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网 > 观后感 >

《建国大业》影片观后感

时间: 新华 观后感

经常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爱思考的好习惯,从电影中得到启示和感悟,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去。写好《建国大业》影片观后感要注意什么?小编给大家分享《建国大业》影片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国大业》影片观后感篇1

23日晚,市环保局组织观看了电影《建国大业》。这是一部给建国60周年献礼的好作品,讲述了从抗战结束到新中国建立的这段历史。新中国成立是那么来之不易,当影片演到革命党人闻一多被国民党暗杀时,那枪声来的是那么突然,不只是闻先生没有想到,也同样出乎在座观众的预料。

国民党为了维护自己的独裁统治,迫害了那么多共产党人和民主进步人士。手段卑劣残忍,令人发指。在记住历史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印象最深的是穷途末路的蒋介石对蒋经国说,腐败已经长到了国民党的骨头里,要反腐败,可是现在,反,则亡国,不反,则亡党。

当年建立新中国,真是无数人的鲜血铺的路。共产党在当年可以迅速的获得各党派人士的支持,夺取政权,应该说还是民心所向!60年过去了,看着夜幕下霓虹闪烁,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城市,不知道如果当年他们都还在,会是种怎么样的心情?看完建国大业,想到的是,国家的进步,言论的进步。建国大业是两条主线,蒋中正和毛泽东,没有一再的去诋毁败的那方是如何的背信弃义,如何的奸猾狡诈,也没有再洗脑式的宣扬我方如何正义凌然,民之所向。反而我看到了一个演的十分出彩的蒋中正,和剧中我认为最亮点的陈坤的蒋经国。政治斗争始终是残酷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国民党败就败在内部,败在了国民党自己人的手上。建国大业确切的说讲的是,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是如何召开的,毛泽东等人是如何取得民主的。毛泽东请到了国内各民主党派人士,名正言顺,堂堂正正;而蒋中正自立为王,不得民心。

淮海战役胜利之后,彭德怀,周恩来等人,唱着《国际歌》,流下了眼泪,英特纳雄尔,就一定要实现。镜头转向了毛泽东的一双儿女,他们用无知的眼光观察着世界,不解着他们的叔叔为什么唱着歌,喝着酒,就抱着头哭了起来。在北平检阅军队时,刘烨扮演的红军老战士说,仅代表活着的死了的红军老战士,向毛委员长致敬。毛泽东回想起了抗战,内战的场景,落下了泪。是我们的祖先,用鲜血换来的胜利啊,五星红旗,就是用血染成的啊!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刻提醒自己要踏实,勤奋,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新形势下为环保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让中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愿中国欣欣向荣,繁荣昌盛,永远像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建国大业》影片观后感篇2

今天早上,刚吃过早饭,我们就去电影院看电影。在车上,我们一直在讨论看什么,但是,我们喜欢看的各不相同,怎么办呢?别担心,最后我们的意见达成了一致,就是看《建国大业》。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共产党为了一致抗日和国民党谈成了和平,但是,贪婪的蒋介石却撕毁了条约,带领100多万士兵来攻打共产党,由于,很多老百姓都支持共产党,大家联合起来击败了国民党部队,把他们赶到了台湾。

这部电影很特别,共播了两个半小时,共有170多位明星参加演出,平均每过3分钟就会有一位明星出来露脸。比如,有成龙、刘德华、张国立、赵薇等等,每出来一位明星,台下就议论纷纷,都在说这是谁,那是谁,非常有趣。还有这部电影场面很宏大,有激烈的战争,兵器会集,烟雾滚滚;有激动人心的开国大典,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还有斗智斗勇的重庆谈判。都让人回味无穷!

