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网 > 观后感 >

关于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

时间: 新华 观后感

观后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分享给他人,与他人交流和讨论,从而丰富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关于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应该写成什么样的?快来看看关于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本文为你提供关于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写作技巧和示例!

关于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篇1

未雨绸缪,人类才有希望!

太阳日渐衰老,氢核聚变逐渐停止,阳光的减少导致地球进入新的冰河时期。最终,随着太阳的爆炸整个太阳系都将不复存在,人类被迫带着地球去寻找一个新的类太阳系来获得新生,这就是《流浪地球》的大概剧情。

显然,带着地球去流浪,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人类在这一灾难到达之前,必须要完成各种准备工作:制造出能够推动地球脱离太阳系,实现太空遨游的动力系统,找到足够的能源,还得有抵抗宇宙强辐射,躲避陨石碰撞和大型天体引力陷阱等等各种“天方夜谭”式的技术和能力。

或许,地球根本不需要去流浪。到那个时候,我们已经能够捕获宇宙中的新能源,直接加注到太阳上去,来延长太阳的寿命,或赋予太阳新的生命。但这都需要我们人类孜孜不倦地去认识世界,以利用宇宙中的资源来拯救我们的家园。

当然,你可能会说,那还不知道是多少万年,甚至是千万代以后的事情,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杞人忧天。那,我们可能就大错特错了!人类只有未雨绸缪(mou),有备无患,才会有持续繁荣发展下去的.希望。

小朋友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也只有一个太阳,她们都很脆弱。我们不只是需要从自身的小事做起,不丢垃圾,保护环境,热爱和平,我们更需要仰望星空,学习研究科学技术,为地球的未来,为人类的未来,贡献我们的智慧!

最后,我强烈推荐小朋友们去看《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不过,里面提到了许多科学术语。比如,大天体引力、板块位移、行星发动机等,还提到了牛顿、爱因斯坦、霍金这些科学巨人。所以,我建议小朋友们,平时要多读科学类的书,多学科学知识,不然可能连这部电影都看不懂了!

关于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篇2

昨日,爸爸带我去看了寒假新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

这是一部中国科幻片。故事的背景是未来太阳急速膨胀,会吞噬地球,人类被迫在赤道附近装上推动器,由空间站引导,带着地球离开银河系,经过2500年,去到新家园。可是在中途,由于几台推动器没了燃料,导致7天后地球将与木星发生撞击。为了生存,人类有了大胆的想法,他们凭借推动器,点燃了木星,逃离了危难,继续征程……

“太宏伟了!”在走出影院时,我不禁感叹。在过去两个小时中,我仿佛置身在科幻世界里,亲身游历了一番。浩瀚的宇宙,充满高科技的空间站,庞大的推射器,一片废墟的地面……一幕一幕在眼前浮现,杂而不乱。虽然整个故事发生在未来的时光里,但丝毫不影响此刻的我们细细品味。

期望是什么?我在电影中找到了答案。电影中,应对着地球、木星相撞这一事实,无数人绝望了,他们有些低头不语,有些唉声叹气,还有些哀声痛哭……可是,他们的行动改变不了任何现状;有一小部分人还对脱险抱有期望,制定出了点燃木星的计划,当联合政府声明对这个计划不抱期望时,他们依然期望满满;当他们的计划眼见就要失败时,他们不绝望,仍然耐心坚持,奋斗到底,最终拯救了整个地球。所以,期望是通往成功的一条坎坷的路,也是一条必经之路。

人生中,挫折是家常便饭,只要心存期望,便可越过去,并引导你走上一条平坦的大道。可是这还不够,要想成功,还应懂得取舍。“取”很容易,“舍”却很难。

人人都懂“舍身取义”“舍己为人”,但真正做到的有几人?电影中,由于推动器燃料不足,以至于所产生的火力不足以让木星被点燃,与此同时在空间站里还有30吨燃料,于是刘培强中校不顾生命危险,驾驶空间站撞击木星,使得木星被点燃,使地球脱离险境,他也所以丧生了。人人都说“舍是为了更好地拥有”,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连舍去一些小利益都十分困难,何况是性命?

舍弃是一个人必须学会的,因为它不是单单为了自我,更多时候,它是为了顾全大局。做事不能只想自我,要从大局出发,多为他人着想。

这部科幻片的不仅仅情节扣人心弦,并且告诉我了许多道理。此次观影,我受益匪浅。

关于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篇3

春节期间火遍各大影院和朋友圈的《流浪地球》,讲述一个为了自救,人类把地球从太阳身边偷走的故事!

