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友网 > 观后感 >

《满江红》观后感

时间: 新华 观后感

写观后感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者难以理解的术语。什么样的《满江红》观后感才算是优秀的呢?这里整理一些《满江红》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满江红》观后感篇1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小时候跟着爷爷背诵的《满江红》现在仍然记忆犹新,为此,我还在胳膊上写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长大要参军保家卫国。字迹随着时间褪去,但参军报国的志向永不磨灭。

近期上映了一部名为《满江红》的电影,虽然是黑色幽默的喜剧电影,但彰显出张大、孙均等人的英雄气概,却让人热血沸腾。讲述了岳飞死后四年,因金国使者遇刺,所携密信不翼而飞而引起的悬疑故事。其中小兵张大的深谋远虑,亲兵统帅孙均的英勇善变,奸臣秦桧和两位宰相府总管的老谋深算,让整个故事更加富有色彩。

整部电影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精细,特别是从细节上衬托人物的性格。影片中雷佳音扮演的秦桧就活灵活现,首先从外貌来讲,影片中的秦桧体弱多病,说话哼哼唧唧不张嘴,走起路来含胸佝背,这正是中国戏曲中奸臣的模样,就算没有文字介绍,我也能清楚的辨认。他脑袋一摇、眼睛一斜、走路一晃甚至一声轻咳,无不显出他的奸诈、多疑、狡猾,让原本史书上描写秦桧的一段文字变得活灵活现,像是赋予了秦桧新的生命,坐在影院,看着他那一副嘴脸,我真想把手中的`爆米花扣在他头上。

其次是他的行为,培养替身、用聋哑侍女、事情办不妥当斩,办妥了亦斩,可见此人警惕性之高。当然,中国古话讲“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踏实办事,本分做人何必担心遭报应或传出交谈内容。这一切不仅证明了秦桧“大奸有大才”,更预示着他注定会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己挖坑埋自己,为电影结尾上演的“真假秦桧”做铺垫。

身为一名学生,在写作文时,总是绞尽脑汁想刻画出心目中的人物形象,可结果一直不尽如人意,总感觉只差一点就能使一个塑造好的人物跃然纸上,如同画龙没有点眼睛,不鲜活,不自然,以致这方面成为我写作上的“软肋”。看完电影《满江红》我醒悟了,细节决定成败,刻画人物一定要从小处入手,在细节上下功夫,不局限于外貌、神态,也可以用具体事例、言行举止等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精雕细刻。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任何事也不只有一种解决方式,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潜心去研究、去探索。如果能从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里学到有用的知识,也是一种成功。就像看电影,也要有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才对。

《满江红》观后感篇2

今天下午和朋友一起去看了电影《满江红》电影,电影一开始的画面就是很多人跑来跑回,整个画面颜色偏暗,感觉有点蒙的同时,隐隐约约觉得有大事发生。接着,各个角色开始上场,原来是围绕着来见秦桧的金国使者被杀展开了各种调查,果然是大事发生了。

一开始,各类角色出场,稍显混乱,特别是跑来跑去的院子,感觉有点挤(后来看好像是我们山西太原的.古县城,哦,怪不得这么眼熟);以为沈腾扮演的张大、岳云鹏扮演的武义淳是小角色,随着剧情的推进发现这些角色都是电影中的大咖,以为剧中爱瞎编的张大是个不靠谱的人,没想到是个有民族情怀的人;以为冷血的,只会杀人的孙均是个非常无情的人,没想到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只不过是,各个角色生活在那种环境中,矛盾而无奈地活着。另外,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秦桧这个角色,着实阴险,狠毒,满口的仁义道德做出的事情非常狠毒。还有何立这个角色,很多地方和秦桧很像,阴险,狠毒。

整体而言,剧情还是非常好,跌宕起伏,意外连连,过程中充满了特殊人物的幽默,比较吸引人。无论主角还是配角,演的非常好,不足之处,就是剧中插入的戏曲,在播放的时候,能不能配点文字啊,对于不常看戏的人,不知道在唱什么,气氛当然是可以感受到,但是如果有文字,是不是更能吸引我们?

