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
写观后感不仅可以表达自己对于作品或场所的看法和见解,还可以记录下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过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应该写成什么样的?快来看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本文为你提供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写作技巧和示例!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篇1
叶连平退休不退志,投身乡村教育事业,自掏腰包创办‘留守未成年人之家’,20年来免费给千余名留守儿童做英语辅导,花光30余万元积蓄。他的无私精神值得我们学习!”9月10日,安徽省特级教师、含山县环峰小学副校长洪胜说,叶连平的事迹深深打动每一个人,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
洪胜告诉记者,2012年5月,带着全县小语工作者的嘱托,带着希望、带着梦想,“洪胜语文教育工作室”在含山县含山中学举行了揭牌仪式。接过这块高含金量、高期望值的匾额,他知道,这其间有肯定、有鼓励、有鞭策,还有责任与承诺。
“都知道‘万事开头难’,尽管在学校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已有十多个年头,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独立支撑起一个工作室还是生平第一遭。”洪胜说,当时他请教了众多专家、同仁,浏览了大量的名师工作室网页,结合现有基础和实际状况,他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借助工作室这个平台,为一群青年人的成长开启心中的那扇窗。
在目标前起航,在阅读中积淀,在磨炼中提升,在反思中收获。如今,洪胜老师已经主持第三届市名师工作室,带了三十多名成员,一路走来,欢笑中有辛酸,收获中有遗憾。他说:“作为工作室的主持人,我的教育教学水平还有待提升,管理工作室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坚信,随着工作室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共同奋斗下,他们正一步步向着‘青年名师’这一目标接近!”
在谈到学习叶连平无私奉献精神的同时,洪胜老师说,作为一名工作在基层的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凭着“誓上高楼”的执着和“衣宽不悔”的信念,为老师们打开心中一扇又一扇的窗,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道路上,跋涉艰辛,超越平凡……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篇2
兰小草的精神和事迹令我感动。他的一生很有价值,因为它在生活和工作中,他并不是为自己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努力工作,他是为了祖国,为了让祖国更强大,更坚固而工作,为了身边的人生活得更好而工作。兰小草每年都要捐款两万元,而且从不留名,兰小草并不富裕,他在捐款的时候一定也觉得有些吃力,但是他想到捐出一份爱心,就可以帮助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人民可以更加的幸福一些,他便坚定地捐了出去,它有一种伟大的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精神。
杨科璋的精神和事迹也令我感动,他短暂的一生很有价值,因为他身为一名消防员,哪里着火,人们慌忙的往外跑,但是他必须往人们的反方向跑去救火。消防员基本任务就是救火,他可以奋不顾身地冒着生命危险冲进大火中救人,他想到的是职责和使命,一定要尽全力地去挽救更多的人的生命,不幸的是他在救人的过程中壮烈牺牲了,可是他那舍己为人,视死如归的精神永远留了下来,永远值得人们去学习和传承。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篇3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昨晚落下了帷幕。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感动中国》,它使许多人热泪盈眶,它谱写了真、善、美的乐章。我相信,只要看了《感动中国》,每个人都会有所感悟。201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之一万其珍一家,他们的故事使我感动。
湖北省建始县三里乡大沙河村农民党员万其珍一家,四代坚持在河边为村民义务摆渡,方便了附近两个县市、四个乡数以万计村民的农耕和出行。现年69岁的万其珍是第三代义渡传人,每天在大沙河上来回摆渡数十趟,已经坚持了16年,并带动儿子、孙子义渡。
用他们的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坚强,奉献,吃苦耐劳!我要净化自己的灵魂,向他们学习!在有生之年,为大家,为社会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辈子的好人!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篇4
几天前,我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在这几个小时里,我认识了:以假名:炎黄,给贫困儿童借款的张纪清;为了让从小失聪的儿子上学,当了儿子16年同桌的陶艳波……
不过,让我最感动的还是孙丽娜、朱敏才这一对夫妇。许多人以为朱敏才和孙丽娜退休后,会选择安逸的生活去度过后半年,可他们却去了贵州省遵义县中心小学进行了十年的支教。
山区洗澡难、买菜难、乘车难、看病就医难,各方面都极不方便。卧室跟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朱敏才晚上睡觉要戴着两个口罩。因为长时间在山区生活,加上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使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也使朱敏才患上了高血糖、高血脂等危险疾病。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带给孩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他们是平凡人,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领头羊,带我们走向光明的方向!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篇5
__日,我们通过电视、手机,一遍遍和一个人的名字相遇。他,就是我国84岁的工程院院士、的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
钟南山现在已经是国民偶像了,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子,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这个疫情蔓延的特殊时期,钟南山院士就是那个“定海神针”,已经成为老百姓最为信赖的人了。一个工程院院士,一个医学专家,却神奇地拥有了100%的可信度。因为在大家的眼里,他代表正直,代表科学。
2020年这个春节,他不顾年事已高,在广州、北京、武汉三地奔波,连续奋战。他一边提醒公众“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却义无反顾地登上了去武汉的高铁,赶往防疫最前线!
