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网 > 观后感 >

八佰电影简单的观后感

时间: 新华 观后感

写观后感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总结自己的观影体验,从而更好地吸收电影中的营养,提升自己的影视文化素养。写好八佰电影简单的观后感是有技巧的,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八佰电影简单的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八佰电影简单的观后感篇1

这部电影结束时,全场鸦雀无声,都在默默的离开,这样的场景绝无仅有。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忍不住的默默流泪。值得肯定的这是一部好的历史题材电影,以历史为框架进行改编,刻画出在抗日时期军人民众的真实写照。我觉得一部好的历史题材电影,就是在大家观影结束后忍不住思考,并且去了解背后的历史。

让我心生惭愧对这段历史知识的空白,这部影片是我重拾历史认知的契机。的确这样历史应该被人记住,更多的抗日英雄更应被人铭记。而“他们”的出现就是群像而非个人,“他们”没有决策的权利,或许姓名都没能载入历史,拼死战场,为抗日战争做最后的牺牲。

《八佰》全篇的战场群像是以一群小人物的心理刻画展现,在家国情怀、民族危难之际,小人物随之成长,以细腻的心理写实手法层层递进情感。在不同小人物的成长过程中,也反映着当时各种类型各种群体各种不同的内心活动。更是以一条河作为天堂和地狱的讽刺,在战争年代大多数民众由麻木转变为全民抗日的内心转变。

这部影片中你记住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他们向死而生的精神,全场有多个事件不断地有层次的烘托宣扬爱国情怀。整部影片的故事流畅性很细腻同时也很悲壮。电影的观感带入性很强,仿佛就在经历着这场殊死搏斗。“隔岸相顾,盼愿再无喧嚣。”“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震撼人心,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中华民抵御外侮民族气节未曾改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珍惜和平年代!

八佰电影简单的观后感篇2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应该最适用于人们读小说时对角色的理解。当一些看过的小说被搬到荧屏的时候,觉得这个角色、这个画面不是我想象的样子,会有一丝丝的失望。当我的小伙伴们还沉浸在玛丽苏式的剧情中的时候,我犹爱战争题材的电影、小说、电视剧。

因为在苦难的战争中更能看出芸芸众生真正的共情和背信弃义,更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情怀。而电影《八佰》,全程技术拍摄,每一帧都是美学角度,无论是视觉效果、故事情节所传递的情感都超越了我对战争故事的想象。导演管虎似乎正在开辟新的国产战争片类型。

8月15日下午3点,濮阳圣雅恒丰超级巨幕影院,一场特别的《八佰》点映会正在举行。我并不知道故事梗概,刚看片头,感觉自己在“漫威”的画面中。该片取材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人。

这部影片,细致地刻画了战役的独特环境和身处其中的中国军人的成长以及中国各界的反应和转变。影片以一匹被束缚着象征民主和自由的白马为线索,深刻的暗喻了战争的本质和普通人民对光明的渴望。一条苏州河分隔了仓库与租借,地狱天堂,形成强烈对比,南岸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北岸炮火连天尸横遍野,这种直观视觉冲击太过于震撼,导演管虎独辟蹊径地将视角聚焦在战争中底层小人物身上。

他们有父母子女,有兄弟姐妹,过着普通的生活。而恰恰是这样一群卑微到尘埃里的普通人,误打误撞的来到四行仓库,他们不完美,贪生、怕死、想逃走……但他们克服对死亡的恐惧顽强的抗战,承担起重任,宁死也要护楼顶的国旗不倒。战争的背后都是政治,在国家大义面前再卑微的人都可能成为民族英雄。这些英雄就像战争废墟上的星光,汇聚成永不落幕的英雄传说。

还有更多的感动,来自民族苦难的共情,也来自同胞向死而生的勇气,小人物在家国大义面前,舍生取义。不让四行仓库变成400人的坟墓,只要有一个人在,就一定坚守阵地和敌人战斗到底的决心。他们大多数没有名字,但他们真实地活过。想到这里会觉得我们今天的生活实在是来之不易,这种感动化为一种力量,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身边的幸福,努力奋发向上。