谢谢各位阅读,记得关注我啊!祝大家新年快乐,兔年吉祥!

《满江红》观后感篇3

首先,全程没有尿点。情节比较紧凑,紧紧围绕一条条线索展开,基本没有放空的时间。大历史背景板下限定场景的悬疑探案,难怪有人说这就是个高级剧本杀,越看越像。不过也正因如此,很难激起人的真情实感,诙谐处尚好,多处煽情的地方心内却毫无波澜。

其次,演员很有特色。选角就是各种类型,实际几个主要演员呈现出来也是各有特色,没有拉胯的。沈腾撑起全场,易烊千玺在其中也不突兀,演绎有力度,张译很稳,岳云鹏挺逗,雷佳音居然演啥像啥,随着情节推进最后算惊喜吧。那个新人女演员相比之下还是略逊一筹,缺少点个人特点。

最后,还是他一贯的审美和表达风格。方言摇滚时不时出现,暴躁二人转似的,即使是要渲染紧张快节奏气氛,即使是剧本杀里也有点突兀和让人难以接受。选女演员的眼光依旧,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黑色肃穆色调下的女性穿着大绿色,还有院外的人海,绝对是张氏专属的俗艳。结尾有点想起了《英雄》,剥洋葱到最后还是都集于一点,虽然说得过去,但也确实没什么感染力,就是靠喊口号而已。

影片看完没什么可回味的,导演要表达什么,传递一种什么态度?就是个剧本杀体验而已,可能这种感觉即是观众的,也是导演本人的吧。

《满江红》观后感篇4

昨天刚刚看完张艺谋导演的《满江红》,说实话刚刚出这个演员表的时候感觉这部电影一定会扑街!请一些喜剧演员却来演如此严肃的电影,行不行啊,但是看完电影后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本人不是专业影评人员,可能想到哪就说哪,仅代表自己的观点,不喜勿喷!

电影里面亮点很多,沈腾一出场就表现的很滑溜,而且他跟易烊千玺的辈分关系很有意思,也间接形成喜剧关系。而后的众多角色都很有特色,其中最喜欢的就是张译的大总管和雷佳音饰演的秦桧真的很有出神,尤其雷佳音走路的感觉,两个肩膀往前一耸,特别的像,张译的大总管智商真是无敌,临危不乱,就是感觉死的有点冤,当时真的不想让他死,我还以为后续还有反转,是大总管把秦桧也算计了,没想到竟这么简单的被整死了。

其次配乐真的很好,很符合整部紧张的节奏,太有感觉了,不是一味的喜剧,也不是一味的悬疑,通过配乐让观众的神经一直紧绷的。其中夹杂的反转真是让人应接不暇,但是后续的反转铺垫的不是很好,有点为了反转而反转,包括易烊千玺和沈腾的反转,还有秦桧念词的反转,基本都能猜到,毕竟导演绝不会洗白秦桧的,念的太愤慨高昂了,太有感觉了,也间接体现了秦桧的奸诈阴险,多疑的心思,也很符合当时他在宋朝的处境。

场景,整部的场景色调很喜欢,前期的冷色调还有外面天空的灰暗色,感觉有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再到后面的暖色调,希望的阳光从昏暗的天空冲破出来,真的很让人为之一暖,整体场景布置和整体背景色调的感觉,还有院里到院外的连转场,真的很棒,从很窄的巷子到出院后宏大的场地和一排排整齐的士兵,反差的冲击感很强的,真的被外面一排排各种的兵种所冲击到,原来大宋的士兵是很强悍。只是被朝内奸臣所掌控朝政,不是士兵不敢打,也不是士兵不勇猛,只是朝内高管为一己私利不愿意打。

