一个场景中,想要上去帮一把有庆,却被什么阻挡着,只能眼睁睁看着,心发憷。其实有庆是不是代表着那个年代想要拯救中国的有志之士呢,他们一腔热血被时代活活抽干,成为有权阶级的美食。
画面一转,是老人福贵和他的老牛福贵。我看到两个福贵一样黝黑的脊背在余晖中发光,听到老人用浑浊的嗓音在空旷的田野间响起: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整本书以老人的叙述为主,作者和我都是旁听者,坐在午时的山头上,听老人默默细数。正如作者所说,很少有人能这么详细地讲述自我的一生,我想这大概是因为福贵这大半辈子都用在回忆过去了,一个人守着7个人的人生,不断在脑海中放映,无论巨细。就像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老人福贵"责骂"老牛福贵道:"今日有庆,家珍耕了2亩田,苦根还小,也耕了1亩田,你呢,我明白你年纪大了,也就不说出来羞你了。"我不解,明明那里就仅有一人一牛,哪儿来的那么多名字?福贵得意地解释说,:"如果它(牛)明白仅有它在耕作,就会偷懒的。"呵,多么趣味而忧伤的画面,其实福贵和他的牛一样,他们都假想着自我的亲人还在,所以从来不曾忘记。
故事的最终,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我久久停留在故事中,眼前一会儿是少年时飞扬跋扈的少爷福贵,一会儿是得了软骨症不能干活而哭泣的家珍,一会儿又是饿的撑死的苦根。我仿佛是想要哭出来的,但却又觉得连福贵自我都从未哭泣过,我又在那里流着谁的眼泪呢?
原先,《活着》便是最好的幸运,亦是最大的勇气。
活着读书笔记250字篇6
读《活着》这本书的时候,是在我读完《活法》的第二天。也不知道是不是机缘巧合,先读《活法》后读《活着》,感觉总有一些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觉得即使人生没了未来,也可以有活着的希望;即使一无所有,也可以有活着的希望。或许你们看到的是一个悲剧,但是我看到的是一个竭尽所能生存下来的精神,所以我并没有感到很悲伤,只看到了一段沧桑的人生与活的通透。
从富二代到穷光蛋,本是人生的大起大落,但是一家人的心态并没有太多崩坏,自有另一种活法,只是没有以前潇洒了而已,但是生活还是可以继续的。一无所有的他开始重新奋斗,时代变迁,他并没有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依然是那么贫穷,但是我觉得只要每天都在努力不是碌碌无为,便就有了真实,有了希望。
我也曾经因为生活感觉到未来无望,虽然远没有《活着》中那么凄惨,但是那种自以为是的优越背后,隐藏着我不知道的风险。睡一觉,第二天生活还要继续,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回忆着已经岌岌可危的过去,真正能做的还不是只有脚踏实地的生活,踏踏实实迈好眼下的每一步。
读完整本书,想起了我之前写的那本故事集《我在人间捡故事》,我也希望我写的故事也能像《活着》一样充满色彩和灵魂。或许我和我见过的人都没有书里的那般传奇、那般起起落落,而且当下是一个幸福的时代,大家的生活都偏向稳定,反而少了一些冒险与悲剧,更不会出现盖世英雄登场的情景。冒险与新奇我很向往,但是从不敢尝试,就像家里人从小告诉我不要去摸电源一样。我无法做到像很多小说和电影中那样,超脱世俗放开一切的冒险,即使现实生活中也有相同的例子,但是我觉得至少在这点上我很难放下一起去大干一场。
越是成熟就越容易产生难以割舍的感情,长大之后变成了社会人,社会的法律法规束缚着;人类的思想道德束缚着;旁人的流言蜚语束缚着;家人与事业的牵挂束缚着。在种种羁绊的束缚着我们学会忍耐与坚强,但是就没有了超脱一切的洒脱。
如果遇到出家人,他们必定会说是我放不下,而在社会逆境中坚强活着的人会说“不是放不下,而是愿意负重前行。我可不想我的人生没有一点挑战。”哪料到出家人说:“我一无所有的活着,也是挑战。”
活着读书笔记250字篇7
“活着,作为一个词语。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这段话出自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活着》。
作者用一种平淡而冷静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立体丰满的人物。一开始福贵的出场,我看到的全是福贵的好吃懒做,吃喝嫖赌,不禁让人怒其不争。而随着故事往下推进,善良贤惠却患有软骨病的家珍,聪明懂事但聋哑的凤霞,机灵却早逝的苦根……命运给了他们多舛的人生,他们在《活着》的故事中一个个死去。读着读着内心只有无声的叹息和刺痛。留下福贵孑然一身,只有一只叫福贵的老牛陪伴,也许这种悲剧式的人生,才是生活残酷的本质。
故事的背景对于我来说不是同一个时代,但透过福贵,我看到土改,大炼钢铁运动还有自然灾害时期的中国。这些生活离我过于遥远,但也不禁引起我对自己的生活重新审视,自己生活在如蜜般的环境里,默默地感恩现在。