当前的疫情,是病毒变异的结果。细菌性的病人,一般都有特效药抗菌治疗。但是这次的冠状病毒因为是新型的,第一次发现,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当然了,没有特效药,也不是不能治,这就需要临床医生很硬的医学基本功。当疫情来临的时候,他们要用自己的知识、医术去战胜它。
钟南山曾说,他永远忘不了他中学老师说的一句话:人不该单纯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理想中。人如果没有理想,会将身边的事看得很大,耿耿于怀;但如果有理想,身边即使有不愉快,与自己的抱负相比,也会变得很小。这句话,钟南山牢记了一辈子,也践行了一辈子。
我们要学好科学知识,不仅对个人有利,更对我们的国家有利。以后,不管将来干什么职业,做什么事情,要想走得远,都必须拥有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学习。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好好学习是一种责任!我要谨记在心,创造并拥有更好的中国。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篇6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终于不需要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今天下午的校班会上我们全体观看了“感动中国2012十大评选人物”这令我受益匪浅。其中,有一名人物令我印象深刻。先来讲讲他吧--他名叫陈斌强,是一位农村教师,几年前父亲在车祸中身亡,只留下陈斌强的姐姐妹妹以及年迈的老母亲。但更不幸的是,母亲前阵子被查出严重的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于是只得靠陈斌强一人独自照顾老母亲。他每天起早贪黑,整日帮母亲做各种事,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上次母亲走丢后不记得回家的`路了,就得将母亲每时每刻看护在旁,一点一滴的呵护她。他的学生也发誓长大后也像陈老师一样,悉心照料父母……每天清晨,当天空只露出一点鱼肚白时,他要骑车带母亲上三十多公里的山路,并要将儿时母亲被他的绑带紧紧的绑在一起……下课时,陈斌强不顾休息,马不停蹄的服侍母亲,凌晨一点,他还要按时给母亲上厕所,六点起床给母亲刷牙洗脸吃早饭……
有人曾问他:“母亲不记得你了,还有意义去为他服务?有必要吗?为什么不将母亲送去养老院?”可他回答说:“啊我不忍心,就算母亲不认得我了,但我坚信她一定会记得永远服侍她的那个人。百善孝为先,我应尽责照顾老母亲,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陈斌强的行为感动了我,也感动了全班每一个人,大家都悄然泪下。是呀,这就是人间的真情,我们应好好孝顺父母,付出自己的爱!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篇7
今年春节没有了喧闹,也没有了欢声笑语,热闹的乡村变得冷冷清清,繁华的城市成了“空城”。但人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说到这次新型冠状肺炎,不由让人联想到2003年的“非典”。这两次疫情均起源于人们对野生动物的残忍捕食,他们为了贪图口腹之欲,视生命为草芥,视法律为无存。有些人就是坏在了这张嘴上,自认为是“百毒不侵”,可你又怎知,你连累的是全国人民啊!人类确实应该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该醒悟了。
我们常说岁月静好,可是,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是什么让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依然前往一线?是什么让无数医生护士主动放弃休假,放弃与家人团聚,请愿前往一线支援武汉?是为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安康!为了确保病患得到及时救治!为了山河无恙!为了国泰民安……于是他们转身逆流而上,不是朝着家的灯光,而是背离家的方向;不是走向年夜饭的餐桌,而是奔向急救室的病床。看着一封封按满红手印的请愿书,他们说:“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他们说:“我是教授,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我是共产党员,我要冲锋在前。”
武汉人民不会孤独。社会各界纷纷捐赠护目镜、口罩、防护衣等等抗疫前线紧缺物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极短的时间里拔地而起;多座方舱医院迅速改建完工。看着这一幕幕感人的情景,不知不觉我早已泪目。
没有过不去的冬天,也没有来不了的春天。众志成城抗疫情,相信阴霾很快就会烟消云散。待一切安好,我们再在阳光下相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篇8
生活中有很多事或许会使你感动,一位农民,一件事情,一封信……而使我感动的是那久久屹立在马路边,身穿绿衣的垃圾桶。