整场电影看下来,最大的赞叹是对于电影整个场景,真的做得太好了,有点不相信我们国人也能做到这么好的地步了。真的很赞呢!

故事围绕着回家这两个词,凸显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这种精神,而且突出了我们为了人类生存锲而不舍的精神,人类是很努力的,所以在电影里面的空间站的“机器人”莫斯说的最后一句话“看来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太难了。”

接着最让我感动的有两个点:

1.电影中的一个科学家老何在研究最终的线路之前打开他的小烟盒,拿出最后一支烟的时候,看到他妈妈给他留下的纸条“天冷了,记得穿秋裤”。(我看到这个场景鸡皮都起了,这种小细节简直了)

2.然后就是在中国救援队还在孤军作战的时候,韩朵朵说完那段话,然后其他国家正在逃离的车辆都急转弯,返回去大家一起帮忙,不知道这算个感动的点不算中二,但是我的眼眶当下是湿的。(虽然挺多人吐槽朵朵的台词是个败笔,但是作为一个初中生,能说出这样的话真的已经很棒了)

而就电影本身来说,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突破:

1、勇气的突破。中国之前一直没有像样的科幻片出来,市场也一直唱衰,能有勇气开拍并且让它上映,我觉得是需要整个制作团队很大的勇气和信念感的。

2、故事的突破。大刘原著的世界观有多牛就不用说了,国产科幻片如何自然的加入中国元素,尤其是中国人的语言体系、思考方式,这其实挺难的,毕竟我们看了那么多科幻片都是好莱坞的,早就形成了条件反射。流浪地球这次做的还挺好的,至少很多细节打动了我。

3、特技的突破。中国能做出这样的特技我其实一点都不惊讶,惊讶的是如何利用好特效去为故事服务,有技但不炫技很重要。流浪地球也做到了。

4、里程碑式的突破。这部电影的成功,最大的突破应该是,我们以后肯定会有更多国产科幻片出来了(当然肯定也会有资本使然的烂片),但是最起码观众开始有信心了,那就会做的越来越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永远都值得被疼爱。

关于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篇4

如果有一天,太阳即将熄灭,人类将何去何从啊?小时候,我们害怕黑暗,畏惧一切黑漆漆的东西。甚至连被锁进一间不透光的小屋,都能成为年幼的孩童心中最恐怖的惩罚。

而当生于光亮,长于光亮,面朝光明的人们,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太阳——那是被人们视为地球的母亲的太阳时,又该怎么办呢?

答案是:无论付出多大代价,经历多少艰辛,哪怕要用10亿代人去完成名为“流浪地球”的&39;计划,我们也会义无反顾地去完成。那是人类文明的唯一出路,这时的人类,已经无路可逃。

可是,正当人们以为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的时候,变故突生。死里逃生的地球,即将毁灭。此时的人类,已经黔驴技穷,无能为力。

电影中的场景是这样的,惊慌的人们如闹哄哄的蜜蜂一样,发疯似的推挤争吵、四散而逃,却又不知往哪儿逃。到处都有人绝望地自杀,幸存的人们,有的声嘶力竭地哭喊,有的目光迷离地仰面狂笑……支撑在他们心中的那根名叫“希望”的柱子垮了。

可在,得知地球文明仍抱有一线希望时,勇敢的人们却又是那么尽力,那么热情地投入救援,仿佛刚才你见到的颓唐是假象。坚韧不屈的人类,又活过来了——仅仅因为那一丝渺茫的希望的火焰,又燃起来了。

在千万年的劫难中,人类如同在浩瀚星河中缓缓爬行的蝼蚁,一次次面临被赶尽杀绝的境地,又一次次奇迹般地绝处逢生。坚强,是人类得以延续的唯一理由。

孩子们呐,困难来临时,别再用眼泪来回答。“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让我们带着希望的火炬,用勇敢与智慧拥抱未来!

