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网 > 观后感 >

观后感夺冠观后感

时间: 新华 观后感

写观后感需要我们对电影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这可以帮助我们增强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什么样的观后感夺冠观后感才算是优秀的呢?这里整理一些观后感夺冠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观后感夺冠观后感篇1

1986年,女排写就五连冠伟业,但随着主帅变更、名将退役,中国女排青黄不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一沉寂,就是17年。

直到2001年陈忠和上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淘汰上一代名将、提拔新人,在他的运筹帷幄下,中国女排队伍焕然一新。

陈忠和指导继承着老女排精神,最终带领中国女排赢得了久违的胜利!2003年第9届女排世界杯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阔别了17年的世界冠军奖杯,最终回来了!

他一手缔造了“黄金一代”,是与郎平相当的冠军教头。

2008年,陈忠和指导率领中国队,郎平坐镇美国队,两方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交锋,“和平大战”轰动一时。

陈忠和教练的扮演者不止一位,之前已经曝光年轻版的陈忠和由彭昱畅饰演,而任教期间应对举国上下的期望和瞬息万变的战局,始终笑对一切的传奇教练,黄渤当仁不让。

观后感夺冠观后感篇2

今天,在班里看了《夺冠》,真的感受到了什么是“女排精神”,还和女排队员一起紧张,一起高兴,“感同身受”一词真是我发挥到了极致。

影片一开始,80年代的女排国家队的队员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职位,尤其是老国家队的队长,她是出了名的“要球不要命”,膝盖软骨的磨没了,这个时候还给她的膝盖来了个特写,只见她膝盖流出的血已经渗出了护膝。

后来,这就80年代的中国女排打赢了日本队,其中便有我们现在的郎平教练。再后来郎平教练去了美国。一次中美对战,恰好是郎平教练和“自己”曾经的陪打教练(现在也是主教练)各自带队。然而,郎平教练怕的不是自己会输,而是会赢。

而不幸的是中国队输了,但是郎平教练却成了“万人唾骂”的对象。不久,她辞去了美国女排主教练的工作,重新回到了中国女排又成为了主教练。

郎平教练改革了中国女排,增加了主攻手,还向全国各地招人。关心女排队员的身体……甚至还询问队员“你爱排球吗?”然后,两三个人离开了国家队。想到这儿,我觉得我也该问问我自己“我所做的一切,我都热爱吗?喜欢吗?”

中国队站巴西时,所有人都觉得中国队必输,直到2:2平时,我为国家队队员们捏了把汗,的比分达到14:13时,全班所有人都紧张地注视着屏幕,因为巴西还有一分就追平了,我们还有一分就赢了……最终,中国队以3:2赢得了奥运会冠军!

喜欢这部电影里这么一句话:鹰可能摔到鸡都不低,但鸡永远飞不到鹰那么高。”没错,如果你够好,就不会怕跌落,如果你不够好,那就永远不是最好。

观后感夺冠观后感篇3

在国庆假期间,学校发了电影票,我去看了电影。看的电影名字叫做《夺冠》,它讲述了中国女排的过去的经理。夺冠,一个多么轻易说出来,但却又难做到的词。但她们做到了,但在他们光鲜的背后是那不懈坚持的努力和拼搏的精神。

《夺冠》它讲述了两个时代的中国女排的故事。拉开帷幕我便看到了80年代的中国女排,那时的她们自信、张扬,无惧风险,勇往直前。哪怕身上带着无数伤疤,也要去拼,去做这件风险很大的事情。但当他们踏上世界冠军这条路时,风险和害怕将迎着风去面对,终将化解,一往无前,不畏缩也不回顾。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有回报的。在看我们这个年代,当受到前辈的鼓舞时,乘风破浪,无所畏惧。都是踏着星星的梦想,去看那最美的天空,生活在无边无际的梦中。在我们这个年代并不像是90年代那样,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随心所欲。只能尽自己唯一的努力换取一片小小的云朵,去夺得一片天空。夺冠就像一场梦一样,去唤醒我们沉睡的斗志。

当阳光划过天空,星星终将会坠落。

当80年代的女排赢得了第一次世界冠军,我为她们欢呼。在看她们比赛的过程时,我看到她们的教练,合上了战略,让我觉得她们的教练相信她们了,相信她们一定会夺得世界冠军。

当时我在看电影时,看到郎导宣布参赛名单,而一名队员因为能力高超,但是却被对手摸透了她的套路,不能继续参赛。让我觉得非常可惜,也让我明白,球场如战场。有用的留下,没用的淘汰。这使人懊恼的赛制,却也是不能改变的,因为一旦有了情感,不免总是有失望的,要学会去接受。但当看到中国女排夺冠时,我又忍不住为她们喝彩,她们是值得的。

一切努力终将会得到回报,放手去做吧!