四行仓库像是一个中国抗战的缩影,四行仓库中国军人的精神也是抗日战争中所有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唤醒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蒙昧初醒的国人。租界里的各国观察员们,以为这是一场没有什么悬念的战役,唯一的关注点好像是预测多少小时结束战斗。然而,“八佰”和”楼顶不倒的旗帜“终让他们肃然起敬,并作出合乎人道的反应。

《八佰》这部电影或许是近几年我看到的最精彩的战争片,不光有宏大的场面和激烈震撼的枪炮声,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电影背后每一个普通的中华儿女在国家岌岌可危时展现出来的人性光辉。而电影里不倒的旗帜和充满魔幻现实主义的白马,就像穿越时空的灯塔、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行。

八佰电影简单的观后感篇3

今晚看了刚上映的电影八佰,说实话给我的震撼还是非常大的,看完这部电影,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都是有血有肉的战士,他们也有亲人,也有朋友,但他们还是选择了放弃小家保护大家。

面对日军无法用手榴弹炸开的铁板,多少名战士依然跳了下去,舍己为人并高声喊出自己的名字,身上绑着炸弹,伴随着炮声消失在雪国之中,你以为他们就这样白白牺牲了吗?不,他没有历史,会记住他们,他们都是勇敢的英雄,永远不会忘记!

隔岸观火的百姓们,虽然战争就在眼前,中间只隔了一条苏州河,但用天堂和地狱形容毫不夸张,一些爱国人士一直在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刀子拼命给战士们送电话线,知道这场战争不仅仅是400多人,更是中华人民的战争!

一位姑娘给战士们来送旗,如果升旗的话,日本人就会发动猛烈的进攻,战士们会损失惨重,即使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他们依然选择了升旗。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他们并没有害怕没有退缩,用身体护住国旗,不让国旗倒下,一波又一波人跑出护旗,他们想让隔岸的中国人知道中国还在,他们没有亡。

直到最后,战士们都向租界撤退时,子弹如雨似的打到了桥上,一支由中国建立的敢死队拼命掩护着队友撤退,此时的桥已经不再是灰白色,而是被鲜血染成了血红色,这时他们也不忘队友,冒着生命危险把队友扛到安全区域,群主们伸出手挡挪开挡板,发了疯似的想把战士们拉过来,他们面对枪林弹雨,无所畏惧,这八佰人是真正的英雄,不只是八佰人,更是八佰精神。

八佰电影简单的观后感篇4

这是一部从一开始就饱含争议的片子,而且一些争议不仅不会随着时间消失,更会在未来也是置疑和辩论的焦点。但是,至少,这是一部用心的片子!一部震撼的片子,一部充满血性的片子,一部充满悲情和希望的片子!每每随着剧情推进,影院里常常是从掩鼻抽泣到哭成一片,结束出来的观众大多带着久违的泪痕和激昂的情绪。应该说,影片最大的激发了悲壮的血性!一种久违的家国情怀,慷慨激昂。

平地钢筋水泥建起一座四行兵库,挖通一条苏州河,在对岸造一片上海租界的“东方巴黎”,一比一地还原1937年的苏州河两岸。一切的创作有史可依,河对岸的租界“天堂”搭建出整个社会生态,民居、商铺、影院、舞厅、赌场、烟馆、街市,独立的水电供应和交通系统等等。近在咫尺的地狱。炮火轰炸后片瓦不存的城市废墟,堆积成山的尸体间流窜的老鼠,在战场上生命的脆弱。

影片没有过多放在描墓谢晋元等职业军人身上,反而创作了一组战士群像。一批在四行保卫战之前临时被收编进团的散兵游勇,张译饰演的“老算盘”,姜武饰演的只会吹牛的老铁,王千源饰演的神枪手羊拐,以及欧豪饰演的逃兵端午和他年幼的堂弟“小湖北”。这正是他们精湛的表演,让观众进一步体会了战争的真实感和悲壮情绪。