关于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篇5

我们是人类,一种看似高级、实则肉体脆弱不堪的生物。

那么如果有一天太阳系崩溃地球也即将灭亡的话,我们要逃离的唯一倚仗便是头脑,那个可以创造无限科技的、带给人类文明希望的头脑。

《流浪地球》就是一部在这样黑暗却又充满光明的大时代背景下创作的电影,不夸大事实,也不娇柔造作,真实又温暖。

这不是我第一次看此类型的电影,但却是我看得最汹涌澎湃的一部电影,比之前的战儿狼2更甚,感触颇深。

影片的开头就说,在面对这次前所未有的地球危难的时刻,人类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是的,没错,就是团结,全人类的团结,全地球的团结,所以每个人其实都活得像星一样闪烁,即使他们并没有像刘培强那样燃烧自己推动地球。

希望,就是一片干裂土地中的一条河。然后,责任、义务、爱与勇气源源不断地供给着这条河。最后,土地化为绿洲,衍生了山川与湖泊。

很久很久以前,刘启从爸爸口里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只要他抬头就可以看见一颗就是爸爸的星星。多年的不见使得父子俩始终有着隔阂,他心中的星星消失了,但我想,在刘培强生命终结的那一瞬间,刘启的心应该受到了极大的震憾吧。看吧,爸爸就是星星,你抬头就得看见我,像星一样闪烁。

泪水溢出眼眶,那一刻竟是无言的感动。或许,是爱,让刘培强不顾自身安危来救儿子;亦或许,又是爱,让刘启也刹那间想通了一个拯救地球的办法。是爱,让人类团结,给了地球希望。

涓涓溪流终将汇成无垠大海,愚公移山更是永恒的经典典范。许许多多的人牺牲,许许许多多的人前仆后继,诠释了拼搏与坚持,渲染了泪水与汗滴——地球,终于在地木相撞的危难面前安然度过。

我们应该致敬每一个努力的人,他们都是英雄。他们把一生活得像个传奇,像是一种不可磨灭的印迹,像星一样闪烁。

所以他们赢了。“流浪星球”计划将依旧实行,他们将领着地球奔向新的家园,传给一代又一代的下代人。

星河仍旧被留存,因为它曾辉煌过,这就是这部电影想要真正告诉我们的话。也许人类脆弱地不堪一击,但是人类从未放弃过希望,爱永远在他们心中。

星球仍旧在流浪,但却有什么东西,变得不再一样了。

原来像星一样闪烁,真的可以被人做到。

关于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篇6

想必大家一定看过外国的科幻大片,一定憧憬过成为超级英雄拯救地球。看着电视屏上的欧美面孔,你是否有过失落?但在20__的新春,我可以激动、自豪地告诉你:终于轮到中国人来拯救地球啦!

中国人何德何能能担上这样的责任?其中不可能有空手套白狼的事。电影一开头在讲述完世界观之后,便为我们呈现了在中国地下的景象:该打闹的打闹,该享乐的享乐,该过年的过年。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对生命的冷漠,对社会的不关心——毕竟地球危在旦夕!——但我却不能苟同:其一,这些人都是平民百姓,就算心系天下,也不过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二,若表现出担忧,不免会人心惶惶,亦不如淡然生活。老师从不停止教书育人的工作,厨师们也坚守在岗位上。各司其职,这也许就是他们能做到最好的了。这样的大智慧,中国人已在无言中吸收了。

另一处令我深受震撼的,是在主人公刘启逃亡过程中被强行征用后所发生的事。刘启失去了他不是父亲,胜似父亲的人,尽管如此,他非但没有排斥救援工作,反而投身于此。他明白:这是地球存亡的关键。因此果断地抛下了家事,担起了拯救地球的使命,而在之后的救援中,更是他灵机一动,与同伴共同努力,在不断撤离的人群中逆流而上。就算只有一丝希望,他们也奋不顾身;尽管得不到一点帮助,他们也仍然履行自己的责任。他们,是中国人。

主人公的父亲——刘培强中校在此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尝试。他与空间站的智能机器人搏斗;与联合国博弈;在最后的最后,他独自一人带着空间站驶向了木地交界处,点燃了木星,也拯救了地球。这样的顽强,这样的不畏强权,这样的舍己为人,正是中国人在生死关卡所拥有的财富。

再说电影的制作,也许离顶尖的大片还遥远,但相比之前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了。只要在前进,中国人就无所畏惧。电影里如此,现实中更是如此,快速发展的中国势如破竹,无人能挡!只要中国人依然在地球上;只要中国人的精神依然闪耀;只要那颗红星永不坠落。拯救地球,轻而易举。

