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网 > 观后感 >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

时间: 新华 观后感

写观后感不仅可以提升你的写作水平,还能让你真实地记录下自己看完一部作品的感受。优秀的关于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是什么样的?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篇1

我刚看完《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觉得很感动,让我来跟你讲述一下,这部电影的内容吧!

在一个没有一位老师,懂得如何教育好孩子的学校里,有一群“坏”孩子。老师都对孩子们无能为力,所以孩子们就开始捉弄老师,在孩子的恶作剧下,一位老师被伤到了眼睛。

直到一位爱好音乐的代课老师马修的来到,马修老师为了更好的认识同学,他让孩子们在纸条上写自己的姓名、年龄、长大后的梦想等。

马修老师发觉孩子们很有音乐天赋,就组建一支合唱团,在他的耐心的指导下,大家都有很大的改变。后来马修老师要回去了,孩子们就折一些纸飞机,并在飞机上写自己想对老师说的话,来告别他们喜爱的马修老师。

看完后,我好感动,这位老师相信音乐能改变这群孩子,他不仅让孩子们懂得音乐,而且更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一位好的老师,可以改变一群孩子的人生。

这部电影真是百看不厌啊!希望读者也能观看这部《放牛班的春天》。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篇2

上课时候尚老师很亲切的问候所有的同学教师节快乐,我们是未来优秀的音乐教师。 第一节课,一改常规的老师讲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事项,我们一起看了这样一部电影。

看完后几天 ,电影里的音乐以及故事一直在心里来回的萦绕, 在孩子们几乎灰色 没有希望,充斥混乱暴躁。校长老师刻板乏味条,谩骂和体罚是师生之间唯一的交流 。通过暴力手段想制服学生。然而这些孩子在马修老师到来之后的命运改变,是不可想象的。有爱,我们都能感觉到。孩子们开始唱歌的时候,我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毛孔都张开了。那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很久没有听到如此动人的声音了,天籁之音完美的阐释孩子们现在的心境与改变。 不再打架、不再搞恶作剧。因为心里有了善,有了感恩,有了爱和希望。马修老师的力量是巨大的,他或许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到来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样子的变化,没有想过升级 ,只是想从心里最深处来保护,呵护这些孩子。只是因为他们还是孩子。

当爱的力量遇到音乐时候,这些孩子美妙的歌声从窗户飞出时,传到每位的心底,这些孩子从心底表达的感情,是以前任何时候 没有表达过的。

这张照片中马修憨厚可掬的神态,眼睛里流淌的温情,和孩子们一张张快乐的笑脸,心里那种暖意,不禁忍不住泪流满面,故事的构架和音乐把我们的灵魂抽走,当马修教师被迫离开时后漫天的纸飞机时候i,我回头看了班级的同学,好多都在流眼泪。 马修老师最喜欢的小儿子,在最后跟他走时候,我的心理特别的舒坦,就像自己有了孩子,可以去照顾他一样。

电影是一个造梦机器,是我们在现实繁杂的社会中获得某种力量和解放,在前行的道路上得到慰籍。 爱永远不会被忘记,而宽容,理解又是一位合格教师的必要素质。当我们充满爱的力量躬身前行时,我们会拥有某种力量,在爱中继续着我们的道路,用音乐来净化我们以及孩子的灵魂。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篇3

生命是个偶然,我们常常在无意的邂逅中,摆渡了生命的无常,获得永恒的回归。——题记

第一次观看是在初中的音乐课上,第二次观看是在高一的音乐课上,第三次观看是基于作业而观看。的确越看越发有感触,的确很多场景都让我记忆深刻。

一群渴望理解而又狂狷不羁的孩子,窃取了马修的皮包,也偷窥了他的心灵世界。一个个跳跃的音符,一行行温暖的字迹,引得孩子无限的遐想与猜测。音乐,一个被学校完全忽视了的名词,一种贴近人类心灵节奏的律动,再次春暖花开!

学生在宿舍脱口创作、任意高歌,以发泄内心的不满和愤懑,引起了马修的注意。虽然他们根本就缺乏歌唱技巧,甚至屡屡跑调,但是用音乐表达内心,自然、快乐而又满足。马修立刻感受到心灵的震撼:他的音乐创作将和孩子的生命一起迎来新生!

快乐在眼前,为何要等待?马修决定组建合唱团,让孩子在幽晦的池塘之底,看到黑暗中的希望之光,感受到单调生命深处的热忱。也许,童年时代的诸多欢乐,转瞬消逝即被遗忘。但是,这道道绚烂的音乐金光,将在生命的道途上闪亮。

皮埃尔,一个喜爱偷窃、屡次逃学而被公立学校开除了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幽闭而敏感的心灵,在无人注视的时候得以自由,生命之花尽情地绽放。他常常独自潜往教室,让自己的声音穿过骨头、穿越校园,窜向云霄,窜向生命的天堂。可是,他很孤傲,也很自卑,从来不肯在公众下展示歌喉的美丽,甚至以戏谑的姿态将自己出局。然而,马修却没有因为他打架斗殴而反复惩罚纠缠,相反,却敦促他回到合唱团。因为,马修知道,唯有音乐,能浸润清洁他的灵魂;唯有音乐,才能使他自由畅达地奔赴理想;唯有音乐,才能使他祛除邪恶,永葆生命的纯净。一如马修在日记中所述:“他自己感觉不到,可我却确信无疑,他的嗓子是个奇迹,预示着一种异乎寻常的音色。”皮埃尔异乎寻常的音乐天分,在马修的精心保护和培育下,常常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将美梦化为奇迹。

然而,当马修与皮埃尔的母亲并肩交流时,有着严重“恋母情结”而又被蒙丹蛊惑的皮埃尔,竟然将一瓶墨汁倒泼向马修,犯下了无可饶恕的错误。尽管暗恋着他的母亲,也格外垂青他的天赋,马修还是适时而果断地惩罚了他——去掉皮埃尔的独唱部分。美丽的东西,在即将失去时方觉它的珍贵。在皮埃尔倚柱忏悔,茫然若失的眼神中,我们看到真正教育的魅力。当合唱团在表演哈默的《黑夜》时,马修又宽容而智慧地将手伸向他,这时我们看到皮埃尔完美地契合着指挥的节拍。在他的眼神里,马修读到了自豪,被谅解后的快乐,还有,对于他是第一次,懂得了感激。

