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网 > 观后感 >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简短

时间: 新华 观后感

在写观后感时,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电影的主要内容,包括主题、情节、人物关系等。接下来给大家分享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简短,希望对大家写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简短有所帮助。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简短篇1

一只皮箱,一身西装,一顶礼帽,还有一枚纳粹胸针。这就是辛德勒给人的第一印象。

在德国军官的眼里辛德勒只是一个想发战争财的商人,但他们绝想不到辛德勒先生的心中闪着一团如火的红。

那是一抹怎样的红啊!只是轻轻的一瞥,一个五六岁小女孩衣服上的色彩已经灼痛了他的心。在无边无尽的黑白底上,一抹小小的红是最耀眼最鲜艳的颜色。它是生命的红色,是希望的火炬,是太阳遗落在人间地狱的一线光亮,是辛德勒先生的心。

他用他的心换来了几千犹太人的重生,虽说对于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来说是微乎其微的,但那是先生用自己的生命来拯救这些犹太工人们的生命。“当你拯救了一个人的时候,你就拯救了整个世界”。没有话语,没有泪水,只有充满诚意的心。

《辛德勒的名单》不能只说它是一个悲剧,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扯碎给人看,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的更是心灵的冲击与震撼。当纳粹要撤出集中营时,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送进焚尸炉,载着尸体的手推车上,赫然闪现出一个强烈的特写镜头,那正是小女孩儿和她鲜艳的红上衣。此景不由得使人心头一紧,在内心深处发出压抑不住的颤抖。电影海报上的两只手,是小女孩和辛德勒的,说是辛德勒对犹太人的救赎,其实也是小女孩对辛德勒的救赎,换来了他救赎的心。红衣小女孩最终没能逃脱死神的魔爪,正是战争非人性的、残酷的、反人类的体现。

伤感,震撼,为战争的暴虐,也为人性的伟大。战争给人们带来伤害的同时,也让人看到了人间大爱。

同一背景的还有一部电影——《美丽人生》,一如片名,战争背景下的美丽,像和煦温暖的阳光,可在这阳光下,主人公基度被纳粹杀,把美好撕碎了。基度说:“爱是我们临死时唯一能带走的东西,它使死亡变得如此从容。”也许辛德勒正是怀着这样的一份救赎的爱从容的走完了一生。

一盏油灯,一部打字机,一个个名字,一份长长的名单。这是辛德勒坚定的救赎,换来了他们真实的灵魂。

奥斯卡-辛德勒,他是一个人,一个有救赎之心的人,他拯救了那个时代的灵魂与良知。

一曲悠远古老的犹太牧歌传来,依旧低沉而婉转,诉说着过去,一个有关救赎的故事……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简短篇2

在教室看了《辛德勒的名单》,对我的触动很大,之后在寝室我又看了一次,这部长达三小时的电影有太多的东西是震憾到我的脑子里,骨子里。描述二战的电影我们都看过很多,但是如果要我们在记忆里找出最经典的,《辛德勒的名单》必在其数。这是一部磅礴伟大的电影,在这部电影里,我能强烈的感觉到生命的重量!救一个人就是救了全世界!

整部影片中,最令我触目惊心的,不是焚尸场面的惨烈,也非毒气室中的恐慌与绝望,而是一个相对平淡的早晨。这个早晨,一群可怜的犹太人正在一个德军辖区的电网内如牛马般不堪重负地劳作。而该辖区的长官葛夫呢?他正光着上身站在卧室外的阳台上欠背伸腰,悠闲地俯视着他统御的犹太人。在他背后的卧室里,他的女生睡得正香。舒展完筋骨之后,葛夫缓缓踱回屋内拾出一条狙击瞄准远处劳作稍显迟慢的犹太人,将他们一一击毙。他歪着头,嘴里叼着枝烟,表情平和。每一声响,都惊扰到葛夫女生的睡眠。她使尽浑身解数,想让耳朵逃到声之外,可她失败了,因此她难受极了——响惊扰了她的睡眠,她难受极了。这决非突发事件,而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杀戮在他们的意念之中,已经不具有任何刺激性了,这种十分态的事件已被他们看作常态。这一点,我觉得比杀戮本身罪恶百倍。

有战争的地方就有英雄的存在。集中营的生命仿佛畜生一般廉价,被随意的践踏。犹太人的遭遇令人唏嘘不已,战争的惨痛代价让人不忍。人性在战乱中迷茫,如辛德勒所说战争从来只会凸显人性丑恶的一面,我们也看到纳粹军人对生命的漠视和肆意的残杀无辜的波兰犹太人。庆幸的是我们也看到战争的无情却激发辛德勒人性中善良的一面。他以自己聪明的头脑在战争中以低廉的劳动力获取了巨额的收入,是冷血资本家的代表。然而他又是良知尚存的,一次次救了那些犹太人,把他们带进了自己的避难所。

在影片的结尾,当收到幸存的犹太人送给他的金戒指,上有希伯来文: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一个世界,辛德勒先生情绪坍塌,一向以来以为自己已经做的很好的正义胜利感也败给了无力和沮丧,他指着自己的车,表示那能和歌德军官换10个人,又指向自己的胸针,表示那能换2个人,甚至更多。他泪流满面,抱怨自己的不够发奋,没能赚更多的钱,以至于他能拯救的犹太人才区区1100多人。那一幕,着实让我动容。在倾家荡产并且就要踏上流亡之路前,辛德勒先生最后彻底展示他伟大的一面,我肯定,他对于所有无辜的人类都有着宏大的爱。那一刻,居然好想哭。真正伟大的人从来不以自己的功绩而自傲,却还在检讨自己的不足引为罪孽。事实上,正如戒指上的箴言,辛德勒先生正是那段最黑暗岁月里的那道最亮的光。辛德勒的名单上的每个名字,则是生命的份量!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简短篇3