关于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篇7

这句话,当我第一次在电影里听到班长用浮夸的背诵语气说出来的时候,我觉得尖子生并没有意识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应该只是从课本上读到的。作为一个差生,韩朵朵对这段话没有什么了解。但是,在经历了无数次生命悬于一线的危机场景后,在恳求世界人类点亮木星,拯救垂死的地球时,我相信她对这段话的理解一定比任何一个所谓的优等生书呆子都要深刻。这是为什么?原因在于单词练习。那些只知道在黑暗的地下城里读迂腐课本,面对木星的死亡威胁什么都不会做的同学,像她这样,谁还真的抱着人工智能苔藓所谓的零希望,和救援队一起发射锤子点燃木星?她对这句话的深刻理解是当之无愧的。

和韩朵朵一样,我们都是14岁,不能完全理解难懂的知识。上课不学习,考试两眼泪。在这个《流浪地球》中,我看到了学习者僵化的风格,只是为了拿高分,而忽略了知识的真正内涵。我们应该在实践中检验我们所学的东西。虽然我们不能在地球亲自撞击木星这样的灾难中真正成长,但我们不仅可以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深入工厂和田野,帮助有需要的儿童,向环卫工人献爱心,为慈善机构销售,来增强我们的信念,获得与DIA一样宝贵的品质。

季大力王庆奎,生来就是参加社会实践的,惊喜地发现,自己是在这个寒假里长大的。新青葵志愿者组织了很多社会实践活动,《新文化报》都有报道,成为长春助人为乐的典范。他们坚持志愿者的高尚精神,量力而行,用爱心温暖长春寒冬的日子,尽最大努力为大家传播爱和希望。我们相信,无论是在现在稳定的时代,还是在未来地球时代可能出现动荡和流浪的时代,志愿者都是DIA的闪亮宝贝。在未来,我们相信青葵志愿者会像空间站一样,永远伴随着我们美丽的吉大利旺校园飞翔,成为DIA一样珍贵的希望!

关于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篇8

春节期间,我看了一部电影《流浪地球》,你看了吗?这是一部科幻影片,主要讲了因为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它的热量会慢慢侵蚀我们生活的地球,这样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和毁灭。人类为了自救,为了逃离太阳系,建造了一百座行星推进器和七十一座行星转向器,而且还建造了一座宇航员空间站帮助地球前进。还在每一座行星推进器下面建造了一座地下城市。

十七年过去了,地球离太阳越来越远了。地球飞到了木星附近,被木星强大的吸引力吸住了,很多行星推进器因为受到木星吸引力而关闭。要是关闭行星推进器,地球就会更快与木星相撞,在这关键的时刻,全球救援队出动救援和维修。

由于救援维修错过了最佳时机,就在地球将要被毁灭的时候,一位宇航员的儿子刘启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让行星推进器的热量喷到七千亿公里高,就可以与木星吸收地球的大气发生点火,把地球的方向改变。可是,行星推进器的热量只能喷到五千亿公里高,这该怎么办?刘启的爸爸——宇航员空间站的一位宇航员想到了一个办法,宇航员空间站有三十万吨燃料,只要把太空站燃烧就可以把两千亿公里给补上。伟大的宇航员为了拯救全球人的生命,开着空间站飞进了火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最后成功的救下了所有人。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深地被震撼了,我们国家未来在太空领域的发展让人自豪。只有国家强大、民族强大,我们每一个人才会强大。通过观看电影,也让我明白了,美丽的地球——我们的家园,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都有责任爱护它、保护它。所以我告诉自己,一定好好学习,将来也要像这些宇航员一样保卫我们的地球家园。

关于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篇9

寒假进入倒计时模式,我的作业还没完成,妈妈已经开启了河东狮吼”模式,而爸爸却竟然决定要带我去看一场电影。什么?我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真是破天荒了。

走进影院,映入眼帘的到处是风靡一时的电影《流浪地球》的宣传海报,连售票处都排起了长龙,这是火到要冲吉尼斯记录吗?

