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中国机长观后感
写观后感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记录下自己看完一部作品的真实感受。好的看了中国机长观后感是怎样的?这里给大家提供看了中国机长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看了中国机长观后感篇1
电影《中国机长》根据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20__年5月14日,该航班由重庆飞往拉萨,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极端罕见险情,生死关头,(下转2版) (上接1版)机长刘传健和机组全体成员临危不乱、果断应对,最终平安备降,确保了机上全部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
中国民航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授予机长刘传健“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称号。而由此事件改编创作的电影《中国机长》也将作为中宣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点献礼电影在9月30日全国上映。
四川航空3U8633航班副驾驶徐瑞辰在驾驶舱玻璃破碎后,整个身体都被强风“吸”了出去,他现场回忆说,当时情况危险紧迫,但更大的信念支撑着他不放弃,那就是“坐在这个位置上,只要最坏的情况没有出现,就要尽全部力量保障机上人员安全。”
演员李沁说,她扮演的角色原型是乘务员周雅文,在与周雅文交流中得知,危急关头,周雅文在腰部骨折的情况下,仍忍痛爬回到工作岗位坚守。因为她坚守的是“生命之门”,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守住。李沁感叹,“因为塑造周雅文这个角色,让我对乘务员这个职业有了更多的敬佩。”
这些真实故事,让现场市民纷纷竖起大拇指,为“民航英雄”点赞。市民杨永河说,“重庆这座英雄城市,孕育了英雄机长,让我们每个重庆人为之自豪。”
活动最后,电影主创人员和“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成员依次表达了对祖国的美好祝福。现场观众也挥舞手中的五星红旗,高唱《歌唱祖国》,用嘹亮歌声向民航英雄致敬、向伟大祖国致敬。
看了中国机长观后感篇2
“我一定会把你们安全送到家!”这句话在我脑海挥之不去,机长的坚定不移,信念就是力量!这和平常的系统训练脱不了关系,就像我们现在在学习,通过系统的训练和学习让我们学习到应对事情的方法。这不仅仅学习到的是技能,还有就是责任心,对自己的责任心和对乘客的责任心。
刚开始我们看到的是每个人坐这趟飞机的原因。有的人是因为想回家,有的.人是因为想去散心,有的人是想去纪念死去的战友等等,虽然每个人的理由都不一样,但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安全的坐到拉萨。机长也是拉萨人,他这一趟回去是为了给自己的小女儿过生日。可能也正是这样的原因,有家人的牵挂,让他回家的信心更加坚定。
在剧里看到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遇见危险的表现也都不一样,有的很急躁、有的很恐慌、有的很难过,但也有更多的人愿意配合乘务员,这让我们很感动。如果不配合可能大家都活不了,乘务长说:“我们受过专业的训练,请相信我们。”这句话也给了大多数的人们安心,让大家配合他。之前大家也说过这句话,每天都要训练,长久的训练,从来没用上过一次,这时候我们才知道每天的训练不仅仅只是说说而已,虽然枯燥,但是他总有一天会给我们派上用场,甚至拯救生命!
那么多惊心动魄的时刻,飞机的玻璃坏了,工作人员都受伤了,但她们还是在坚持做好自己的岗位上面的事,为保障大家的安全!让我非常敬佩。
看到飞机失事,不在飞机上的家人们也是非常的担心,机场的系统配合也为安全着陆做好了很大的准备,消防急救车都上了,为大家的生命保驾护航。
敬畏生命!这个电影的安全着陆。让我们感谢每天指导我的老师们。感谢中国的进步,让我们的生都变得如此精彩。
看了中国机长观后感篇3
电影《中国机长》为“中国骄傲三部曲”第二部,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中国民航英雄机长”,刘传健的一番话“只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就是英雄。”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英雄群体、英雄人物,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体现在平凡岗位上,体现在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上。这是对我们平凡工作的肯定,也是我们无形的动力,同时也是对我们的期望!民航的各个岗位都有着严格的操作规章和铁一般的纪律。例如我们围界鸟情巡查,一个民航行业最平凡普通的岗位,日月星辰的巡逻在机场巡场道上,保障着机场飞行区的安全和每架航班的安全出行。作为一名围界鸟情巡查员,确保围界鸟情巡查安全,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落实民航安全隐患零容忍”这是对民航安全工作的要求,也是对所有行业的要求。我们在机场巡场道上日夜穿梭,为了杜绝安全隐患,我们时刻牢记规章制度,严守“三条红线”,牢记真情服务,每天交接班,叮嘱围界巡查安全责任;交接车辆,保证车辆安全正常运行。为了巡逻时不出差错,每次围界巡查时都要仔细,仔细,再仔细,保证围界安全零差错!