最好的剧组、美编、服装、道具、灯光、摄像以及演员等等,这是很多影评给出的专业评价。使用目前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摄影机IMA_摄影机,观众在IMA_银幕上可以看到比普通银幕多约40%的画面,同时具有无与伦比的清晰度和色彩饱和度。560毫米长焦镜头的梦魇写实的对焦!带有“悲悯”的视角的写意性航拍,3000个大厅灯光、军用级别照明弹,8家特效公司1300-1500个视效镜头。这些都是开创性的,都是为了真实感。从“开幕影片”到“取消上映”,在影院这是一个有血性的团队!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在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中,一直有这种传承不息的品格!田横五百士!十三将士归玉门!不畏强权,精忠报国!一种舍我其谁的勇气,一种大义凉然的牺牲,一种慷慨激昂的斗志!这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血性!这是《八佰》给观众的直观感觉!

八佰电影简单的观后感篇5

不算宽的苏州河将上海一分为二:南面烟火蒸蒸,华彩万千;北边灰暗残破,杀机隐伏。如此情景,难说不是老天爷弄错了拼图。然而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我们当然知道,现实世界才是魔幻主义的温床。那座满目疮痍的四行仓库,如今依旧伫立在苏州河北岸,与周遭的所有格格不入。像一颗顽固的钉子,将那段荒诞险恶的岁月,与这繁华锦绣钉在了一起。

不知读者是否与我一样幻想过,如果将自己置于那个山河破碎的年代,会作何表现?是舍命卫国,还是明哲保身?是愤恨眦裂,还是寻常度日?如果你也有这般迷思,那这部电影或能给你一点参考。虽说导演有《斗牛》、《杀生》等佳作珠玉在前,《八佰》并不显得出挑,但不掩满满诚意。其中人物群像的刻画依旧秉承了导演细腻真实的风格,没有伟岸光大的正义,但有可爱良善的猥琐,看着舒服。而我们大概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对应的人物。

我便像姜武饰演的老铁,也许小毛病不少,但心眼不坏,吹牛皮抖机灵有余,然胆气不足。要我这样的人上战场,还是一夫当关的`剧本,阿弥陀佛,那是万万使不得。能不失禁已是幸事,断不能指望我扛枪冲锋,高呼中华民族万岁。只是在乱弹中拉同伴一把,已是鼓起了十二分的勇气。若是真的亲临现场,怕不要直接尿遁了才好。也是有了这样的共情,才让我们这些观众更添伤感。回顾当年,满是被滚滚战火轧断脊梁的普通人,他们有的狗苟蝇营、胆小如鼠,有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即使这样,战争也未必放过他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只是寻常。小湖北一家三人尽殁,就可见一斑。

故事发生在1937年的上海,十月初秋本应天高气爽,却叫硝烟污了白日晴空。苏州河南岸的风光依旧,却也只是流于表面,其时暗潮汹涌,国之将破,世界各地人人自危,即便所谓的法租界,也真真是危如累卵。这样牌场火热更胜战场的舒坦日子,不知尚有几时。反观北岸丑陋,倒是那四行仓库,饱受枪林弹雨,却依然绝世独立,如惊涛骇浪里巍巍不动的灯塔,煞是凄美。许是不想让观众错漏了这苦心经营的美,影片中将其物化,具现了一匹不似人间的骏马。马身雪白,鬃如银苏,奔腾于断壁残垣间,好像一颗嶙峋世界里,清白无瑕的赤子心,亦是“八百壮士”们崇高精神的化身。小湖北以马入梦,“端午”如戏里的将军一般,只身杀向茫茫海的敌人,也提前昭示了他们往而不返的觉悟,与杀身成仁的结局,惹人唏嘘。

彼时,四行仓库的处境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当时的中国。半壁江山已没,中华存亡旦夕,可谓百事休敝,大厦将倾。中华儿女到底是浴血反抗,还是做个所谓的顺民?八十八师的四百将士们心无旁骛,被抓的逃兵们无可奈何,但河对岸的看客以及屏幕前的我们,还有的选。却不知战士们慷慨跃下,引爆炸弹时,你的胸膛可曾气结?少年挽发,勇闯桥关时,你的血液可曾沸腾?刀舞壮行,英雄赴死时,你可曾想与他们在一起,哪怕只是将手伸出那冰冷的铁门,奋力地喊上一声也好?