电影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地球脱离轨道将要被木星俘获撞击的危难时刻,人类利用高科技手段带着地球一起逃离木星,寻找太空新家园的故事。

整部电影气势宏大,场面壮观,情节紧张,意义深远,看完以后让人荡气回肠,感慨万分。我为人类发展强大的科技感到震惊,未来高科技的运用让我瞠目结舌。人类建造的地下城市竟然有15千米那么深,相当于地球向下1。5倍的飞机飞行高度;一万多座行星发动机,每个有十几个火山那么大,简直可以秒杀珠穆朗玛峰;坦克状的救援车,方向盘是一个又大又圆的指南球体人类的科技进步可谓斗转星移,真不愧是敢叫日月换新天”啊!

但电影中给我印象最深,最让我感动的,是人类在巨大灾难面前那种团结作文奋进、永不放弃的精神。面对地球家园的空前危机,人们没有选择逃离地球,而是团结起来带着地球风雨同舟一起跑。救援车即将掉下万丈深渊,为了保存宝贵的燃料火石”,人们保住了货车牺牲了自己。在濒临绝望之际,多国救援部队都选择了放弃,做好了与地球同归于尽的打算,但以刘启为代表的团队,坚持不放弃最后的希望,他们在最快时间内设计出了运用行星发动机的火焰点燃木星、再利用木星燃烧反推力推动地球逃离的方案,并由中学生多多通过宇宙广播向全体救援队发出呼吁,人们的希望被再次点燃并空前团结起来,克服千险万难奋力做最后的拼搏,却因为5000千米的差距而功亏一篑。在地球生死存亡的最危机关头,我们的英雄中国航天员刘培强中校孤掷一注,大义凛然地驾驶宇宙空间站携带30万吨燃料冲向木星,壮烈地牺牲了自己,成功地保住了地球

绝望之际,我们选择希望!影片在警示人类要善待地球的同时,也向我们传递了一种伟大的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相信在遥远的将来,太阳一定会毁灭,那时人们也一定会设计出更好的逃生方案,让人类文明在宇宙永存!

关于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篇10

今天下午队会课的时候,我们一起看了一个电影,叫做《流浪地球》。

这部电影讲的是:太阳持续老化,科学家们预计300年后太阳将吞没整个太阳系。全球花巨资做了几百万座发动机,想要将地球带离太阳系。刘启他爸爸去了航空部,负责为地球勘察动向。刘启则和他妹妹韩朵朵一起找到一哥,要了两个保护服。经过一系列事情,地球终于逃离了太阳系。联合国将这次行动命名为“流浪地球计划”。

在这部电影中,刘启他爸爸和他爷爷全都牺牲了,但刘启没有放弃。他突发异想,在大家的帮助下,这个想象成为了现实。最后,地球继续逃脱,预计2000年后将会到达另一个星系。主人公刘启十分勇敢,他不畏艰难,在重要关头十分镇定,起了超级大的作用。他为了拯救地球,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当然,韩朵朵也起了十分大的作用。她利用全球播报召集来了许多救援队,来一起帮忙“撞针”。最后,他们成为了救援队的一员。

刘启与韩朵朵,还有他们的.爸爸,都十分伟大。如果没有刘启的那一决定,推动器就不可能发射火焰;如果没有韩朵朵那几句话,救援队就不可能来帮忙;如果没有刘启他爸爸选择牺牲那一决定,木星就不可能被点燃!

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不怕困难,任何时候都要镇定!

关于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篇11

这个假期,我们全家人看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还看了由它改编的同名电影。虽然电影和书的出入挺大的,但是讲的都是地球人想办法要带着地球离开太阳系的故事。为什么地球要去流浪呢?因为太阳即将发生氦闪,也就是说太阳快要死亡了。发生氦闪后,太阳将不再是恒星了,而成为一颗由恒星爆炸而生成红巨星。

地球上的科学家们计算出了太阳发生氦闪的时间大概是四百年内。所以想出一个方法,就是在地球上安装上万台功率巨大的推进器,先把地球的自转停下来,然后再让推进器把地球推向离地球最近的人马座的比邻星。虽然比邻星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但是还是非常遥远,有4。3光年的距离。地球大概需要2500年才能到达新家。

太阳为什么会死呢?氦闪是怎么回事?我们目前的科学常识告诉我们,宇宙是有寿命的。比如太阳的寿命大约是100亿年。目前太阳已经50亿年了。在《流浪地球》这部小说里,作者是这样假设的:太阳将在四百年内发生氦闪。氦闪就是太阳内部的氢快要燃烧殆尽、全部转化为氦,氦元素的聚变将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整个太阳内部,由此产生一次叫“氦闪”的剧烈爆炸。之后,太阳将变为一颗巨大且暗淡的红巨星,它膨胀到如此之大,地球将在太阳内部运行!事实上在这之前的氦闪爆发中,我们的星球已被汽化了。所以,地球要在太阳死亡之前赶紧移民外太空恒星系。