整本书我读得很沉重但却在结尾处感到了吃惊和另一种重获新生般的感动。生活对于福贵来说是残酷却又无奈的,但他在历经重重打击和痛苦之后仍能好好活着,在乡下田园恬静地生活着。让我对他肃然起敬,他的坚韧,他对生活之苦的坦然接受,让我感受到要好好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并从苦难中汲取教训,泰然处之,勇往直前。
活着读书笔记250字篇8
《活着》是一本有生命的书。我深深记得初读《活着》的感受,从初始的悠然到其后的凝重,翻动书页的手指愈渐迟疑,我感到心中似乎有一种隐秘的期待——呼唤着一个转折,一个让主角福贵走向幸福的转折,然而,我失望了,作者是那么的残忍与吝啬,我几乎是一路心痛地读到最后。当我满心酸楚地合上书页,猛然望见封面一袭鲜血般的暗红:刺目一如长长伤口上的血淋淋,却又宛如生命勃勃的涌动;似乎是悲哀,是一抹浓重的叹息,又仿佛一阵热烈的律动……我的泪直直地落下来了。
书中,随着福贵悠长的笑,娓娓道来他的一生。从一个少爷吃喝嫖赌到终于败坏家业,沦落到为糊口而下地,在跨越抗日战争、内战、饥荒、大跃进的年代里,他死里逃生,而家庭却被命运肢解。他挚爱的亲人一个一个地逝去——老母病死、幼子因抽血猝死、妻子得病先他而去、聋哑女儿凤霞难产而终、女婿被钢板所夹意外惨死,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孙子苦根,竟也在那个饥饿的年代里,活活噎死。他布满老茧的粗糙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亲人与泪水,终于只孑然一身与牛相依。他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应是一个悲剧吧。然而他淡淡地讲述着,没有大悲大恸,这个被厄运磨砺了一生的人居然嘿嘿地笑着。在书里作者与读者一样是一个聆听者,他没有评论,甚至没有一声短短的叹息,他只是呈现着,但他想说的都悠悠地说了。
回味的时候,我常常惊讶,这仿佛是看见一绺极纤细的发丝被-逼迫着承受千万斤的重量,然而它却没有断。这种生命的韧性似乎讲述着人生绝望的不存在。福贵的人生,仿佛是一株盘剥的冬笋——
一层层褪去人生的虚华、一层层撕扯掉人生幸福的依赖,一层层摧毁着人的坚强。可到最后,白嫩嫩的,却剩下一个人最柔软、最纯净的人的秉性,只剩下人生存在的唯一的理由——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执著地活着——已成为一个唯一能描述福贵的形容,也是对福贵的最好的肯定与颂赞。至于幸福或不幸福,我们无法断言,也许在旁人的眼里,福贵的一生是苦苦煎熬的一生;但在他自己,也许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贺拉斯说: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的生前,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
活着读书笔记250字篇9
收到同学从日本寄来的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活着就是为了幸福,这是生活与死亡的唯一区别。”
不是这样的,福贵你要去反驳他,你要从这个世界里找寻生存之地,没有幸福我们仍然要活着。
忘了是多久之前看的碟,有些画面至今记忆犹新。巩俐饰演的家珍用粗布麻衣的真挚去换取身着旗袍的典雅,来获得福贵的不离不弃。葛优饰演的福贵在战争后的九死一生,回到家中拥到妻子儿女的踏实感。想必他是幸福的吧,对未来充满期待,想着逝去的切还来得及救赎,却没想到死亡就这样按部就班地到来,一钱钱地凌迟那颗逐渐老去的心。先是有庆因为抽血过多而死,而后女儿凤霞难产大出血,最后家珍、二喜、外孙苦根……无人幸免。
哦,不对,还有你福贵和那一头“福贵”。
一开始在体育课上看完这本书,我坐在高高的台阶上放眼望去,绿草为裳,阳光为佩,交错相应,延伸到视线所不能到达的地方。天气很好,天空一碧如洗,云好像绣上去的一般,精致轻盈。这个故事的尽头,似乎痛苦而又平淡。
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斥着怀疑和不信、死亡和背叛的世界里,活着原本的面貌就是活着。小人物没有撼动世界的力量,所以活着的每一天都应该活成一场盛大。喜欢豆瓣上一个人的影评:“如果哪一天不堪忍受了,可以学黛玉那样,把过往都烧了,烧出另一个世界。”
爷爷刚离开的那几天,我天天以泪洗面。我不想任何人告诉我生活会变得好,因为处在幸福中的人的安慰显得苍白无力。我一遍谝地读《活着》,一遍遍和福贵比惨。
最终他赢了,我也活过来了。
前两天我和奶奶在那边叠衣服,我忽然对奶奶说:“我梦到爷爷了。”奶奶笑笑:“那他过得好吗?”我说:“好啊,他在梦里没有痛苦,和朋友大口吃酒、赌牌,快活得不得了。”奶奶把衣服蒙在眼睛上,喃喃:“那就好,那就好……”
姜夔有诗:“人间别久不成悲,两处沉吟各自知。”说的是:虽往事已矣,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加上人事变幻的沧桑,并没有改变伴侣之间的深深眷恋。于余华的“生存和生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我读出了它的另一层意思,这一层意思无关风花雪月。