观后感夺冠观后感篇4

但由于地理环境、饮食上的差异,亚洲人相较欧美人还是要更“娇小”灵活些。所以很多体育竞技上的“大球”类项目没有“小球”类项目那么出色。

唯一一个振奋一代中国人的大球类运动就是排球了。

七连胜,五连冠,激情燃烧四十载的背后,是中国女排们一如既往的坚持——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排球体育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1981年,中国女排以7战全胜姿态获得冠军,成为三大球中的首个世界冠军。

之后在1981-1986年创造了“五连冠”的奇迹,很是振奋人心。

稳定的发挥,强力的扣球技术使得有“铁榔头”之称的郎平进入公众视野。

之后随着老队员退役,新队员经验不足,发挥不稳定。90年代女排成绩开始下滑,跌入谷底。

直到世界杯赛,陈忠和教练带领中国女排夺得了阔别的世界大赛冠军。并于雅典奥运会上夺得了阔别的奥运冠军。中国女排成绩开始回升。

电影以北京奥运会,陈忠和带队的女排和郎平带队的美国女排交锋拉开帷幕——

三十年的老队友一朝成为对手,串联起了女排三十多年艰苦打拼、实现辉煌的竞技历史。

因为身高的劣势打不上男排主力,于是来到女排做陪练的陈忠和终憋着一股不甘的劲:“他们不信啊,他们说我们永远高不过俄罗斯,也跳不过巴西,也没有塞尔维亚和意大利的力量。”

那我们就在赛场上“一分一分地把球咬回来”。

曾望着墙上的国旗说“3.22米是海曼的摸高,总有一天我会超过她的”的郎平,在女排再次跌入低谷期时二进宫接手中国女排。

从女排世锦赛亚军,到时隔十一年,重返世界之巅拿到了世界杯冠军。再到里约奥运会摘金,女排大冠军杯,六战六胜再拿冠军。

到20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顺利获得奥运会资格,并且以11连胜的骄人战绩卫冕世界杯的冠军。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训练,咬牙坚持的意志。

被具象化成为训练场墙面上深浅不一的凹痕,那是女排姑娘用血汗与意志一个球一个球凿刻出的努力证明,是历史的印记。

而陈可辛导演为了“希望让观众从中看到真正的女排精神和年代变迁”,在专业排球队运动员中挑选了外形神似第一代中国女排的12位选手。

还找来郎平的女儿白浪扮演青年郎平。

整部电影的灵魂人物郎平、陈忠和则由巩俐与黄渤强强联手出演。

不管是题材、演员、服化道等等无一不体现了用心二字。激情燃烧四十载的英雄血泪史,值得我们致敬!

观后感夺冠观后感篇5

上周末,我非常有幸的与公司同事一起观看了《夺冠》这部电影。

影片以时间为线索,重现了1980年战胜日本队首夺世界冠军、08年遗憾负于郎平执教的美国队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战胜东道主巴西最终夺冠的几场比赛,展现了中国女排三十余年波澜起伏的发展之路。

整部影片中最令我难忘的,其实是郎平问队员们:你们为什么打排球?你们爱排球吗?有的队员因为这句话终于忠于内心,下定决心去读书,有的队员则终于认清自己打球的目的,更加坚定的走下去。

我想,其实大多时候,我们普通人决定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很难说是因为真正的热爱。正因为这样,才会得过且过,并且非常容易被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干扰。所以我们必须在做的过程中寻找到我们要做的原因,这样做一件事内心才有了支撑,在遇到困难时不会轻言放弃,最终才更有可能成功。

强大而坚定的内心才能重燃我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坚韧拼搏的事业进取心。正如有人总结出的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会赢,也会竭尽全力。

观后感夺冠观后感篇6

女排的故事我是很小就听奶奶讲过的,但这里的精神二字,我还是幼儿园时才略知晓了含义,女排精神大概讲的是努力拼搏,永不放弃吧!昨天王老师实现他的承诺福利,观看《夺冠》后,我陷入了沉思,仅仅是这样吗?

影片开始展示的是八十年代,朴素的服饰朴素的笑,女排老队员们配合默契,这时我有种领悟的感觉在我心头徘徊,是什么呢?直到当老教练说出没有你,没有他啊,只有我们时,我突然明白这就是团结,她们都在为集体而战,这是那个时代深深的烙印,为实现爱国主义而团结奋进的体现自带荣耀。

镜头一转到了三十年后,郎平以国际化标准改革了女排,这些新队员们得到了更好的训练资源,这时的女排应该站在巅峰才对啊,却一次次的败绩另人迷茫,“老女排与新女排有什么不同吗?”这个疑问随着影片的播放在我心中停留,当队员们连夜训练时,我终于有了答案。第二天与巴西的对战格外激烈,她们是带着必胜的信念的。对,信念!他们的信念是把排球当做生命热爱。三十年前老队员们的信念是对于祖国的爱。信念也许不同,但它始终支撑着女排不停歇的脚步,我想这也是女排精神的体现。

什么是女排精神?