这个周末,我观看了一部关于二战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单。初次听到这个影名,是在初中时候的音乐课本里,那个时候便对它产生了好奇,但一直没有机会去看。

在这部电影快要结束的时候,我问了自己两个问题,设想如果我是辛德勒,我是否会那么伟大,如果我是戈特,我又是否会是那样凶残,再者,如果我是一位犹太人呢?我会怎么样,是顽强地与德军对战,还是走向死亡。而我却不想做任何人,只因自身的怯懦,坐在影片前的我,默默做一位旁观者,注视着一切。

影片的主人公便是辛德勒,他为营救犹太人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对于生命的尊重,对于每个犹太人的尊重,正是司法机关在整个纳粹统治期间的缺席者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影片里喜欢拿集中营里犹太人做活枪靶的阿蒙,也可以从对犹太女仆说“谢谢”和“我不想把感冒传染给你”等不少细微情节中感到些许温情。

而最令人讽刺的是,纳粹司法的判决里连这种极小的人性温情都没有,只有冷酷,不仅是对于犹太人,也包括波兰人等一切所谓的劣等民族。一个发生在1943年2月18日的案例,14个波兰农夫因屠宰了自家的猪,竟被控告为“非法屠宰罪”,屠宰自家的猪,不是很正常的事吗?却因此9人被关进集中营,3人被判死刑。而此案难道说明了人命不如猪命的道理吗?只要办理此案的法官稍稍怜悯一下人的生命,又怎会出现如此可笑的判决呢?纳粹法官之所以如此恐怖,那是因为他对其屠刀下生命的漠视,这正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最可悲之处。

《辛德勒的名单》的人性光辉反衬出纳粹时期司法的恐怖,提醒着人们必须用对生命的尊重去驱散那些法官黑袍下的阴影。不仅仅是对于恶法如此,对待优秀的法制体系时,也当这样。 也许这部影片并不是关于法学的,但那段历史的厚重却透过黑白的影像紧紧地抓住了我们的心灵,勾起了我们对于正义的渴望。

影片的最后,当辛德勒看到火化场中一具穿红衣的小女孩时,无疑他的内心是愧疚的,一个小孩,却也要遭受到如此的残杀,这是何等的凄惨。如同曾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所说,“《辛德勒的名单》具有回顾历史、发人沉思的艺术效果,我迫切要求你们去看看这部影片。”

希望更多的人能和我一样,被《辛德勒的名单》所感动。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简短篇4

利用周末的时间,我看了两部朋友推荐的老电影:一部是日本的《入殓师》,另一部是美国的《辛德勒的名单》,不一样的故事却放射着同样的人性光辉!

“《入殓师》以一名入殓师新手的视角,带领我们去观察死亡,在改变人们对入殓师这个职业的态度的同时,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那就是既然活着就要好好的活下去,死亡是谁都会经历的,只是死亡的原因不同罢了,入殓师只是人生通向死亡道路上的一个过客,他做的只是让活着的人记住死去的人,让活人更加积极的活着。电影在大家对入殓师职业的误解的背景下,描写一个年轻男人面对生活起伏,最终成熟的故事。”

豆瓣影评上的这段文字很好地诠释了电影的主题。《入殓师》听起来是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职业,而在影片中的描述是委婉而美好的——帮助别人踏上旅途的人。面对死者,入殓师庄重、宁静、温柔、认真的态度和专业熟练的技能,让人顿生敬意。我还很喜欢这部电影中用大提琴演奏的音乐,是日本著名的配乐大师久石让谱写的。主人公小林无论是在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演奏,还是在广阔的山间田野演奏,浑厚的音律都为影片略带沉重的主题抹上了一层向上的暖色!

看完《辛德勒的名单》,我只想说:人类战争太残酷,种族灭绝太残忍!好在还有一个不甚完美的辛德勒,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与仁心,如同影片中那个穿红衣服的小姑娘穿行在黑白绝望的犹太区逆流而上尤为印象深刻!影片结束时,黑白的屏幕转为彩色,已经步入暮年的犹太人,或者它们的后人,在墓碑上留下代表感恩的石块……每一个石块,都代表了当年的鲜活生命!

没有哪个民族是优等的或者劣等的,我们只知道任何一个生命的存在,都该受到尊重,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存在下去的资格。所以,辛德勒对一千多个犹太人的救赎,在战争中表现出善良的人性,才显得充满意义!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简短篇5

影片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大规模奴役屠杀犹太人的一段沉重的历史。

当犹太人被赶往犹太区时,街头的纳粹人高声喊:“快滚吧!该死的犹太人!”透过黑白的影片,我看到那些犹太孩子眼中的光渐渐黯淡,他们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无尽的苦难与折磨。我不敢想象,他们都还那么小,心中的憧憬与对美好的向往就这样被蹂躏;就像这黑白的画面,压抑得令人窒息。纳粹对犹太人的黑暗统治使犹太人彻底成了他们的奴隶。廉价的劳役成了犹太人生存的唯一选择。后来,电影中出现了一个人物——戈特,他把屠杀犹太人当成乐趣,在他的眼中看不到任何怜悯与宽恕,他仅存的只有拒绝、杀戮和无法言语的暴戾。

