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网 > 读书笔记 >

读城南旧事读书笔记

时间: 新华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能弥补记忆的不足,就像是建立资料的“储存库”。优秀的读城南旧事读书笔记是什么样的?下面给大家带来读城南旧事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

读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篇1

第一次翻开《城南旧事》这本书,满怀着新奇和想象。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却成为了我成长中的导师和伴侣,给我无数的启迪和教育。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在书中,我随着童年英子的脚步,一起去看20世纪20年代的老北京,感受成人世界的喜怒哀乐;一起去看充满悲欢离合的惠安馆,疯子秀贞和妞儿演绎的母女情;蓝色的大海上,扬着白色的帆;一起去看冬日下的骆驼队,听那缓慢悦耳的驼铃声……

“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回味英子的童年,冥冥之中懂得了珍惜。我的童年没有离别,没有争夺,没有悲伤。想到我仅剩几个月的小学时光,同学们一起奔跑,一起前进,一起跨越难关,一起奋勇向前。这是多么幸福的童年啊!

是啊,“我们看海去!蓝色的大海上,扬着白色的帆。金红的太阳,从海上升起来,照到海面照到船头。”顿时,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将要迎来全新的中学生活,我们也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成长为初懂人事的少年,只有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自信,怀揣着自己的梦想,美好才会拥抱我们!

翻开《城南旧事》,听听冬日下的驼铃声,去寻找你的童年足迹吧!

读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篇2

淡淡的哀愁,沉沉的思念,也许,童年,是记忆的开始,也是一个梦的符号。梦一样的童年,梦一样的故事。

宁静的午后,褪去都市里带来的那份喧嚣与烦恼,宁静的阳光洒在窗口里,一个人静静的翻开《城南旧事》,一个人细细的品味,享受。书末,心底,一抹温暖,一缕哀伤。

英子眼中的老北京,很淳朴。这是一个让人心疼又羡慕的女孩儿,梦一样精彩的戏剧化童年,她可以不介意大人的风言风语,和“疯”女人秀贞玩,还让他们母女重逢;她能为一个素不相识的被生活所迫、无可奈何的小偷而感到难过。我讶异,一个六岁的孩子也懂得爱,也懂得友谊。也许是这两样宝贵的东西,使她这个平凡的女孩,有这么多的幸福吧! 纯洁得晶莹剔透的心灵,褪去世俗的名利,双眸里的世界很美好,充满了爱。而在我们这群二十一世纪的孩童中,有着一份以往孩子没有的成熟敏感,我们追求高科技的玩具,被网络侵蚀了头脑,童年是在电视光碟里的动画片前,世界著名童话里度过,童年在时光的姗姗脚步里度过,会为自己贫穷而自卑,会为自己的富有而目中无人。不曾到大自然里,感受大自然的脉搏,生命的律动,可以说不管物质贫穷富有,我们都是精神上的穷人!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看到这句话时,心底泛起一阵心酸和心疼。英子也还只是个孩子,她本应该在这个蓓蕾一般的花季里享受着街坊邻居的疼爱,却因为爸爸的离去,他的成长多了份感悟和责任。书中并没有写英子因爸爸逝去而哭哭啼啼,痛哭之至,英子是坚强的。“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这是爸爸教育英子的话。是啊,花花世界,有什么过不去的,咬紧牙根挺挺,一切都会好的,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什么值得我们落泪,坚强再坚强,带着那份坚毅,那份勇气,英子也的确走到了。我们成长中,饱受家人的疼爱,在阳光雨露中茁壮,那我们有什么理由懦弱呢?