它不是一定赢,而是即使明知道自己会输,也要一分一分地赢回来。

它是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它是团结奋进、永不言弃,她是逆境奋起、不骄不馁。

它是刻苦伴随的努力必胜的信念。

观后感夺冠观后感篇7

在10月1日国庆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看了一部振奋人心的电影——《夺冠》。

这部电影描绘了中国女排拼搏奋斗之路,讲述了一代又代女排队员从5连冠到低谷再到重返巅峰夺取冠军得心路历程。中国女排顽强的精神和惊人的技术令人敬佩。

她们精湛的排球技术体现在中国女排的主教练——郎平身上。她带领中国队打败了一直很强大的巴西。她能准确的判断对方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并找出弱点进行攻击。她巧妙用人,用一个从来没有上过场的新人,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她不仅技术高明,还很热爱排球。因为,她只有热爱排球,熟悉技巧才能准确无误的发现对方的弱点,巧妙用人。

中国女排不仅有实力,还有良好的精神。

她们肯吃苦耐劳,在原来要什么没什么的情况下,没有喊过一声苦,她们靠着顽强的毅力和决心在对抗日本女排的时候多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应了她们“训练基地”的墙上的一句话:“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她们还有团队意识,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原先人很少的情况下,为了能让队友休息,有些人负伤,还咬紧牙关,继续在比赛场上奔跑,跳跃,坚持到比赛结束。

中国女排有不畏强手的精神,当时中国女排在小组塞上以最后一名的成绩进入淘汰赛。当她们得知对手是强大的巴西时,她们并不气馁,更加顽强的练习,为对抗巴西做充足的准备。在当时,我们中国女排和巴西根本不在同一个水平上,按理来说是不可能赢过巴西的。在来到赛场时,她们不因为对手是强大的巴西而畏惧,她们愈战勇,打败了巴西,创下了一个惊人的奇迹。

马上就要召开三条运动会了,我希望我们班的女生大绳队能像中国女排一样团结一心、顽强拼搏、不畏强手。预祝女生大绳队能在三跳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成为本届三跳运动会的冠军。

观后感夺冠观后感篇8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去风雨操场看电影《夺冠》,这个电影讲的是历届女排的队员打比赛的故事,我们看到了她们那时艰苦的训练,在那激烈的战场上比赛。

艰苦的训练有哪些呢?比如:跳网拍手、拦球、举100公斤不等……中途有一队是我国最好的男排队员来跟女排队员打一场虚拟排球赛,比分3比3平,中国女生没有骄傲,也没有失落,而是更加努力的训练。

这个电影里我最喜欢郎平了,因为她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但是,我更喜欢女排队员的精神,她们的一个教练说:“在赛场上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

她们的精神创造了1982年至1987年的五连冠,之后,一部分老队员退赛,郎平也当上了美国女排的主教练。

在之后二十多年内,中国女排一直都没有拿到冠军,随着女排的不断努力,终于,在2003年又拿到了冠军,甚至在2004年再次登上了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

生活就是如此,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以顽强的意志力予以拼搏,才能得到你所想要的结果。

观后感夺冠观后感篇9

写在前面: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阿来:乡村教育是重要的,但常常被忽略;乡村教师是伟大的,却不应该被遗忘。

阎肃写下这样深情的评价:星星和月亮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阳和温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

今天我看了感动中国颁奖典礼,里面有张艺谋奥运团队,唐山十三农民,武文斌,经大忠,李隆,金晶,吉吉,神奇航天员,李桂林,陆建芬,韩惠民。颁奖典礼中我最感动的是李桂林和陆建芬这两位人物,因为二坪这个过去的"文盲村穷山村",现在成了"文化村"。

昔日的荒凉到今天的精神巨变,与这两位老师付出的心血是分不开的。他们18年扎根这里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他们的颁奖词是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在实际生活中我要学习他们坚持不懈,乐于助人的两大特点,我在平实生活中也要乐于助人。我看完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让我很感动,特别是李桂林、陆建芬他们告诉我要坚持不懈,乐于助人。

观后感夺冠观后感篇10

很多年后,中国更强大了,中国人依然会想起20_年8月21日的这个场景:中国女排姑娘站在里约奥运会冠军领奖台上,齐声高唱国歌: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中国女排里约之行,完全能够拍成一部大片,逆袭命运,咬牙死磕,绝地反击,最终迎来气壮山河的胜利!