合唱团进行得很顺利,在聆听孩子们成长的拔节声的同时,马修也感受到自己身上潜滋暗长的力量。孩子们精彩绝伦的演唱,让他灵感澎湃,渐趋佳境。上善若水,我们看到这群写满忧郁与痛苦的脸庞上,已经一扫往日的阴霾。年轻而驿动的心被美妙的音乐点燃,倏忽之间灵魂飞舞而上,将泪痕烘干,把自我沉醉。课堂内,操场上,宿舍里,他们的脸上一直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感觉着内心欢乐的震颤。眼望着天空,放飞灵魂深处对自由的渴望,在遥远的天边建筑着属于自我心灵的小屋。

一切都在跳跃,在奔腾,在开放,在变化。当皮埃尔墨水投向马修时,群起而攻之;古板的校长也加入了足球队,甚至爬上办公桌,放飞纸鸽,放飞童真;刻板的朗古卢瓦的数学课堂语言的竟然充满了和谐的音乐节奏,后来还加入了合唱团,弹起了风琴;皮埃尔的母亲感受到马修对于孩子欣赏的力量,感受到未来生活的希望,从此生命也发生了完全的转向……

但是,就在哈桑校长为经费解决而振奋时,一个电话让这一切灰飞烟灭。因误解而被蒙羞的蒙丹,纵火烧了给自己带去无尽痛苦记忆的学校,留下一个诡秘的笑容,转身远去。幸运的是,其时马修恰好带领六十多个孩子去野外游玩,幸免一死。然而,马修的擅离职守而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推诿的。终于,这个可怜的失败的音乐家,失业的学监再次沉如池塘之底。他被解雇,并要求立即离开,不得与孩子们再见。

也许,我们在唏嘘之余,为之扼腕痛惜,甚至愤愤不平。马修老师对孩子们的爱,对于每个孩子,他都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用音乐重造他们的灵魂。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人之初,人本善”。。只是先天的环境造就了先天的行为,我很敬佩马修这样的老师。

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华丽的服饰和背景,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简单,干净的音乐贯穿着整部影片,使每一个人在天籁般的童声中欣赏着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感动了我,这就是电影艺术的魅力,好电影就是能让人感动,因为电影里面有我们在现实中很难得到甚至得不到的东西。

今天的时间充斥了太多的功利,成年人追名夺利的浮躁情绪深深地影响到他们对待孩子们的方式,使得本应以开发智力、培养性情、激发活力为目的的教育机构成为单纯训练未来参与利益争夺大战士兵的新兵营,本来发掘人性的学校变成了扼杀人性的地方,本来快乐好学的学生变得成天疲惫而厌学,这是多么残酷的教育啊!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简单的快乐,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的美丽:只要你心中有春天!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篇4

这个寒假,我参加了滨江街道海东社区的一个活动,就是看《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为了让我们懂得享受生活、发现身边美好的东西。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在一所寄宿学校里,有一堆淘气的学生,他们喜欢搞恶作剧,可自从马修老师来了以后,用音乐感化了他们,让他们懂得了信任和感激。在这群孩子中,有一位叫皮埃尔的男孩,以前因为喜欢偷窃,屡次逃学,可后来马修老师发现他有音乐天赋,让他去里昂音乐学院上学,使他成为了法国有名的音乐指挥家。

马修老师是一个内心善良的小人物,在多年颠沛流离仍然无法在音乐上取得成就后,来到学校当老师,面对一群无法无天的同学,选择了用音乐来感化他们,在音乐的感召下,孩子们内心中阳光的一面慢慢呈现,但他最后却被无能而残暴的校长赶走。他对大家很好,允许我们犯错,从不用粗暴的手法来对待我们的胡闹,善于发现我们的优点与潜力,并且鼓励我们,指导我们。

校长一直混在校长职位上只知道作威作福的混蛋。他时时刻刻都在将自己的权力运用到极致,在他的天地中,你只能选择服从,不允许任何人挑战他的权威。马修老师刚到学校时,见面几句话,就将他的性格暴露无遗,比如回话时候要加上校长大人。在他的世界,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好的,对自己有威胁的,那就是坏的。我们小心翼翼的生活着,防备他的“犯错,处罚”原则,但是私下里我们用最恶毒的语言攻击他,偷他的钱,烧他的房。虽然这斗争是破坏,但是只要能让他焦头烂额,大发雷霆,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就像刚上学时,我一直不爱唱歌,但姜老师反复让我们去听,让我们体会,终于让我可以大胆去唱。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篇5

教师是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教育不分国界,不分语言,不分种族,不分肤色。教育给我们带来的温暖,无处不在。

在法国的一个名叫“池塘之底”的寄宿学校,一个失意的音乐创作家,失败的音乐家,失业的学监——马修,给学生带来了期望的春天。那是一群问题少年,一群失去家庭温暖、同时又在校长的严格管制甚至虐待下畸构成长的孩子。应对这样的教学对象,这位失意的音乐家,用自我的最真诚的心,给我们谱写了一曲伟大动人的教师礼赞。

爱心

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群体,更是播撒阳光的使者。热爱学生,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池塘之底”的孩子都是可怜的。他们有的是孤儿,像佩皮诺,失去了父母,然而每周六都还在盼望着爸爸能来接他。他年纪小,孤苦无依,还要受像蒙丹那样的大孩子的欺负。还有的是单亲家庭,像莫杭治,单亲生活让他养成了孤僻的性格。

他们都是些问题学生,而他们这些问题却又都是社会,家庭给他们造成的。他们被送到这样一个叫“池塘之底”的学校,他们受到严格的管理以及校长的虐待和处罚。他们的不幸遭遇造成了他们孤僻的性格,他们受的不公平待遇让他们去设计伤害别人。应对这样的学生,学监马修,用他对生活的热情,温暖了每一颗孩子的心。