在那一条“再也看不到儿子有庆赤着脚跑来”的田垄上,老人和牛渐行渐远,空旷而又温暖。
活着读书笔记250字篇10
一直以来是很抗拒看余华的这本活着,即使知道这本书在豆瓣分很高,也一直不愿去碰触,可能是完美主义者吧,不喜欢太压抑太悲情的故事,所以一直没有去看。
在图书馆借书,在满目琳琅的书籍里突然看到了一本《活着》夹在中间,瞬间有了想看这本书的冲动。人生既应有轰轰烈烈小说似的爱情憧憬,也应有踏踏实实、平平淡淡生活的态度,于是就把《活着》借了回来。
看到三分之一,觉得故事平白无奇,一个纨绔子弟不学无术,吃喝嫖赌。再往下读,书的后三分之二叙述“渐入佳境”,但富贵的人生曲线开始发生转折,先是赌博输光几辈人积累的田产,爹变卖田产换成两大箩筐铜钱让富贵挑给债主。看到此处,心中感触:生活是本最好的教科书,浪子回头千金不换!接下来,富贵爹气病逝世,自己被拉壮丁,没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好容易回家和家珍、孩子团聚,过着辛劳但温馨的日子,可接下来厄运接踵而来,儿子有庆抽血过多惨死,女儿凤霞生孩子难产死亡,家珍劳累过度也撒手而去,女婿和外孙也相继去世。
看到结尾,富贵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在回忆自己的人生过程中,他没有抱怨、没有仇恨。
在推荐给妹妹看过后,她问:“富贵经历了这么惨的人生怎么还能活着而不选择结束人生呢?”我想了很久回答道:也许在富贵看来,他的人生本该如此!我们没有经历过那样的人生,不能用我们的人生观去判断别人的行为。
细细想来,人生这条路并不像我们一直以为的那样:
努力了就一定成功,相爱了就会结婚,结婚了就一定幸福……生活就像一部自导自演的电影,不往前看,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努力会有什么回报,不知道自己的付出值不值得,更不知道当下的挫折自己能不能跨过去。想品尝自己的.人生味道,只能靠自己去努力生活。
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很多很多负重前行的人,就像富贵一样,但是他们依然对生活抱有期待,对他人抱有善意。这让我看到了不完美生活的美好之处。我想,不管是乌云斑驳,还是阳光灿烂,都要守护好心中的明珠:心怀善意和期待,它会一直支撑着我们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披荆斩棘前行。
最后以一句余华的话共勉: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活着读书笔记250字篇11
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最终把《活着》这本书看完了。刚开始,我以为是余华自我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进入主题,讲述活着的义意。心里怀疑这本书的可看性。带着复杂的心境,我随着余华走入这本书。
余华在此书中讲述了,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最终赌光家业,变成了一贫如洗的人。父亲一气之下去世了。妻离子散,整个家都衰败了。为了生活,福贵开始了艰难的起步,为生活而努力。
两年后,妻子带着年幼的儿子回来了。我为文中的福贵高兴,我以为,他的命运会好转了。没想到,命运如此艰难,岁月不饶人,母亲也由于年老,一病不起。为了生病的母亲,福贵前去城里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等他好不容易最终回到了家,女儿已经因为生病而成了一个永远也无法开口再讲话的人,母亲也因病在两年前去世了。
然面这些灾难还只是开头,我为文中的主角们抓了一把汗。心境也随着书的情节动荡起伏。福贵,命运真是不福也不贵啊。一次又一次战乱和动荡,这个家庭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新中国成立,在大跃进运动中,福贵的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生活举步为艰。当饥饿来临时,邻居们为争抢剩余的发了霉的红薯大打出手,福贵的儿子有庆,为救县长的老婆产后大出血,踊跃献血,忙乱中被抽多了血,献出了年幼纯真的生命。然而,真正的杯具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看几页,都有我眼泪湿润的感觉,坏运气总是降临到福贵的头上,在小说的最终,杯具和失败越来越多,眼泪和痛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随着女儿凤霞的出嫁,孕育,我以为他们从此能够结束悲惨的命运了。但接下来,我不禁有点责怪余华,为什么要把人家写得这么悲惨。