总结来说,首先我买的票价是54元,然后加上优惠一张票大概48元,感觉很值回票价,也很推荐去看,去看看不一样的满江红,充分展示了《满江红》的希望,不再是岳飞的绝笔,而是岳飞将军的对于未来国家的期望,他固然有国家被奸臣掌权那种悲愤,但是更多的是希望国家能够重拾信心,能够“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虽然没有岳飞将军,但是处处会有岳飞的影子。很适合全家一起去看,老少皆宜。

《满江红》观后感篇5

看完电影,想到只花了40多而不是100多,我的内心稍显平静。

从立意上,爱国与文化的宏大主题,但为什么要用刀逼迫秦桧背出满江红呢?表达形式让我比较迷惑,这就是所谓“虚构和传奇”的喜剧色彩吗?我感受到的,没有喜剧,因为虚构所以也不算传奇,而且现在是不是认为观众把喜剧等同于沈叔叔?所以就模糊真正喜剧的表现?从选角上,我是很期待的,有各种类型的大牌,但很奇怪,“三舅”的服饰比较奇怪,上壮下瘦,不协调。反差也比较奇怪,不真实。从一些细节上,想用奔跑在高大城墙里的&39;小人物,表达朝廷的厚重,但音乐又配得无法敬仰。想用音乐增加喜剧,又想沉重,如果处理的好,大概会很出彩,但应该是第一次,所以矛盾的让我觉得有点四不像。我吐槽的很多,但需要肯定的是,这里面有很多新的东西,是一次尝试。作为观众,我愿意花几十块接受些新的东西,哪怕这些东西有点糟,尝试会有失误,起码可以证明哪些东西是不合理的。

看完以后,给我的感受简单来说:

信仰的力量

爱情的力量

权势的力量

《满江红》观后感篇6

影片从在丞相府大院内的侦探案开始,蓄谋已久的正义小组织和权倾天下的秦桧之间的较量层层展开。

正义的`刺杀联盟,讴歌了小人物为目标胜利,前仆后继,将生死置之度外,彰显精忠报国之魂。感化了摇摆状态的同志,并成为完成最后一棒的任务终结者。

另一面,秦桧阴狠奸诈,在幕后自以为掌控人性操控做局,但手下各人的人性总有一面是深藏不露,只有在接近欲望的环境下被激发出来,而显现之时也就接近了自己的宿命。

影片全程没有提岳飞,但岳飞的影子却无处不在。在铺垫了足够时间的爱国氛围后,一首全军传颂的《满江红》将氛围推向了最高潮。这种表现手法与《悬崖之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恰当的场景需要恰当的氛围,情到之处流入心田。

联系平时的生活,另外还有两点想法,

1、每个人都有软肋。可以是关心的人,可以是欲望,越喜欢的越想得到的,就越不可能失去。

2、工作生活中,变化无处不在积极拥抱,和对目标的矢志不渝是应对变化的致胜法宝。

《满江红》观后感篇7

岳飞魂,永不灭——读《满江红》有感。

近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电影——《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篇千古绝句是岳飞在壮志未酬、镇守鄂州时写下的,虽然只有短短八句,但读起来却令人热血沸腾。词里的一字一句都渗透着英雄的血与泪,洋溢着“抛头颅,洒热血”的激情。上片借凭栏眺望,抒发为国杀敌立功的满腔豪情,下片更直接表达出了作者雪耻复国、重整乾坤的凌云壮志。

回顾岳飞的一生,在那赫赫战功的背后,则是奋不顾身地浴血战斗与忠贞不二得为国效力。可以说岳飞的一切荣耀,都是他卖命得来的。可是岳飞所做的努力却换来了小人的陷害与皇帝的怀疑,最终因为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被人毒死。

虽然岳飞已经死了,但是他的魂,他致死不渝的爱国精神并没有因为他的死而消失。古往今来,像他这样精忠报国的英雄不断地踊跃出来。古代有宁死不屈的文天祥、保残守缺的卫青、不矜不伐的屈原、英勇善战的霍去病、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两袖清风的于谦等等;现代有刚正不阿的梅兰芳,,视死如归的刘胡兰,宁死不屈的赵一曼,疾恶如仇的鲁迅,勇炸碉堡的董存瑞,碧血丹心的钱学森……