耐心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只是不一样的孩子,在不一样的成长阶段,都会有各自的发展特点。而科学的教育,必须要做到“在成熟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即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的发展。而这时,不仅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水平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更要求教师应对参差不齐的学生个体,绝不能缺乏“耐心”。电影中,在孩子们编歌词取笑马修时,他没有惩罚学生,而是纠正孩子的音准;在孩子们随意抛马修的皮包而被校长发现是马修用善意的谎言让孩子们免受惩罚;在莫杭治在黑板上画马修的肖像愚弄他时,马修没有用“行动——反应”原则惩罚他,而是用漫画式的手法画了莫杭治的肖像,一笑了之。我们在感叹马修的强力忍耐力的同时,也不禁向他投向了敬意!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普通的个体,当然也有自我的喜怒哀乐。当应对这样的问题少年,马修不仅仅瞬间将本应有的愤怒化成了微笑,更是耐心地教育孩子。虽然同是问题少年,可是他们却有各自的问题与特点。马修没有“一视同仁”,而是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他成立了合唱团,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孩子们找到最适合的位置:低音,中音,高音,独唱,副指挥。每一个人都找到了自我在合唱团的位置,他们的声音也融为一体。马修用音乐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他用音乐开启

了孩子们的心灵之门。他发现了音乐奇才莫杭治,他尽自我的力量去培养,发掘莫杭治的才能,他给他开小灶,他让他唱独唱,他给他创造去音乐学校的机会,他的音乐改变了他的一生……

职责心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除了应具备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之外,还应当具备职业道德素养。教师要“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于在教师岗位上无私奉献”,而这个也体现了教师应具备的“职责心”。马修在“池塘之底”的教学过程中,他不仅仅是在教育孩子如何唱好歌曲,更是在拯救孩子。他不是在实施教学,而更像是在挽救每一个几乎失去自我的幼小灵魂。结果,他成功了。

合唱团成功了,他的拯救事业也成功了。他给“池塘之底”的孩子带来了人生的期望。记得影片最终,当马修不得不离开学校的时候,那群原本就天真善良的孩子,以一张张纸飞机,向他们的教师,致以了最真挚的敬意和留恋。而这也不仅仅意味着他们对马修的不舍,更是他们追求自由、憧憬生活的完美愿望。马修离开以后,继续给别人上音乐课,直到去世……教育是不分国界,不分地域的。马修将他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爱心、耐心、职责心,是每一位辛勤的园丁所不可缺少的“心眼儿”。马修教师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他独特的教育理念,伟大的奉献精神,鼓舞了我们站在教育前线的教育者们。而现实生活中,随着教师负面新闻甚至丑闻不断充斥网络,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日渐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负面新闻所暴露出来的是目前教师队伍整体“政治思想素质,师德水平不够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部份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思想素质不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甚至有些教师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非但不能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更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应对这样不堪的现实,整治教师队伍刻不容缓!这就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学生、教师自身多方面的积极配合。仅有这样,教师这个职业,才真正称得上是“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篇6

《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是一名叫马修的老师来到一所学校担任学监并与孩子们交往的故事。这所学校的孩子调皮捣蛋,校长残忍冷酷,老师淡漠无情。严厉的体制让这里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到冰冷。主人公马修到来后,他用宽容温暖孩子们的灵魂,用尊重、理解与相信治愈孩子心底的伤痛,用音乐照亮孩子们的前路,用他的行为为千千万万个教育者做出了榜样。

池塘之底,一群被抛弃的孩子等待着他的救赎。被不幸选中的孩子们,迷失了自我但是却没有磨灭掉灵魂的善良。当合唱团被建立,音乐打开了孩子们的另一个世界,那是如此新奇又令人迷恋!纯净的歌声在空中飘荡,我看到阳光下的花儿在欢快地舞蹈,空气中的尘埃在恬静地微笑。孩子们内心的保护膜在渐渐脱落,这是一场爱的救赎,也是一场心与心的交流。

纵观当下,在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的不当引导和社会风气的不良蔓延下,又有多少孩子成为他们的牺牲品?没有良好的教育更是导致孩子们无法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在我看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富强靠的不是经济发展的有多么迅速,制造了多少炮弹,靠的是我们一代又一代青年。因为青年是我们的希望,传递着我们民族的信念和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充分成长向善,受到正确的教育,心中有国家并为之自豪且努力,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卡尔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在这里,我认为卡尔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教育是更有温度的教育。

于是,这种教育很大的推动因素是老师。因此每一位老师就要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尽量用心了解每一个孩子,发现孩子们的潜力。当然在如今这种教育模式下,我知道这也很难。成绩易出,道德难愈。因此,就更需要老师去温暖孩子。

可能在小学与中学时代,孩子们更多的事情是学习考试,学习负担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这时,老师们便要与孩子们并肩作战,关注孩子们的内心压力与心理状态。适当开解每一个孩子,做孩子的倾听者,让孩子们愿意诉说不开心。同时,在学习的压力下,老师也要树立榜样,陪在孩子身边,让孩子们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不断掌握学习方法,突破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另外,适当的惩罚也是一种教育孩子的手段。当学生犯了错误时,老师更要首先询问原因,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又出于什么目的。同时在校规校纪的要求下,对孩子进行有方式的、更有意义的教育。

过了中学时代,进入到层次更高的学校。老师应是知识更加丰富,可以带给学生更加自由讨论氛围的人。在这里,老师扮演的是人生导师的角色。老师要用更多的知识与沉稳的气质吸引学生,用学术的乐趣引领孩子们走入新的知识世界,用自己的言行品德去照亮他们的成长之路。同时,也要注重开解学生的内心压力。最近,大连理工大学事件,湖南师大事件在令人心痛的时候也在让人们思考如今学生的内心压力。