我仍记得他的犹太女佣海伦说:“我捉摸不透他的喜怒哀乐,我不敢靠近他,我感觉他随时都可能杀了我。”我还记得她眼睛里噙满泪水,恐惧的眼神与抖动的身躯如暴风雨般涤荡着我的内心……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一群逃难犹太人中的一位身着红色大衣的小女孩,她是这部影片中唯一一抹鲜红色,她天真无邪,活泼可爱,蹦蹦跳跳寻找着避难的地方,这一幕恰巧被辛德勒看到了,或许是被红衣女孩所震撼,他的目光久久不肯离开。女孩在一个沙发底下藏身,她悄悄的趴着,露出笑容。可看到这里的我心却如刀割一般痛,她多像一个天使!可混然不知恶魔的魔掌终会伸向她。后来,当红衣女孩再次出现时,是在运尸车上,她的红色大衣依然很鲜艳,可那已不再是希望了,而是我们心口的一颗朱砂痣。

电影的主人公辛德勒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德裔家庭,家境优渥,懂得享受美好生活。后因经济大萧条家道中落,来到克拉科夫寻找发财机会,交际手段高明,能言善道,靠敲诈勒索,让犹太富商给他投资;长袖善舞,靠贿赂德国军官取得官方合约。空手套白狼,短短的时间之内从两手空空发展成了大富翁以及军方的好朋友。他的本意是发财,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让他亲眼目睹了纳粹党人的残酷暴行,看到了犹太人被肆意地践踏和杀戮,他没有选择冷漠和逃避,而是巧妙地出手相助。他用高超的交际手腕买通军方,让犹太人到工厂来做工,让他们短暂逃离集中营的地狱;找个测试消防水管的借口,给火车内饥渴的犹太人带去生命之水;安慰悲苦绝望的女佣;劝告杀戮成性的军官用宽恕的管理方式;最后铸就了闪耀人性光辉的名单。不惜散尽钱财,置自身于危险,保护素昧平生的犹太人。人性的光辉在他身上层层释放。

“一流的智慧总是自相矛盾的”在辛德勒身上完美展现,他既自私自利、纵情声色犬马,又坚守善良的道德底线,彰显人性的光辉,这是一个真实的人,完美的人。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三好学生,但在关键时刻选择了做没有惠及个人利益,但却正确的事情。

战争,能揭露一个人的丑恶嘴脸,也能展现一个人闪光的一面。辛德勒在看到犹太人的惨状后,用自己的大部分财产换取犹太人的命,他的名单上打印着一千一百多个人的名字,这不仅是名单,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辛德勒舍弃了很多东西,却保护了一群生命,一个民族!

在犹太人成为自由民时,他们用唯一的金子为辛德勒做了一枚戒指,上面刻着:“当你拯救了一个人,就等于救了一个世界。”

这是辛德勒对自己的救赎,他的善行使一千多个人得以生存。想必,这是人性的光辉,是我看到的在这部影片中纳粹人的唯一闪耀的光芒。我时常想,假如我是辛德勒,我会倾其所有拯救犹太人吗?假如我是戈特,我会残忍无情地屠杀他们吗?又或者我是那个时期的犹太人,我是否能忍受避难时躲在粪坑里?是否能不惧怕死亡?我该怎么生存,又该怎么死去。我无法知道,因为我的懦弱,因为我没有勇气去面对,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所以,我只能当一个旁观者,为辛德勒的光辉赞颂。为戈特的残忍而愤怒,为无辜遇难的犹太人而惋惜,为幸存的犹太人祝福。

时至今日,难忘的是那份厚重的名单,更历历在目的是黑白画面中穿梭在人群中的红衣女孩,她是最炽热的火焰,也是人们心中最灰暗的角落。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简短篇6

故事的主任公辛德勒,本是一名纳碎成员,他利用战争来发了战争财,而后由于纳碎人员不顾世界的反对,以种族歧视为由,大量残害犹太人民,使无数的犹太人面临家破人亡的命运,而其中由于辛德勒的良心发现而使部分的犹太人免于于战乱。

本文不断写辛德勒与纳碎人员的对话和表情,来写出纳碎人员手段狠毒灭绝人性,为天理所不容,和辛德勒在此过程中以“战争财:来赎罪。在和纳碎人员的对话中也体现的辛德勒的机智勇敢,也体现了罪恶的本原:经济,也就是金钱。

在纳碎时代,犹太人受到了无可估计的损失,在纳碎人员的眼中犹太人什么都不是,想杀就杀,想辱就辱,而文章通过辛德勒良心的觉醒来体现纳碎时代即将结束。

也说明了纳碎成员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恶魔凶手,他们只是受到了蒙骗而已。

作者以主人公辛德勒为名,一语双关,从侧面来讽刺西特勒的奸诈,丧心病狂。

最后,文章以犹太人的联名上书来证明辛德勒的“无罪”还用他们仅有的金制品为主人公打造了枚戒指,来感谢他的救命之恩。体现了犹太人高尚的品格,和恩怨分明的精神。

作者想写本文来警告世人,不要被一时的诱惑而冲昏了头脑,不要昧着良心做事,如果已经作错了事要尽快迷途知返,尽自己的可能去弥补自己的过错,而不要一错再错。每个人都会有做错的时候,如果及时弥补那就还能宽恕,否则他的行为就是可耻的令人所不容的。

我们应该吸取历史的教训,为那些贫困,无助的人尽份力,为世界的和平繁荣而尽力。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简短篇7