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最终为什么共产党赢了呢?原来是老百姓的支持给了共产党力量,所以才把国民党反动派给赶走的。我们要支持和平,反对战争。

《建国大业》影片观后感篇3

光阴似箭,现在党已经100岁了,从当年的“风腥血雨”到现在“雨过天晴”,又有谁能体会当时的艰辛历程呢,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才是甜,看完《建党伟业》才明白,当初党的诞生,就是为现在的和平而建立,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战争,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共产党对我们的“恩赐”。

电影《建党伟业》围绕1921年前后展开,展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它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恩来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邀请到178位演员参演,试举胡适与辜鸿铭在北大图书馆的辩论为例分析,当时两位才俊在围绕文言与白话展开辩论,实则是谈新文化与旧文化的优劣势,深层次也谈到了该坚持孔学还是师从外国的问题,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干将,自然是进步积极和正面的,这已经为历史所证明,无庸再多言,但究其辩论本身却恰恰相反。

看完后,真的很感谢这部电影,让我体内的热血又沸腾了,让我对信仰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是的,为了心中的信仰,革命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不怕流血牺牲,为了建立新中国,他们甘愿赴汤蹈火!真的很感谢先辈们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建立新中国!真的很感动先辈们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我要好好学习,以后当个领导,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来振兴中华的!

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报答祖国妈妈没让我生在那个战争时期!

《建国大业》影片观后感篇4

在这秋风送爽,五谷丰登的季节,我们迎来了祖国的第59个生日,在今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为祖国送上一份真切的祝福吧!

今日,我和爸爸、妈妈一齐看了《建国大业》这部电影。爸爸告诉我:《建国大业》的演员阵容强大,百名巨星齐上阵,共同来为祖国成立__周年献礼,几乎囊括了中国电影界的所有明星和知名导演,可视为对中国电影演艺队伍的一次大阅兵。毫不夸张地说:一不留神一个大明星出现了,一眨眼功夫几个大明星就出场了。要是想在这部片子里面去看大明星,那你必须会看的眼花缭乱。

据说这些赫赫有名的大明星们都是不计报酬自愿来演这部戏的,因为大家都想为自我母亲的__岁华诞奉献一份自我的力量。爸爸异常强调:“全世界仅有中国才能汇集如此多的明星,才能拍出如此震撼、如此生动、如此精美、如此优秀的电影!”并且一边儿看,一边儿给我解释我看不懂地方。

我们看得都很认真,最终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在喜悦和欢呼声中,我们开始建设我们的新中国。我想:新中国成立真不容易啊,看看毛泽东和周恩来他们喝酒,把头紧紧地碰在一齐,可见他们的兴奋之情,对我们的开国领袖毛主席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尤其看过《建国大业》之后,对毛主席更加敬佩和崇拜了,还有周总理、朱老总、任弼时等革命老前辈们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和代价,当演到开国大典那一时刻,毛主席在神圣的礼炮声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我忍不住热泪盈眶,心潮澎湃。

我必须要好好学习,热爱自我的祖国!长大了为建设祖国贡献自我的一份力量!

《建国大业》影片观后感篇5

《建国大业》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大片,其拍摄和开映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建国大业》高唱主旋律,历史味厚重,具有现实教育意义,观后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想。

感想之一:是一部很好的国情教育片。让人们重温了一段重要历史,明白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把中国共产党推上政治舞台的领导地位。新中国60年的发展成就,让我们更加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新胜利。也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创立过程。通过新中国成立60年政党制度的实践证明,使我们认识到这项制度坚持的好,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推进就越顺利,取得的成就就越大,人民得到的实惠就越多。

感想之二:是一部很好的党风教育片。毛主席在60年前,也就是毛主席风趣地说“进京赶考”前,在1949年3月河北西柏坡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辛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一个伟大领袖的睿智和清醒,这是一位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的远见卓识,这是一位看透历史兴亡更替规律的哲人的警语!

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大片-----《建国大业》,再一次提醒每一位共产党人应该铭记“两个务必”,其蕴意深远。

感想之三:是一部很好的党的统一战线史教育片。毛主席1947年12月在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时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不但如此,这个统一战线还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之下。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这是每位共产党员,特别是统战工作者要始终树立和坚持的政治意识。

感想之四: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风貌。影片向人们展示了中共党内民主作风和中共与民主党派间的合作关系,建立各民主党派共同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实现了中共的号召和承诺,开创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新貌,使人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团结和争取一切民主政治力量的根本所在。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学史明理,温故知新。此类影片无需追求高票房,重在让人们受到一些教育,懂得一些道理。

