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电影观后感
写观后感可以是一种社交活动,可以和其他人交流思想,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后天》电影观后感怎么写才规范?下面给大家分享《后天》电影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后天》电影观后感篇1
周六下午,我悬着一颗心看完了灾难片《后天》。电影结尾,山姆等到了前来营救他的父亲杰克,纽约劫后余生的人们等到了营救他们的直升机。这是一个抚慰心灵的结尾,这样的结尾让心儿绷得紧紧的我长吁了一口气。人类总是害怕灾难,但是当灾难真正来临时谁也无法避免,因为灾难是不为人所左右的,灾难是没有预见性的。影片中山姆得到了来自父亲的承诺,父亲没有弃自己的儿子不顾。可是,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能像山姆那样庆幸吗?我想答案肯定是“不会”,因为自然一直承受着人类给它的极大伤害。
电影《后天》讲了美国科学家发现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即将造成一个冰川时期的到来,但是当人们对这一理论还将信将疑甚至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灾难就发生了,而且就发生在“后天”。灾难来得实在太快了,因为人们一直以为灾难会在他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甚至是很晚很晚以后发生,可是很遗憾,就在后天。
纽约在一天之间变成了汪洋,变成了冰天雪地。白雪覆盖了一切:道路、白宫、城市……冰雪让世界变成了白色,气温骤降让在图书馆里的美国人不得不靠焚烧书籍来取暖,气温骤降让美国国旗冻结在半空,让直升机的螺旋桨和燃料都被冻住,让摩天大楼的玻璃窗层层碎裂……这种景象我们前所未见。这场灾难是人类自己造成的,而且并不能用人力来解决,此时的人类所能做的只是逃、逃、逃……
当灾难来临时,人与动物恢复了最原始的关系;当灾难来临时,人与人终于平等了,人们都希望自己是幸运儿;当灾难来临时,人的生命与人创造的文明成果产生了矛盾;当灾难来临时,亲情、友情、爱情被残酷地考验着。此时的人类之间异常团结,人与人之间,甚至是目中无人的大国与小国之间。因为人类对这种灾难的无能为力,因为人类逐年累月对环境的伤害一夜之间就降临了。
《后天》电影观后感篇2
在这个暑假里,我看了《后天》这一部灾难片,其震撼的画面与感人的剧情引起我内心深深的共鸣。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北极冰川融化使海水盐分稀释和洋流改变,而造成气候的紊乱。主角在一次科学研讨会上向各国政要做出了报告,提出了环保的推荐,并告诫他们“我们的生态环境很脆弱”,但美国副总统却将“我们的经济比环境更脆弱”为由忽视了他的警告。
狂风,冰雹,洪水,暴雪接踵而至。海平面的上升淹没了沿海城市,汹涌的巨浪如猛兽一般,吞噬摧毁一切,而后又扑向低洼的地方。随后暴雪如同恶魔的爪牙,将一切冻结。在零下数十度的低温中,无数人丧命。最令我恐惧的是那席卷而来的龙卷风,车辆与人被卷上高空,不见踪迹,还有人被风刮来的种.种重物击中而丧命。建筑在风暴面前如同纸糊的一样,当它们被风暴涉及,便会变成一堆废墟。
最令我难忘的画面就是纽约市"速冻"前后的画面,冲天巨浪狂涌进纽约市,自由女神被淹没,街道瞬息沉没在汪洋之中,万吨巨轮竟被冲进楼宇之间。而转瞬间,气温骤降,浩瀚汪洋中的纽约城又变成冰封世界,茫茫冰原上,只留下自由女神的头像。
观看了这部电影,我不禁觉得: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世界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如此渺小,科技在其面前也不值得一提。人们为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不对环境重视,日益增加的工厂与汽车,使碳排放量增加。能源的短缺与温室效应都是当今世界的重大危机之一,但人们往往只注意到经济而不在意其他的什么东西。当现实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又想着如何去处理它。
苦果已被我们种下,以当今社会的节奏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想将其铲除已是不大可能的事了。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抑制它的成长,难道你想看到自由女神像手中的火炬变成一个甜筒冰激凌?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后天虽然是一部科幻片,但绝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天方夜谭。未来是不确定的,就像百年前的人们无法想象此刻的生活一样。也许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苦果究竟有多苦,但这个暑假的炎热气候使我们不禁要问,这气候究竟是怎样了?这便是让人难以下咽的由过量的碳排放后所结成的苦果。
或许当我们习惯了开车出行,习惯了把空调打得很低,习惯了人走灯仍亮,习惯了使用一次性筷子时候,“后天”也就离我们就不远了,也许我们的后天将更糟。
温室效应如一颗黑暗的种子已被我们种下,树木的过量采伐浇灌着它,汽车的普及是它的肥料,人们的生活习惯则是它的阳光。那么待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后,在它开花结果之日,这苦果由谁来尝?