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必然有一颗赤子之心,必然会有建国立业的崇高志向,但与这些爱国先驱所不同的是,我们是幸福的一代,生活在国泰民安的年代,而那些爱国先驱则大多处在动荡不安,祖国已面临危机的时候.所以,他们才会去干那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以帮助国家度过难关.现如今,祖国已日益强盛,再不需要我们去做那种事了.

那这是否代表我们就不能为国献力,表达自己那热血澎湃的爱国心了呢?

不,我可以肯定得告诉你,只要你有为国着想的情怀,祖国不论强盛与否,处处都会有需要你献力的地方.其实,爱国不一定非得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有时,细节上的关注与处理,也能突显你的爱国情怀,比如见到废纸弯弯腰,遇到费水关关牢,碰到歪苗扶扶正,有人求助伸伸手,脏乱地方整整齐……虽然这些都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能擦亮祖国的脸蛋,为祖国增光添彩。

我相信,岳飞魂,永不灭!如果人人都能向岳飞学习那种爱国情操,而且人人都能把自己的爱国心用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那么社会将会涌现出大批的“新世纪岳飞”以及各种“小小爱国人”,祖国也将会因他们的存在而更加繁荣富强!

《满江红》观后感篇8

昨天下午一家人去看电影《满江红》,由张艺谋执导,沈腾,雷佳音,张译,易烊千玺等主演的一部春节档电影。

故事发生在南宋绍兴年间,岳飞死后,宰相秦桧率兵与金国会谈。会谈前夜,金国使者死在宰相驻地,所携密信也不翼而飞。秦桧命令小兵张大与亲兵营副统领孙均在一个时辰内找到凶手。

电影一开场,就给人一种悬疑,计谋,但有喜剧元素杂糅。首先是小兵张大(沈腾)被抓,演员把那种夹缝中生存的不易,刻画的惟妙惟肖,以至后来的在一个时辰内查到凶手的迷雾重重中的尔虞我诈,水与火,忠与孝,生与死演绎的淋漓尽致。

还有一些小人物的出现,都是烘托氛围。小兵张大和孙均查凶手的过程局中局,计中计,迷中迷…

满腔热血的小兵张大,背上刺的精忠报国四个醒目大字,抵达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还有孙均的成长,都让人感觉壮志满怀。衬托出永世传颂岳飞的精忠报国精神所在。

小兵张大触碰到孙均内心深处的柔软,你最怕别人说你是“秦桧的走狗”。秦桧何不是高宗的走狗呢?又何不是高宗的替罪羊呢?

细节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最后的一幕让人震撼。那就是孙均挟持“秦桧”读《满江红》,让全军士兵们复诵的场面,壮观,更是对家国情怀最好的诠释。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让人感到豪气在胸,壮志满怀。

《满江红》观后感篇9

《满江红》虚构了岳飞被害后发生的故事。岳家军士兵利用宋金议和事件精心设局,最终迫使秦桧在全军士兵口中背诵《满江红》,让岳飞的忠肝义胆传遍天下,将奸臣永远钉在耻辱柱上。影片的结尾将复仇剧上升为民族大义和国家情怀,与永恒名作《满江红》相呼应,准确点燃了观众的情感。

电影总共2小时40分钟,但我觉得前面的2个半小时是为了最后10分钟的煽动而做的。看完整部电影后,我觉得自己(包括现场观众)对电影所期待的那种感动。

毫无疑问,岳飞是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的民族英雄,他真的是一个从肉体到心灵征服金人的汉族人,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最可敬的人物之一。他抵御侵略、自强不息、忠于祖国的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孙中山先生说,岳飞魂是民族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代表。