童年这首歌在心中吟唱,我们都很幸福。徘徊在童年十字路口,我们就要扬帆起航了,感受着林海音怀念童年的情感,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神圣的。

忘不了,也不会忘了,城南的旧事,那缓缓流过的一草一木,素雅简约的一切……

读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篇3

周末,我兴致勃勃地来到南京图书馆,这里什么书都有,是我闲暇时光最喜欢去的地方。

走进图书馆,我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如同一块块面包似的书上。都是我爱看的书,《丁丁历险记》、《杜利特医生》、《笑猫日记》……,简直眼花缭乱,我想到老师说的话,要看有营养的.书!对,我开始细细地翻阅各种各样的书。就在这时,一本书脱颖而出,映入了我的眼帘,《城南旧事》!我一向喜欢看有关回忆或略有伤感的书。“旧事”这不正是带有回忆性的吗?我从书架上抽出这本书,猜想它是否有关童年,捧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起来。

这本书讲述的是关于一个小姑娘林英子6到12岁时发生的故事。住在北京的小姑娘林英子先后遇见了秀贞、妞儿、兰姨娘等朋友。然而不幸的是,这些好伙伴最终都由于各种原因而与英子分离了。英子的童年时光是和这些好朋友一起渡过的,朋友们的一去不复返,也意味着英子的童年也一去而不复返。我斜靠在书架上,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我被英子深深地吸引了。英子是一个聪明、勇敢、善良的人。她敢于抗争,敢于伸张正义,富有同情心,她用她那充满童真的心灵去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无论那个人的身份、地位。在我心中,英子就是一个完美的女孩。随着亲人朋友的离去,英子也体会到了她做为家中大姐的责任,令我无比钦佩。

《城南旧事》这本书表现了人间的真善美和儿童的天真可贵。这本书中的文字是美好而又平凡的,每个字里行间都散发着温暖的气息,把我带进了二三十年代的老北京。作者没有用华丽的词藻,而是用了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老北京的动态素描,尽管黑白,但依旧生动、逼真、深刻。

于是,在温暖的阳光下,我将它带回了家。

读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篇4

《城南旧事》是文坛名家林海音女士的经典作品,她以淡淡的文字,悠悠的叙述将人们领进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动人的真挚叙述中抒发了对童年的缅怀和对人间温暖的呼唤,不但写得亲切动人,而且每个故事都能令人思绪起伏,多种交集的感觉同时在心头涌现。

《城南旧事》这部作品由五个篇章组成: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及爸爸的花儿落了,全文由一个人引起——英子,以她天真纯洁的双眼好奇地打量着社会,打量着人群,打量着善良,打量着丑恶。记载了英子七岁到十三岁的成长经历,旁观着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凭着她微妙的记忆,将年幼时围绕她发生的生活旧事记录下来。用她温暖的双手使文章字里行间都充斥着天真与暖意,让人们在淡淡的忧伤中,走进英子的童年,回到自己的童年。

英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充满疑问的,用稚嫩的眼光去看这个杂乱的社会,对那些复杂的人和事,她有特别的理解和看法。她有分不清的事,比如分不清海和天,她觉得太阳是从碧蓝的大海上升起来的,但它也是从蔚蓝的天空中升起来的。她从不在自己的世界里上锁,总是任由人们进进出出。所以她和被人们认为是疯子的秀贞结下了友情,三天两头的往惠安馆里钻;她和“小偷”写下承诺,甚至认真地听着“小偷”的故事;她爱着自己的奶奶,

望着她离去,英子伤心难过。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我们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虽然很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看完《城南旧事》,让我心头漾起一丝丝的温暖。因为她不刻意表达什么,只一幅场景一幅场景地从容描绘一个孩子眼中的世界,就像生活在介绍它自己。那样的不紧不慢,温厚淳和,那样的安静祥和,弥久恒馨,那样的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名逐利之心,它以它独特的特点,洗涤人的自私心,让人受到教育。

这本书是我和女儿一起读的,每人轮流读一个章节给对方听,乐此不彼,在读的过程中,看到英子童年,她的好奇,她的想象力,她的天真,让我和女儿感动。女儿也会问起我的童年是怎么过的,玩过什么游戏、去过什么地方,有没有遇到过书中一样的人物,其实我也在心里拿自己的童年与英子相比。闭起眼睛,自己遥远的童年里,也有过好多的天真,好多的稚嫩,好多的好奇,伴随岁月的摩挲,天真沾染了世俗,成熟替代了稚嫩,冷静驱逐了好奇.......