如果有,那请你务必,别让这口气平了,别叫那腔血凉了。即便你我生在这样好的年岁,也断不能忘了,通往和平的路上,皆是前人的苦难,英雄的血泪。

当全人类的灾难具体到每个个体身上,其不能违抗的强势难以言说。好在中国人信命,却不服命,若天地无眼,不见人间疾苦,便教人为改命,即便拼得个身亡形销,也总会有人,为中华民族之存续而战斗。古于谦岳飞如是,今八百壮士如是,明日你我,亦当如是。

八佰电影简单的观后感篇6

“中华不亡,中华民族不亡,中华民族万岁。”这个声音在我耳旁回荡,使我热血沸腾。你肯定非常好奇,我耳旁为什么会有这种声音,事情是这样的,我今天和全班同学去看了一部抗战类的电影《八佰》。

电影开始,第88师524团第一营进入了四行仓库,在守卫的第一天里,日本用了挖掘机把墙凿开,随后接连着日本军人冲了进来,有的日本人顶着铁皮开始凿墙。有的中国军人直接往自己身上绑住了炸药,一个一个的跳下去引爆炸药。

第二天,有三个人想要通过下面的河水来逃跑,结果在拐弯处遇见了日本人派来偷袭的敢死队,三人立马潜下水,中途有一人要上去换水,但如果上去就一定会被发现,所以其他二人连忙拉住了他,过了一会儿,日本人走了,那个人也死了,两个人游了出去,有一个人立马喊:“小湖北日本人来偷袭了,日本人来偷袭了。”上面桥上要传去电话线,但日本有狙击手,有一个名叫刀子的人过去传,他先用帽子试探,狙击手果然开枪了,他趁着狙击手换弹的时间一路狂奔,但是却在肚子上种了一抢,他躲在掩体后面突然站起,用力一抛,电话线过去了,但狙击手却一抢命中了他的头部。

第三天,中国军人升旗,要让旗杆不倒,一个个中国人去扶着旗杆,日本人开着飞机扫射,有一个人用枪瞄准,“砰”一声,飞机被打跑了,因为挡风玻璃被射爆了,当这个人还沉浸在自己打破玻璃的喜悦中,而旁边的人却不淡定了,因为那个人看见射下飞机的人的肚子被射破了。

最后一天晚上,大部队撤退,在租借的桥上的门缝中伸出了无数双手来迎接军人们。

看了这部电影,我想到了林则徐的一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想,从今天开始,我也要做个真正的男子汉,我会用我的整个生命去保卫我的祖国。

八佰电影简单的观后感篇7

8月最后一天,我来到电影院,看非常有名的电影《八佰》——一个抗日战争中的伟大历史故事。

虽说我们现在的国家很繁荣,但也有让人悲伤的一面啊!1931年9月—1945年8月,整整14年,我们中国都在被日本折磨,而我们国家的军队却没有在这种时候退缩。当日本打上海时,竟然有一位小孩也去跟着打仗了!

除了这位小孩,其他人也一样勇敢。就在日本人开着飞机向国旗俯冲扫射时,一位年轻人毫不害怕,冲过去就开枪,最后把日本人打跑了!他高兴得连自己被子弹打到了也丝毫不知道,真是一位爱国者!只是因为重伤,去世了……。看到这,我难过地流下了眼泪。

除了这位小孩以外,还有些人也一样。为了炸掉日本人,军人们把炸弹绑在身上,跳进敌人阵营,与日本人同归于尽。一个一个的名字喊了出来,一个个军人从楼上跳了下去!还有那些军人留下的遗言,使人心里一阵又一阵的痛。

老百姓们也为这场仗帮了忙,国家的军队希望有工具帮助他们,于是老百姓一个个想冲过伏击,跑去帮忙,结果都受了伤,或是直接被打死。

在最后一次战斗中,军人们都知道很难打赢,于是准备好了一切。军人们说:“咱们!来日再见!”这句话说得如此坚定啊!打仗时,军人只要有一口气,就会呐喊出这一声:“冲啊!”只要还有一丝力气,他们就会冲向前方!