同时,不可否认时代不同了。纵观当今南宋时代的历史,真正惩罚岳飞的是宋朝的高祖赵构。岳飞一直喊着“恭迎徽钦和圣还朝”,这不是要废掉赵构的皇位吗?秦桧只是一条走狗,主谋是赵构,但秦桧痛恨皇帝通晓黄金,于是整个电影就进行了。把皇帝腐败无能、治国失败的原因推给大臣(有时像杨玉环这样的女人),是没有道理的封建御用文人的写法。

很遗憾,电影《满江红》似乎形式比内容更大。过于翻转的剧本,莫名其妙的光盘间谍有自豪的技能。剧中人物的多次变脸,就像是为了把你烧大脑而烧大脑,让人意外,让人意外。此外,追求“一镜之底”也没什么意义,场景单调枯燥,整体弥漫着一股阴鸻的气息。

作为国师的张艺谋可能已经习惯了奥运会开幕式那种宏大的叙事风格。过于在意形式上的东西,反而内容太浅,最后的形式也会崩溃。这在他以前的电影《英雄》中得到了证实。

《满江红》观后感篇10

大年初一,准时走进电影院,观看期盼已久的电影《满江红》。

电影讲述的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被害以后,各路英豪被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深深感动,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使他们纷纷联合起来,密谋刺杀奸臣秦桧。从这个故事当中,让我们看到了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里,普通民众浓浓的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

整部电影长达两个半小时,全程没有一秒多余的镜头和剧情。前半段嬉笑怒骂隐藏满腔男儿热血,后半段壮怀激烈彰显舍身取义情怀。把悬疑、反转、喜剧、爱国的表现方式做到了无缝衔接、一气呵成,故事节奏紧张、扣人心弦、跌宕起伏、动人心魄。在观看的过程中,让观影者情绪饱满,前面的笑有多么的放浪形骇,后面的哭就有多么的悲壮惨烈。

南宋诗人陆游说过:“位卑未敢忘忧国”!小人物大情怀,如此浓浓的爱国主义,在这部电影里边表现的淋漓尽致。整部电影一改以往传统意义上的表现手法,做到了题材新颖、不拘一格,在电影里的每一帧画面里边,古装、悬疑、喜剧、爱国,都做到了相互揉杂,互为一体,既恰到好处又不留痕迹,真可谓是匠心独具,每一位参与者都竭尽所能发挥自我所长,优秀导演、优秀编剧和优秀演员之间的合作,真是一场酣畅淋漓、行云流水、互相成就、共同达到创作巅峰的高光时刻,一代国师张艺谋的高质量操刀、高明编剧的脑洞大开、以及所有演员的完美演绎,千锤百炼化作绕指柔,最终成就了2023年春节电影档的这一道文化饕餮盛宴。

看完电影,不得不佩服张艺谋导演高超的选人之道,在这部电影里面,各路实力派演员纷纷登场,毫不吝啬的奉献了个人独特的才华,每个角色都拿捏的是那么的稳、准、狠,千玺弟弟的演技毋庸置疑,注定成为电影界的`耀眼之星。最令我佩服和喜欢的,是秦桧的扮演者雷佳音的精湛表演,他的走路姿态、音容笑貌,以及那一阵阵阳过之后熟悉的咳嗽声,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奴颜婢膝、趋炎附势的卖国贼的丑恶嘴脸,从此以后,秦桧就是雷佳音表演的这副模样了,原谅观影者不厚道的定义吧,谁让你的演技如此炸裂呢!