《建国大业》影片观后感篇6

在历史课上老师让我们看《建国大业》这部片子,只不过一节课时间不够,我们没有看完,不知什么原因,我特别喜欢历史的一些事件,于是我在家里将它看完了。

在学校里我们看到了39分钟,这一部分讲了抗日战争结束,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多个政党不和谐,其中有共产党、国民党、民盟、民革四个有影响的政党,其中民盟和民革保持着中立,则国民党想独裁专制,而共产党一心想着和平,但国民党怀着想消灭共产党的思想,与共产党签订了“双十协定”,并且毛主席为了表达共产党的和平意识,,然而这只是缓兵之计,蒋介石实际上是在等美国的援助,当美国物资抵达中国时,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因此国共内战全面展开,于是进行了辽沈战役,结果共军胜,国军败;随后又进行了淮海战役,结果还是一样共军胜,国军败;最后一次战争是平津战役也打响了,因为前两场战争胜了,共军士气大涨,一口气将国军打败了。三大战役结束了,共军全胜,国军屡战屡败,蒋介石给自己留了条后路,结果他率领国军主干退守台湾,直至今日再无返还大陆之意。但他还不死心,他准备了空军兵团,在毛主席开国大典的时候,投弹。可是当一切都准备好了,美国却变卦了,不给空军加油,导致无法返回,于是蒋介石被迫无奈的放弃了这次任务。我猜想直至蒋介石临死时,他都是含恨而终的,他不忍心毛泽东的山沟主义能压过三民主义,他不忍心“我”堂堂黄埔军校校长还比不过毛泽东的小学学位。

从这部影片中我懂得了得民心者得天下。

《建国大业》影片观后感篇7

影片从辛亥革命开始,一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之间的十年时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十年。

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岁月中国大地上发生的风云变幻和时代精英们追寻救国真理的不懈奋斗;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成为拯救中华民族的唯一出路!因为中国长期被西方列强瓜分和欺辱的惨痛教训,警醒了国人,“靠洋人是永远没有出路的”!“五四爱国运动”的全面爆发,激发了无数爱国人士的勇气和热情!“声讨国贼”、“救我中华”的呐喊声,令人热血沸腾、激情难抑。整部影片让我感受到在那动荡的年代,我们共产党人为国家民族的存亡抛洒热血的炽热情怀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当见到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人们感到雀跃与自豪,对未来充满期待;当宋教仁遇刺时,我恨不得上前一枪崩了那个刺客;当袁世凯为了一己之私利,秘密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时,我恨不得上去一脚把他踩扁在脚下;当张勋跪在溥仪脚下痛哭时,我们并不为他的愚忠而感动,反而为皇权思想在国人的意识里潜存而忧虑;当蒋介石扮成医护人员刺杀光复会成员陶成章时,我们为革命党内部派系斗争的严重后果而担忧;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与辜鸿铭进行辩论时,我们可以看出新旧思想在当时高层知识分子中斗争的严酷;当我们听到中方代表顾维钧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所说的那些话时,我们在愤怒的同时,又不得不深思“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

看完《建党伟业》我的内心异常澎湃,被那个时代所震撼,被那个时代的青年的激情和热血所动容,被他们为了实现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所感动。我的脑海中始终闪现两个词--“青春”与“使命”。

作为当代的学生,我们有无限的自由,可这些自由是谁赢取的呢,是党。我们有幸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我们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美好的时代下,不用呼吸战火弥漫的空气,只需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不需要担忧吃了上顿没下顿,只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需要担虑半夜敌人入侵,只需安然入睡。中国已经从落后走向繁荣。

光阴似箭,如今党已经90岁了,从当年的“风腥血雨”到现在雨过天晴,又有谁能体会当时的艰辛历程呢,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才是甜。当共产党诞生的时候,就仿佛注定它以后的成功,看完《建党伟业》才明白,当初党的诞生,就是为现在的和平而建立,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战争,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共产党对我们的“恩赐”。

《建国大业》影片观后感篇8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是影片《建国大业》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它标志着中国将逐步走入富强。

昨日,我去电影院看了《建国大业》这部影片,影片讲述了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间发生的一些故事。影片向我们展示了许多爱国人士的风采,其中毛主席和周总理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