教育如水,用清澈碰撞清澈,用心灵启迪心灵,用关爱柔化伤痛,用知识指引人生。追随纯真的情,呵护稚嫩的心,追求心中的信念,闪烁理想的光芒。教育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责任。

最后,我希望以后看到的不是严酷大骂学生或者只是机械的完成自己学习任务和工作的老师,更不是只是死板的管理学生的老师。我希望看到的是老师与孩子们其乐融融,充满欢乐。学生尊师重道,努力学习。老师们用自己有温度的教育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互相学习进步,让校园里充满着欢声笑语,让操场上洋洒着孩子们青春的气息,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有用的人才,让教育变得更加温暖。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篇7

一首好歌,一首好诗,都会让我们在聆听之后感动许久。相同的,一本好书,一部好的电影,也许会影响一个人一生。《放牛班的春天》是我很久以前看过的,至今回想起来仍然会让我心里灌入丝丝感动。

这是一个让人看了还想再看的故事,简单,质朴,却让人相信了人性本善,让人相信了天生我才必有用,正如同这部电影里的结尾曲“黑暗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的热忱,荣耀之路,童年的幸福,转瞬即逝,绚烂的金光,照耀小路的尽头”。这是一群活在黑暗中的孩子,他们一直在黑暗里摸索着,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没有人告诉他们生活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而马修老师无疑是他们黑暗中的希望之光,带着他们走向一条荣耀之路,在这条路上,马修用他的包容,理解这些“问题”学生,带领他们走向光辉大道,引导他们人生的方向。正如影片开头,马修老师才到学校的时候,学生力基恶作剧的打破了学校管理人员莫桑先生的头,马修老师在知道真相后并没有狠狠的惩罚这个学生,他让力基看到了他做错事的后果,让他看到了莫桑先生并没有责怪他,力基突然就感到了一种救赎,最后他自愿照顾莫桑先生,我觉得这才是对于学生最好的“惩罚”。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池塘之底的校长,校长所推崇的是“行动-反应”式教学,所谓的行动就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的硬形制裁,而反应就是学生对硬性制裁的反应。当马修老师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学生们都在戏弄他,嘲笑他“鸡蛋头”,场面很混乱,这时,校长进来,一声口令,学生们都很乖的坐下来,因此校长便认为他的这种教学方式才是最正确的,这种教学方式才是对这些孩子最有效的方式。但是最后校长为他所做的付出了代价。

“永远别说永远,路途上总要一直尝试”,这是马修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没有永远错误的学生,惩罚他们,那他们永远不知道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到底应该怎么做,马修老师很好的维护了学生的尊严,又让他们认识到了错误。那首《希望之光》:吹过积雪的大地,传来讯息,冬天将要过去,你的回声飘向远方,伸展双翼,在昏暗的早晨,寻找通往彩虹的道路,揭开春的序幕,海上的风,托起轻快的羽毛,驻足于古道的岩石上,传来讯息,冬天即将过去,你的气息飘向远方,飘向深山,在旋风中转动,伸展双翼,在昏暗的早晨,寻找通往彩虹的道路,马修老师很好的改变了这所“池塘之地”,校长似乎也被歌声调动起来了,玩飞机,踢球,做着童真的事。马修老师用他的坚持改变了这所学校。

在歌声中,马修先生读懂了孩子们对自由的渴望,就像那个偷了校长钱的孩子就想买一个热气球,逃出塘底,没有人有资格责怪他,在一个美好的童年里,不应该是在一个没有亲情,没有人关怀的,有的只是命令的地方度过。

然而即使马修老师很出色,改变了这所一直有着思想禁锢的学校,但一人之力终究是弱小的,终是无力改变这个学校的本质,马修老师被勒令辞职。在马修先生离开的时候,没有学生来送他,也许是学生们还不能很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感情,但大家的心意和祝福就像他们折的纸飞机一样飞到了马修老师的心里。大家唱起了他曾经教过的歌曲“风中舞动的风筝,请不要停留,飞向海洋,飞向天空”,这就像是大家送给马修老师的祝福:“老师啊,你就像那风中舞动的风筝,即使学校没有能给你一个让你施展才华的机会,但是那并不能葬送你的梦想,请就这样坚持你的梦想,飞向海洋,飞向天空,你将有更大的空间施展,老师,再见!”。

马修先生要离开了,就在要离开的车站,皮皮诺的执着成就了他的梦想。皮皮诺在心里一直认为在某个星期六,他的父母来接他回家,只要他等下去,就一定会被父母接走。在马修先生被解雇的那天,马修先生带走了皮皮诺,而那天正是星期六。我相信大家看到这里的时候,都会觉得心里的一块柔软被感化,就在那个星期六,马修先生这样的一个举动改变了皮皮诺的一生,只因善良,只因人性的美好。

马修先生像是善良的灵魂师,马修先生用纯净的音乐唤回了学生们冰冷已久的心,解脱了束缚孩子们身心的绳索,抚平了他们受伤的心。神圣而纯净的音乐不但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更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仁爱、友善、宽容的极致是让所有的观众眼中充满喜悦的泪水!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篇8

今天,学校照例又上了一节电影课,这节电影课我们看的电影是《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内容很奇妙而且又很感人,可以给人永久的回味。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吧!