纵观整部电影画面,依然沿袭了张艺谋导演以往的个人审美风格,将美学发挥到了极致,令人赏心悦目。故事开始,通过一系列长距离、广角度的大批量运镜,立即给人一种压迫感、紧张感、窒息感,不由得令人心跳加速,毛骨悚然。当“满江红”三个大字喷薄而出之际,所有的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也仿佛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

好的配乐是好的电影的神来之笔。张艺谋在电影背景音乐里边,刻意加入了具有摇滚风格的河南戏剧元素,所选曲目在我们河南的传唱度非常广泛,高亢的曲调,恣意的唱腔,使得整个故事的节奏更加饱满激昂,为剧情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烘托作用。《满江红》的词作者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是我们河南省汤阴县的人,他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岳家军大部分都是河南人,大宋的王朝也在我们河南开封,也许是因为这样一种特殊的缘份吧,千淘万漉之后,电影《满江红》和我们河南戏曲,来了一次跨越千山万水的美丽邂逅。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慕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他精忠报国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千百年来,他的爱国精神也一直激励着后来的我们。一代大师张艺谋很懂中国人的情怀,擅长讲好中国故事,使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加鲜亮,显著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影响力。在电影的结尾,万千士兵共同传颂《满江红》,将心中久藏的家国情怀和热血男儿立志报国的铮铮铁骨之义呼之欲出,真情自然流露,令观者热血贲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历史无法复制,但历史可以映照未来。今天的岁月静好,是一代又一代平凡而伟大的先辈们前赴后继、舍身取义所换取来的。电影《满江红》又一次激发了中国人强烈的爱国情怀,让我们更加的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的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

《满江红》观后感篇11

电影《满江红》的故事发生在岳飞死后的四年,以秦桧率兵与金国会谈前夜为时间背景,讲述了沈腾演示的张大小兵与易烊千玺演的清兵营副总统孙均机缘巧合被裹挟进的一场巨大的阴谋,这层阴谋层层反转,风云变幻最终真相大白的故事。

在历史长河中,生命是无比短暂的,但是精神力量却是可以闪烁千年在影片中岳飞去世四年后,仍然是张大这些小兵的信仰和灯塔,而九百年后,他九死不悔的爱国精神仍然让我们无比动容,难以释怀。岳飞的浩然之气深深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将会永远激励着每一个国人,我们永远都无法忘却。

每一粒微尘都有自己的能量,无数微尘汇聚成一片光明。《满江红》中的效用兵张大,舞姬瑶琴,车夫刘喜等等一众小人物,他们没有指点江山的气魄和率领千军万马的能力,却拥有了一人的.民族可贵品质。“精忠报国”这四个字刻在了张大的背上,也刻在了这些人的心中。

位卑未敢忘忧国,当得知舞姬瑶琴是报复国大义的那一刻起,我对她也是萧然起敬,看到她眼中那坚毅的目光,听着她唱的“何日归家喜客袍”,看着她与张大那不舍的相拥,我的泪水情不自禁的流下来。当今的华夏感世来之不易,正是无数张大瑶琴等平凡的小人物以微尘之光凝聚了凝聚成当今新时代之光明。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却“。吾辈之青年,亦应怀赤子之心,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以荧烛末光增辉岁月。吾辈之青年,亦应播下平凡之种子,以意志勤润,以行动浇灌,以坚持为肥,矢志奋斗,谱写新时代之绚丽华章,以微尘之光芒,汇聚我中华民族之脊梁。

《满江红》观后感篇12

《满江红》是一部构建在真实历史时间线上的虚构故事,当然为了避免剧透,我不会在本文给你解析任何剧情。

故事的时间线设定在抗金名将岳飞被害后五年,秦桧本应与金国特使进行会谈的前夜,该特使突然被刺于宰相驻地,身上携带的金文密件也不翼而飞。由沈腾饰演的小兵张大与易烊千玺饰演的亲兵营副统帅孙均被机缘巧合地卷进了这场阴谋之中,而宰相秦桧命令二人在一个时辰内找到凶手,整个影片的故事就从这里展开。

在张艺谋以往的电影中,冲突色彩的大胆运用、人海战术的宏大团体操、以及惊世骇俗的场景调度,都是他执导的电影标签,也是他作为摄影师出身的天赋所在。但在《满江红》里,他大胆地削弱了上面这些他最擅长的元素,虽然人物与场景的造型风格依然细腻,服装与场景用色上的美学仍在,但很显然都已经退居其后,让位于故事本身。