《后天》电影观后感篇3
《后天》这一本电影,虽然有些不切实际,但也可能会发生。
是有关人类未来的思考。他将来会不会发生,但是我们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不管全球气候变暖而坐之不理。虽然有可能影响不会向影片中如此大的规模,但有可能有生态危机出现可能。全球变暖,或许很遥远吧,我的一举一动,又能带来多大影响呢。大自然对你可不会像西餐厅的服务员那样客气,他不会等到我们一切都准备好的时候再上菜,而是向老虎一样憋足了劲,发出致命一击,使我们无回天之力
在《后天》中。大自然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人类破坏的'环境平衡恢复到另一个平衡点。在七到十天的时间内,通过飓风、海啸、冰雹等等极端而恐惧的办法,将整个北半球的温度降到南极的水平。我们可以看到,正在飘扬的美国国旗,一瞬间被冻结,在空中飞翔的直升机,因为输油管突然冻住而突然坠落,走出屋外,刹那间就会成为冰人。如果是在现实生活中,那会有多少人会向影片中的人,一样被残酷的大自然索取生命。
我们将对这些毫无办法,只有等待,和像影片中的迁移,和默默的死去。
让我们保护好大自然,我们哄大自然一下,大自然却会哄我们几个世纪。不让大自然像影片中一样“回报”我们.
《后天》电影观后感篇4
看完后天我感触颇深,第一次才敢觉到,人类是多么软弱无助,在地球上随心所欲的消耗着地球的资源,随着脚下的土地一片一片的减少,森林逐渐的离开了我们的视野,身边的空气……有什么我们没有破坏到?别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看来我们只能请求上天原谅我们的无知。
这个电影的主演是美国的丹尼斯·奎德,演的是一名天气学家他的儿子山姆知道世界的大灾难要来了。所以他不顾一切去救身在纽约的女友,但是他父亲不放心也跟着他的儿子去了纽约。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在洪水中摇摇晃晃,车子翻了,许多人被龙卷风卷走了,还有人被洪水淹死了,更有许多人,被突如其来的冰雹砸死了。
当我看到一位日本上班族的叔叔前一秒还在与妻子谈话,后一秒就被冰雹砸倒在地,那一刻人类的生命是多么脆弱啊!
无法抵抗的龙卷风,袭击了洛杉矶,狂雪掩盖的尤,下着葡萄柚大小冰雹的东京,而纽约却在一天的时间里从炎热速降为酷寒。
我清楚的记的,美国副总统发表的一句话:“我们曾经以为我们可以无节制的去消耗地球的资源,但我们错了,包括我……”这一幕,对骄傲的美国人而言,很是侮辱。
我们要保护地球资源,不然这就会是我们的“后天”!
《后天》电影观后感篇5
我在前几个月前,我看了一部电影叫做《后天》,我原以为不好看,便拒绝了父母,但我父母说:“看看吧!看完你再做决定。”我心想:“好吧!看这部电影,也没么损失阿!”现在,让我告诉你故事的情节吧!
这部电影是在描述全球温室效应造成各地天灾频传,暴风雨、龙捲风、地震、海啸、山洪爆发等等,一名气候学家试图找出拯救地球方法,但之前他必须抢救危在旦夕的儿子,他的儿子被困在冰河包围的纽约城的图书馆中,气候学家决定自己去拯救儿子,并在和儿子通话中告诉他:“在室内烧点东西保温,不要出去,一出去,马上会被冻伤,严重可能会死的。”过了不久,大家发现雪停了,他们想说赶快逃命吧,他的儿子试图告诉大家他爸爸说的话,但大家都不相信他,只剩下他的好友,流浪汉和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大家一直烧书,并相信他的爸爸一定会来,途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最后,他的爸爸终于来了,他很庆幸自己的儿子能听他的话,并存活下来。
我看完了这部电影,我很感动,也很害怕,问爸爸说:“我们会不会遇到冰河时期?”爸爸微笑着说:“有可能吧!也有可能在你的四.五代会遇到。”我很想问爸爸:“你怎么都不害怕呢?”但我没做到。
我觉得大家都看过这部电影,有可能害怕,有可能不会,但是大家一定要维护这个世界,才能尽量不碰到这可怕的冰河时期,你觉得呢?