这是里约奥运会中国人最关注的一场比赛。一位“80后”妈妈在朋友圈里写道,她带着6岁的女儿在客厅里看完了这场直播,“奏国歌时,我把女儿拽着站起来,一齐跟着唱”。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有刻骨铭心的团体记忆、共同情结,对中国人来说,中国女排就是团体记忆、共同情结。新一代中国女排在里约的伟大胜利,又在中国年青一代中延续和强化了对这支队伍和“女排精神”的认知和情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帷幕,封闭已久的中国大门,向世界缓缓打开。那是一个中华民族争取“球籍”的年代,百废待兴,而又迷茫困惑,中国人需要精神偶像。关键时刻,中国女排带来了一场关键胜利。1981年年底,中国女排以亚洲冠军身份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7战7胜,首次夺得世界杯赛冠军。

那时在中国,黑白电视机都不多见。决赛那天,人们黑压压一片守在电视机前、广播前,收看收听中国女排对阵日本队。在主场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一个叫郎平的北京女孩扣下了世界冠军,中国女排3:2获胜。举国沸腾。天安门广场上,人们彻夜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

在今日回望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一个活力燃烧的年代,那是一个人人谈梦想为荣的年代,那也是一个国人争先恐后用勤奋与智慧改变祖国面貌的年代,而中国女排用“五连冠”的佳绩,对各行各业的中国人起到了激励、感召和促进作用,为当时的改革开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诚如当时《人民日报》头版评论员文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所言:“她们的胜利捷报,也使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全国人民得到极大的鼓舞……看看女排,想想自我,我们难道不应当好好向她们学习吗中国女排在体育战线上为国争光,我们就不能在自我的岗位上为祖国多作贡献吗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

三十多年过去了,中国早已今非昔比。198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还不到5千亿元,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67万亿元。各个领域,中国都迎来了收获时刻。中国人对待奥运金牌的心态,越来越理性。毕竟,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已不仅仅是体育了。可是,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对巴西、荷兰、塞尔维亚的比赛,为何仍然让中国人揪心关注、热泪盈眶

这又是一场关键时刻的关键胜利,远远超出了一块金牌的含义。中国人从这场比赛中,看到了梦想的复苏,看到了奋斗的价值,看到了精神的力量!

在今日,中国已进入改革攻坚阶段和深水区,前面路上充满激流险滩,每进一步,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应对改革的复杂形势,许多人像中国女排在里约那样“一分一分咬牙顶”,但也有人迷茫,也有人退缩,还有人堕落……在今日,时代和人民对精神的渴望和呼唤,越来越清晰有力。

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如果没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没有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在世界上生存,更谈不上实现伟大的梦想。

“只要坚持,梦想总是能够实现的”——中国女排在里约的坚持,不正是形象地指明梦想实现的路径吗中国人用“女排精神”去坚持去努力,像中国女排那样专注、团结、拼搏,必须能够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的提出,基于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大背景以及当代中国发展现状,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齐,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梦想总是美丽的、动人的,是激励人前行的不竭动力,但追梦之路,并不平坦,有不少的艰难与险阻,有不少的挑战与考验。

如果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女排之崛起,极大地激励了中国人投入改革开放;那么,三十多年后的今日,中国女排的胜利,将再度激发中国人的精神动力,自信地走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

观后感夺冠观后感篇11

今天,老师让我们观看了影片《夺冠》之后,使我明白了中国女排精神内深刻内涵。

《夺冠》再现了中国两代女子排球运动员顽强拼搏,最终取得成功,夺得冠军的故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们的第一代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在器械简陋、条件艰苦的情况下,靠她们坚强的意志,顽强拼搏精神,拼命地进行训练,终于冲出低谷,走出黑暗,荣获五连冠、七连冠,成为了世界体坛上的闪耀巨星。新的世纪,郎平带领的第二代运动员们又团结一心,刻苦训练,靠坚强的意志练就了过硬的本领,靠卓越的技艺战胜了巴西排球队,再次摘取世界桂冠。整个影片激动人心,深刻诠释了顽强拼搏的中国女排精神。

影片一开始,就把我们拉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时,中国女排一直不被世人看好。为了在与日本球队比赛时夺得冠军,她们只得没日没夜地练,甚至大年初一也不歇息。负伤了,她们忍受伤痛;跌到了,她们再爬起来,从不喊累,从不叫苦;当她们被一个个快如闪电的排球打到在地时,当她们无法抵挡对手的攻势时,她们从未放弃,仍然进行着魔鬼式训练。最令我感动的是那些老队员们练习排球时,硬是把坚硬而又平坦的球场地面练出了一个又一个坑,这是女排姐妹们日夜奋战的烙印,这是中国女排顽强意志的体现!