丢失的密信是整个故事的引子,密不透风的宰相驻地某山西大院就是一座密室,将一部历史题材的悬疑故事放在这里,用剧本杀的`模式将一个个反转悉数破茧。情节环环相扣,节奏紧紧相连,台词则在插科打诨与严丝合缝之间反复横跳,让喜剧与悬疑、搞笑与严肃相映成趣,既没有因为笑料的轻浮消解了严肃的主题,也没有因为主题的沉重而让观众看得心情低沉。

角色,猜不透的谜

随着针对密信的调查展开,每一条线索都显得危机四伏,每一个人物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张译饰演的宰相府总管何立、岳云鹏饰演的副总管武义淳、雷佳音饰演的宰相秦桧、还有舞娘瑶琴、车夫刘喜、打更人丁三旺……在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空间都被固定下来的情况下,每个角色的刻画与演员的发挥就成为了影片最具核心价值的部份。

岳飞与秦桧的故事早已被我们所熟知,本片也没有在书说历史与真相之间纠缠,角色演绎的重点也放在了小兵张大等这些虚构的历史小人物身上。虽是虚构的角色,但人物弧光背后展现出来的朴素的爱国情怀,却让角色显得高大庄重,这种戏剧性张力的把握,得益于每个演员的精彩发挥。

《满江红》观后感篇13

正月初一在家看了张艺谋导演的《狙击手》,昨天观看了影片《满江红》。

观看之前,看到网上有人以“震撼”二字作评《满江红》,观影过程中不免数次想及此评,并在观看过程及结束后深以为然。张导的作品一直是值得期待的,以小见大,拿捏小人物的情感,赋予家国情怀,《狙击手》亦然,《满江红》亦然。

自认为影片笑点不疏,只是期间几次后我不再发出笑声,许是自己泪点太低,半场过后便眼眶湿润。

《满江红》整体画面偏暗,以灰色、水墨色调为主,尤其是前期配合故事发生时间,为悬疑增添气氛。但又没有刻意做黑白的感觉,不时的亮色如三个舞姬、孩童(桃丫头)、水果(樱桃)、烟花等,都带来了更多的视觉冲击,再加上影院特质的配合将观影体验进一步提高,也深化了个人的情绪感受,的确很震撼。

故事进行到后期,天色渐亮,画面提亮,每个人物形象随之丰满,情感开始慢慢显现,满江红见之四处。影片最后,一片晦暗中开始有了阳光,一片灰黑中掀起红蓝的狂潮,“奸臣”的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走狗”的.眼含热泪高声吟诵,兵士们的铿锵复诵击器而呼……耀眼火光,风也猎猎作响。

随着情节高潮到来,我也是热泪盈眶,终于意识到为什么他们无怨无悔,为什么他们前仆后继。《满江红》在这里,不只是一首词,更是一种“踏破贺兰山缺”的精神、一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力量!精忠报国不只是口号,不只是刺字,甚至不只是之于岳将军,而是切切实实传达到了每个普通人的心底。

千百年来数以万计的普通人一直在呼唤,在传承,在奋起,这样的一种力量或许才是震撼的本源,不再拘泥于自利的、个体的聚焦点。影片正是把这个生生不息的东西从每个人身上提取出来,再渗透到每个人心里。效用兵张大、舞姬瑶琴、车夫刘喜、更夫丁三旺等等一众小人物,身负家国大义,以微尘之光芒,最终汇聚成了中华民族之脊梁。每一个微尘都有自己的能量,无数的微尘汇集成一片光明。

张大,曾是岳飞的一名亲兵,数年来始终胸怀为民请命,给岳元帅一个公道,向秦桧要一段文字的孜孜追求。尽管过程坎坷,布满荆棘,但矢志不移,历尽千辛,用自己的生命将鹏举遗言昭然天下,满江红得以永不磨灭,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报国的象征。