它,有着一个大大的“嘴巴”,大得足以吞下两袋垃圾;它,有着两个小小的轮子,用来移动笨重的身体。
你别看它笨笨的,却很勤奋,白天,它就站在那里一口一口的进食着投放的“食物”。它从不“挑食”,总是帮人们清理垃圾。但就有些“捣蛋鬼”,常常把垃圾扔在它身上,打得它站不起来,这时卫生员就把它扶起来,帮助它清理垃圾。
黑夜,人们已入睡,可勤奋的它仍站在那里,因为它知道自己还有工作要做,终于,它的好朋友——垃圾车来了。垃圾车轻轻将它举起,把垃圾扔到自己的“胃”里后,它放下。缓缓向垃圾站驶去。垃圾桶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勤奋的工作着。
啊!垃圾桶有着多么勤奋的精神,多么优秀的品质。它就像那日夜操劳在外的工人;它就像那些为共产党奉献的革命烈士;它就像那些为祖国而日夜奋斗的科学家,而我们也怎能不为它而感动呢?它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作为少先队员,要学习它勤奋、坚持不懈的精神,为祖国贡献力量。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篇9
2015年是我国首次自主完成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40周年。参加当年珠峰测高任务的国测一大队6位老队员、老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国测一大队的光辉历程和年轻一代薪火相传的奋斗足迹。
习近平回信说,40年前,国测一大队的同志同军测、登山队员一起,勇闯生命禁区,克服艰难险阻,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对珠峰高度的首次精确测量。党和人民没有忘记同志们建立的功勋。习近平称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
老队员郁期青在与共产党员网《同学》工作室记者回忆总书记的回信时,用三个词来形容当时的心情:意外、激动、振奋。他说:“总书记对我们工作业绩的肯定,我们感到非常温暖。”
他们为新中国的测绘工作立下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仅有约1/3的地区进行过精度较低的测绘。国测一大队自1954年建队以来,坚持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他们拉着骆驼、牦牛、架子车,开展了大规模的大地控制测量。
他们徒步行程60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500多圈,先后六测珠峰、两下南极、36次进驻内蒙古荒原、46次深入西藏无人区、48次踏入新疆腹地,测出了近半个中国的大地测量控制成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他们用生命践行使命
老队员邵世坤说过,在他们这代人的心中,使命和生命是同等重要的。他们心中装着的都是党的事业,想的都是为国争光的荣耀与骄傲。
三次参加珠峰测绘工作的郁期青,曾在高寒缺氧、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工作了200多天。他回忆说:“当时刚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不久,就做好了这样的思想准备,就是哪怕千难万险,也把这个任务完成好。”于是,临出发前,他把自己仅有的行李箱,放到朋友家,并且交代,一旦自己回不来,就把这个箱子交给自己的家属。测量任务后期,郁期青得了肺水肿,在医院抢救治疗了200多天。
1960年4月底,31岁的共产党员、技术员吴昭璞带领一个水准测量小组来到新疆南湖戈壁,当地气温超过40摄氏度。一天早晨,装满清水的水桶漏了,离这里最近的水源地在200公里外。吴昭璞把仅有的水囊递到一位年轻队员手中,让队伍撤离找水,自己留下看守仪器资料。3天后,队员们找到吴昭璞时,看到他一米七的身子干缩到不足四尺,帐篷里所有牙膏都被吃光了,描图用的墨水被喝干了!但资料却整理得整整齐齐,他的衣服严严实实盖在测绘仪器上。
在国测一大队队史室的墙壁上,有一份名单。这是从1954年到1989年,牺牲在野外岗位上的测绘队员,有46人。他们的遗骨,大多永远留在了荒野测区,连块墓碑都没法安置。
他们薪火相传,精神永续
在国测一大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苦活儿、累活儿、危险的活儿,共产党员、老队员先上,新队员后上。在这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们用优良的作风影响和带动着这支队伍的成长。
正因为如此,六十多年来,一批批新队员来到国测一大队,踏上前辈们没有走完的山山水水。他们不仅继承了老一辈测绘工作者的优良品质,而且务实创新有冲劲儿,不断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青春为祖国的测绘事业奉献着。
正如国测一大队队长李国鹏所说:“忠诚奉献是这个队伍的魂,6000米永远是氧气不足的,新疆的戈壁滩永远是风沙大的,这是改变不了的。所以说改变的是人的装备,不变的是人作业的精神和作风。”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篇10