影片中,毛主席常常因为战事而彻夜不眠,每当有主要战役的战报还没有传到时,他总会跑到屋顶上凝望远处,期望搜寻得到一点象征着胜利的标志。其中有一个镜头很有意思:在得知国门的反动派的55万大军被红军全部吞噬掉后,中央领导们摆酒席庆贺,毛主席喝醉酒后倚靠在床上,酣然入梦。在平时因为牵挂战事而难以入睡,而如今得知自我的军队大胜而不由得酣然入梦,这样的人领导的军队不取得成功还有谁会成功呢毛主席也时时刻刻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革命的目标,心中始终是在为人民着想。正是由于毛主席这种为民的精神以及尤为强烈的 职责感,才训练出来不贪民众一分利的红军,才会打败独裁的蒋介石,建立起新的中国。

还有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人就是周总理,周总理是个令整个红军队伍都敬爱的一位领导,他的和蔼可亲在队伍里是出了名的,他经常到最基层的红军部队去做动员工作。可是在建国大业中,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周总理。在得知韩玉祥将军因为共产党的邀请被国民党的特务杀害后,他十分愤怒,把所有的关于这件事的负责人都叫到了他的办公室里,狠狠地把他们给骂了一通,直到毛主席来了,它才控制住自我的情绪。可是这丝毫没有损坏他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和形象,反而让我们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了这位伟人,一位和蔼可亲,有职责心,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的伟人!

此外,影片中还为我们塑造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如壮志难酬的蒋经国,心系人民的张澜,甚至是阴险狡诈的李宗仁,都为我们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当然,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的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大到中央的领导人,小到最基层的群众,战士,只要是在解放中国的战争中为民族独立流过血和汗的,都应成为我们尊敬与铭记的对象,他们的名字应当被世代传唱!

如今,中国已经变得富强了。可是我们也不能忘记过去那段屈辱的历史,我们还是要努力学习,有朝一日该为民族奋斗,该为人民奋斗的就是我们这一辈的人了,所以,我们要时刻做好准备,为中华民族而奋斗!

《建国大业》影片观后感篇9

微风拂过,那火红的旗,飘啊飘,飘进了我心中……

走出影院,一群大雁列着整齐的队形正从空中掠过,消失在视线中;一树枯叶悠悠地飞扬,离开了大树的怀抱;只有那一面火样的旗,在大地仰望的地方,飘扬了七十个春秋,笑对着未来无数的日日月月。

旗傲然地对不自量力的风雨抬头,千千万万张面庞都映上了它坚定的颜色,但是,也有千千万万的生命选择了染红它,用自己的鲜血洗去它曾经溅着的污点。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历史才会选择了中国,而中国也因此选择了共产党。事实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面对这些无畏的鲜血,我们有什么理由选择懦弱?我们又怎么能玷污英雄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时光?怎么能毫不在意地对待党给予我们的一切?而我们,却是如此漫不经心地挥霍这珍贵的、以鲜血为代价的幸福!

回到家里,走进书房,举起笔,在本子上写下了一行行字,一个个方正正的汉字排成了新的“长城”,这是我们为祖国修筑的防线——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心往一想,劲往一处使,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还用担心“两个一百年”的实现吗?

怀着坚定的信心,我一笔笔地摞着知识的砖头,一字字地积累技术的水泥。不仅是我,而是全国的青少年,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并肩奋战着,如七十年前那些冲锋陷阵的勇士们,怀着无畏之心,同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中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一束金色的阳光射进窗户,在纸页上照出一片光明的未来,它是从这一代朝气的脸上映出来的,它是从我们疾走的笔下冒出来的,它照亮了祖国的大地!

我们会用行动告诉世界:我们是祖国的新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将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建国大业》影片观后感篇10

《建国大业》还是一部可看性比较强的片子,较同类型影视而言,对主要人物的刻画更为细腻,尤其是和现在央视放的《解放》比。不过由于要表现的东西太多,跨度太大,所以大多只能蜻蜓点水,没有些历史常识的人看起来是非常累的(光辨别这么多明星演的这么多名人,就很累人了)。当然,只要你读过初中历史课,且有些记性的话,应该还不至于云里雾里。

我以重温历史的心情,看完了这部片子,内心颇有些激荡的。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一个锦上添花的时代、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