9月3日,是抗日战争纪念75周年,我向所有抗日战争中的军人说一声:“谢谢!我向你们致敬!"

八佰电影简单的观后感篇8

今天是8月22日,老师组织我们看了一场电影,电影的名字是《八佰》,这是一部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7:10分开演,我们早早的去集合,看完后,我们大家都热血沸腾。

电影《八佰》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看这部电影的心情十分复杂,全程神经紧绷,一秒都不想错过。苏州河隔开的是“两个世界”,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但中国人抗日的热情是一样的,中国人的心不会被分开,只会更加紧紧相连。这场电影让人震撼人心的战争场面很多,当敌人发起进攻时,为保卫仓库,战士们腰缠炸药跳到楼下的日军中,一个接一个,让人看的热泪盈眶;还有升旗时,为保护战旗能够矗立不倒,几个军人也献出了宝贵生命,还有民族英雄谢晋元,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撤军时内心的挣扎感,让我们大家看着很揪心,能感受到军人的血性,但又能在他对下属的关怀中看到身上热血浪漫的一面。

历史上10月27日至30日的四行仓库保卫战硝烟弥漫,六层楼钢筋水泥筑,墙厚楼高,易守难攻,有粮食、牛皮和丝茧,准备持久作战。敌人放的毒气,要过桥,水战,空袭,递送电话线,步步逼近,以小化大刻画了一张张生动的脸。在年轻战士身捆炸药跳下楼的片段我们大家都热泪盈眶。

看完后,我感觉抗日英雄不畏强敌,视死如归,我们大家要向他们学习,这一场电影让我们看的振奋人心,一会兴奋,一会紧张,一会悲痛。抗日战争进行了很多年,最后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最终打败了日本人。我明白了,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才会活得有尊严。

八佰电影简单的观后感篇9

电影《八佰》票房已经突破__亿,点燃了刚刚重启的国内电影市场,同样也收获了许多好评。电影的上映也引发了网络上关于那段惨痛历史的热议,故事原型发生地上海四行仓库遗址纪念馆也随着电影的上映引来了大批市民前来参观。

《八佰》是什么?

电影从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开始,讲述在谢晋元团长的指挥下,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八百壮士”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日军进攻达四天四夜的英勇事迹,呈现出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和八百壮士的英勇形象。《八佰》是这群勇士共同的名字;是一条河间隔出天堂与地狱的战争史奇观;更是抗日战争中千千万万的英雄缩影。

电影里中国军人坚守仓库英勇抵抗与一河之隔的租界里的歌舞升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事实的确如此。1937年的大部分国人并没有觉醒,他们不认为这个国家的战争跟他们有任何关系。很多人认为保家卫国流血牺牲那是军人的事情,就算日本人已经轰炸了上海,摧毁了这个城市,也依旧炸不醒租界里的人们。在他们看来,日本人是不敢进入英国租界的,生意继续做,大戏继续听,日子一切如常。就连支援淞沪会战的地方保安团的民兵,都琢磨着赶紧溜号回家,好把家里的那几亩麦子给收了。

四行仓库保卫战让租界的国人看到了什么是战争,什么是舍生取义,仓库对岸的芸芸众生也最终完成了从麻木到奋起抗争的转变。

在收获好评的同时,电影《八佰》的热映也引来了网络上的不同看法,认为影片夸大了真实的战况,美化了国民革命军队,掩盖了主力军队溃败撤退的事实。这些批评大多是基于对抗战初期国民革命军抵抗不利的不满情绪。不过,也许对于这部电影大可不必如此苛刻,以电影的形式还原历史,本身就需要不少的艺术加工。更何况在《八佰》之前,许多人并不了解淞沪会战这段惨烈的历史,这部电影起码让人们知道了四行仓库,也知道了上海晋元中学是为了纪念哪位民族英雄。这难道不是《八佰》最大的意义么?