女儿因生产而死,妻子也跟着病死了。女婿二喜做工时被板车压死了,外孙子吃豆子吃多了也死了。死亡一个个的之后来,最终,只留下了福贵。最终,福贵老了,故事也就结束了。但年老的福贵依然乐观豁达地应对人生。到风烛残年之时,依然牵着一头老牛做伴过日子。
书的最终似乎没有忘记又留下的讲述者自我在慢慢降临下来的夜幕中说的一句令人回味的话,“我明白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活着在一般理解上是一个过程,可是,活着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我猜测着,余华想不是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
人只要活着,就有期望。人只要活着就是一种胜利。没有比活着更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难的事!生不可选,死不该选,惟有硬着头皮活着!
这本书好像一面镜子,能够照出社会的疏漏,同样也能够照出我们自我身上的缺点。从这方面讲,它也很有教化的意义。强烈推荐这本书,我认为此书适合再读。
活着读书笔记250字篇12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余华
最近听朋友说活着真难呀,当我听到这的时候才意识到,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觉得难,偶尔在网上看到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你看电视剧神仙历劫都是来到人间,可见人间真的不是一块善良的地方。无论什么样的年龄段,都有属于自己的烦恼。
看完活着这本说,说实话我感觉自己比以前坦然,对于活着也有了别的见解。福贵从一开始的少爷到他败完了家产,然后被拉去当兵,好不容易在战争中幸免回到老家,却又遇到了饥荒,饥荒虽然慢慢好了,但是家人不是病倒的,就是被没有良心的人坑死了,老天爷给他开了一场极大的玩笑,他亲手埋了家里的每一个人,自己却活着。从他的身上你不知道什么叫幸运,但是最后的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变成了一位极其洒脱的老爷爷,和他的老牛在那乡间之上,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幸运呢?
很多时候说别人不懂自己经历了什么,自己有多难,现在想想以前自己的对朋友的诉说,感觉那时的自己连呼吸都是一种奢求,其实是自己堵住了鼻孔。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不要比谁惨,也不要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起初赢了福贵所有家产的人,后来被当成大地主枪毙了,福贵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
其实活着真的挺好,起码你还能看到初升的太阳,那是已去人奢求的明天呀,很多时候,是我们太贪了,有了鸡蛋就想要鸡,有了鸡就想要鹅,有了鹅就想要羊,有了羊就想要牛,有了牛就想要更多。贪婪不会给我们快乐,其实有一些东西差一点得到是最好的结果。既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顺其自然,也许上天不会顾及人情,但是你不能选择放弃。
我希望自己也能像福贵那样,经历万般风浪之后也能洒脱自如。又或许正如余华所说,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一个人慢慢的从新鲜感到有欲望想干大事,最后看破了一切想安安静静的看这世界。每个人都在成长,也许一个人长大就在一瞬间,努力的活着。
活着读书笔记250字篇13
《活着》当时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不知道其中的内容关于哪方面。但是当我看我之后,却给了我超级震撼的感觉,会让人有所思索,有所回味,并且久久不能忘记,铭记于心。
《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在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哑巴。
我相信有血有泪的人,看了这本书,都会落泪,而且是多次落泪,虽然书中的文字朴实无华,但是就是那一个个人物的故事,悲惨的故事让人心生酸泪。虽然这本书我看了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我还是能想起那段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话:“我不想死,我想能天天都看见你们”。这段话虽然很朴实,但是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不就是在平平淡淡的话语中产生的吗,我不敢想象当事人听到这句话的感受,起码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是流泪了的,我觉得这句话有感人的地方,有酸楚的地方。