片中淮海战役后,毛、朱、周、刘、任把酒庆贺,相拥唱起国际歌的场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这些老弟兄从长征开始,一步步走向夺取全国政权,我相信是坚强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这是一种类似虔诚宗教徒的信念,他们可以毫无保留地、全身心地托靠在这种信念上。现在大多数人可能已经没有类似感受了,也很难对他们的激动产生共情。还有就是西苑机场阅兵时,刘烨扮演的红军老兵那发自肺腑的呐喊,这份真诚让人感动,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当今中国的一线电影明星,几乎都在片中露了个小脸,这恐怕和追悼会上的名单有得一比,因为在片中的出现,说明了在中国影视界的地位。这种盛况与那个年代也是类似的,邓小平、贺龙、彭德怀等也仅仅在片中露面片刻。李云龙之辈,最多只能在北京城下放个照明弹。那个年代有多少人让我们无法忘怀,无论国共还是第三种势力。

至于弱肉强食之说,片中更是借蒋介石之口点明:“对毛泽东要边打边哄,那一天毛的军队打完了,也就不用哄了”。毛泽东也说,和蒋谈判的资本就是几十万条“破枪”。等到辽沈、淮海、平津战役获胜之后,其实也就不需要再和国府谈什么和平,一鼓作气解放全中国便是了。毛、蒋都明白,枪杆子里出政权。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民主党派,则从来一样,只是政治协商会议中的点缀,无论谁掌权都要拉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广泛性。记得笔者在尼泊尔遇到个初中生问,中国是不是只有共产党,笔者义正严词地告知,中国有九个党派,一个执政党、八个参政党。回答这个问题时,真真切切感受到民主党派存在的必要性。

承上启下之说,无需细言。没有建国大业,就没有社会主义改造、就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和谐社会的今天。只是在看到毛、朱、周、刘、任把酒庆贺、激情燃烧的场景时,想到了后来1969年开封的“刘卫黄”;看到西柏坡会议,想到了1969年北京的“王玉”、1972年的温都尔汗、1974年的“王川”、想起了1992年南海边画的圈……

《建国大业》影片观后感篇11

《建国大业》这部历史影片,精良的制作、演员阵容强大都是这部影片吸引观众眼球的诉求点,为新中国60华诞献礼也成为这部影片的宣传口号。前来观看影片的除了年轻人之外,一些父辈、祖父悲人们也占了很大的比例。

影片讲述了自抗日战争后重庆谈判到开国大典的国共两党的纷争,影片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内战上,而是通过对毛泽东和蒋介石的深度刻画,从两个人的处境上反映内战的形式变化,二人的形象都非常饱满,尤其是蒋介石儿子蒋经国的细分较重,肩负父亲给于的重任为了稳定上海物价大义灭亲,对孔家的囤积物资行为进行打压,但是当宋美龄赴美求援被拒,副总统李宗仁分裂国民党,父子二人心知大势已去,南京的成群的白鸽围绕着父子的沉默盘旋,似乎寓意这战争的结束,和平来了,但是不属于他们。

从战略转移时的消瘦,毛泽东随着解放军的节节胜利逐渐精神饱满,当北平解放的消息传来,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喝着高度白酒高唱国际歌,在“英德纳雄纳尔——”的歌声中,毛泽东倚着墙壁,回忆起征战的岁月——抗战转内战,多少苦难终于结束了,表情里难掩兴奋。当最终1949年10月1日的阅兵式上,毛泽东站在检阅部队的汽车上,往事再次涌向心头,一代伟人也留下激动的泪水,为逝去的先烈,也为自身灵魂的解放。

影片除了叙述角度独特,人物刻画饱满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演员阵容了,172位知名演员在150分钟的影片里不到一分钟就有一位明星出现,除了唐国强、张国立等绝对主演外,其他明星的戏份少得可怜。刘烨、王宝强、葛优等演员只有一句台词,以影帝梁家辉为首的许多演员甚至一句台词也没有,影片看外之后才发现演员表上竟然有王学兵,问了问朋友才知道他的角色只是一个小兵,只有一个镜头,一闪即过,而我所错过的明星肯定不止他一个。