八佰电影简单的观后感篇10

这部电影结束时,全场鸦雀无声,都在默默的离开,这样的场景绝无仅有。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忍不住的默默流泪。值得肯定的这是一部好的历史题材电影,以历史为框架进行改编,刻画出在抗日时期军人民众的真实写照。我觉得一部好的历史题材电影,就是在大家观影结束后忍不住思考,并且去了解背后的历史。让我心生惭愧对这段历史知识的空白,这部影片是我重拾历史认知的契机。的确这样历史应该被人记住,更多的抗日英雄更应被人铭记。而“他们”的出现就是群像而非个人,“他们”没有决策的权利,或许姓名都没能载入历史,拼死战场,为抗日战争做最后的牺牲。

《八佰》全篇的战场群像是以一群小人物的心理刻画展现,在家国情怀、民族危难之际,小人物随之成长,以细腻的心理写实手法层层递进情感。在不同小人物的成长过程中,也反映着当时各种类型各种群体各种不同的内心活动。更是以一条河作为天堂和地狱的讽刺,在战争年代大多数民众由麻木转变为全民抗日的内心转变。这部影片中你记住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他们向死而生的精神,全场有多个事件不断地有层次的烘托宣扬爱国情怀。整部影片的故事流畅性很细腻同时也很悲壮。电影的观感带入性很强,仿佛就在经历着这场殊死搏斗。“隔岸相顾,盼愿再无喧嚣。”“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震撼人心,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中华民抵御外侮民族气节未曾改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珍惜和平年代!

八佰电影简单的观后感篇11

明天就是国庆节了,王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怀,在香江电影院包了场,带我们班的同学们一起去观看了电影《八佰》。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走进了电影院。

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叫陈树生的烈士。之所以对他印象深刻是因为这样一个片段:当日军要炸毁四行仓库时,战士们为了保住仓库,陈树生带头抱着炸药包从楼上跳下去与敌人同归于尽。在他跳下去的那一刻,他大声喊出了自己的名字,随着一声巨响,我甚至都没有看清他的脸,就这样一位年仅21岁的小伙牺牲了,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他的名字。像这样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战士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把他们永远铭记在心!

看完电影后,我深深地感受到: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长大了建设国家,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更加繁荣昌盛!

八佰电影简单的观后感篇12

战争是残酷的,是血腥的,是压抑的。今天,我有幸观看了一部振奋人心,令人动容的电影《八佰》。

这部电影中的每个人物虽然形象不同,性格各异。但都有血有肉,铁骨铮铮。它主要讲述了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保卫祖国的最后一道防线。电影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有许多情节让人泪目。

当时情况危急,四行仓库已被日军包围,四面八方响起飞机的轰炸声。而驻守在四行仓库的革命军却连一面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旗帜都没有,河对岸的爱国民众用自己的生命将一面国旗绑在身上,趁着夜色,游过河水来到仓库,将旗帜交到壮士手中。在危险面前,在正义面前,团长选择升旗,他希望今天的选择燃起中华人民的斗志与激情,也让中国守军能燃起希望。伤痕累累的四行仓库平台上,鲜红的旗帜在军号声中缓缓升起,河对岸围观的民众无不为此激动欢呼。

疯狂的日军看到了四行仓库楼顶飘扬的旗帜时恼羞成怒,发起了更加残暴的进攻。在硝烟中,在炮火中,英勇的将士顽强抵抗,血肉之躯向日军坦克发起总攻。在千钧一发之际,作为敢死队员的陈树生身上捆满了手榴弹,拉响导火索后,从六楼跳下,与日军同归于尽,数十名将士高喊口号,仿佛化作英雄之鹰,用自己的生命守住了四行仓库,成功粉碎了日军这一阴谋。于是,日军的炸楼计划未能得逞。继后,便是一个接一个的“人肉炸弹”从天而降。

此景让河对岸平安无事,中国人乃至各国人内心激荡不已!军人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安全之墙!这情景怎能不令人潸然泪下?心中怎能不慨叹中国军人的英勇、无畏!?