有这样一位人,他已年过八旬,却依然冒着被新冠疫情传染的危险赶往武汉,他出生于医学世家,父亲钟世攀是著名的儿科医生,他曾在2003年“非典”疫情中冲锋陷阵,带领医疗团队研究SARS病毒……他,就是家喻户晓的钟南山院士。
钟南山院士于1936年出生在南京,祖籍福建,如今已经有84岁高龄,却依旧挤在赶往武汉的高铁上奔赴抗疫一线与病魔作斗争。有人拍了这样一张照片:高铁上,钟爷爷在餐厅一个窄小的座位上睡着了,满头银发的他微微蹙眉,桌上还摆放着一叠厚厚的未曾看完的文件。这让人看了既感动又心疼,泪水情不自禁溢满了眼眶。
到达武汉后,钟爷爷和他的团队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病毒会“人传人”的结论,让全国人民一下子高度防备。
“想来想去,我只不过是一个医生。”
“武汉一定能挺过关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
“待在家里,没有特殊情况千万别去武汉!”
一句句平凡的话语仍然在耳边久久回荡。谦虚、敢正视真理、为民着想……种.种精神都在钟爷爷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吗?当然,最让我难忘的要属钟爷爷积极乐观、永不服老的态度。
在一次盛大的颁奖典礼上,钟爷爷看到别人用“耄耋”这个词语来形容他时,爽朗地笑道:“耄耋?我还没这么老吧?希望国庆80周年时我还能站在这儿和大家说话!”是的,钟爷爷每天都忙于救死扶伤,医治病人,虽然据他的妻子李少芬说他每天的休息时间极少,但他依旧热爱运动、乐观向上,更拥有一颗懂得追求的爱国之心。
或许我将来不会学医,但我依旧要学他那不骄不傲、永远追求的精神,或许只是当一个平凡的教师,一名公司职员,一位管理人员,但我一定会勤奋努力,刻苦向上,为祖国开辟出一片绚丽多彩的新天地!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篇11
今天是一星期一度的法制课,太喜欢上了,终于能让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今天老班到班里表情很严肃,好像要举行什么隆重的事情似的,果不其然,老师打开立体机,大屏幕上显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吼……”这个歌声好熟悉呀!汶川大地震中,这个歌声响过……
开始了,主持人宣布颁奖典礼正式开始,开始以后,我还在写作业,就是随便看看,后来,第一位老科学家钱伟长与钱学森齐名讲述了他这几十年,从考到清华大学,而又放弃上清华的行为,去探救国的方法,让我感到惭愧,来面对这样一位老科学家,应给予最真挚的敬意,我竟然还在写作业,真是悲哀,老人家讲述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与三钱的研究的情况。虽然他已不幸长逝了,但他的忠精报国的精神让人感到无限敬佩,虽然他的儿子已白发苍苍,但他这种精神不会消失的。
一位位感动着我们的人物出现,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孙东林,他呀,是出于农民工头,在腊月二十九那天,为了让农民工拿到回家过年的钱,冒着大雪在公路行驶,最后发生车祸,妻子和儿子都在这场车祸中不幸去世,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我自己,诚信在自己眼里到底算什么!必须要严以律己,才能取得成功。
面对这一场场用鲜血和眼泪换来的感动,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报答父母,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篇12
探索无垠的太空是航天人永无止境的事业,学习航天精神是我们接班人的任务。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承载着民族复兴的重大责任,更应该把所学到的航天精神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好好学习是我们伟大的使命,建设祖国是我们永远的目标,任重道远。团结是力量,刻苦是精神,科学是基石。
首先,我们要学习他们那顽强的意志。航天员在做超重耐力实验时那浮肿变形的脸,呼吸困难时紧咬的牙关,噪音环境下强制入眠,那超常的心理素质,无一不让人震撼!这是向人类极限能力发出的挑战。他们应当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其次,我们要学习他们那广博的知识。作为一名航天员必须经过近乎苛刻的选拔,算得上万里挑一。更难的是,要掌握涉及30门学科的理论知识。没有刻苦的学习是不可能成功的。正是七年磨一剑。他们应当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篇13
今天我们照例观看了《感动中国》其中主持人说的一句话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中———“人的善良无处不在,就在我们的身边。”确实如此我们身边有着很多令我们感动的人,他们无处不在,就算他已经不在了人世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的活在了人们的心中,其中有两个人令我印象深刻。