《后天》电影观后感篇6
南极洲出现了冰缝拉开了《后天》惊心动魄的序幕。肆无忌惮的龙卷风,粒大如雨的冰雹,连绵磅礴的大雨,骇人听闻的飓风,加上一秒钟下降10度的气温,炼就了贺尔教授对儿子森络言的坚定,炼就了森与罗拉爱情的坚贞,更炼就了大家的勇气。
我佩服贺尔教授对科学研究的一丝不苟,对副总统的不畏强权,对儿子森的爱,对华盛顿到漫哈顿的勇气,是他拯救了半个美国,是他拯救了自己的儿子,也是他打破了灾难的语预言。他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个成功的气候学家,一个成功的父亲。
在整个影片中表现出来的爱情,友情,亲情,最至善,也最至美。当然其中另一个政治思想焦点是墨西哥政府接纳了美国南迁的难民。回想起以前都是美国阻止墨西哥的非法移民入境,而现在却主谓颠倒,形成了“倒装句”。美国总统在驻墨西哥大使馆发表演说“感谢墨西哥人民。”我不由得想质问一下那些流离失所的,无亲无故的伊拉克难民,又有谁会接纳他们呢?
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层融化后流入大西洋,导致海水稀释变淡,改变了大西洋的暖流,是得“盐温环境”停止流动。可想而知,后果将是如此的可怕:海洋温度急遽下降,威力令人生畏的飓风将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迅速南下,再加上海啸和大冰雹,北半球发达地区转瞬间变成了酷寒的人间炼狱。
如果你不是一个热血澎湃的人,一出门,将可能被无情的寒风,残酷的冰霜所冻结,那时你的生命就由此而暗淡。但是什么导致了家人流离失所,可爱的家园消失了呢?也许一切矛头都指向全球变暖,但人们能否用推倒的方法思考一下,什么会引起全球变暖呢?归根究底,人类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对于环保,我想我也没必要再对此抒发感想吧。
虽然这只是科幻片,但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也许现在已经发生。有人可能会说,这只是虚构的,这么荒诞的想象简直是天方夜潭,但你能说,在遥远的时候,人们是否回幻想过今天会有电脑的出现,会有电灯的问世。他们肯定没有预料到。相同的,现在的你,你能肯定吗?如果还不注意环境的话,我们后天将可能更糟,也将可能没有“后天”。
《后天》电影观后感篇7
大概人们一直以为人类作为地球上的最高级动物就是地球的主人大自然的主宰者。就可以肆意的破坏地球,虐杀大自然。还为眼前的利益贪婪地把大自然的血抽干 、了把大自然的皮扒光 、把大自然的肉啃光。跟本没想过这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还愚昧无知、 得意洋洋地宣称要征服自然。哼,真是可笑。如果又一个冰河世纪在眼前,措手不及的人类将如何?人类还能征服自然吗?不,暑期的开场大片——《后天》给了我们一个响亮而肯定的回答。这部可怕的灾难片告诉了我们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自然永远主宰着人。
《后天》这部电影描绘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气候学家杰克.霍尔在观察史前气候研究后指出,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暖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难。主要是讲人类不断破坏美丽的大自然,然而受到了大自然严重的惩罚。冰雹 、闪电、 暴风雨、 龙卷风、 飓风 、洪水、 全球气候变暖所造成南极冰融化等种.种灾难降临在人类身上时,人类才觉悟,才知道悔改,可已经太晚了。因为灾难转眼之间席卷而来,洪水,就在眼前;冰雹,就在眼前;一切不可抗力就在眼前。温室效应将使冰河期重返地球。龙卷风 、海啸、 地震……所以叫得出名字的天灾都将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在影片中,你能看到纽约市被淹的镜头:慌乱的人群 飞起的汽车 破碎的玻璃,后面是楼一样高的巨浪…你能看到发生在夏威夷度假海边胜地受到飓风侵袭的场面。这就是破坏大自然的后果,这就是对人类的惩罚。几千年来,人类在不断吞噬自然的躯体,现在就要品尝自然所酿造的苦酒了。
然而影片中有一个动人之处;人类在大灾难面前,亲情 友情 爱情——人类的情感经受了重大的考验。人道主义精神激发出了人性的光辉。所以人在灾难的面前都表现出先人后己的勇气。有的人为了救别人,自己被冻死了;有的人为了不连累别人,放弃了生的希望。这点我非常的鼓舞。也许,人性真的只有在最危急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来吧。但人类根本没有任何方式和自然抵抗,能做的,只有躲避和逃跑。这时候人们应该明白:人类不是万能的。自然可以随时瞬间灭绝一个种族。记住: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一小部分。