日军久攻不下,又驾驶着战机,在四行仓库楼顶上盘旋。他们无休止般不停的在楼顶轰炸,目的就是为了炸毁那面鲜艳的旗帜,但中国军人毫不退缩,他们前仆后继,用生命拼死保护着用战士们的鲜血凝固而成的旗帜!将士们用行动告诉世人:旗帜在四行仓库始终屹立不倒,我们中国人,也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不会倒下,中国不会亡!在国难当头,外敌入侵之际,我们会前仆后继的去坚持战斗,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屹立不倒!

致敬八十三年前舍生取义的民族英雄!八佰壮士誓死不退的血性和中国人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这些都更应当被和平年代出生的我们所铭记。我们现在的生活如此繁荣昌盛,回想往日中国的千疮百孔,军人们,感谢你们为祖国做出的奉献,岁月静好,只因有了你们。年轻的新一代,同学们,我们应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为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八佰电影简单的观后感篇13

英雄豪杰都是凡人变的。这是我再看《八佰》的感觉,这是一场关于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大型真人秀。感谢管虎导演,让我见识到了这场真人秀展现出来的战争的残酷,还有人性的光辉。在这场谁也输不起也不能输的真人秀里,谢晋元领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正规军、保安团的八百儿郎们,以把仓库当坟墓的决绝,完成了一次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在看《八佰》全过程中,从窒息、压抑到窃笑,最后热泪盈眶,恍惚间我也成了这场惨烈的真人秀之外的银幕外那群看得热血沸腾、欲罢不能但又帮不上忙的看客中的一员。

当别人问我《八佰》怎么样时,我还深吸了一口气,我说:我现在才知道,真的打起仗来,一个人是真的想不到自己的死活的,这人脑子里可能只会想到:得把这帮龟儿子打下去……

于是我看到了影片最震撼的镜头:一个个士兵排着队,身上系着成捆的手榴弹,从几层楼上跳下去的同时引爆,好让敌军的铜盾土崩瓦解。个别人还能跟别人说上一句:绑紧点。

我想不到什么人能在这时完全不考虑自己。英雄,只有英雄是这样的。

敌人夸口说三个小时能拿下四行仓库,说实话,我都差点信了。因为要知道七十多年前的国家和军队太弱了,那时的贫弱,就像那时的苦难一样刺眼。

成排往下跳的士兵,每个人跳下去之前都要喊一声自己的籍贯和姓名,大多数人连照片都没留下。我一扫而过,来不及记住银幕前每一个士兵的名字,但我记住了这些人:八佰。

不止我记住了,连河对岸原本歌舞升平的租界里的芸芸众生们也记住了,所以,白俄妓女能拿着卖身钱认捐;开赌场的拼死送电话线;黑帮老大招募帮手;戏子不再秀爱国;女童子军敢冒着危险游过河;没了工作生活窘迫的老师敢背着老婆把项链扔到捐款的旗面上,连一向唠叨的老婆也不再责备;原本有钱便是娘的记者也会为了一句承诺带走战士的信物……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看到了一群特别带种的好汉。何况河对岸是一群值得拼上钱粮甚至性命的一群好汉。他们连照片和名字都没有,打起仗来,身边谁都顾不上谁。

后死的弟兄把先死的弟兄抬下去接着顶上。这是我听到最震撼的话了。这哪里是人命?在镜头外,我都能感受到这些士兵们的淡然,还有准备赴死前排队洗澡的平静。

没有战争、不当兵的话,他们就是一群农民、大老粗、街市无赖、老实伙夫,偏偏跌入了这个修罗场。什么叫国际社会同情和援助我想他们是不知道的,连他们在这个国家的哪个地方都要有人用地图指出来。就是这样一群放在现在来看连当兵的资格都没有的人,成了一群可以让人在河对岸抱拳行礼的战士。大概率地,我是相信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国家和大义的,但他们肯定知道什么叫爷们。