它的主要内容是这样:一个指挥家在他母亲的葬礼中无意发现了马修的日记。原来马修是一名老师,一次马修来到一个凶恶的校长、严厉的老师、顽皮的学生和严格的教学制度组成教养院进行代课。

他偶然发现了孩子们的音乐天赋,于是他成立了一个乐队。可是他最终还是被教养院开除了。但电影的结局是美好的,马修和他的孩子们都找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是使用了倒叙的方法来描述的。虽然这一部电影没有华丽的道具,也没有美丽的背景,可是,它依旧是深深的感动了我。我很喜欢这部电影中的马修,我喜欢他的仁慈,更喜欢他的宽容。

马修的行为举动,让我想到一直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的帮助和鼓励我们的老师。虽然,有时老师是很严厉,对我们要求很严格,可是老师们肯定像马修对他的学生一样喜欢我们、爱我们。

观看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故事情节不仅使我们十分感动,从中也获得了很多的收获。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篇9

故事发生在法国,有一个制度严格的男校“池塘之底”。父母们把自己在普通学校经常惹是生非的孩子送到这里,希望他们能得到更好的管束。

但事实上,这所学校的校长哈珊是一个不近人情、眼里只有自己勋章和奖金的自私之人,对待孩子就像对待囚犯,种.种条条框框逼得“坏孩子”变本加厉,稍微好一点儿的也开始叛逆。孩子们经常受到体罚,不是被校长用棍子打,就是被关禁闭,孩子们独自承受着不安和惊恐。

有一天,一名音乐教师克莱芒马修来到了这里。初来乍到,就目睹一场惨案:马桑大叔的眼睛重伤。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他去上课时,教室里乱翻了天,孩子们丢着纸飞机和粉笔,相互扯着衣服;捣蛋鬼莫杭治在黑板上画他的肖像……当他知道了伤害马桑的学生,领着他去校长办公室,却在外面听见棍子的暴击和学生的哭嚎。他没有把学生送进校长办公室,而是宽容了他。

他与校长约法三章:一,不体罚学生;二,犯事的学生由他来处理;三,不透露学生的名字。这充分体现了他的善良和对学生的尊重。

后来,他成立了合唱团,给每一个调皮的孩子适合的位置,让孩子们在合唱团中展示自己。渐渐地,在他的感染和引导下,学生们学会了团结,学会了理解,学会了敬爱。

影片结尾,校长哈珊最终被调职,马修也离开了学校,带上了班里最小的孩子皮埃尔……

看完影片,我陷入了思考。是什么让孩子们发生如此惊人的转变毫无疑问,是马修。

马修和校长、其他学监不同,他来到这里,并非为了严管学生,拿那点工资。他清清楚楚地知道,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有义务和责任去让孩子们变得更好。

他的言行让孩子们珍惜他、爱戴他、信任他。他用音乐激发孩子们的潜能,让他们感受到关怀和被需要,马修自己也持着永不放弃音乐创作的信念。

影片中,当马修被校长开除时,他满心期待着孩子们会涌到铁门前向他告别。然而没有,孩子们怕受到惩罚,这样的谨慎让他心疼。当然,孩子们并没有让马修失望,在他走到教学楼旁,过道的窗口里飞出一架架纸飞机,上面写着每个孩子的名字。他们伸出一双双小手在窗前挥着,表达对马修的敬意、感谢和依依不舍。马修的眼睛湿润了,他弯下腰拾起几架纸飞机当作纪念。这段记忆,是最有价值的。

马修成功了,他的成功告诉我们:有时候,严厉的呵斥与板子并非最好的教育良方,善良、体贴、理解和尊重才是灵丹妙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以这样的心理去对任何一个人、去做任何一件事,那么,每一天都能体会到不一样的乐趣。

如果之前孩子们的心灵是一片荒漠,那么,是马修用爱和音乐把他们的心浇灌成了生机勃勃的绿洲。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和老师担当的正是马修这样的角色,让我们获得知识,懂得做人,吸收无限的正能量,更好地为社会作贡献。而我们,也要用爱待人,以爱献人,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篇10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爱与教化的故事。剧中,或许谁也不会想到久被遗弃而困于“池塘之底”的放牛班,有朝一日尽会迎来自己的春天。作为那个时代的牺牲品的他们倍遭社会的忽视与误解,残缺不全的家庭亲情,动辄得咎的学校责罚,判若鸿沟的师生隔膜:都一步一步地把他们本是纯真可爱与人无伤的稚嫩灵魂推向人世爱与理解的边缘,绝望的深渊!如果人间真是上帝的国度的话,那么天使在哪儿呢?马修的到来为我们消除了疑窦。马修是那种高目远瞩、才华横溢的老师,更是博爱仁慈、宽容大度的朋友,他的到来犹如冬日里一缕鲜活的阳光温暖的泻下,照亮昔日阴霾沉沉、彤云密布的“池塘之底”。虽然作为新学监的马修进校后耳闻目睹的是校长的专横刻薄,学生的叛逆,老师的冷漠,但是他并不前承刚到“池塘之底”时的气馁,认为这是“我自己人生的最低谷来到了”;相反,他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自己的工作中,真诚而耐心地教导这个一度让老师们束手无策而声名狼藉的“放牛班”,犯而不较,并且屡次在学生与师长的冲突中默默地扮演调解人的角色。在经过一系列的斗争磨合后,不久,马修创造性地把“放牛班”组建成一个分工合理、人尽其才的合唱团,最终用音乐解除了孩子们麻木困顿的心灵束缚,唤醒了孩子们尘封已久的对自由、友爱、人性真善美的渴望。

《放牛班的春天》情感真挚细腻,画面随时间推移由冬经春抵初夏,作为主要情感表达的音乐基调也由沉郁凄清慢慢转为活泼明快,呈现出层次的美感。创作者似乎着意于影片场景的巧妙设置,人物言行举止的精心安排,以达到景无虚设,话无虚说,笔无虚落的佳境。在表现手法上,影片结合倒叙与插叙,以年老的著名音乐家皮埃尔·莫安琦——当年“池塘之底”学生之一——的童年回忆展开,情节声画同步,娓娓道来。

马修初到“池塘之底”时,正值冬末时节。此时影片色调灰暗阴冷,环境寂寥阴森,骨立的校门口,孤独可怜的佩皮罗更添凄凉:一切恍若隔世。这种情景安排一方面烘托出“池塘之底”环境的恶劣,孩子们苦难深重的遭遇;另一方面则透露出了“冬天即将过去,春天还会远吗?”的信息:其寓意不言自明。如果说,开始马修对来到“池塘之底”心存悔恨,对孩子们的无法无天、校长哈珊的自私残忍倍感质疑难的话,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他很快懂得了理解,因为正如以德报怨的马桑大叔安慰因伤害他而懊恼得无地自容的乐格克一样,“所有人都说你无药可救了,可其实不是,你是个小可怜,只是需要人理解罢了”。