不管怎样,童年始终是最无忧无虑的记忆,大家有过,我有过,我也愿意让我的女儿拥有美丽、快乐、天真、灿烂的童年记忆。

读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篇5

童年是多彩的,是美好的。每个人都喜爱童年,珍惜童年,写童年数一数二的就是《城南旧事》了。在课本里那个在大树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可爱的小英子,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眼球,使我也回想其自己的童年……

童年如画,把点点滴滴的微笑收集起来,放在孩子的白纸上,使它脱离了洁白,变成了一副一生都珍惜的画卷。童年如流水,从叮咚的泉水,变为涓涓细流,再进入实践,成熟的知识的海洋。《城南旧事》生动有趣,虽然不是我们现时代的童年,但却有着同样的乐趣。拿起书,沉浸在作者的童年往事中。看着那天真无邪的英子,与惠安馆的“疯子”做朋友,与胡同里的贼相互谈笑,也只有一个孩子才能干出来的事儿。还有兰姨娘,宋妈,各种景色和人物都是那么有趣,也让我体会到不同人的生活和苦衷。为了供优秀的弟弟读书而去偷盗的贼,也只有向英子这么个小女孩才会说出自己的感想。

城南的旧事也让我想起幼年时的事,学习金鱼嘴巴一张一合的傻事仿佛就是从前的自己。我还想用擀面杖把一张照片擀成大海报,也只有那时的榆木脑袋才想得出来。天真和童年成了正比,让它们俩成好朋友吧,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本丰富多彩,同时又与众不同的“城南旧事”。翻阅人生的书本,读起那不一样的“城南旧事”是每个人的喜爱。那将是一本多么精彩的童年画卷啊!

读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篇6

今天囫囵吞枣似的把《城南旧事》这本书看完了,其实看似很懂又非懂。

最初看到这本书,其实更多是被书的名字吸引,但是屡次都没有痛下决心要买来看。国庆前去图书馆,居然发现这本书,只能说恰好恰好,顺手借来准备一看。

诚如作者介绍一般,这是一本来记录童年回忆的书籍。从儿童的角度,写了那个时代中各具特色的人的形象,比如惠安馆传奇一篇中的---疯女人秀贞,多么可怜的一个女人,可谓是时代的悲哀,但是此篇的结尾有点模糊,到底秀贞如何,妞儿能否与秀贞相认或者生活在一起,或者说原本秀贞没有那么疯,是这个社会把人生生逼疯,显然从儿童的角度,结果自然无从知晓跟评断。

我们看海去一篇,全文是从儿童的角度讲到作者在一篇荒芜的鬼屋附近遇到一个小偷,但是小偷因为家庭原因,迫于无奈才去偷盗,因为自己无意,小偷被抓到的过程。所谓小偷,在家庭来说是个好哥哥,在社会来说是个盗贼,小偷原来具有两面性,人也应该具有两面性!

蓝姨娘一篇有点像写父亲的婚外情,可惜被作者的小伎俩扼杀在萌芽之中,不过看了这篇总在怀疑,这个作者真有这么厉害,或许杜撰程度颇多,真真忍不住想抓来问问。

驴打滚儿一篇倒似像个悲剧,服务作者家里多年的宋妈,为了家庭牺牲,脱离家庭,但是儿死女被抛弃,却依旧要回归家庭去生儿育女,宋妈后来没有再回来,命运难道不是更像驴打滚吗?无论怎么努力,终究还是那个时代悲哀的角色。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一篇,描述了因为爸爸的去世,作者不得不面对家庭给予的.责任,而这也意味着作者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离去,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家里孩子众多,而母亲是一个家庭妇女,可想而知作者以后生活颇多艰辛,不胜唏嘘!这大概也是作者为什么写到这里结束了童年的回忆的原因吧!