这部小说的许多内容还充满黑色幽默的意味,对官僚义、大跃进运动和等方面都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如富贵的儿子给县长老婆献血却被抽血过量而死等内容,然而这种讽刺却是绝望的、无奈的、令人心酸的。
我们常常会想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当然,这本书会给我们呈现不一样的答案,活着是为了承受痛苦吗?起码在书中我看到了这样的观点,最后主人富贵和老牛生活在一起,我不知道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是什么,也许是在告诉我们说,人和动物都是平等的。活着虽然充满了苦难,但是我们还是要勇敢的生活下去。去履行我们应该履行的义务、权利,用我们的责任心去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感恩也许就是活着的意义。
活着读书笔记250字篇14
半夜蚊子咬醒,怎么也睡不下,打开看见已经买了这本书,早有耳闻但一直没有看过,就当消磨时间看看。
看的时候有很多很多很多话想说,可是看完之后又感觉什么都说不出来了,就融汇成一个字:堵。心里堵的慌,每一段剧情,每一个时段,每一篇每一句每一个字,都看的很难受。
从开篇的败家,到结尾经历完一切之后的放下,谁也不知道富贵是不是真的放下了,哪有什么感同身受,旁人能感受到的远不及当事人的万分之一,苦不苦难不难只有他自己能体会。
福贵要是能回到过去,见到以前的自己,一定要抽自己三个大嘴巴,一个为爹娘,一个为家珍,一个为自己!说他很惨,可是又不然,不经历过那些,那富贵或同下一代,还会是这种样子,总有一代会承受他需要承受的这些东西。
活着,故事里的人都在为活着而活着,可最后都没有真正的“活着”过,特别是家珍,一想到她就会觉得特别难受,她越是善良通情达理就越让人心疼,她真的有好好活着吗,还是从有庆死的那天起,就没有真正的再“活着”了。福贵能娶到家珍,他说是上辈子当狗吠了一辈子才换来的,那最后他所有的经历,又是造了什么孽才会这样。
福贵是悲惨的但也是最走运的,余华笔下的故事现实到窒息,又真实到可怕,从第一个文字开始就再也出不来了,前面以“自己”为第一视角来讲述自己听故事,待老人开始讲故事之后,又以老人的第一视角来描述所有的故事,让人能够更直观的代入剧情,更深刻的感受故事,真的很厉害。
所以我对于这本书,只敢看一遍,不会敢再去看第二遍。
活着读书笔记250字篇15
其实,很早就听说过《活着》这本书,自己却迟迟没有刻意的接触。某天一个下午,随手一翻,便深深的陷入主人公曲折的命运之中。三个小时,我一直攥着手绷紧了神经,直到书一页一页的被翻完。晚上,又把同名电影翻了出来,相比之下,电影显得太温柔,张艺谋显的太温柔。
死去,其实才是活着的真正名字。
由于赌博,本来锦衣玉食的福贵少爷,一夜之间倾家荡产。从此福贵就像被命运抛弃在某个暗无天日的角落,喘息着痛苦着。有时候,我们彷佛看到了希望。凤霞结婚怀了孩子、年少就懂事的有庆是长跑第一名,尽管简陋但是也有欢快,丝丝的暖意时时冲上心头。但是命运的利剑还是无情的挥向了福贵。福贵无奈的看着自己深爱的人一个一个的死去,我们的心也被一次一次的戳痛。
有庆是第一个突然死去的,也是我记忆最深刻的。
我脑海里的有庆是这样的:炯炯有神的眼睛、短短的头发、笑起来有酒窝、总是向着阳光的方向奔跑。看到他仿佛就看到了希望。在他看来,生活艰辛没什么!他热爱生活就像热爱他的两只小羊一样,单纯且美好。终于,有一天,有庆拿了长跑第一名的时候,彷佛有一道曙光射进了福贵家,一切都在变好。
突然有庆死了,冤枉而且荒谬。由于有庆血型和临盆的县长夫人相同,被抽血过多而死!
噩梦在延续,读者看到所有的丝丝的温情和点点的希望,都被一个个悲剧扼杀在了摇篮里。
所有的一切都在变冰冷和麻木,只剩福贵平淡的叙说。
我们为什么要活着?
余华用它的笔杆直戳人性的弱点。福贵为什么不去自杀?我们有时候会想。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悲剧,无奈的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相继离去。他不应该绝望吗?他不应该对生活失去信心了吗?他不应该很孤单吗?我想,福贵是绝望、痛苦和孤单。余华偏偏让福贵活着,这活着是一种折磨,也是一种释然。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福贵忍受着,诉说着。我们俨然不能从他平淡的语言里,感受到过去的绝望和痛苦。
最终我们都会明白,不管是你拿到大学通知书时的喜悦,还是失恋时的伤心,只要活着,时间的力量最终会把他们变成苍白的结果。时间总会让你忘记一些东西,承受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