今天,人类比任何时候都能领略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今天,人类不能再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和谐修复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我们必须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只有这样才能保护住我们的家园。 “环境保护思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提供一种幸福和沉稳的感觉 ”——这将是我们给自己的一个机会 、一种鼓励 、一声祈祷。
《后天》电影观后感篇8
我是他父亲,我绝不能食言。
当暴雨来袭,海水汹涌,风暴肆虐,气温以每秒十度的急速下降,这种危机情况下,还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你的面前被冻死,在这个时候,你会如何抉择?是选择等死,还是积极地反抗,用尽全身力气去与大自然抗争,相信自己可以活下去。
不管你怎样抉择,但我看到电视里《后天》的主人公桑姆并没有放弃,全球变暖导致气温骤降,第二次冰川时代即将到来,但很多人都被蒙在鼓里,桑姆跟随队友去往纽约参加知识竞赛,全然不知即将发生的灾难,而桑姆的爸爸是一位气候学家,他深知灾难即将来临,却未料灾难来得飞快,转眼海啸在纽约肆虐,暴风已经形成,他为了他儿子而感到忧心忡忡,焦急万分。
当我看到一股股龙卷风合为一体,汽车,房屋,人群被大自然肆情摧毁,只留下一片废墟,不禁为桑姆由衷地担心,这种灾难恐怕是常人无法承受,而桑姆出乎了我的意料,当海水呼啸涌进城市,看到十几米的浪朝他扑来,他并没有就这么逃走,还是奋力跑向自己的队友,将她拉着一起逃进了图书馆,如果不是他,队友可能已经命丧黄泉,现在想起来,当时是勇气与情谊让他这么做,当看到灾难来临,谁还会想去救自己的队友呢?恐怕早已四处逃命,而桑姆的理智与勇气让他成功了,我还看到,当队友因伤口发炎而得病,他又勇敢地站了出来,跑到寒冷的外面去寻找药物,还奋力与狼进行搏斗,在温度急降之用,他没有放弃与自然搏斗,烧书取暖,这是何等的勇气,他是多么勇敢这一点,不正是我们这些青少年应该学习的吗?在灾难来临之时,理智思考,表现出无尽的勇气,我们这些人,能做到的又有几人?我们,难道不应该进行反思吗?
电影最令人揪心的,莫过于桑姆与爸爸的承诺,电话里,桑姆爸爸听到儿子的现状,立即做出了带上自己在北极时的行装,从华盛顿去遥远的纽约营救自己儿子的决定,并向儿子承诺一定会救他儿子。而桑姆也保证在图书馆中等待他的父亲,父子两人的承诺交替,让我觉得温暖。原来这便是爱,父子之间浓浓的爱。我看到桑姆父亲不顾家人与同事的劝阻,以及官员友好的警告,跋山涉水,踏过冰原,走过雪影,他的朋友因跟随他而丧生,丧友之痛之余,又踏上征途,我不禁为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感动着,父亲为了救桑姆,差点丧了命,这是对儿子多么浓烈的爱!这才发现,其实为人父母者都是一样,愿意为了孩子舍弃了一切,记得桑姆父亲在雪原帐篷里的一句话:“我是他父亲,我不能食言。”就为了对儿子的一个承诺,费尽心思,不顾生命危险,去救不知是否在世的儿子,这才发现,父母,是如此的伟大,对孩子的承诺,愿用生命去达成,当桑姆与他父亲紧紧拥抱在一块儿的时,我被这幕幸福场面感动了,或许,当灾难来临之时,会不顾一切救我们的恐怕也只有我们的父母,即使之前一直不合,即使从未长时间独处。
灾难,是难免的,勇敢地面对灾难才是战胜灾难的唯一法宝,即使明天世界将毁灭,后天我们便不在人世,但努力过好每一天,做好自己的承诺,去爱自己的父母。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做的。
《后天》电影观后感篇9
大年初二,我悬着一颗心看完了灾难片《后天》。电影结尾,山姆等到了前来营救他的父亲杰克,纽约劫后余生的人们等到了营救他们的直升机。这是一个抚慰心灵的结尾,这样的结尾让心儿绷得紧紧的我长吁了一口气。人类总是害怕灾难,但是当灾难真正来临时谁也无法避免,因为灾难是不为人所左右的,灾难是没有预见性的。影片中山姆得到了来自父亲的承诺,父亲没有弃自己的儿子不顾。可是,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能像山姆那样庆幸吗?我想答案肯定是“不会”,因为自然一直承受着人类给它的极大伤害。