然而,面对孩子们的叛逆心理和校长哈珊的威严权威,马修采取的是一种变相的理解方式:撒谎。如第一次上课时皮包被学生哄抢,校长前来问难时为学生打圆场而撒谎;为不伤及乐格克自尊而向马桑大叔撒谎;包被学生偷盗向体育老师贝克撒谎;探访期间对莫安琪母亲撒谎等等,这一系列善意而美丽的谎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马修的善解人意、至情至性,创作者如此惨淡经营,可谓别具匠心。

影片中声画同步的表现手法则更是别具一格,极富视听浸染力。剧中马修基于切身观察孩子们的言行再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创建了合唱团。在合唱团的诞生过程中,创作者着重强调了马修给孩子们一丝不苟的分工,高音低音合唱团指挥助理以及乐谱架,一个都不落下!这里,创作者似乎在借马修向观众传达一个道理:“天生我才必有用”,社会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都有自己的人生定位。这种将心比心以学生为中心的做法,体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师长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电影深层次凸显的是其宝贵的人文主义精神,发人深醒。而影片中以合唱团为载体,配合安宁素雅的画面而徐徐流淌出的一曲曲清扬怡悦的音乐,更似春天大自然清新动人的天赖,一缕缕温情脉脉的阳光,照耀抚慰着孩子们孤寂无助、伤痕累累的灵魂,唤回了一颗颗迷失已久冰冷麻木的童心。

在圣洁的音乐声中,孩子们身处的已不再是幽晦的“池塘之底”,而是幸福无边的人间天堂。这些音乐随着物换星移、孩子们心灵逐渐苏醒的变化而变化;而音乐韵律与内涵的变化,又反过来以抒情吻唇表达了孩子内心微妙的情感的延伸继续,可谓,行云流水,不着痕迹。

《放牛班的春天》剧情上虽然处处显现着幽默的笔触,但是影片始终笼罩在一股淡淡的悲情气氛之中,这股淡淡的悲情主要地是通过马修个人在“池塘之底”的坎坷经历流露出来,并与着墨不深的幽默笔触共同构成了影片两大情感基调。

如在学校的第一晚,马修在看完孩子们填写的卡片后,一方面为孩子们美好的志向欣慰,但另一方面又为没有一个孩子愿意从事跟自己同样职业的学监而黯然神伤;在四月的那个晚上,虽然马修因孩子们的转变而创作灵感澎湃,并兴奋地说到“我确信,属我音乐的光明未来必将到来,我叫克莱蒙马修,一个音乐家”,但随即想到自己的现实,又话锋一转,沉重地叹息到“而每个晚上,我为他们创作!”;而影片尾声部份,被解雇不得不离开的马修虽然看到孩子们用纸飞机向自己表达祝福,用教给他们的歌曲为自己合唱送别,也一度使他兴奋得“想向全世界呐喊”,但他心里却明白,“可有谁会听到呢?没人知道我的存在。伟大的艺术家对着镜子看到了真实的自己。我叫克莱蒙马修,失业的音乐家,失业的学监。”。创作者对人物这种轻描淡写而又体察入微的技法,让人哲服。看完之后淡淡的愁思久久萦怀,不觉使人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影片结尾,天真挚着的孤儿佩皮罗打点好自己的行装如愿地随马修而去,这一幕的意义可以说超越了影片爱与教化的主题。其实创作者这一生花妙笔早有呼应。马修初到“池塘之底”时最先见到的孩子是佩皮罗,而且是在等待来接自己的爸爸,但实际上是等到的却是马修;马修离开“池塘之底”,最后见到并随他而去的孩子也是佩皮罗,而且恰好时值他应该等待他爸爸的星期六,有何弦外之音呢?其实旁白为我们道出了其中的真意,“佩皮罗的等待是有道理的,马修被解雇的那天,正是一个星周六”,佩皮罗一直等待的爸爸其实就是马修,是马修用音乐唤回了他的一度迷失的童心,是马修的关爱把他从昔日晦暗的“池塘之底”中拯救出来,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在这里,马修的形象得到了升华,他所代表的不再仅仅是一个壮志难酬的艺术家,失业的学监,或者一位辛勤工作的普通教育工作者,他所代表的是一种超越伦理、阶级、民簇的博爱精神,一种最深沉最厚重的人文情怀,同时也是西方__义的高度凝练和光辉典范。我们将会看到,马修不单是佩皮罗的老师和父亲,他将作为世间千千万万无辜而又不幸儿童的精神庇护所、爱的殿堂,永远为人们所铭记。

这就是《放牛班的春天》,一幅交织着泪水与欢笑的感人画卷,一首爱与理解的真诚赞歌。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篇11

寒假丁哥在博客上向我们推荐了很多部电影,妈妈帮我下了几部,其中有一部叫做放牛班的春天。前天晚上,我坐在餐桌前观看了这部电影。

这是一部非常有名的法国片,内容大致是这样的:有一所叫池塘畔底辅育院的男校,是一所非常差劲的学校。里面的学生对校长做不文明手势,恶作剧把老师弄的手部受伤,集体抽烟……等等。但是,连校长都管不了他们,校长只能用体罚来罚学生:今天不是罚这个拖地板就是明天把那个关进学校的“监狱”里。校长费尽心思地想把学生教好,可学生却越来越过分,越来越逆反。

这时,来了位新的代课老师名叫:克来蒙马修,马修老师年纪大约60多岁的样子,长得非常慈祥,他是专门来带音乐课的。开始进学校,学生们就开始给马修老师取外号:光头子弹或光头。老师刚来,同学们总是喜欢给老师恶作剧。有一次,当马修老师进来上课时,有人放了一摊水在地上,老师一滑,摔了一跤。但每当学生犯错误被院长发现时,马修老师总是替学生掩护。但所谓地掩护并不是犯了错就过去了,而是在私下和犯错的学生谈心,大部分学生渐渐转好,马修老师还组织了一个合唱团,唱的曲子全部都是他自己辛辛苦苦用五线谱编写的。在他所有的学生中,有一位学生名叫莫翰奇,他的内心十分地敏感。有一次因为莫翰奇在被罚拖地板时,马修老师正好在教学生们唱歌,被他听到了,于是下午他就自己单独在教室里练声,那嗓音如天籁般优美。