看完《辛德勒的名单》,眼泪又一次不住的落下,尽管不是第一次看,可是仍然有种揪心的感觉。看着喻示犹太人悲惨命运的黑白画面,听着夹杂在犹太儿童清澈无比的圣歌歌声极其不协调的枪声,整个影片默默地展示着那段哀伤的过往。特别是那个红衣小女孩懵懂地穿行于人群,与再次出现在运尸车上的对比更是让人悲伤。犹太民族遭遇的是一段阴暗的历史。在希特勒的领导下的第三帝国期间,根据粗略统计,约600万犹太人、数千万其他人因为希特勒的种族灭绝政策而被杀。每次读到那段历史,我读有种莫名的恐惧。但是这种恐惧却并非来自于大规模屠杀本身,而是屠杀是在极其有秩序的组织之下进行的,尽管屠杀对于人类来说确是恐怖的梦魇。不仅仅屠杀是流水线作业式的,就连从区分犹太人到送入集中营的所有程序都是国家机器高效率运转的结果。而最悲哀的是,每张把犹太人送进死亡工厂的证件都有法官的许可。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纳粹时期的司法机关都无法摆脱助纣为虐这一污点。因为纳粹所有残酷对待犹太人的法律都是在司法机关的运作中得以顺利的执行。也许有人会辩解到,因为德国法官所受到是实证主义法学的严格训练,所以只能依照法律严格执行,哪怕有违本性。可是真实中的德国法院却经常跨越制定法的界限适用法律,如1939年4月法兰克福地方法院判处仅看了一德国少女一眼的犹太画商马克斯构成“进行侮辱和当众伤害”罪,其侮辱仅由看了一眼构成,远远超越了其司法依据《保护德国血统和德国荣誉法》里对于侮辱的界定。也许还会有人辩解说,在纳粹的思想宣传下无法辨别这样的法律是不正义的恶法,更无法拒绝适用违背正义的法律,因为没有一个足以使其忽视自身可能遭受迫害的危险,义无反顾进行公正审判的环境。无可否认在很多时候确实是形势比人强,不得已而为违心之举。然而这个理由可以用于普通的德国人,却无力抹去司法的污点。的确,当时架构于优生学基础上的纳粹法学理论对于屠杀有着充分的理由,但是作为正义守护者的司法机关却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对于人类个体的尊重,这一法律的终级价值目标。在强权之下,也许无法拒绝不正义之法,却至少可以逃避,至少可以选择不同流合污。明明知道纳粹进行的是屠杀,却仍然助纣为虐,这比直接杀人者更加恶劣。无论有着怎样冠冕堂皇的理由,即使是作为执法者在执行实实在在的法律,依然最终要为此承担责任,接受制裁。

影片的主人公辛德勒为营救犹太人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对于生命的尊重,对于每个个体犹太人的尊重,正是司法机关在整个纳粹统治期间的审判里最重要的缺席者。处于纳粹疯狂鼓吹的优生学理论中,再加上战争的背景,受到同化是难免的。但是就连影片里喜欢拿集中营里犹太人做活枪靶的阿蒙,亦可以从对犹太女仆说“谢谢”和“我不想把感冒传染给你”等不少细微情节中感到些许温情。而最讽刺的是,纳粹司法的判决里连这种极小的人性温情都没有,只有冷酷与漠然,不仅对于犹太人,亦包括波兰人等一切所谓的劣等民族。最让我觉得讽刺的案例发生在1943年2月18日,14个波兰农夫因屠宰了自家的猪被控“非法屠宰罪”,9人被关进集中营,3人被判死刑。此案的司法逻辑竟然是人命不如猪命。只要此案的法官稍稍尊重一下人的生命,哪怕只是怜悯,怎会有出现如此可笑的判决呢?毕竟恶法消极执行与积极执行之间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纳粹法官之所以恐怖,是因为其对屠刀下的弱者生命的漠视与轻蔑。正是这种漠视让法官的黑袍不再是守护者的象征,而化身为恐怖阴影的一部分。

对每个个体的人的尊重不仅仅只是一种人文精神,一种人文关怀,对于法律人而言,它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无论是公平也好,正义也好,最终都必须在每个个体人的身上体现,甚至整个司法体系都离不开通过对个体人的适用而建立。公平、正义、民主这些美丽的梦想如果离开人,也不过只是抽象的词汇象征。法律也许看起来是冰冷而无人情味的,可是那种对人的尊重却渗透在法律精神之中,从几千年前的古希腊就已经开始。正是出于这种尊重,才有了英国大宪章里“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名言,才有了威廉一世与磨坊的故事,才有了三权分立而筑起的权力的堤坝,才有了“无罪推定”的刑法原则,才有了程序重于实体的实践……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从伯林到德沃金,从古希腊到后现代,从自然法学派到女权主义法学,这种尊重都有意无意的表现在几千年来各种学派不同学说的字里行间。学习法律两年了,感觉自己与普通人最一样的地方并不在于学到的法律知识,而是感受到的一种法律的精神——平等,尊重,宽容。我想,对于一个合格的司法人员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法律知识的深厚与技巧的纯熟,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尊重司法实践中所遇到的所有当事人。如果所有的司法人员都可以秉持这种态度的话,至少不会出现如此之多的刑讯逼供与佘祥林式的悲剧了。