最后一篇--东阳童年骆驼队,应该是一篇承上启下的总结文章吧,就像文中有句话说的那样---要学骆驼,沉得住气,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

读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篇7

我喜欢看书,但却不喜欢看名著,觉得名著枯燥、乏味,总是看了一半便丢在旁边不管了。可是,最近我喜欢上了一本名著,并且看了好多遍,那本名著就是——《城南旧事》。《城南旧事》用淡淡的文字,叙述出了古城的碎片、大树边的几根垂落柳条以及那些美好的回忆。

《城南旧事》写得是作家林海音在北京城南度过的幸福童年生活。这本书由五部分组成: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和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整本书的主人公——英子,以她纯真的眼睛来看在北平生活的点滴,记载着英子7岁到13岁的生活经历。

这本书写的是英子的童年,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童年,记载了她所有的快乐。这时的我,多么希望回到童年,与幼时的小伙伴再在一起玩耍,与幼儿园的老师和同学们再在一起看动画片。可惜这是永远都不可能的事了,因为童年是短暂的,是一去不复返的。

小时候,我多么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可是到了现在,我五年级了,却觉得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的失去了一种东西——童年。在你真正的长大的时候,你会发现童年的时候自己是最快乐的,自己是最自由的。

英子正是这样,她从不把自己心里的大门给锁上,让人们随便的进出。正因为这样,她才与惠安馆里的秀贞结下了友谊,与草堆里的小偷写下“承诺”,甚至认真地听小偷给她讲故事。

每一篇故事的结局,主人公好像都离英子远去。惠安馆的秀贞、草堆里的小偷、斜着嘴笑的兰姨娘、不理小孩的德先叔、奶妈,最后连她的爸爸都离她远去。没有人修剪的花,也一朵朵凋零了。随着爸爸的离去,也为这本书画上了句号。虽然读完《城南旧事》会不禁落泪,但是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都洋溢这童年幸福与温暖。

童年是短暂的,是美好的,是值得珍惜的。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心灵也在随着时间一点点的变化。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让自己在每一分每一秒中度过快乐时光。

读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篇8

“爸爸的花落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在本书里的最后的话。

这本书以她小时看骆驼起头,讲述了她为什么要写这本书。此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名叫英子,她家住在北京城城南的一条胡同中。在她家周围的惠安馆,她结识了第一个朋友——“疯子”秀贞。她和一个大学生有了个孩子,这本该是好事,却成了她疯了的原因:大学生被捕,孩子小桂子被遗弃。后来英子发现“小桂子”就是她另一个好朋友——妞儿。妞儿是一个唱戏的,是“父母”的摇钱树,是一个经常被打的人。但命运总是悲惨的,她们在火车轮下去了天国,在那儿永远不分离,遗憾的是英子再也看不见她们了。这些在英子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了她童年的噩梦。

而后,英子的家搬到了新帘子胡同。在她的家斜对面有一个鬼屋,在鬼屋下面的草地里,藏着英子的另一位朋友——一个年轻人,一个以偷盗供养他弟弟读书的年轻人。他说他善良,英子也认为他善良,或者说他并不坏。在和平年代,他也许不会去偷,去抢,他也许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一个伟大的人,可当时时局动荡,民不聊生。同学们,我们出生在这和平的年代,生活在和谐的社会,拥有着极好的条件,却不好好利用这一切,在偷、抢,在杀人、纵火,在破坏这一切,你说这该不该?他在英子的眼中,既伟大,又渺小。英子分不清他是好是坏。俗话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久,英子无意揭发了他,并因此在又一次行窃中被抓。从此,英子又有一个朋友在他眼前消失了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宋妈。她是英子的奶妈,也是英子所有兄弟姐妹的奶妈。她是一个怪人,她放弃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来到英子家照顾他们,这样的行为实在令人费解。世事难料,在英子九岁那年,宋妈得知:儿子溺水身亡,女儿被丈夫卖掉,自己的父亲也因肺病而亡。她得知这些后,悲痛欲绝,原本乐观的她再也见不到笑容。不久,她和骑小驴的丈夫回去了。我看到这,情不自禁的吟诵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福无双降,祸不单行。英子慈爱的爸爸没有挡住病魔的袭击,在地下永远的长眠。英子终于小学毕业。回到家后,望着父亲的夹竹桃,默念: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

读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篇9

书籍简介: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

心得摘要:

这本书加上后记一共六篇文章,讲述主人公英子七岁到十三岁的童年生活——那段在北京老四合院里的时光。孩子的视角,看大人的世界。说不出的天真,却是道不尽的复杂。

《惠安馆》里,大家都认为秀贞是疯子,放她一人自言自语,不理睬她甚至刻意远离。只有英子对她表示了友善,尽管有不止一个大人提醒甚至警告,英子还是和秀贞成为了朋友。孩童时期我们总听从大人的话,很少能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的勇气。英子能这样做,一部分是出于孩子的童真无惧,一部分也是内心纯朴的真实体现。这样的英子,也就不令人惊讶她之后会为了帮助秀贞和妞儿团聚认亲而偷偷从家里拿出妈妈的金镯子了。

秀贞和妞儿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一个失去丈夫和孩子,被人当做疯子;一个出生后便被抛弃,被人捡去后也还是被当做卖唱挣钱的工具。一家人就要团聚时,两个生命的美好希冀又被无情的火车碾得粉碎。英子得知两人死讯的时,“她那又湿又长的睫毛一闪动,眼泪就淌过泪坑流到嘴边了”。世事无常,个体的无可奈何在此刻只换得一声长叹。唯一能给人希望的,就是还有这样善良的英子了吧。

英子遇到一个奇怪的人。他经常躲在草丛里,守着一个布包。他有厚敦的嘴唇,英子觉得是个老实人相。他给英子讲他弟弟、他自己的故事,他跟英子说自己也是好人。可是英子想不清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他偷窃东西,有愧于失主;但他却也是一个好哥哥,一心想着供弟弟读书,希望能让弟弟实现到海外读书的理想。他不是好人吗?英子摇头。他不是坏人吗?英子还是摇头。是啊,好人坏人谁又分得清呢?但我们总是习惯给人贴标签,非此即彼,自此指挥着我们对一个人的种种看法。而一个人活在世上,需要扮演多少种角色,承担多少份责任,随之而来会有多少无奈。局外人会说无论如何不可做偷鸡摸狗的勾当。当然,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要求我们如此。可当自己深陷于这样的生活困局,又当如何选择,那样的辛酸与无力,不曾亲历,无法体会。每一个灵魂,都会有一次紧咬牙关的时候啊。

看完英子给兰姨娘和德先叔做媒我不禁哑然失笑。看见自己的爸爸和兰姨娘亲近,英子一下子反应过来妈妈之前的酸味是怎么回事,心下也不禁深深地难过。精灵古怪的英子想出一个主意:撮合兰姨娘和得先叔。看英子的计划一次次成功,兰姨娘和德先叔越走越近最终真的走到一块,我心下真是十分佩服英子的。可仔细想想,这该是令人心疼的。孩子内心是多么渴望家庭幸福和谐,多么希望爸妈恩爱和睦。所以英子会在撞见爸爸和兰姨娘的亲昵举动后对兰姨娘的好感大打折扣,然后不断动脑筋撮合德先叔和兰姨娘,以让爸爸和兰姨娘之间不再存有可能。天底下数不清的两口子,有多少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顾着自己发泄却看不见一旁孩子恐惧的双眼,泪水盈眶又迷茫懵懂,担惊受怕却小心翼翼深怕自己做错什么惹得爸妈又吵。也有的人为人父母,却不忠于婚姻不忠于家庭,也罔顾背后孩子委屈怨恨的目光。这些经历,又将给孩子留下怎样的心理阴影,给他们的成长造成怎样的影响?为人父母的一言一行,均当谨慎。呵护孩子的心灵,也守护他们健康成长。

《驴打滚儿》讲的则是宋妈的悲惨命运,同时也折射时代的荒乱。宋妈生下小轩子和丫头子儿后因不满丈夫的家暴而离家出走,来到英子家里当奶妈。四年没回家,却总是念叨着小轩子和丫头子儿,年年寄钱回家,还捎上棉袄和鞋。可就在宋妈心心念念想见自己的孩子一面的时候,那个黄板儿牙——宋妈的丈夫,送来的消息却让宋妈伤心欲绝。原来就在宋妈离家那年,黄板儿牙就将丫头子儿送给了别人家,换做钱自个儿耍去了。而小轩子也在一两年前掉河里死了。后来宋妈就让英子带着她去哈德门找丫头子儿,最终无功而返。宋妈个体的命运无疑是凄惨的,而她又能怎么办呢?最终也只能无奈跟随丈夫回家,想再生一个儿子。另外,宋妈重男轻女的思想也显露无疑而且在那个年代还无可厚非。除此之外,城乡差距也是引人注意的一个细节。从乡下来的宋妈家里贫穷,孩子无法上学,而像英子便能早早接受教育。这样的差距直到现在的中国,也依旧未能彻底改变。而不受教育,很大程度上又导致了个人思想的愚昧和落后,限制了发展,家庭便富裕不起来。如此恶性循环,实在可叹!