第一个人是吴锦泉,他是一位磨刀老人,磨一把刀挣一块钱,磨一把剪刀挣五毛钱。当他听到汶川地震时他毫不犹豫的把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一千元钱捐献给了红十字会。他生活非常困难,他每天骑车去外面磨刀,有时跑到了几公里以外也挣不到钱,他在工作时吃的是自带的干粮,有时只向小区的人要了一些热水这些就是他的午饭。主持人问他还要继续这样下去,多长时间。他回答说:“活到老,磨刀到老。”这一刻我们被他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他的颁奖词是: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您捐献的钱对于我们来说是太少了但是对于您来说是多么多么的不容易,您的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他高大的身影始终有着微笑他就是——-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为了让所有的人考上大学的他来到各个地方进行“化缘”最终筹集到了3000多万元钱圆了1。8万贫困山区孩子的大学梦。后来莫振高他由于身患心脏病而错过最佳治疗永远的离开了人间,离开了他的孩子们。那天孩子们痛哭着举着花环和花朵为他们的“莫爸爸”送上了最后一程。他的颁奖词是: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虽然您已去世但您却永远的留在了孩子们的心里,您是我们的永远的榜样。
看完之后我受益匪浅,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以他们为目标,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人,去报效祖国。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篇14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今天我观看了《感动中国》这部电视,讲的是一位浙江语文教师“陈斌强”他的母亲患有严重老年痴呆症,作为儿子的他,没有因为这样而嫌弃妈妈,为了更好地照顾妈妈,他五年如一日,“绑着妈妈”去上课,还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作息时间表,给妈妈喂饭、带她晒太阳,做到了照顾妈妈和工作两不误。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可是他是我最敬佩的老师。
“百善孝为先”。看完了这个故事,我想到妈妈小时候每天送我上学,放学,在我最难过的时候安慰我,还做了家里所有的家务,她现在这么辛苦,我一定要好好孝敬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顺父母再早也不为早,再晚也不为晚,我要从现在开始做起,多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不要让他们每天那么忙碌,抽点时间休息,减少父母的负担。
也许我们做不出感动中国的大事,但是我们可以帮助身边同学和朋友。可以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在看到有困难的人时捐上自己的零花钱······
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做一个孝敬父母,有爱心的人吧!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篇15
你可曾想一对夫妇,两人却仅仅只有一只手和双条腿,却还能一步一步走向小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活着,并且坚强地活着,他们就是20__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杨顺东,李国秀。
在节目中我们了解到了张顺东因为一次意外不幸失去了手臂和腿,但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没有自甘堕落,后来他和邻村的姑娘李国秀结了婚——两个似乎被上天戏弄的可怜人在一起,成为了彼此唯一的希望。
他们经历了我们无法想象到的艰辛和苦难,他们的日子不能像我们这样灵活自如的活动。经过不懈努力,他们学会了如何利用仅剩的肢体部位去像常人一样生活,我们能干的他们一样可以,甚至做地更好,他们用脚掰玉米,用脚干农活,还用脚照顾年迈的老人、把自己的孩子们抚养长大。“我的父母是用脚把我养大的”,当他们的女儿说出这句话时,眼泪瞬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甚至在责备上天为什么那么的不公,这么善良的人为什么要遭遇这么多不幸!
他们不仅仅是做好事关自己生存的事情,还利用“电商”平台直播卖货,来带动当地的振兴和发展,他们成功脱帽(脱贫)。正如张顺东说的“幸福都是拼出来的”,这句话在他们的一生中展现地淋漓尽致。
当他们走进演播厅的那一刻,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地流了下来,那一刻我突然感觉,世间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就是这样命运多舛的两个人还能“走出脱贫路,撑起半边天”,我们还能有什么理由不去热爱这个多彩的世界,去为自己的人生努力拼搏呢?