偶然一天,马修老师在经过教室时听见了莫翰奇的歌声。从这以后,他把莫翰奇定为主唱。每天,教室里都会传来孩子们美丽的歌声,如天籁般在耳边萦绕……

学校的那个校长非常差劲,总是会不同意马修老师带着学生唱歌,并且还抢夺马修老师的荣誉!后来,体育老师成了马修老师非常好的朋友,总是在暗中帮助他。马修老师仍然在继续地带着学生们唱歌,但只是暗暗地进行。时光飞逝,学校突然着了大火。马修老师带着学生们从森林里回来时被校长发现了,校长开除了他,因为老师违反了校规。马修非常地难过,因为他走时没有学生和他告别。但是,奇迹出现了————一架架纸飞机从空中缓缓落下。马修打开一架纸飞机,是莫翰奇写的,有一架是贝比诺写的……他拿了几架他最熟悉的学生的飞机捧在手中,抬头仰望,一双双手在向他告别。此刻,马修老师在心里说:“我心中充满喜悦与乐观,我真想向全世界高声大喊,但有谁会听到我的心声?根本没人在乎我的存在。

马修老师走后,校长也被开除了,原因是有人揭发了他体罚学生。马修教音乐直到他生命的尽头,但并不刻意追求名利,他的所作所为只有他自己才知晓。只有他才知道吗?不,应该不止……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伟大的马修老师吧!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篇12

池塘之底

翻开你们的面容

闪耀的笑脸里

埋藏着童话般的故事

不是遗忘了的

那双关于天使的翅膀

不是世俗的

那涂鸦的夸张的妆容

池塘之底

邂逅你们的歌声里

是小小宇宙里

爆发的时代

私奔

你们的梦想

走进放牛班的春天,走进池塘之底,那一群孩子就这么在这个炎热的夏天走进了我的生活。一部小小的影片,不关乎很多的商业因素,没有爱情的渲染,但是就是一种淳朴,一种关于宽容、关乎梦想的。一群被世人厌恶的孩子,遇到一个天使一般的老师,从此他们的故事里有了更多的浪花。而那一群孩子,哪怕有一刻成了别人眼中的恶魔,在马老师的眼中便成了最美的天使。瞭望他们人生未来的路,被人遗忘的他们,终于有人愿意为他们伸出援手,音乐给了他们自由的灵魂,引领他们走向了更加美好的未来。这就是《放牛班的春天》,一部纯纯的影片。

影片一开始,有一扇铁门,铁门内站着一个小孩,他是那么的懵懂,他是那么的纯净,父母过世了,他却依旧愿意等待着他们,因为他人小,但是他的心里希望充满希望。希望在这么一群孩子眼中,但是绝望的眼神在校长眼里,在那些终究无法走进他们内心的人的眼里,他们呆在了池塘之底。马修见到的是一群调皮捣蛋的孩子,恶作剧的他们让学监进了医院。他像每一个新来的老师一样对即将接任的孩子们充满信心,他觉得没有什么无法改变。是马修老师的信任、宽容、坚持、激情、爱心让孩子们最终能够放飞自己的心灵,找到生活的希望。

在这部影片中我最想谈谈的便是关于教育的问题。

这群孩子从来都不会被校长肯定,哪怕他们做到了很好,校长也会弄觉得他们已经无法拯救。在这部电影中,学校用“行动-反应”式的惩戒方式去禁锢他们。这是一种缺乏人性关怀的教育体制,孩子们用他们更进一步的叛逆、调皮、孤僻来回应这种惩罚。对于问题学生校长始终是觉得唯有通过严惩才可以维护纪律,其实这是一种以暴制暴的行为。在我们现代的学校管理方式中,这也是一个问题,我们很多的老师或者家长也觉得以暴制暴是最好的方式,而不愿意走进他们的内心,不愿意去发掘他们。可是每一个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他们带着天使的光环而来,只要我们愿意走近他们,他们是可以走到最后的。校长没有做到这一些,可马修老师做到了。他始终觉得自己是可以感化他们的。他替孩子们承担责任;对孩子们对他的恶作剧放在自己心里;他保护着他们,不让他们被惩罚;他在考试时给他们打手势;他在宿舍陪着他们睡觉;他让恶作剧的孩子去照顾伤者,他保守着他们的秘密,他愿意去和他们沟通,愿意去对他们充满希望。让师生关系那么融洽,让他的课堂那么的吸引人。宽容是他对待过失的态度,一次次的努力为他和孩子们找回尊严,也实现了梦想。其实过失本身也并非当事人有意的造成,一次善意的谎言,或许就此挽救了一颗沉沦的心。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一个孩子们都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也许他们被称为“问题孩子”,可是他们的问题只在于他们的叛逆超过了周围人的忍受,他们不是朽木,可他们曾被亲人抛弃在思想的荒野。在学校大门被锁上,当禁足室大门被锁上。他们就这样被放弃了。可是他们的光芒始终是无法遮掩的,马修拯救了他们,发现了他们的闪光点,用音乐洗涤着他们的心灵。当指挥棒挥扬,你听到了来自孩子们最美的声音,他们的纯净感染着所有的人,连校长也忍不住玩起了纸飞机,他是不愿意去走进他们,尽管他们真正的感染了他。那群可爱的孩子在音乐里闪耀的光彩是那么的无法遮挡。他们的眼神里充满着希望,那是自己给自己的,音乐让他们知道原来自己是那么地不一样,让他们知道原来自己也可以是焦点,自己不是问题孩子,而是充满了希望的未来。