这部小说的构思和想象力都非常丰富,场面恢弘,令人印象深刻。虽然是科幻小说,但是我觉得这部小说实际上也在提醒人类——正视自己所处的环境,一定要到意识到环保节能的重要性。如果我们现在还没有意识到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的重要性,万一未来的哪一天真是需要移民去外星系,我们的地球还能适合长久的“流浪”吗?也许还没有等到移民外星系的那一天,地球就“千疮百孔”了,物种灭绝殆尽了。

我们要做到物尽其用,节约使用各种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能源,开发更多清洁易得的能源,逐步淘汰污染严重、难以分解、对地球环境危害大的垃圾。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份报告说:目前地球上每分钟消失一种植物,每天消失一种动物。这远远高于自然的“本底灭绝”速率。这是一个警钟。我们要给人类自己和其他生物一个安全和适宜的环境。从自身做起,保护生态环境,这样,我们人类和其他各种生物才能够延续。

关于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篇12

这部片子在春节上映后,一直是最大的流量片,N多个官方号的自媒体们,加入了讨论,关于此片的从拍摄、到后期制作、到投资等各环节都有媒体进行过不少解说,虽然,有些解说资料也无从考证,但丝毫不影响媒体人的激情。

我是今天下午才刚看完《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这里仅分享几点自己的《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

首先,说说特效。

科幻片,不能不说特效,由于我所观看的电影院并不是非常高档的,所以,观影的整体效果肯定会打折扣,这里我排除影院的硬件因素,观完此片后,特效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一段是:吴京和俄国斯航天员,要出仓到外太空,夺取“领航号”的主控权。

他们在太空中的相互帮助、太空行走、以及最后俄国斯航天员被撞牺牲,都让我想起了好莱坞的一部科幻大片《地心引力》,我个人认为特效可以与之媲美。当然,此片一路走来,特效部分很多,相对于其它部分的特效,此处的特效让我最为深刻。整体来说,我个人对于此片的特效给予8分以上。

其次,说说情节。

科幻片的情节,往往会被压缩,近而让整片的故事情节不怎么完整,观众会看得云里雾里,此片在开头与结尾都进行旁白的解说,这样就很好地将故事情节以更为完整和流畅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且,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吸收。

所以,看完此片,那怕你是小白、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的观众,也能明白这片子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一句话概括:此片的故事情节,很通俗易懂。

再者,说说情感。

网上现在也有些文章在说此片部分情节过于煽情,其实,这要看这个“情”煽的是很“硬”,还是比较(此处就不用“很”来修饰了)“软”(即:合理),比如:吴京赴死时的煽情对话、韩朵朵的救援召唤,这些情节给我个人的感受是:有代入感。自己也感动了,稍微落了几滴泪,并不是很尴尬的“硬”煽情。

无论怎样,《流浪地球》这部国产科幻片,是一部值得推荐和肯定的好片,因为,此片让国人看到了国产科幻片未来的希望。

关于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篇13

  高晓松说,中国的科幻小说一般不看,只看大刘的。

  刘慈欣说,自己写的东西数量有限,不能与大咖比。

  他足不出户,在电厂相对封闭世界,写超越三维的广大空间。因为网络,世界无限可能。与一般需切身体会经验的写手不同,大刘是不需要亲身经历的作家。李敖不喜欢旅行,连阿里山都没去过,却比去过的人了解得更清晰更详实更身临其境。

  人的想象与阅读成了飞翔的翅膀。

  看完《流浪地球》,长沙的雨就没停过,太阳难得一见,除了阴雨连绵就是湿冷湿冷。受厄尔尼诺影响,冬天将格外冷,夏天又特别热。温室效应使全球海平面不断升高,若干年后全球沿海城市基本上都将被海水淹没。

  科幻绝非无稽之谈。

  《海底两万里》中的预测几百年后得到应验。谁说灾难某一天不从天而降。

  但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是我们回家的唯一希望。刚子、刘培强、马卡洛夫、韩子昂……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为我们演绎了希望的真谛,只要一息尚存,就不要放弃希望。