通过学习对英雄机组讲话,我们要检讨,要避免因对工作流程熟悉所产生的懈怠,避免为安全埋下隐患。随时绷紧空防安全这根弦,认真巡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将隐患扼杀在萌芽期,随时检查车辆,确保巡视工作安全运行。每月召开安全分析会,认真严肃总结发现的安全隐患,通过分析和学习,时刻牢记安全这一重要责任。
看了中国机长观后感篇4
《中国机长》这部根据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讲述的正是新时代中国英雄的故事。川航3U8633在重庆飞往拉萨途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千钧一发之际,机组人员操作得当,飞机紧急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机上人员除几位轻伤外,均平安落地。驾驶飞机成功迫降的机长刘传健赢得一片赞誉——“川航机长,你太牛了”“川航8633,创造了万米高空的‘幸存奇迹’。
通过此次川航事件,得到了一些启示:
1、要加强自身专业技能。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很好的解决各种困难。但是专业知识的获取除了多向书本学习理论知识,更多地是要实际操作并且多向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总结经验。
2、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好心态,遇到问题要冷静,不要慌慌张张,越慌越容易出错。
3、要开拓应变创新能力。敢于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敢想、敢干、敢变。
4、要提高组织能力。俗话说一只筷子轻轻就折断,一把筷子难折断,人多力量大。对于自己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就独立完成,不能完成的要能够合理安排、组织同事,高效率的完成。
5、要提高沟通交往能力。工作中难免要与各式各样的人群打交道,要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善于与上级、同事及其他人员交往,正确处理个人与上级及同事的关系同时也要培养处理各种矛盾、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
看了中国机长观后感篇5
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想到电影中那些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他们亦或因为奇遇有幸获得了超能力,或是拥有超越常人的大脑以及富可敌好几国的钞能力。可我们不能忘记,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有英雄存在的。
他们和你我一样,都是普通人,却能以肉体凡胎创造奇迹、拯救生命。
这些人的故事,本身就是一部最燃的英雄大片!川航机长刘传健就是这样一位创造了奇迹的英雄,虽然他的传奇经历就发生在一年多以前,但是已经被改编成了电影搬上了银幕!
这部电影就是《中国机长》,将在9月30日登陆国庆档。
2018年5月14日,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如往常一样正飞跃青藏高原,在9800米的高空巡航,驾驶舱副驾驶侧的右挡风玻璃毫无征兆的爆裂,脱落。驾驶舱瞬间失压,能击穿耳膜的狂风灌进,气温骤降到零下40摄氏度,人在这种状态下根本无法生存,而两位飞行员当时还穿着极其单薄,飞机的仪表盘都已被狂风掀翻。副驾驶员半个身子更是被吸出窗外,刘传健根本来不及拉住他,还好安全带将他拴在了机内。
冷风利如尖刀,这时已不再是形容,而是事实,从下图副驾驶着陆后的上衣和长裤残片我们就可见一斑。在这种危机之下,机长刘传健依然保持了极端的冷静,成功让飞机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机上119位乘客安然无恙,两位驾驶万幸仅受轻伤,一位空乘被重达150斤的餐车砸伤了腰部,但这已是创造了国际飞行少有的奇迹。是不是只是听着形容就感觉令人热血沸腾?这样的故事简直就是天然的电影剧本!在《中国机长》最新发布的“紧急呼叫”预告中,便能管中窥豹的了解到影片对于事件的高度还原,废话不多说,先来看看预告,感受一下这份身临其境的紧张。
预告一放出,无论是在豆瓣还是微博,都是好评如潮,网友的评价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字眼就是“好燃”和“泪目”。
这款预告之所以能将时间的凶险展示的如此淋漓尽致,和它精缩呈现了片中各个角色的多样角度有着不小的关系。