马修老师,永远用他的敏锐的心灵观察着孩子们。孤独存在于每个孩子的心中,渴望被人关注却被遗忘在角落里,尽力的表现却始终无人理睬。最终疲惫地放弃。选择以放任不羁吸引他人的目光。不羁其实并非放任者的初衷。知道孩子们犯错后的恐惧,让孩子去守着受伤的老师,带他去认识错误,而不是在禁足室里去厌恶世俗;用委婉而不失孩子面子的方式让其加入音乐组合;运用冷漠孩子的方式最后给他表现机会重拾信心......马修老师宽恕孩子们的过去,放飞他们的梦想,如此简单而又充满意义的举动。在马修老师博大心灵的指引下,孩子们走出阴霾,放飞的歌感染着每个人,甚至是魔鬼般的校长。

困难是人生的必修课,微笑着去面对。不要忘记了你最初的出发点是什么,因为在最初的地方总是有着梦想的指南针带领你走向你明媚的明天。马修老师也许没有大的成就,却挽救了60颗无助的心。梦想的实现有时并不只体现在自己的身上,用梦想带来光明也是一种成就。马修老师用他自己对梦想的执着,带领着孩子们的纸飞机走向更远的路途,因为梦想,他可以灿烂的微笑。因为梦想,孩子们不再只是池塘之底,最终迎来了放牛班的春天。马修老师的行为让我对即将要选择的教师之路充满了指示意义,因为他让我们知道,孩子们的春天,一个也不能少。

结尾,马修老师带走了小豆丁,而那郁郁葱葱的绿色便代表了无限希望!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篇13

一位伟大的教师,不一定要教出多么优秀的学生,不一定要使自己在课堂上无私奉献,但一定是爱护自己学生的教师!

马修就是一位伟大的教师,虽然最后被辞退,但他依然“伟大”!是他,把一个个顽皮的“坏”孩子变成了一个个唱着歌儿的小天使!马修身上喷发着阳光气息的老师,散发出爱的能量的老师。一次偶然,马修发现这些孩子的“音乐梦”,马修从而组建了一个“合唱团”,发现了这些孩子的音乐才华。他,就是“伟大”的教师。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一位同样伟大的教师。她,就是杨老师!9月30日的合唱比赛,我们六<4>班也参加了,我们是三等奖。但这个名次不能说杨老师指挥的不好,也不能说我们不努力排练。在这之前,杨老师和我们都在很努力地排练。一开始,杨老师说,看着歌词必须要会唱,我看着词还是不会唱,我担心我不能回家了,但是杨老师让我回家练。杨老师还是很呵护我们的。

无论是马修还是杨老师,他们都是“伟大”教师!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篇14

“放牛班的春天”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代课教师马修。这部影片讲的是一群被人们认定为“无药可救”的孩子在代课教师马修的教导下,学会了互相帮忙,尊重师长并组建了合唱队的故事。

马修教师与其它教师和院长不一样。他不会对学生失去信心,他在学生犯错时,不会去体罚他们,他会静下心来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既是可怜的。因为没有什么人爱他们,他们还这么小,就被许多教师放弃了培养;可是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遇到了以为好教师——马修教师。马修没有放弃他们,他永远对他们抱有信心和耐心,马修教师发掘了孩子们歌唱的潜力,还组建了歌唱队,虽然有重重的困难,可是马修教师从没想过放弃,也正是这份执着,才会成就皮矣尔。

马修教师对孩子们充满了期望,这份期望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明灯,让他们对自我有信心,让他们感到了生命的意义。

我想未来当那些孩子们长大以后,他们必须会十分感激马修教师,是马修教师帮忙他们成就了他们的明天!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篇15

“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马修老师离开的时候,同学们被院长关了起来,同学们把纸飞机上写下对马修老师的感谢。就再那一刻我感到,马修老师刚来的时候学校里乱哄哄的。但从马修老师来了之后同学们像变了个人似的。这就证明马修老师的音乐教育方法是对的。不想院长一样,犯了错误就关进“禁闭室”里。院长的这种教育方式是教不出好学生的。

我喜欢“放牛班的春天”因为它给了我们最好的教育方式!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马修老师来到了一个放牛班,这个放牛班很调皮,刚来到就有一个学生犯错。这个学校很严格,动不动就关禁闭。后来,马修老师组成了一支合唱团,他还发现了有音乐天赋的皮埃尔,让他做主唱。渐渐地,院长有一些变化,比如说:他折纸飞机,玩球等。但好景不长,马修老师离开了校园,院长也离开了。

这部电影很好看,我还想看。今天,我们看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电影讲述了一个叫马修的失业音乐教师在一所管教不良儿童的寄宿学校找到了一份的工作。他把一群反叛的寄宿学校的孩子们被召集在一个合唱团里,谱写出他们动人的乐章。他用纯净的音乐唤回了管教们冰冷已久的心,解脱了束缚孩子们身心的绳索,抚平了他们易受伤的心灵。结果他让那些孩子脱离苦海了。

这部电影没有男孩喜欢的刺激,也没有女孩喜欢的浪漫。但他却用音乐启发了一群孩子们!就算全世界都放弃了你,就算没有人看好你的未来。

只要你的心还在跳动,只要你的血还在流动。

就请为自己造一个梦,执着的活下去吧。

青春里无论荒唐,时光里无畏选择;

每一个梦都会有一片天堂;

每一个孩子都会是一个天使;

你的起点或是云层之巅,或是池塘之底;

总会有一个人给你前进的动力;

总会有一个梦在岁月尽头等你;

上帝不会让一个有梦的人一辈子活在地狱里的。《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是讲一位叫马修的老师,来到了一间小学,他把那间小学学习部好的学生通过用音乐来陶冶他们的情操,最后把学生教好了。其他老师也很佩服马修老师能把这个放牛班的孩子教好。

那群孩子很喜欢马修老师。他们知道马修老师对他们很好,什么事情都能帮他们解决。我喜欢马修老师,更喜欢我的老师,因为他们也和马修老师一样和学生做朋友的。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明白了,我们从小就要认真学习,长大以后才能做一个有用的人。

2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