  不放弃,刘启为了救妹妹不惜从桥上落下;不放弃,空间站的苏联宇航员马卡洛夫不惜牺牲生命帮助刘培强阻止空间站“叛逃”;不放弃,刘培强驾驶空间站燃料舱冲进了火焰点燃了木星,助推了地球;不放弃,救援队们不畏艰苦,前仆后继,让几十亿人重获了生存的机会。

  人生会有劫难,地球总有一天也会消亡,但人类终会冒险不断,探索不断,生生不息。

  

关于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篇14

《流浪地球》小说本就想象力丰富,让地球连同地球人一同逃难的创意荡气回肠、惊艳无比。电影中的行星发动机很硬核,还原了小说中“雅典卫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写;地球启航产生的尾迹清晰可见,宛如一艘巨型飞船遨游宇宙之间;北京、上海被冰雪覆盖气势磅礴;地木交会更是让人瞠目结舌,试问有电影能看到这样一幕?

中国导演能拍出这样的硬科幻,看到这样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动,可以让人原谅一切不完美!说这部电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脚,毕竟国内早就拍过很多软科幻,但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者说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元年,这是任何人都无可反驳的,它的工业化程度在国内绝对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部可以载入中国电影史的电影!

其实中国观众对于这类型的硬科幻并不陌生,只是国内一直没有拍摄这种硬科幻大制作的工业基础,也可能是因为中国人没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找不到中国独有的文化语境,并不相信中国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直到今天,终于有导演做了这件事情,而且做的非常棒,给中国的硬科幻竖起了一个很高的行业标杆,在中国人的文化语境里用中国人的方式拯救全人类,也一样可以拍的毫无违和感,一样燃爆!

最后表扬一下片尾的《流浪地球》小说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画翻页片头还精彩。电影保持了小说的整体框架,有一定改动(严格说其实是扩充),只拍了小说的前两章,最精彩的《叛乱》希望能在续集看到。新加入的点燃木星很有新意,这种有创意的改动我还是能够接受。《流浪地球》的上映让“中国科幻电影”迎来真正的春天。中国科幻迷从此不再流浪,因为我们终于有硬科幻了!

关于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篇15

20__—20__年,《流浪地球》票房突破1亿,好评如潮。这部电影是目前中国最成功的科幻电影,也向外国证明了中国可以拍好科幻电影。

看科幻电影从来不流泪,但是看完这部电影的后半部分,我几乎是湿着眼睛看完的。最让我感动的是大家一起拯救地球的最后一幕。

当时电台广播了联合国放弃地球的决定。让我们回家,和家人一起度过剩下的一天。虽然句子很温暖,但语气很懂事,很吓人。其余的人听了都放弃了。但刘启、韩朵朵等年轻人不死心。他们仍然尽最大努力争取最终的成功。刘启提出引爆木星拯救地球,但这个计划遭到空间站电脑的坚决反对。它认为这个计划的成功率为零。刘启的父亲刘培强知道这个计划,不顾空间站的反对,用酒精烧掉了空间站的所有资料。刘启号召其他救援队一起拯救地球。最后大家都欢呼起来,一起推发动机。终于火出来了,但是离木星还很远。就在所有人都认为真的没有希望的时候,刘启的父亲英勇牺牲,弥补了这段巨大的距离。最后,地球终于得救了。作文刘启等人为流浪地球争取了时间。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他们最终没有放弃地球,而是和地球一起流浪。其中,说明中国传统思想的返璞归真,让这部科幻大片更具情感色彩。这部电影不像某些好莱坞大片,因为无法生存,放弃了地球,去了另一个新家。他们永远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和地球一起流浪。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一些类似的例子。虽然没有电影那么伟大,但是拯救了地球,却不得不让人感叹。比如《大江大河》的导演孔胜,不追求名利,只想拍好电视剧。他一直很坚定,很认真。还有真正的钢琴大师朱晓玫,60多岁,从来没有华丽的服装。她为了练琴,甚至为别人做家务,历尽艰辛。但是她没有放弃。最后,一切都有回报。她的巴黎音乐厅爆满,她演奏的巴赫堪称自然!

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有一个梦想。这个梦充满了希望。只要有希望,就要努力去实现,哪怕很累很苦。正如影片开头所说,希望是我们这个时代和DIA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回家的路!

27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