整个影片的场面宏大,张弛有度,也穿插着几许或感动或幽默的镜头。记忆最深的有这几个。第一就是,刘烨饰演的老兵在毛泽东检阅部队时向毛泽东敬礼的镜头,用最大的力量喊出“我代表活着的、死了的红军老战士向毛委员敬礼”,场面非常感人;第二是毛朱周刘四人酒后高唱国际歌的场面,让人感慨;第三是宋庆龄在上海一早醒来发现街上躺满了为了不惊扰市民而就地休息的解放军战士,宋庆龄神色庄重,深受感动。幽默的场面也不少,王宝强所在的团奉命解放北平,在北平城门脚下将城门当成地主大院,要求葛优饰演的团长出动炮兵予以摧毁;在议定国旗和国歌的时候,冯巩扮演的代表连续两次被人抢了发言权,最后用天津话说了句“我想说的他们已经替我说了”,让人忍俊不禁;另外范伟饰演的厨师和笑星郭德纲饰演的摄影师也为影片增添了几分幽默。

影片最后在开国大典的真实影像资料中结束,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伟大的新中国终于成立了,中华儿女历经苦难终于迎来里黎明!

《建国大业》影片观后感篇12

《建国大业》这一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主旋律影片,云集一百七十多位明星,话题人物齐聚,四大天王中的两位捂婚天王刘德华,黎明,功夫之王成龙,李连杰,华表奖的双黄蛋得主陈凯歌,冯小刚,四小花旦里的章子怡,赵薇,实力派男星姜文,陈道明,陈宝国,葛优等演员纷纷出马,以置于使笔者无法一一列出,这些大腕在影片拍摄和上映的档期,每个人身上出一条新闻,对影片的宣传就不可小窥,更何况中影掌门人韩三平十多年后重新掌镜,众大腕零片酬出演,国产片拷贝又创新高等新闻本身就有着巨大噱头,让人们重新唤起了对主旋律影片的热情!

其实主旋律影片很早就对自身如何更多的吸引观众做过尝试,2005年,为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影片《太行山上》,就起用了港台明星梁家辉,刘德凯分别饰演国-共的抗-日英雄,2007年的献礼影片《八月一日》同样选用了吕良伟,李子雄饰演了叶挺和汪精卫,两部影片在这一类型片上做的突破不大,但是起用明星的机制无疑使影片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建国大业》在起用明星上可以说是在以前影片的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而且对这一类型片的宣传,说教的功能大为改观。国共两党人物喜怒哀乐都给予了描写,凸显了人性化。然而影片从皓如烟海的史料中选则材料,修改剧本,难免有些典故,事件交待不清,或是挂一漏万,下面是笔者看出的几点,一吐为快。

李宗仁不顾蒋介石的阻挠,硬是选上了副总统。片中有一场蒋,李二人共同登台,宣誓就职的戏一闪而过,未做交待。其实当时蒋对李很是愤恨,想让李宗仁出丑,于是派人通知李宗仁宣誓就职时穿军装。自己反到穿一身长袍马褂。当李宗仁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结果就职典礼时李宗仁站在蒋介石旁边,象极了一个跟班。

片中结尾处斯-大林对中-共的代表慷慨陈词:只要中-共一宣布建国,就第一个与中国建交,显得很丈义。但是片中也提到过一幕,起初共-产党攻陷南京,苏联的驻华使节并没有留下,而是和蒋介石一同退往广州,事实上苏联对国共两党的政策一直是暧昧的。对中国是否划江而治也提出过意见。但是还是毛泽东有远见,有魄力,一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诗词就点明了事物的主要矛盾,中国人的事还得中国人自己作主!任何国家的政策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主,并没有无私的援助!

转眼间新中国已经迎来了自己六十岁的生日,国家日益富强,然而就象片中对国歌的讨论一段所说的,我们永远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警惕。用我们的血肉,我们的智慧组建成新的万里长城,永远前进,再前进,在世界上找到我们应有的位置!

《建国大业》影片观后感篇13

寒假里,我观看了影片《建党伟业》,影片中主要讲述的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我国的东北三省及青岛都被西方侵略者占领了,并且还逼迫清政府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清政府的懦弱激起了国人的公愤。当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到中国,社会上出现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秘密召开了共产党的首次会议,他们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充满了信心。

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他当时积极推崇“共产主义”,让国人都理解“共和”之真理,大家团结起来,万众一心,拯救中国。在影片中这样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毛泽东站在高高的台阶上高喊“人民万岁,中国万岁!”的口号,台下则是报以排山倒海的掌声和激昂的呐喊声。救国,刻不容缓!