新世纪伊始,中国女排又走向了一次低潮,无缘世界赛事。当中国第二代女排运动员在巴西参赛时,竟听到让我们卷铺盖走人的嘲笑。面对别人的讥讽和羞辱,中国女排忍辱负重,立誓拼搏。虽然,她们前几场比赛接连失败,但在与巴西队淘汰赛中,她们不畏世界冠军巴西队的强势进攻,沉着冷静应对,打出了她们的最好水平。当中国国歌奏响的那一刻,我感到无比自豪,为不屈不挠的中国女排精神自豪。

女排队员们,她们用超强的战斗力,用顽强的团结拼搏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女排精神,将永远引领着更多的追梦人奋起!

观后感夺冠观后感篇12

今天上午,中国女排在对阵塞尔维亚队决赛中以3:1获胜,重现“铁榔头”和“天安门城墙”的风采,将奥运冠军的奖杯重新揽入怀中。中国女排从小组出线到四分之一赛再到半决赛,一路过关夺隘,打得十分艰苦,终于跻身决赛,夺得冠军。对手虽强悍,但中国女排的霸气不减当年,气势如虹压倒对方。

中国女排为两代人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几十年来,中国女排走过风雨征程,有怀抱大满贯的狂欢,也有败走亚运会的懊丧。此间,升腾和陨落轮回,山峰和峡谷共存,荣耀和屈辱同在,赞美和吐槽并行,鲜花和荆棘互映,风光和冷落相伴。

难忘35年前11月16日的那个傍晚,中国队与东道主日本队对垒的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决赛叩击全中国人民的心,男女老少屏住呼吸守候在收音机和黑白电视机前,空气都似乎已经凝固。中国姑娘顶住主场球迷疯狂喧嚣声的干扰,奋力拼搏,终以3比2艰难获胜,世界冠军的奖杯第一次投入中国女排的怀抱。

中华大地沸腾了,山呼海啸般狂欢。当晚天安门广场彻夜灯火辉煌,激情燃烧的市民们振臂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第二天,《人X日报》头版发表评论员文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滚烫的语言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心声。

旋即,中国女排成了各行各业的偶像。此时,适逢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女排彪炳史册的战功无疑是凝聚中国力量、振兴中华的精神支柱。

岁月沧桑,历史积淀。中国女排与中国女乒一样,一“大”一“小”,在国际体坛上旋转、闪烁、发光,一个是舍我其谁的王者之气,一个是不畏强敌的亮剑精神,同样让中国人为之骄傲。

在奥运赛场沉寂了的女排精神复活了,又见女排精神,王者归来,不仅为中国奥运军团注入一剂“强心针”,还将鼓舞亿万国人以洪荒之力砥砺前行,去追寻中国梦。

我们的女排队员在“铁榔头”的领导下,以“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登顶世界体育高峰,成就了中国女排的辉煌。

广大球迷力挺女排姑娘们,“我们不奢望一定拿到冠军,但会期望感动国人的‘女排精神’能够持续闪耀里约、绽放光彩。”

这种精神早已超越竞技体育的时空界限,成为一种意念一直渗透进各行各业。今天的中国,已不需用奥运金牌向世界宣示什么,中国力量经年累月的积累已为世界所认知,但拼搏奋斗提炼出的“精气神”,却是当下中国社会需要绵延的。这几天,中国女排燃爆舆论场,引发了一场“全民力挺女排”的狂欢,这是中国社会的主旋律。在实现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中国人民也需要用女排精神克难攻坚,为中国梦再铺一段五彩路。

冠军只有一个。但勇冠三军的精神属于每一个球队、每一个人。中国女排夺得奥运金牌,可喜可贺,她们的拼搏精神更可圈可点,中国女排凝聚了中国力量,这才是中国女排赢得这场决赛的真正意义。

观后感夺冠观后感篇13

电影《夺冠》以中国女排传奇人物郎平为主线,再现了中国女排3个不一样的阶段,中国女排现役队员的参演更让影片增色不少。作为中国体育的最大IP,想把“中国女排”拍好并不容易。导演陈可辛没有面面俱到,而是做减法围绕两代女排队员和3场比赛来讲故事。《夺冠》并非中国体育电影的开山之作,但此前的作品大都寂寂无声,远没有《夺冠》这样受关注。除了中国女排这一特殊题材之外,拍摄手法、故事处理、人物预设等方面,陈可辛都拿捏得比较到位。

中国女排是一个团体,要想还原过去30多年历程,135分钟的影片时长是不可能的。陈可辛说,过去两年的故事积累,足足能够拍5部电影。如何取舍,如何更准确地还原、展现女排精神,这就要求导演和编剧得有取舍。