《辛德勒的名单》的人性光辉反衬出纳粹时期司法的恐怖,提醒我们必须用对生命的爱与尊重去驱散那些法官黑袍下的阴影。不仅仅对于恶法如此,对待优秀的法制体系时,亦当如此,因为尊重每个个体的价值就是尊敬法律本身。缺乏这种尊重的法官极其有可能将制定良好的法律在执行里变为“恶法”。也许这部电影并不是有关法学的,但那段历史的厚重却透过黑白的影像紧紧地抓住了我们的心,勾起了我们对正义的渴望与希冀,唤醒了和辛德勒一样的情怀。如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所说的一样,“《辛德勒的名单》具有回顾历史、发人沉思的艺术效果,我迫切要求你们去看看这部影片。”希望更多的人能和我一样被《辛德勒的名单》所感动,象辛德勒一般尊重每一个人。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简短篇8

各式各样的电影看了许许多多。但是像《辛德勒的名单》这种黑白的电影,我还是第一次看。电影的画面把我的思绪迁回了那个久远的时代。那个时代,正如同电影的色彩,是灰白色的,是惨淡的。

本片讲述的一位商人趁着二战的炮火,想在德军入驻波兰的时候利用廉价的犹太人劳动力赚上一笔,他向犹太人们张开怀抱,开始的他是把犹太人看作了天上掉下的馅饼,是利益。而犹太人也将辛德勒的工厂看作是天堂。可是后来他与犹太人原来越多的接触,纳粹德国越来越血腥的屠杀。使他不自觉的对犹太人的利用渐渐转变为同情,进而变成帮助他们,保护他们。甚至最后用自己所赚取的钱款,缴纳人头费保护要被带往奥斯维辛的犹太人。

其实作为主角的辛德勒,开始的他是与杀人如麻的纳粹分子站在同一战线上,对战争是怀着美好的微笑的一个人。但是他终究是一个充满正义的人,经过时间和事实的洗礼,他改变了,他不再是一个为金钱泯灭良知的奸猾商人,而成为了一个无时不在想尽办法利用自己手中的才货来挽救尽可能多的犹太人的生命的正义之士。他商人的聪明才智与赌徒的行使作风在此时发挥了淋漓尽致的作用。这种念头使他敢做,敢担当,敢于挑战权威。二战中就是因为有他们这些好人,犹太人才能继续存在与世界上。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简短篇9

对这部曾经大火的影片,我一直怀有强烈的敬畏心,毕竟该片在影视界被誉为旷世之作。这部影片还是比较震撼人心的,也引起了观众内心的执着。作为一部战争题材的历史片,《辛德勒的名单》也是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这部影片竟然获得了7个奥斯卡奖项,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5分,观众口碑非常好,非常卖座。这部影片的剧情改编自原著,并以原著的名字命名影片。该片再现了二次世界大战的真实历史事件,在影片中,男主辛德勒是一名德国纳粹时期的资本家,为了保护上千的犹太人性命,避免他们被残忍的法西斯郐子手所杀害,与女主埃米莉·辛德勒耗尽钱财,付出所有。在犹太人倍受岐视和杀害的时期,他这一行为无疑是非常伟大的雄壮之举。该片由美国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他在拍摄这部电影时,也遵循着人道主义精神,让整部影片都充溢了人道主义气息,受到了国际影评界的一致好评。他的名字也将与这部影片永远联系在一起,并经久流传。这部影片也让这位名导的口碑达到了至高点。影片中连姆·尼森饰演男主辛德勒,他是一名来自北爱尔兰的演员,在该影片上映后,凭借在这部电影中的出色表演,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他的第一部影视作品是《黑暗时代》,也是他走上大屏幕的起点。娜塔莎·理查德森在影片中饰演辛德勒的妻子,与丈夫一起挽救犹太人。她的主要参演作品是《伯爵夫人》。这部影片真实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中,商人依靠战争大发横财,值得庆幸的是男主辛德勒的觉醒,从而展开了挽救犹太人的壮举,虽然他为了救下一千二百名犹太人,最后到了倾尽家产的地步,但是在这个战争硝烟弥漫的年代,却是值得我们敬佩的。纵观这部影片的剧情,男主辛德勒一开始的定位也是比较让人厌烦的,必竟他是一个发战争财的商人。但是人心本善,他从内心的触动,到后来的疯狂转变,都再一次表现了他人性中善良的一面。从一定意义上说,这部影片可以说是直击人心,揭露人性的起点和生命的意义,而片中男主也以实际行动成功的诠释了这一点,做出了值得历史铭记的选择。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简短篇10

昨天看了一部很经典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讲述的是二战时期德国纳粹迫害犹太人的经历,以及商人辛德勒后来拯救了1200名犹太人的故事。这部电影出自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之手,全片用黑白两色叙事,给人以一种阴郁的悲伤。辛德勒原本是一名纳粹党员,一名靠战争发财的商人,开办了一家搪瓷工厂以赚钱,并雇佣了底薪的犹太人。当时的犹太人已经开始被受压迫。后来,希特勒开始了对犹太人的大清洗,数以万计的犹太人被抓捕并被残忍杀害。辛德勒目睹了纳粹的暴行,良心发现,在集中营内开办工厂,收容犹太人。后来甚至用自己所赚的钱买通纳粹,将1200名犹太人带离了集中营,让他们得以存活。

全片充满着黑暗与阴郁的色彩,但是有一幕却让我印象极其深刻--在辛德勒目睹纳粹迫害犹太人时,在大街上有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她是全片中唯二的彩色,她在大街上快速穿梭,然后隐匿。再一次出现时,她已经出现在了运送尸体的推车上,等着被焚化。这个小女孩给我以极大的震撼--红色代表着生命,代表着希望。这个小女孩的出现是全片的转折点--辛德勒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下决心凭自己的力量拯救犹太人。辛德勒最后帮助1200名犹太人重获新生,自己却成为战犯,并且倾家荡产。他为什么这样做?为的是基本的伦理道德,也是属于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