这些普通人赶上了一场战争,骨子里带着点血气,想活命的心思动过,但时局不好,走了太丢人,干脆都死在这儿吧,能落个好名声,家里的牌位都立好了……我的心思随着影片的推进而推进,眼见着一个个到死衣服都破破烂烂、浑身脏兮兮的人倒下了,我已经忘记现实里他们是哪个明星,哪个演员了。在我眼前的,是几十年前那一场激战中死守不退的军人,虽然他们中有些人,曾经不过是懦夫和无赖,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最后唱着秦腔京剧扛着旗,面对重炮和坦克,来演一场生命中最后的大戏。

“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这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再看八佰,何止“八佰”。感谢管虎,感谢《八佰》。祝福它,期待它,希望电影人和观众一起为它集气。

八佰电影简单的观后感篇14

断垣残壁,鲜血狂涌。没有什么风花雪月,生死就在一瞬间。真正的生离死别,没有缠绵的告别,没有长亭古道,太阳依旧升起,只是有人留在了昨天。

前段时间观看了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八佰》,深深撼动了我的心。八佰,四万万,十四亿人的……中国!八佰而非八百,他是鲜活灵动的生命!千疮百孔的城墙上是刻有那年代的热血浪漫!国耻可以原谅但不能遗忘!

一条河为界限,桥的那边是纸醉金迷歌舞升平的天堂,桥的这边却是血沫横飞的地狱。他们铁骨铮守四行仓库,保卫自己的同胞,保卫租界的人民。为赢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军民伤亡三千五百万人以上。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远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侮的伟大篇章。何为中国?糜烂与繁华被揉碎,拨开年代上的腐朽古老的蛛网,从容不迫的戏腔和优雅绵长的外语歌喉化为震耳欲聋的战士嘶吼出的“冲啊!”,凝聚空气中的血雾最后汇成了东方大地顶天立地的一根铮铮铁骨。这,就是中国!

吾辈自当强。总是在说现在的孩子是温室里娇贵的花朵,我们该长大该独当一面,要用拼搏不断书写传奇,担起时代赋予少年的使命。九年沉沦书海,英雄志在扬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我们有我们的担当勇于砥砺前行,应让青春在家国中绽放,我们自强不息勤奋勇敢,面对新时代的浪潮要举起倾斜却从不会倒下的国旗,我们是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少年!刺向咽喉的刀是烙在骨子里永远的伤,这盛世终不负英雄血泪,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敬那些为祖国牺牲的英雄。愿你们来生生世世活在阳光下,看中国繁荣昌盛,看人民安居乐业,看孩子们在学校学习知识,听朗朗书声。没有战争,没有死亡,没有绝望。

八佰电影简单的观后感篇15

段老师在暑假期间,组织全班观看了一场爱国主义教育的电影《八佰》。八佰,为什么是数字命名呢,我带着满满的疑问。

看完电影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感觉特别震撼!电影主要讲的是1937年松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孤军奋战4昼夜,为壮声势,四百二十人对外号称八百人,于是有了片名的由来。

一边是歌舞升平,纸醉金迷,对面是孤军奋战,奋勇杀敌,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对比,也造就了一场被围观的战争。我仿佛已经听到耳边子弹嗖嗖飞过,头顶上空飞机轰炸,体会在战场上孤立无援,无处可逃的危险境地。我的心里隐隐充满了恐惧和不安。我最喜欢王千源扮演的羊拐,他抽最后一根烟的时候,展现了战士们誓死一战的决心,我不由感叹战士们的无畏!

电影中很多人前后态度的变化,端午,从一次次费尽心机地逃跑,到后来的战死杀敌;老铁,从一开始无论别人如何辱骂逼迫,贪生怕死的怂包,到最后一瘸一拐,唱着戏保卫国旗到最后一刻;蓉姐从一开始大隐于市,到捐出国民党旗,最后直接把存放的吗啡拿出来救人。

影片《八佰》,让我们铭记历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我们身边每个人做起!

29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