最让我感怀的当属《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英子爸爸生病最终离世,这成为笼罩整篇文的一层乌云,让人读来伤感满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每每读到这词我都会有落泪的冲动。尽管是毕业离歌,却更像是英子和爸爸的告别曲,是英子童年生活的袅袅尾声。以后的日子里听起童声版的《送别》,都会想起小小的英子,和她的童年。

有人评价说,《城南旧事》是一部纯美的散文式电影,满含人间烟火味,却无半分名利心。确实,书中的真诚和温度让人感动;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让人伤怀;它带我们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结果让人发现看得更清楚,更透彻。感谢林海音女士写下这样一本书,让人能时刻梦回童年。

读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篇10

阴雨的寒假,我翻开了小英子的“城南旧事”。

这本自传体小说,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透过童真的双眼展现了老北京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作者林海音,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林海音一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作者通过小英子的城南旧事,将自己的童年经历生动而真实地展现了出来。

小英子在北京长大,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作者心头。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一去不还。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于是把它们写了下来,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故事就是《惠安馆》了。六岁的英子是一个单纯又充满好奇心的可爱女孩,她同卖唱的小女孩妞儿和疯女人秀贞成为了好朋友,谁知道原来妞儿就是秀贞失散多年、朝思暮想的女儿!我被这样离奇又充满巧合的故事深深吸引着,又为妞儿和秀贞的悲惨命运伤心难过,真的很想同英子一样能够去帮助他们,给他们一些温暖。这个故事让我看到的是人的善良和慈爱,激发我也要把自己的爱给予更多的人,让需要的人们获得一丝温暖。

也许,随着渐渐长大,我们要学会坦然地接受离别与坎坷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奋进,学会珍惜生命与美丽的过往,才会更加懂得珍惜自己的童年,享受这童年的美好时光。当我合上书,房间里正飘着一股饭菜的清香,久久无法散去。这是外婆煮的饭菜,这是家的味道,也将会是我同年记忆中中的味道吧!

读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篇11

《城南旧事》是着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影,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长篇小说,也可视作她的代表作。它描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乐的一家。它透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不出来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城南旧事》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城南旧事》中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

主人公英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充满疑问的,她从不在自己的世界里上锁,总是任由人们进进出出。所以她和被人们认为是疯子的秀贞结下了友情,三天两头的往惠安馆里钻;她和“小偷”写下承诺,甚而认真地听着“小偷”的故事;她爱着自己的奶妈,望着她离去,英子伤心难过。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我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虽然很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惠安馆”、“骆驼队”、“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每一章节都饱含着朴素的气息,感人肺腑。但似乎这些故事的主角最终都离开了英子,他们的离去,让英子坚强了、也长大了。强”。伤离别是人生最为痛苦的一件事,撕心裂肺的痛楚往往让人迷失自我,过了许多年想起来还是伤心。记得一首令人怅惘的词:“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年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我们也曾经像英子一样唱那首忧郁的骊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我们一直都在离别,和我们的朋友,家人,旧时光里的自己,在哀叹离伤的同时,我们发现自己已经悄悄的长大了。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城南旧事,那飘逸在童年角落让人回味无穷的点点滴滴,或喜或悲。请不要为了那业已消逝的时光而怅惘,如果这就是成长,那么就让我们安之若素。