电影的最后,屏幕的色彩逐渐由黑白变为彩色,这象征着犹太人重获新生,也标志着人类社会对人性的挽救与新的认知。人类,无论是天主教还是犹太教,无论是白皮肤还是黑皮肤,都将和平相处,手挽手步入新的时代。这部电影也是想告诉我们,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人都有追求幸福与自由的不可转让的权力。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简短篇11

长达3个多小时的一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以纳粹德国在波兰对犹太人的屠杀作为背景,集中营的生命仿佛畜生一般廉价,被随意的践踏。犹太人的遭遇令人唏嘘不已,战争的惨痛代价让人不忍。人性在战乱中迷茫,如辛德勒所说战争从来只会凸显人性丑恶的一面,我们也看到纳粹军人对生命的漠视和肆意的残杀无辜的波兰犹太人。庆幸的是我们也看到战争的无情却激发辛德勒人性中善良的一面。

辛德勒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和其他商人一样重利轻义。战争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个谋取商业利益的契机。他首先是通过自己的机智获取德军官员的信任打通了与军方的关系,接着再利用借鸡生蛋的本事从犹太商人那里得到经营的资金。代价仅仅是一些生活用品,其趁人之危的行径为所有光明正大者所不屑。接着更是利用隔离区的犹太人作为廉价劳动力获取利益的最大化。至此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一个典型的惟利是图的商人形象。

辛德勒的改变伴随着犹太人的悲惨命运而发生,从点点滴滴的怜悯之心到最后泛滥得一发不可收拾。看似在意料之外,其实也情理之中的。起初辛德勒救犹太人工人只是为了工厂的效益,为了获取更多利润。这时候隔离区的犹太人遭遇的不幸是失去了自由。独臂老人由于辛德勒给他的工作而对他万分感激并亲自道谢,我们看到辛德勒对此显得很不耐烦,对于老人的道谢他仅仅是敷衍了事。接着老人在为军队扫雪的过程中被杀害,辛德勒为此向军方抱怨,理由是自己损失了一位操作熟练的工人。接着斯特恩被送上火车,辛德勒焦急如焚使出一切手段终于在最后时刻救出斯特恩,这时的辛德勒或许已经产生了同情之感。当然,也不排除他已经把斯特恩当成朋友,竭力相救只是出于对朋友的关怀。接着随着阿曼司令官的到来,犹太人被推入更深的痛苦之中,每天仿佛都挣扎在死亡的边缘。及至,血洗克拉科夫城的那天,辛德勒站在高坡上远眺城中一个个鲜活生命在一声声的枪响后倒下。辛德勒的心中再也无法平静了。或许这一刻,同情的火焰已逐渐融化他心中的冰冷麻木。后来,他尽己所能拯救他所能拯救的每个生命,有时,仅仅是片刻的生命他也执着的去延续。此时,辛德勒的形象在人们的心中也逐渐高大起来了。大家都对他满怀感激。由于上级的决定隔离区中的所有人员都将被运往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也意味着更血腥的屠杀即将降临了。高潮也随之来临,辛德 ..........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简短篇12

我仍记得他的犹太女佣海伦说:“我捉摸不透他的喜怒哀乐,我不敢靠近他,我感觉他随时都可能杀了我。”我还记得她眼睛里噙满泪水,恐惧的眼神与抖动的身躯如暴风雨般涤荡着我的内心……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一群逃难犹太人中的一位身着红色大衣的小女孩,她是这部影片中唯一一抹鲜红色,她天真无邪,活泼可爱,蹦蹦跳跳寻找着避难的地方,这一幕恰巧被辛德勒看到了,或许是被红衣女孩所震撼,他的目光久久不肯离开。女孩在一个沙发底下藏身,她悄悄的趴着,露出笑容。可看到这里的我心却如刀割一般痛,她多像一个天使!可混然不知恶魔的魔掌终会伸向她。后来,当红衣女孩再次出现时,是在运尸车上,她的红色大衣依然很鲜艳,可那已不再是希望了,而是我们心口的一颗朱砂痣。

电影的主人公辛德勒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德裔家庭,家境优渥,懂得享受美好生活。后因经济大萧条家道中落,来到克拉科夫寻找发财机会,交际手段高明,能言善道,靠敲诈勒索,让犹太富商给他投资;长袖善舞,靠贿赂德国军官取得官方合约。空手套白狼,短短的时间之内从两手空空发展成了大富翁以及军方的好朋友。他的本意是发财,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让他亲眼目睹了纳粹党人的残酷暴行,看到了犹太人被肆意地践踏和杀戮,他没有选择冷漠和逃避,而是巧妙地出手相助。他用高超的交际手腕买通军方,让犹太人到工厂来做工,让他们短暂逃离集中营的地狱;找个测试消防水管的借口,给火车内饥渴的犹太人带去生命之水;安慰悲苦绝望的女佣;劝告杀戮成性的军官用宽恕的管理方式;最后铸就了闪耀人性光辉的名单。不惜散尽钱财,置自身于危险,保护素昧平生的犹太人。人性的光辉在他身上层层释放。

“一流的智慧总是自相矛盾的”在辛德勒身上完美展现,他既自私自利、纵情声色犬马,又坚守善良的道德底线,彰显人性的光辉,这是一个真实的人,完美的人。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三好学生,但在关键时刻选择了做没有惠及个人利益,但却正确的事情。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简短篇13