“山对山来崖对崖,日子好比江中排;毛竹天生筋骨硬,顺风顺水出山来。李家大姐人才好,张家大哥看上她;没脚走出致富路,无手绣出幸福花。”这段颁奖辞是对他们最好的肯定。
20__正是有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在不懈付出,才有我们感动而又难忘的一年,感动中国,感动你我。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篇16
20_年2月18日,大家心心念念的《感动中国》如期而至,又会有哪些能担当、有作为的人从芸芸众生之中脱颖而出呢?
在中国人的心中,有一种拼搏叫中国女排,有一种情怀叫中国女排,有一种冠军叫中国女排,这都源于有一种精神叫“女排精神”。今天在这种顽强拼搏、永不放弃“女排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女排时隔12年后再夺奥运金牌。这是女排梦,也是中国梦!
我们热爱的是中国女排,是中国女排的精神,与最终胜负并无太大关系。如果单以实力来看,篮球和足球,无疑将成为中国球迷永远的伤心地,但有多少人会只以成绩论英雄?我们只是希望球员能够表现出应有的拼搏精神。而对于中国女排,人们自然要求更高,因为她们取得过辉煌的成绩,她们有鼓舞人心的女排精神;只是在感受、发扬这种精神时,请先忘记胜负,因为精神首先是一种态度。
梦想是引导前进的目标,但奔向梦想的道路却十分曲折,战胜困难需要精神的力量,中国女排就是这样成功的。站在冠军的领奖台往回看女排的里约征程,我们就能感受到精神力量的伟大。
小组赛2胜3负排名第四,让中国女排面对很多质疑,但这并没有打垮女排姑娘们,反而激发了她们放手一搏,敢于进攻的斗志,这种“斗志”是姑娘们的“洪荒之力”,是主教练郎平随机应变的谋略,更是强大的“女排精神”。它让中国女排在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决赛中实现逆袭,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
比赛之激烈,过程之曲折,结果之振奋,让人看的心惊动魄、喜极而泣。她们的胜利真的是一分一分拼出来的,是一次次飞身一跃的扑救,是一次次高高跳起的重扣,更是一次次逆境之后的绝地反击。
女排姑娘们绝不放弃任何希望,把握住每一个机会,每分必争,这就是“女排精神”的再现,它让中国女排打出的竞技状态,所向披靡,这样的中国女排,怎能不取胜?
的确,排球也是一项集体运动,只有所有队员积极配合互补,才能获得胜利。我们看到每得一分,大家都挥臂庆祝,相互加油鼓劲;每失一分,也在相互提醒,研究战术。
在半决赛对阵荷兰时,来到里约的12名队员全部上场,每个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有人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敢于拼搏,这是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在“女排精神”的指引下,这种力量势不可挡。
带领中国女排团结一致的人就是郎平!历史证明,郎平不仅是一名伟大的球员,更是一名传奇的教练。
当球员她是“铁榔头”带领中国女排实现五连冠;当教练,她总是临危受命,挽救低谷中的中国女排。这一次她也终于获得金牌教练的称号。
更重要的是,从队员到教练,郎平是“女排精神”的传承者。
32年前中国女排首次夺得奥运冠军,女排精神”给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注入强劲的动力;
12年前中国女排再次夺取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得以传承发扬,振奋了中国体育各项目不断突破;
今天中国女排第三次获得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一次焕发出生机,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振奋人心,给予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顽强拼搏的动力。
“女排精神”是女排梦,也是中国梦!今天我们愿意为女排夺冠刷屏!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篇17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分别是吴锦泉、张宝艳、秦艳友、郎平、屠呦呦、阎肃、徐立平、莫振高、官东、买买提江·吾买尔、王宽等。
最让我感动的是徐立平。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感动中国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感动中国让我们清楚,人的梦想该如何做。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与感恩,懂得坚强与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与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与发扬着,相信与期待更多的爱与梦想被点亮,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善良的人,收获福报,祝福您们健康长寿。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篇18
江梦南
女,瑶族,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博士研究生。
半岁时,江梦南因用药物失聪,开始学说话的时候,从字、词到日常用语,她对着镜子学口型、摸着父母喉咙学发音,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从小到大,凭借优秀的学习成绩,她成为家乡小镇上近年来唯一考上重点大学,最终到清华念博士的学生。
按照计划,江梦南将于明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她就读生物信息学专业,江梦南的目标始终是明确的,那就是解决生命健康的难题。
(颁奖词)
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
我们觉得,
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
从无声里突围,
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
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
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
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
——《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江梦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