读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篇12

初读《城南旧事》,好像陷入一个复古的相册,在一片泛黄之中去找寻那一份关于童年的记忆。

童年是短暂,因短暂而美好。对许多人来说,童年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充满童真、快乐,对未知的好奇与神秘感,所有一切的一切,都美好而易逝,易逝而美好。写童年的作家很多,但林海音描述童年的手法却与其他作家不同,一反惯常使用的体验性随笔文体,通过一位小姑娘之眼,来窥探发生在身边的成人世界书中的林海音用细腻的笔触去刻画一个个人物,那一段段“旧事”仿佛就在眼前,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纷纷出场:无文化却任劳任怨生了一大堆孩子的母亲;充满威严具进步思想却早逝的父亲;用奶水和帮工做一年四个月换取一个月四块钱,两副银首饰、四季衣裳,一床新铺盖的宋妈;感情受挫导致成了“疯子”最后丧身于车祸的秀贞母女;充满女性柔媚风情而又善解人意的风尘女兰姨娘;因生活所迫走上偷盗之路的收买破旧货的小子……有反复出现的主角人物,也有蜻蜓点水,几笔带过,却入木三分,让人过目难忘的配角。作者铺陈了一幅生活画卷,让人不单读到老北京的一些旧日风土人情,也读到作为移民者的英子一家从故乡闽南带来的文化痕迹。

通过小孩的眼光看大人世界,通道似乎窄了,却也增加了小说的纯度和想象空间。在英子眼里,无论哪一个人物,都是善良的,纵是当了贼的卖小杂货男青年,宋妈懒做好吃嗜赌没责任心的丈夫“黄板儿牙”,也不例外。这正切合了一个孩子对人世的最初认知:人之初,性本善。故结构简单,却耐人寻味。

提及童年,眼前便不觉浮现屋后的池塘,母亲的巴掌以及父亲每次回家背的包。这些东西好像全部定格在生命之中,怎么挥都挥不去。真有一种“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感觉。

童年如梦,梦出外婆的桥;童年如桥,接着未来的路。一直以来,都觉得这是对童年的最佳注解。是啊!童年如梦,梦里的一切都是新奇的,所以孩时的我们不会觉得累。像林海音一样,用孩子的眼光去自看世界,那这个世界以及这生命,便是一场梦,一场不会累的梦,一场纯净如水的梦。

读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篇13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由台湾著名女作家写得旷世巨作——《城南旧事》。本书的作者则是被人评论为“北京培育了她,台湾成就了她"的林海音。

这本书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讲述了林海音童年在北京的所见所闻。她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二十世纪20年代的北京城南,有一户幸福的人家,主人公小英子就住在这里。起初,她们居住在小胡同里,由于好奇,英子去了神秘的惠安馆,并在那里认识了疯子秀贞。在秀贞那不通顺的语言中,显露出了一个隐藏了多年的故事••••••后来英子搬去了一个有电灯的小楼,过上了更加快乐安逸的日子。但在小学的最后一天,英子的父亲去世了,英子的童年随之消逝了。正如本书最后一句:“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了。”

本书有许多精彩片断,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一幕是关于宋妈的故事。在一个晴朗的早晨,英子家中洋溢着欢乐与激动,原来宋妈的孩子小栓子与丫头子就要来了,大家都在焦急地期盼着。终于,宋妈的丈夫牵着那头蠢驴出现了,但没有两个孩子的一丝影子。英子见他牙太黄,便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黄板牙”,只见黄板牙一屁股坐在石头地上面,吧嗒吧嗒地抽着大烟,一声不吭。宋妈问有关孩子的事,他先是沉默,最后低头轻轻说了几句话,宋妈顿时捂着脸抽泣了。原来宋妈日夜思念的孩子一个死了一个送人了。从此,黄板牙先生在英子心中便成了一个无情的、可恨的人物。

的确,在作者对黄板牙的描述中,让我认出了他的真面目:一个无情无义没有良知的家伙,他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亲生女儿送人?为什么那么冷漠?原来世上还有如此不负责任的家长。

作者在这本书中刻画了一些生动的人物形象,但最令我感动的只有英子。她善良、真诚、活泼可爱,如同一个欢快的小燕子。在秀贞需要帮助的时候,她把妈妈价值昂贵的金手镯毫不犹豫地送给了她,送的心安理得,因为她们有了盘缠,就可以全家团圆。这就是英子,一个善解人意的小女孩。

林海音对本书通过孩子童真的眼睛去看成人的世界,是当时北京的典型社会缩影,给人以思考、启发。而且语言生动,描写真实、细腻,常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4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