在中国的革命道路上千千万万伟大的革命先辈为了救国洒下了无数的鲜血和汗水。1919年,李大钊等领导学生上街讨伐卖国贼,并在北京大学和陈独秀一起大力宣扬“共产主义”精神,激情高昂地高喊“打倒溥仪‘打倒张勋!”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支持。那时,他们的手不约而同地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大家都明白,紧握在一起的手,不仅仅是对北京大学学生激情澎湃的鼓励,也是预示以后中国革命一定胜利!同时,在辩论会上李大钊他们与辜鸿铭等人的保守思想的冲突与绝妙的辩词。让在场的所有人拍手称快。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一路风风雨雨、披荆斩棘地走来,已经走过了100年了,今天我们国家昌盛、民族兴旺、人民安居乐业。观看《建党伟业》让我更深刻地理解和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建国大业》影片观后感篇14

__月__日上午锦州市统战部组织各民主党派召开庆贺建国60年大会,会后招待看电影《建国大业》。

《建国大业》讲述1945年开始到1949年伟大祖国解放之间的几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电影中最让我们锦州自豪的是打辽沈战役之时毛主席站房屋上,周总理问他在干什么?毛主席说在看锦州,周总理说这离锦州有一千里呢。可见锦州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可书上一笔。当年辽沈战役的胜利对于全国的胜利起关键的作用。

《建国大业》以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国体为主题,主题重大,集中、突出,类似反映建国题材的影片较之只能望尘莫及、自叹不如。

《建国大业》云集了170多位华语影坛一线明星。

电影《建国大业》再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

在解放上海后,战士累的睡在大街上,这一细节感动着宋庆玲先生,才使她能来到她的伤心地北平,促进中国各民主党派政治协商制度会议开始。

《建国大业》充分利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和内容上的厚实感。同时,还用虚实相映的手法表述历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过闻一多演讲来展示,闻一多及后来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则以画面来展现。又如用写意的战争场面来烘托建国的艰辛。同时,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敌机轰炸西柏坡住处未爆炸的炸弹这一细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

细节决定成败。在炮火连天之时,让你的心紧张,又来了一个浪漫的场面,主席和总理带着两孩子在挖菜,山花灿烂,家庭温馨,建国之后的幸福生活应是如此。这一细节让人看到了希望。

《建国大业》影片观后感篇15

国军的军装还是比咱的漂亮,据说腕儿们今年抢着做国军,就是为了跟剧组要一套衣服,整部剧中的明星大体扫一眼,两伙阵营还是分得很明显:我党领导人还是那些特型演员,基本特征就是形神俱备,名气就基本上扔一边了;扮演国军的诸人就是不折不扣的明星,范儿要紧,像不像就不算问题了,王学圻、尤勇、胡军、李连杰、陈宝国、刘德华等人赫然在列,就是为了能压得住场。还是有些演员的戏份被剪掉了,比如侯勇版的陈赓,李幼斌版的报社记者、邓超版的徐悲鸿都没了,那些有笑点的演员却都还保留着,范伟、葛优、王宝强、郭德纲、冯巩等人出来就是让你乐,这也反映了咱们的“主旋律影片”向“主流电影”的跨越,《建国大业》告诉我们革命历史题材不必瞪着眼握着拳看,咱们完全可以靠着椅背伸懒腰,可以大笑,还可以吃爆米花,所谓的严肃,都可以丢垃圾桶了。

除了国共两党,民主党派的刻画同样很有力道,民革、民盟等党派屡屡受主席邀请北上,虽心有所属,采用的策略还都是打太极。张澜、李济深、宋庆龄等人还是很好的反射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以及他们的软弱(这是主席说的),他们作壁上观、静待时局,不轻易为动,更加重了他们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身处这个水深火热时局里的身不由己。这些民主党派在大局落定之际投诚,主席不计前嫌亲迎接纳,并许以国家副主席和人大代表之席位,从而将共产党、主席的豁达胸怀铺展的淋漓尽致。影片最后以定国歌、国旗而结束,众代表在激烈讨论选定四星环绕的五星红旗,只是再度重申了建国大业其实是人心所向的道理,在那个风口浪尖的年头,也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28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