在新闻报道中,我们了解到的多是机长的驾驶舱视角,而在影片里,我们能近距离的感受当时飞机上乘客的恐惧与惊慌,以及了解到机组其他成员在事发之时又做了哪些事,从更加丰富的角度呈现了飞机上的惊魂时刻。
影片更是将副驾驶飞出机舱的惊险场景都还原到了我们眼前。
直接的危机场面,加上乘客的惶恐不安,有人痛哭,有人呕吐,有人丧失理性,让观众即便在知道事件会有一个完满结局的情况下,依旧紧张的手心捏把汗。预告中还突出呈现了事发时不断与刘传健联系的民航管制中心管制员的一声声呼叫,李现扮演的管制员一次又一次喊出飞机的编号,却无法得到回应,就如同一个倒计时一般,失联时间越长,状况便越危险,越是让人心里没底。
在现实中,也的确是管制员的快速应变为飞机的安全降落提供了保障,他们要在联系不到刘机长的情况之下,仅凭雷达讯息,清空飞机前往备降机场航道上所有可能经过的航班。角色原型:西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区域管制中心管制员罗天宇(李现饰演)
光是机场附近的区域就有8架飞机的航线临时变动,在8633着陆前,因为没有办法确认将在哪个跑道降落,机场塔台更是协调清空了所有跑道。整个过程中,管制员对8633的呼叫从未间断,不仅是为了尝试重连,同时也是不停将地面现状和航道情况报给机组人员,哪怕是可能压根没有人能收到。预告中张涵予饰演的刘机长和李现的对话,也完全还原了事发当时的录音,刘机长语气的淡定至极和逻辑清晰,与当时的凶险程度和其他人的惊恐形成了鲜明对比,可能正是因为有这样一颗强大的心脏,刘机长才可以当机立断化解了这场看似无解的危机。张涵予成功诠释出了这种波澜不惊的沉稳与老练,只是看着他的脸就让人有种安心和靠谱的感觉。
预告中其他空中飞机在收到管制员帮忙呼叫的请求后,不同口音的呼叫声音顿时让人心头一暖!
飞机周遭虽然只有一望无际的天空,下面只有连绵不断的山脉,但这一刻机上的人并非孤立无援!
8633上有尽职尽责的空乘,有临危不乱的机长,地面上也在为迎接降落做着万全准备,空中的伙伴也在一刻不停的尝试通话。
在预告的最后,备降成都机场的地面保障部门,消防、医疗也是全员出动,等待8633的归来。
在这款预告中,我们还能看到《中国机长》对于事件的呈现角度之详尽,甚至还包括了机组成员和机上乘客的家人与朋友,他们就像是此刻我们这些观众,忧心忡忡的密切关注着事态,却也无法帮上什么忙。在事件过去之后,刘传健机长曾被央视邀请参加《开讲啦》节目,主题是“从平凡到非凡”。刘机长在讲述自己的传奇经历时表现的异常淡定,就像他是在讲述别人的不凡故事。直到节目尾声,一位小姑娘哽咽着像刘机长表示感谢时,刘机长也一时间湿润了眼眶。这位姑娘事发时正和自己的男友一起坐在8633的机舱中,体验了一把生命的大起大落。
她说虽然自己第一次和刘机长面对面,但除了父母外,刘机长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为刘机长给了她第二次生命。两人激动相拥时,我明白了虽然两人从未谋面,但一起意外让他们拥有了同样不可磨灭的记忆。当刘机长提到重新回到岗位后有什么感受时,他说:“我觉得我的责任更重了,对生命的理解更进了一层,我觉得我们更应该敬畏生命。”我们大多数人可能这辈子都无法亲身经历这样的危机与奇迹,无法体验到当事乘客和刘机长那跌宕的感受,但《中国机长》给了我们身临其境体验这样一次死里逃生的奇迹之旅的可能。这样一部影片的存在,可以让我们更加真切的感受刘机长等奇迹们为什么能成为英雄。
9月30日,让我们走进影院,在向这些平凡又非凡的英雄致敬同时,也能够跟着《中国机长》一起,重新审视一下生命的分量。
看了中国机长观后感篇6
《中国机长》是由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在前风挡玻璃脱落情况下,机长刘传健凭着20年的飞行经验和从容不迫的心理素质,在民航各保障单位密切配合下,飞机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的真实故事改编。
影片全程牵动着观众的情绪,我也仿佛身临其境,紧张、着急,在结尾看到飞机安全降落的时候泪目了。为机组人员顽强抵抗、临危不惧感动,也为所有乘客劫后余生、逢凶化吉高兴。
刘传健说“成绩源于勤勉,责任重于泰山。把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工作作出精彩来,把单调的工作作出极致来”。
敬畏蓝天,敬畏职责,敬畏生命。爱国,不需要做多伟大的事情。每个人,过好自己的生活,做好自己的工作,便是对这片土地最大、最实在的贡献。
看了中国机长观后感篇7
今天,我观看了《中国机长》这部电影,那叫一个震撼人心呀!下面我先来介绍一下影片的大概内容:
故事发生在20__年5月14日,机长刘天健和8名机组人员本以为这是一个平常的航行任务,其实不然。这是川航8633一次从重庆飞往拉萨的航线,在航行途中遭遇强气流,因为过于颠簸,只能上升至9800米。可是没想到,由于气压太强,驾驶室的前挡风玻璃突然破碎,副机长也差点飞出去。而机长刘天健只能边经受刺骨气流的冲击,边拉住挂在窗外的副机长还要边开飞机。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接下来为了返航还要穿过积雨云,那片积雨云好像无边无际,怎么也开不到尽头,云中还夹杂着冰雹。在机长的坚持和拼搏下,飞机终于穿过了积雨云。而落地又是一个问题,飞机没有飞完全程,油剩得太多,时速过快,落地十分危险。最后在三个机长的共同努力下,一起推动了有故障的反推进器,才没有冲出跑道安全着落。看到这里我才把提到嗓子眼的心放到肚子里。
机长和空乘人员们都十分可敬,他们都在拼尽全力与这场天灾抗争,特别是机长刘天健,他曾是空军战斗机飞行员,所以他有军人的沉稳和超于常人的耐力。当时在庞大的积雨云面前,大家都以为他是慌乱而兜圈子,其实他是在等待生的时机--积雨云错开的一条缝。虽然前挡风玻璃碎了,刺骨的寒风一直吹着他,可他始终不曾放弃,坚持到飞机停稳的那一刻。
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机长啊!我要像他学习,学习他坚持不懈的精神,学习他临危不惧的品质,学习他永不放弃的意志!中国好机长,我们为你致敬!
看了中国机长观后感篇8
今天我去看了一部名字叫《中国机长》的电影。
这部电影主要内容是这样的。早上五点刘机长登机之前,答应女儿晚上给她过生日。登机后,他依次检查飞机机器的各个部位,确认正常后,准许乘客登机,接着飞机起飞。然而,在飞机起飞后挡风窗户碎了,他的队员前半身露在了外面,左眼受了伤,他们的氧气也没有了。乘客们非常恐慌,机长不得不把飞机向回开。他们的前方有暴风雨,机长只好开着飞机一直在空中转圈,然后加大油门,从暴风雨中穿出去。但是他们跟地面失去了联系,只能一直飞,终于等到能在飞机场停机了,飞机又因为超重,在跑道上跑的飞快,他们只好一起努力,最后用手动把飞机停了下来。飞机受到了损伤,但是飞机上的乘客却都很平安,乘客们非常感谢机长。
刘机长是一个好机长,一个爱国的、爱队员的、敬业的好机长。
看了中国机长观后感篇9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进一步深入学习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怀,铭记历史和传承英雄精神,10月30日,公司组织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观看了献礼抗美援朝7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金刚川》,共同追忆革命先烈奋勇抵抗、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精神。
影片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在暗流涌动的金刚川上,一次次修补生命之桥的故事。影片中美国飞行员希尔说桥不在,就是他们的地狱。桥在,就是我们的地狱。为了阻止中国志愿军通过桥梁,美军开启了一连串的狂轰滥炸,但我志愿军战士却毫不退缩,反而 越勇,一次次用信仰和生命修复了桥梁,最终中国志愿军战士用实际行动,用自己的鲜血,用顽强的意志创造出了神话,夺取了伟大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光辉神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正是因为我党牢牢把握正确的斗争方向,志愿军战士忠诚,爱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美军。
勿忘过去,珍惜今天。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都是我们的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新时代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先烈们的伟大精神,国家兴盛,匹夫有责,用我们的双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看了中国机长观后感篇10
明白什么是奇迹吗?四川8633就是奇迹!全中国,全世界不可思议的事件!
10月1日,我和飞飞一齐去看了国庆档的其中之一的影片一一《中国机长》,10月1日是祖国妈妈的生日,中国有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过,而这部《中国机长》就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佳作。它表现了中国机长在灾难面前奋战到底,勇敢应对,永不放弃的精神!进场时,我和飞飞脸上贴着我们中国的五星红旗,感觉异常自豪!