最后收笔于小处,夕阳西下,踏马天涯,桃儿轻诵,生作骄阳。

风波亭,满江红,全军复诵。

《满江红》观后感篇14

由于连看了张艺谋的《一秒钟》《悬崖之上》《狙击手》,对张导的期待值拉的可能有点太高了,本来以为张导找到了很好的艺术和商业的平衡点。结果看了《满江红》以后,感觉张导是不是又点过于自信了,历史悬疑+喜剧,真的很奇怪啊,真的很难融合。150分钟的片长,看得我如坐针毡,真的好累。坦白说,我已经很久没觉得在电影院看的如此难熬了。

当然,不得不承认,其实把历史悬疑和喜剧结合,搁谁拍都会很难,能拍成这样,真的也就是张艺谋了。搁别人只能是更难看吧。这事儿类比一下的话,大概就相当于做菜,要把苦和甜硬弄到一起,注定是好吃不了的。

既然是堪称最豪华院线阵容了,那先从演员聊起:

真的也就多亏是沈腾。其实沈腾这个角色真的太难演了。毕竟张大是一个肩负重任、忍辱负重的人,但是他自然是明白张艺谋请他来就是让他做喜剧担当的,所以这个表演的度特别难拿捏。同时,这是历史题材,所以喜剧方式也不能太现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岳岳的表演和喜剧包袱就太现代了,让我特别跳戏。我觉得观众对喜剧有很大的误区,总觉得喜剧嘛,就是闹着玩儿呗,有什么难的?喜剧也配算文化艺术?其实喜剧特别难。包括一度有人老说,沈腾虽然票房很高,但是从来没有拿过奖,我个人窃以为,这真是对喜剧莫大的低估和误解。

张译演技真的是稳,也很自然。虽然这次演的是反派,但是也非常耐看。

易烊千玺这部戏的这个角色,我觉得不太讨喜,莫名其妙的苦大仇深的,而他的苦大仇深并不能引起观众的共情。其实不是易烊千玺表演的问题,他演的挺好的,到是这个角色本身其实没有给他太多发挥的空间。

歌舞伎那个角色太拉垮了,两大问题:太现代感了,和沈腾毫无CP感。实在是无法相信她和沈腾是一对,沈腾很爱她,她能为了沈腾自我牺牲……看的太难受了。倒不是说沈腾非要和马丽组CP,但是和这个女性是在是太让人无法相信了。影视作品就是这样,当观众一旦不相信,那就完了。

这个片子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看着看着,经常会忘记每个角色的动机和目的到底是啥……经常感觉主角们也不是很着急啊,他们的行动线并没有给我他们很急很紧迫的感觉。

看到最后,发现主角的目的竟然是逼秦桧背诗,意思是只要这首诗广为流传,岳飞的精神就不朽。额……这未免是过于浪漫主义了吧……浪漫的太失真了。

然后,这个片子还有个方面我很不喜欢,太血腥暴力了。平均五分钟死一个人?而且死的很难看。尤其是春节档,这大过年的,为啥要让我看这么暴力血腥的呢……尤其是沈腾受刑那段儿。演到说要把沈腾和歌舞伎拉去用刑的时候,我就皱眉不已,我就想,不会又要给我看酷刑吧,我真不想看啊,我没那么重口味啊。《悬崖之上》给我看一遍就可以了,何必又来一遍呢。

最后秦桧傀儡那个我也觉得很拖沓。其实有必要都到了尾声了,再来这么一翻儿么。不过也可能本来前面就已经太长了我已经失去耐心了吧,所以看到这里实在是已经忍无可忍了。哎。何况这种傀儡梗在张艺谋的《影》也玩儿过了啊……

总之,这部片子确实制作精良,不能说不认真、不诚意。但是真的,不好看啊。还是一开始策划方向我觉得就有问题。历史悬疑和喜剧硬结合在一起,本身就是胜算很低的一个方向。

《满江红》观后感(模板14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