从1981年至今,中国女排共拿到10个世界冠军,《夺冠》一头一尾选取了其中两场比赛,对应新老女排两个阶段。

第一场是1981年第3届世界杯,中国女排在最终一场3比2战胜日本队,拿到中国三大球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另一场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但影片并没有把重点放在中国队决赛3比1战胜塞尔维亚的那场球,而是聚焦到与东道主、世界第一巴西队的8强战。

这两场比赛虽时隔35年,却是中国女排“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精神的延续和传承。时代在变、队员在变、对手在变,但中国女排的精神从未改变。

上世纪60年代,有“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女排在大松博文的调教下一度创下118场国际赛事连胜纪录。中国队能在大阪从霸主日本队身上拿到第一个世界冠军,对提升国人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不言而喻。用中国女排主教练的话来说,“这场球如果拿不下来,你们后悔一辈子!”

里约奥运会与巴西这场球也是世界排坛的经典之战。此前小组赛,中国队以第4名的成绩勉强进入淘汰赛,8强对手则是世界第一、主场作战的巴西队。从2008年至2016年,中国女排与巴西队的交手战绩为1胜18负。即便这样,中国女排仍顽强地以3比2淘汰巴西,此后接连战胜荷兰和塞尔维亚夺冠。

巩俐称出演女排英雄压力与挑战并存。

观后感夺冠观后感篇14

19日,电影《夺冠》(原名《中国女排》)在北京举行首映礼,导演陈可辛,监制张一白与主演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白浪等出席,分享拍摄故事传说。

电影《夺冠》的故事传说跨越35年,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__年重返世界之巅,致敬几代功勋,再现中国女排这支王者之师一路的荆棘与荣光。

在导演陈可辛看来,《夺冠》是一部用中国女排精神拍的电影,同时也是一部带有使命感的电影。什么是女排精神?陈可辛用郎平的话给出了答案,“郎导一直说,女排精神是不一定赢,但是明知道自己输,都会一分一分赢回来。”

陈可辛介绍,在拍摄80年代女排戏份时,剧组搭建了一个实景的漳州训练基地,“我们把地板一块块从福建漳州搬到北京。这些地板上都是当年女排运动员的.血、泪和汗。”

最早,对于出演郎平,巩俐一度觉得担任不了这个重担,因为郎平在她眼里,是全世界很多女性心中的偶像。为了演好郎平,巩俐曾翻阅了大量资料,也去比赛现场观摩。黄渤也坦言:“我们的队员全都是真的职业排球运动员,但我们并不是排球专业的人,你要对一位专业人士进行指导、指示,这太难了。”

首映礼观影结束后,不少观众都给予了高度评价。81岁高龄的资深解说员宋世雄激动地说:“我又想起我们中国女排所走过的艰难历程,特别是1981年世界杯的场景历历在目。这部影片反映了中国女排的精神,我向创作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谢意,谢谢大家!”

那英则“后悔”没带纸巾,感慨电影唤回了她对女排的热情:“80年代女排夺冠时我才十几岁,电影唤起了很多年没有的那种热泪盈眶。”从小看女排比赛长大的冯绍峰表示,巩俐的表演非常精准。

观后感夺冠观后感篇15

10月8日晚,我与妈妈一起在电影院观看了电影《夺冠》。

刚开始是在1978年,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我们也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女排。

真的很震撼,在最早的排球训练馆中,没有灯,没有高科技,只是两筐球,一张网,几个杠铃。当时的训练很苦,球员们训练完回到宿舍后,基本倒头就睡。其实教练也是有苦衷的,因为当时中国科技并不发达,于是,为了防止其他国家通过计算机来得到自己队员的实力信息,他不得不通过高强度的训练,使队员们在赛场上爆发出最强的实力。由于这样高强度的训练,才使得我们的女排在日本比赛时,面对着既是东道主,又是东亚魔女的日本女排,我们中国凭借自己的努力,险胜。

我觉得如果把《夺冠》这部电影总结成一句话,那一定是“努力终会有回报”。比如说当时的郎平,教练让她举重100公斤后再碰球。这其实就是教练在刻意练她的臂力,因为在球场上臂力与技术同等重要,也正因如此,她才会成为中国女排的主教练,带领女排走上世界舞台,成为世界第一。