黑白,正如影片给人的视觉效果,从头至尾影片都笼罩着一层莫名的忧伤,一种淡淡的压抑。跟《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样,影片站在德国商人辛德勒的角度真实的展现了二战时期纳粹的暴行,与之不一样的是,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来自德国的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二战时期利用价格便宜的犹太人大发战争财,但随着与会计伊扎克·斯泰恩以及众多犹太人的相处,辛德勒的良知开始觉醒并且不惜冒生命危险反叛纳粹,原先的商业性工厂最终成为了犹太人的避难所。影如其名,看着他一次又一次去争取名额,看着眼前的名单越来越长——这意味着,更多的犹太人将会被拯救,然而“如果我的生活不那么奢侈,我能够再多救些人,如果我再多赚点钱……我太荒.唐挥霍了……”辛德勒仍然在自责,在忏悔,想必所有人都会被感动吧!影片的结尾,是辛德勒的墓地,千言万语汇成一句“感恩永远不变”,这是所有犹太人由心中发出的对辛德勒最真挚的感激。

如同百科上所载:

它描述了战争、种族、性、信仰、信念、金钱、同情、国家、生存、生活、觉醒、循环、困厄、侵犯、坚守、放弃;

它说的是流离、剥夺;

它说的是一条红色的童裙;

它在说底线;

它在说家园,肉与灵。

它是一部电影,是一部史诗,是一段历史,是一个民族的创伤与性灵。

又是一部战争电影,又是血腥的杀戮,重重锤击着我的心。望着窗外,繁华喧闹、车水马龙,洋溢着节日的喜悦。是啊,战争,离我太遥远了,安于和平的我又怎会理解战争受害者的悲痛然而我却仍然在抱怨,抱怨学习的压力,抱怨生活的烦恼,人们常说会好好珍惜和平的日子,可是明白有一天,直到不得不接触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词,到那时,才会真正明白什么叫做幸福吧!窗户上泛起一层淡淡的雾,窗外的一切变得模糊,仿佛将我与世界隔绝,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我竟然有些自喜,雪白的墙,单色的床,一切都变得和谐,在这个小世界中,没有刺眼的红,没有“局部战乱”,很单纯的白,让这颗闹腾了很久的心静下来的白。有那么一瞬,我真的期望能够永远呆在这间小房子里,一辈子都不出来……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简短篇14

对于国外的书和名著,说实话我是不大爱看的,可能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吧,读国外的书总感觉很难读懂甚至还有点枯燥无趣。老师说读不懂是很正常的,想要读懂就要先读懂国外的圣经,对此我只能投降。都说音乐是无国界的,我相信好的书籍也是,国外也有很多的名人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的。

还记得一年前,老师带我们看了一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三个多小时的片子看完后,给了我深深的思考。现在想起来都会觉得心痛,而且再也不想看第二遍。这是一部深刻揭露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恐怖罪行的电影,影片以一种记录片的黑白色的形式展示了二战那段真实的历史。对于我这样的学生,多了对这种战争年代的体会,那就是战争能把人类最丑陋的一面抖落出来,但也能见到人闪亮希望的一面,天够黑的时候,人就能看到星星,的确是真理。法西斯的疯狂杀戮和辛特勒这个追逐利益的商人挥尽财产救下被迫害的犹太人形成整片的对比线索。整个影片让我有哭的冲动是最后辛特勒在逃亡时悲恸的说:"我还可以救下更多的人…让我很难理解的是,为何人类要分种族互相迫害,比杀动物还冷酷?

喜欢辛特勒对权力的定义:什么是权力?权力不是可以定人死罪,有能力赦免拯救必死的人,才算是权力!真的很感谢辛德勒,从辛德勒在挥舞棍棒、疯狂扫射的冲锋队和被驱赶的犹太人之间看见了一个穿行于暴行和屠杀而几乎未受到伤害的穿红衣服的小女孩,而当小女孩再次出现时,她已经是运尸车上的一具尸体。辛德勒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我们同样也是。不仅仅小女孩的穿着是本电影少有的彩色,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看到了有一种叫人性的光芒正在悄悄的燃烧,这也许是辛德勒为放弃利益救迫害的犹太人转折点。

辛德勒的名单上的名字是生命,而不是亡灵。就像影片中所说的那样:"这不是一份普通的名单,这名单是生命。每一个名字都是用巨额的金钱换来的,辛德勒舍弃了自己很多很多的东西,保护了一群生命,一个民族!

我在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曾设想如果我是辛德勒我是否会那么伟大,如果我是戈特,我是否会那样残暴,但由于人性的怯懦,我不曾也不敢设想如果我是当时的一名犹太人我会怎样,我会怎样生存,怎样死去。我宁愿做任何人,而不愿意是他们,因为他们的惨烈因为我的懦弱。所以我在当时很可能也只是一个茫然无知的旁观者。

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不是要教育我们什么,而是有一种让人警惕的东西。它所警告的不是人的某些习惯,不是人的某些品行,而是人的人性。我也不想拿出电影中某一个犹太人的悲惨命运来博得人们的感叹,从而同意我的说法,因为就某一个犹太人来说,没有另一个无辜的人更应该被虐杀。

当面对焚尸炉、毒气室、与犹太人惊惧疑问的眼睛的时候,你永远不能无动于衷。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简短篇15

《辛德勒名单》真实的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200名犹太人免法西斯杀害的,真实的历史事件。