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影片,《中国机长》改编自川航英雄机长刘传健的'真实经历,真实展现了中国民航精神。《中国机长》被称之为“世界级民航史奇迹”,危急关头,张涵予饰演的机长拼全力控制飞机,欧豪饰演的副机长因风挡裂被吸出窗外,瞬间心跳加快。乘客们也纷纷陷入恐慌当中。杜江,袁泉,张天爱,李沁等演员饰演的空姐及机组人员,则负责帮忙乘客稳定情绪。
在观看中,座舱施压、温度骤降、大风、缺氧等惊心动魄的场面,不禁让人心跳加速,屏住呼吸,咬紧牙关为他们捏了一把汗。而机组人员以冷静沉着的态度和专业的素养,确保了飞机上119名乘客平安落地。看完电影不禁大呼“机长万岁”,也不禁伸出了大拇指!为机长点赞!虽然期间遇到强风、低温、恶劣天气等多重考验,但最终成功降落,真是奇迹呀!
震撼、激动、刺激,久久不能平复的心境。四川8633、机长、空姐、机组人员,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看了中国机长观后感篇11
在这个国庆假期,如果我们不去看电影,我们会为学校的离开感到难过。于是,我们看了电影《中国机长》。影片以20__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成功处理特殊事件为蓝本。
川航重庆飞往拉萨的3U8633航班照常在青藏高原上空飞行,巡航高度9800米,驾驶舱副驾驶侧右侧挡风玻璃破裂,毫无预警地脱落。驾驶舱瞬间失压,可以穿透耳膜的风涌了进来,温度降到零下40摄氏度。人在这种状态下无法生存,两个飞行员当时只穿了一件衬衫。飞机仪表板被大风掀翻,一半副驾驶被吸出窗外。幸运的是,安全带把他绑在了里面。在这场危机下,机长刘长健(电影改编的名字)保持了极度的冷静,成功准备飞机在成都双流机场降落,机上119名乘客安然无恙。
队长,一个熟悉却陌生的名字。"如果你想戴皇冠,你必须承受它的重量."机长,一架飞机的长度,每架飞机都会有一个机长。他不仅是一个可敬的称号,也是生命的守护者。什么是英雄?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都会想到奥特曼,他在漫画里拯救了世界。他们足够幸运,拥有超能力,或者拥有超乎常人的大脑。但是,今天,我相信,英雄就是队长,一个用坚持和毅力拯救自己生命的队长。
看完这部电影,“用100%的努力去处理万分之一的隐患。”111分钟的电影,119个鲜活的生命,是中国民航人在生活、法规、责任上的敬畏与坚持!这就是中国队长,这就是中国的实力!
看了中国机长观后感篇12
刚看完点映,电影还是超出了预期,毕竟有刘伟强亲自上阵,虽然还是有不可避免的煽情,但主情节上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危难的那一段,一直屏住呼吸,最后让我记住了3U8633的机长刘传健,记住了119名乘客安全降落!里面还有很多明星客串,也算是一个小惊喜吧,现在觉得,有时候明星也算是一种符号,能让我们知道在电影里面这个角色的重要性,虽然镜头不多!
《中国机长》观后感五
因为职业原因2刷了。民航宣传片升级版+央视系列片升级版。前一个小时7分,部分情节交代干净,可圈可点,后50分钟3分。作为民航史上的一个壮举,这个题材本身就很有看点,好好的把事说清楚片子就有7分了。但导演为了凑时长,人为为返航增加了许多障碍,同时由于人物设定呆板刻意(比如俗套地给女儿过生日,杜江和欧豪的低级撩妹,没事儿找事儿的乘客),加上很多不相干画面的干扰,后半部分剧情无比尴尬拖沓。我认为对英雄机组最大的尊重就是把故事讲好,把人物刻画好,比花3000万造大飞机更有用。而擅长讲故事刻画人物的刘伟强这次却丢失了灵魂,再加上全程配乐刻意渲染情绪,死里逃生的机组成员还是那么帅那么美那么镇定,让人难以信服。一次差点成为空难的极端事件,除了大片镜头,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在极端条件下人性合理的释放,无论是善的还是恶的,生命因此才更加饱满而倍加值得珍惜。如果有更多时间好好打磨,而不是趁热度和特殊时机急于推向市场圈钱的话,这片子完全可以做好,题材可惜了。成为一个好导演太难,毁掉一个却太容易了,怀念那个拍倪永孝的刘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