努力终会有回报,努力、坚持、不放弃,也是女排精神。

观后感夺冠观后感篇16

有一种骄傲,叫中国女排;有一种精神,叫女排精神!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1981年以前中国女排从来没有拿到过世界冠军,连中国男排都看不起她们,但她们并没有放弃,每天都在教练的严格要求下坚持艰苦训练,一颗颗豆大似的汗珠从脸颊流过,手上、腿上有一道又一道的伤痕,这一切都是为了1981年和日本女排争夺冠军。比赛那天,中国女排用自己的努力和辛苦换来了中国女排有史以来的世界冠军。众多中国人在一台电视机前面为她们欢呼歌唱国歌……中国女排,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生死攸关的中巴大战,几代女排人历经浮沉,却始终不屈不挠、奋力拼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电影中有个叫郎平的角色,人称铁榔头,是“世界三大扣球手之一”。她背负着国人重振国风的期望,一次次带领中国女排站上世界之巅。她有着60岁的年龄,80岁的骨头,人们都说她从脖子上到脚下没有一块骨头是好的。郎平的人生分为三个阶断:1981年她和队员一起打败了“东洋魔女”日本女排;2008年她移居美国,以美国女排教练的身份在北京奥运会打败了中国女排;在2013年她辞退了美国教练的工作,返回到中国做女排教练,最后以3:2,战胜了巴西女排。

我看完了这部电影后,受益匪浅。第一是我觉得我们在学习上就要具有女排精神,不要因为学习上有一丁点儿挫折就放弃。特别是郎平,时时刻刻为了祖国的荣誉,她半个人生,中国的字眼占据了一半。第二是我们要像中国女排几代运动员一样团结同心、无私奉献。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集体的力量才是强大的,我们要学会团结,才能发挥整个集体的最强力量!

总言而之,中国女排是我们大家学习榜样!

观后感夺冠观后感篇17

你爱排球吗?你爱你的学习吗?你爱你的祖国吗?昨日看了2020年热播的《夺冠》竟深有感悟。

《夺冠》讲的是,从中国女排传奇人物郎平为主线,记录了中国女排的进程。

“杯子”为什么能装水?因为它是空的。这是夺冠中经典的句子,因为只有空的杯子才能装下水,郎平教练也说,“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的包袱太重,而我希望你们能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你不用成为我,你只要成为你自己,那一刻,我竟真的明白了。杯子能装水的真正含义。正因为杯子是空的,它才可以装下水这种物质,人么,亦是如此,心只有一定的空间与内存,它不可能承载得了那么多东西,一但承载了过多,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是压弯骆驼的最后一根草,我们在生活中需要的往往不是很强的业务能力和学习能力,是一颗可以调控水体积的乐观,不要再快满。不要在快满时强加入水。

其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那一个个被排球打出的凹面,这不单单是平面向内凹的状态,更多的是女排队员的青春,他记录了女排们的愤怒,更记录了他们的青春。

不知怎么面对郎平那一次的排球比赛,面对心跳声的伴奏,面对心的悬空,明明已知道结果,内心却无法放松,面对外国人对祖国的嘲笑,我竟心生怒火,这或许就是对祖国的肌肉记忆了吧?缘分真的很奇妙,冥冥之中,没有出生在拥有种族歧视的美国,没有出生在多战争的中东,而是生在中国,生为中国人,我骄傲自豪。

观后感夺冠观后感篇18

一提到女排精神,所有人都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坚持不懈、奋发图强、顽强拼搏……简单来说,就是努力拼博,顽强到底。可看了电影《夺冠》,我发现,女排精神不止这些。

《夺冠》讲了两大故事,都是关于中国女排的,一个讲的是朗平作为队员时的国家队夺冠,另一个讲的是朗平作为主帅的国家队夺冠。这两个故事,就是对女排精神的完美诠释。朗平作为队员时的中国队,每天从早到晚,一刻不停地努力训练,队员全身都是伤,却都坚持了下来。这精神不就是顽强拼搏吗?最后在与日本队的决赛中,原本处于劣势,最终反败为胜,夺得冠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时任美国队主教练的朗平带领美国队打败了中国队。之后,朗平回到祖国,大力改革中国排球,但效果却不理想,因为她的队员们心目中少了女排精神。在2016年巴西奥运会上,在与巴西队进行淘汰赛的前夕,队员们好像突然领悟到了什么,于是,他们打败了巴西,赢得了这场决定去留的关键比赛,并且一路凯歌,夺得了冠军。

看完电影回到家里,我坐在床上想了很久,一些声音就在我耳边一直徘徊:“拼啊,再不拼就没机会了!”“你们想想你们是在什么地方打球,要是你们输了,你们后悔一辈!”“有些人跟我说:‘你们打排球到底是为什么呀?即使你们赢了,大家也不会像以前一样跑到街上,又哭又笑,又叫又跳了。’甚至还有人说女排精神已经过时了。”“你们为什么打排球?你们爱球吗?”“我们那时候什么也没有,但我们心中,有这个;你们现在什么都有了,但你们心中,少了这个。对吧,女排精神。”外面的月光照进来,虽然已不是八月十五的月,但看起来也是那么的圆,看着看着,它竟变成了一个金黄的排球!