影片开始,犹太人围立桌旁衷情圣咏的心声是传统的祈祷仪式,摇曳闪动、集束不定的烛光随着合声的减弱渐渐被黑色吞没。影片由彩色切换为黑白两色的画面。贯穿影片始终的凄惨哀惋的小提琴独奏和几近无伴奏的混声合唱给出的强弱和谐依然不失圣咏的曲式,一位小女孩衣裙上的红色亮点短暂的跳动给出的生命色彩仍然不忘立虹为记的永约。影片结尾处伸开的地平线上,圣咏的基调展开世俗的旋律拥过来黑压压的一群人,画面果断地转为彩色的鲜艳,横扫一切的光明,“我使云彩盖地的时候,必有虹此刻云彩中,让世界五颜六色。”

或许在开始的时候,奥斯卡。辛德勒并不是为了救犹太人而开设工厂的,正因毕竟他是一个商人,一个精明发战争财的人,他选取犹太人做工人,是正因他们是最便宜的劳工,开始的他便是为了获取更多利润这个目的。这些犹太人得到搪瓷厂的一份工作,因此也就得到暂时的安全,没有受到杀人机器的肆虐,辛德勒的工厂成了犹太人心中的避难所。

奥斯卡。辛德勒,一名纳粹分子,他就应早就知道德国人建造的火葬场及煤气室,早就听说,浴室和蒸气室的喷头上流出的不是水,而是毒气。他早就知道犹太人遭受纳粹军队的残酷逼害——电影中有一幕:一列列火车,一节节车厢载满了犹太人的衣物——他们的鞋子,他们的金器,他们的衣服,成堆成堆的,堆成好几座小山,当一把一把金牙仍在验收员面前,他摆出一副厌恶又无奈的神情,之后便是拿起放大镜验证它的真伪……并不是所有的德国人都仇视犹太人,那个验收员心中就应有些为自己身为德国人而羞愧吧。

奥斯卡。辛德勒就应也有这种感受吧,1943年,克拉科夫犹太人居住区遭受到的残酷血洗,他偶然地在远处看到了这一幕——无数的犹太人被从家中赶到了街上,一阵阵枪声之后,一群群犹太人倒了下去。入夜了,以为安全了的犹太人从各自藏身的地方"走"了出来,从地板下方,从床铺下方,从钢琴中……但是他们还没来得及呼吸一口安宁的空气,耳边又响起了枪声……血从天花板上渗出,从床铺下流出……一位德国指挥官悠闲地弹起了巴赫的乐曲……其时,一位德国军官对辛德勒说:"这天是历史的时刻,这天将会被纪念。600年前,犹太人到科拉科落了脚,他们在商业、科学、教育、艺术上兴盛起来,他们一无所有的来,一无所有,却发了迹,六个世纪,构成了犹太人的科拉科,到这天晚上,六个世纪的历史成为谣言,它们从未发生过,这天才是历史。"

“这天是历史的时刻,这天将会被纪念。”

是啊,是会被纪念的,是罪证的印记!犹太人的鲜血染红了大地,更震撼了我们,生命的消逝是如此的轻易,那个遥远的年代——犹太人的生命无法由自己掌控,不必说,那站成一排的人们被同一颗子弹穿过节约出一堆可悲的尸体;不必说,那两鬓斑白的老人被年轻的手掌呼过回响出一种人性的泯灭;不必说,那些堆成山的尸体被烈火无情的吞噬焚化出一片窒息的血色;不必说,以前天真无邪的孩子为了生命和延续只能躲到臭气熏天的粪坑里;不必说,一支发不出子弹的坏枪对着老人的脑袋不停响起,甚至不知道哪一发会真的射出他只能这么无力在死亡线上等待……我们啊,生活在安逸的年代,从没有想象过那战火硝烟的年代是怎样的一回事,只是浅显地了解当中的皮毛。我们能够握住我们自己的生命,生存或死亡由我们自己来选取,那时的犹太人呢?他们不能!

残酷血洗,揭示出纳粹分子的丑恶,那时多么的令人气愤,生命在他们眼中到底是什么!(lz13)辛德勒醒来了,他的良心使他脱离魔鬼的行列,那时的他只有一个想法:尽可能更多地保护犹太人免受奥斯威辛的死亡。于是他制定了一份声称他的工厂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工人名单,透过贿赂纳粹官员,使这批犹太人得以幸存下来。

获取暴利之后的他曾对他的妻子说:“我敢说那里的人,他们不会轻易忘记辛德勒,他们会说;'奥斯卡·。辛德勒人人都记得他,他做出了杰出的事,他能做别人所不能的,他空手来到那里,带着两只旅行箱离去,装满了世上的财富。”说那番话时,他追逐的是金钱,但最后他得到了比金钱更可贵的财富——永恒。

施义的与受益的相互感激成就拯救的历史——人们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

战争结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与犹太人告别。那时辛德勒哽咽地说:“我花掉了太多钱……我本能够……这辆车--十条命……这枚胸针--两条命……”他,认为自己做得不够。

“我本能够救出更多人的。”

那一刻,心里那道情感的防线很轻易的垮掉了——为他所感动,他已经很发奋了。“你已经做了很多。”犹太人Stern安慰道。

影片结束时,是辛德勒的坟墓,那些在战前以前获得辛德勒救助,而几十年后已步入暮年的犹太人,以及他们的后裔代表先人走过坟墓,都在墓碑上放一个代表"感恩永远不变"的石块作为敬礼。

那一纸名单证明了生命的永恒,那一枚指环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着灼目的光芒,“救人一命等于救全世界”,那是多少条生命啊,长眠在耶路撒冷的的辛德勒,用财富买到了永恒,成为永不被遗忘的记忆,这是生命的证明!

24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