我收回了目光,继续思考:女排精神过时了吗?人们还需要女排精神吗?我为什么学习?我爱学习吗?还有,“我们心中有这个”中的“这个”到底是什么?是指女排精神?但明显不只是顽强拼搏。这一面布满着被排球砸出的痕迹的墙到底代表着什么?我沉思良久。我为什么学习?“为了我自己”这样的回答明显很潦草,我得认真回答这个问题。为了以后有更好的生活?这似乎又太遥远。那就是为了证明我自己吧!这就是答案。我爱学习吗?这个问题,有些难回答。我在上课的时候,心情是很愉快的,可在做作业时,心情却很难高兴起来。若做作业算是复习的话,那我就是爱学习吧。那“这个”到底是什么?这,大概是指团结吧。将心用一面墙连着,团结在一起,赢得比赛。在与巴西队比赛的前一天晚上,队员们聚在一起,大家坦诚相待,坦白了自己的缺点,并说一定努力改正。女排精神应该再增加三点:团结、坦诚和知错就改。最后两个问题,女排精神过了吗?人们需要女排精神吗?先将女排精神概括一下吧: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知错就改、团结、坦诚。这些品质,直到现在不是还在倡导大家这样做吗?那女排精神就还没有过时。既然中国女排能靠女排精神夺冠,那人们也能靠女排精神成功!那人们就还需要女排精神。

问题都思考完了,我睁开了眼睛。女排精神……我心中一直念叨着这个词。

观后感夺冠观后感篇19

日前,电影《中国女排》正式宣布更名为《夺冠》,1月19日,由王菲、那英合唱的电影片尾曲《生命之河》MV曝光,她们用温柔而坚定的声音,娓娓道出中国女排近40年的奋斗历程,也勾勒出以中国女排为代表的几代中国人不懈奋斗的时代乐章。

电影《中国女排》更名为《夺冠》的消息一出立刻引爆社交网络,由于新片名与导演徐峥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执导的片段重名,这个有趣的巧合也引发网友调侃,甚至徐峥本人更幽默回应:“我心甘情愿为中国女排拍摄预告片!”

今日,由王菲、那英合唱电影片尾曲也刷屏朋友圈。王菲与那英曾在首次合作《相约一九九八》,脍炙人口的歌词唱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渴望,瞬间红遍大江南北。在22年后的今天,两人再度合体,用温柔走心的歌声,歌颂几代人的偶像中国女排,再次唤醒国民回忆。伴随着优美动听的歌声,MV中展现的中国女排近40年奋斗历程也令人动容。MV不仅有大量80年代风貌的展现,也体现了社会风貌的变化,而中国女排的赛场边欢呼和掌声从未断绝,女排精神历经30余年,始终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导演陈可辛表示:“从1979年写到,电影三十几年的跨度,从女排的故事中也可以看到整个中国的变化。”

观后感夺冠观后感篇20

中国女排曾夺得1981年和1985年世界杯、1982年和1986年世锦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冠军,创下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个五连冠”,后又在2003年世界杯、2004年奥运会、2015年世界杯、2016年奥运会四度夺冠,共九度成为世界冠军。中国女排是中国三大球中唯一获得冠军奖杯的队伍。

“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当代“女排精神”可概括为无私奉献、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弃、自强不息。

“女排精神”的关键人物当数“铁榔头郎平。”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女排和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不仅是赢得冠军,更是知道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郎平这样鼓励她的“战士”。

30多年来,中国女排就是以这样的拼搏精神激励自己,战胜困难。就算状态处于低谷,就算实力不占上风,但她们咬牙坚持,绝不后退。正是在高峰与波谷的颠簸中,在赞美与质疑的嘈杂中,在胜利与失败的摔打中,在诱惑与谩骂的交替中,中国女排不迷失、不信邪、不动摇,把所有的困难照单全收,把所有的不利化为动力,任惊涛拍岸,看潮起潮落,一次次以拼搏的姿态带给我们惊喜与感动。“再难的逆境也绝不言弃”,“可以被打败但是绝不会被打倒”,“哪有什么洪荒之力,不过是在咬牙坚持”,中国女排正是凭着这样的执着勇毅去拼搏去奋斗。

其实我是个怕困难的女生,“女排精神”对我有很大的鼓舞,今后我要把女排的这种精神用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习中碰到难题,不要退缩,要开动脑筋,寻求答案。生活中碰到困难不要马上向大人求助,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做个迎难而上,积极立志的女生,加油!

1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