电影《后天》讲了美国科学家发现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即将造成一个冰川时期的到来,但是当人们对这一理论还将信将疑甚至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灾难就发生了,而且就发生在“后天”。灾难来得实在太快了,因为人们一直以为灾难会在他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甚至是很晚很晚以后发生,可是很遗憾,就在后天。
纽约在一天之间变成了汪洋,变成了冰天雪地。白雪覆盖了一切:道路、白宫、城市……冰雪让世界变成了白色,气温骤降让在图书馆里的美国人不得不靠焚烧书籍来取暖,气温骤降让美国国旗冻结在半空,让直升机的螺旋桨和燃料都被冻住,让摩天大楼的玻璃窗层层碎裂……这种景象我们前所未见。这场灾难是人类自己造成的,而且并不能用人力来解决,此时的人类所能做的只是逃、逃、逃……
当灾难来临时,人与动物恢复了最原始的关系;当灾难来临时,人与人终于平等了,人们都希望自己是幸运儿;当灾难来临时,人的生命与人创造的文明成果产生了矛盾;当灾难来临时,亲情、友情、爱情被残酷地考验着。此时的人类之间异常团结,人与人之间,甚至是目中无人的大国与小国之间。因为人类对这种灾难的无能为力,因为人类逐年累月对环境的伤害一夜之间就降临了。
《后天》电影观后感篇10
"过去的几个星期里让我们感到,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我们是多么的渺小,电影后天观后感。多年来,我们一直以为,我们可以不计后果地挥霍我们星球的自然资源,我们错了,我错了......"(引自电影《后天》)天气太冷了,于是又重温了经典的灾难电影《后天》,一样震憾的灾难场景,一样惊心动魄的情节,一样充满了人在绝景中的顽强和奉献精神,和电影《2012》遥相呼应的是对生命终极价值和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诉求。
第一次是在电影院看的,逼真的电影音效让我久久难以平复,那时候还没有信主,心情也不象今天那么沉重。“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其实我们都很少真正地去思考明天,虽然都知道生命有限,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热衷于不断地计划,在有限的里面不断添砖加瓦,构筑无限的人生华厦,雕梁画栋,庭台楼阁,从小到大,我们就被教导,要把自己人生的每一个细节,每一级台阶都安排得一丝不苟,环环紧扣。
现代人的通病就是活着就象永远都会有明天,活着就象永远不会死。没有几个人愿意在生活平顺,意气风发的时候,去思索死亡这件事情,这个世界有很多的不公,但在死亡面前我们是平等的,从古至今,炼丹寻药,积德修行,穷尽智慧,没有人能够彻底地逃脱死亡的罗网。很多人每天劳碌奔忙,周而复始地为营生打点,耽于安逸舒适的生活,沉迷在世界的声色犬马,功名利禄的争斗中,倾尽所有,耗去一生,不外乎是为了在那金字塔的世界里占得一个较能居高临下的席位。在生命的尽头面对真实的自我,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的,有趣的是,在两部电影里,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人在死亡临到之时,并不是去数算他们的存款和房产,也没有翻出厚厚的职场履历来缅怀,反而是寻找疏离已久的亲人,又或是为了捍卫至亲好友,以及人类的生命而顽强奋斗,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于是,我明白了,人类最高的道德情操是体现在为他人谋福利这件事上面的。
人之所以是人,不是动物,不是体现在直立行走,运用语言等生理差异上面的,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自由的意志,能够选择无私奉献,舍身忘己,在生命的最深深处涌流出上帝的普世之爱。一切都会过去的,在人生的某一个转角,峥嵘岁月,绮丽人生,浮华岁月最终都会如云烟逝去,到了明天的明天,到了终结在即,繁华过尽,到底那时的'你又是否真的能够坦言无惧,到神的面前,去交待和算数自己的一生呢?
“生命不胜于饮食么,身体不胜于衣裳么(马太6:25)。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马可8:36)。耶稣说过,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神)那里去。亲爱的朋友,周末来临了,我们也是否应该放松我们忙碌的心灵,卸下一切的重担,在神的面前,低头思考一下人生,想想什么才是生命里最值得珍惜和守护的东西。
周六下午,我悬着一颗心看完了灾难片《后天》。电影结尾,山姆等到了前来营救他的父亲杰克,纽约劫后余生的人们等到了营救他们的直升机。这是一个抚慰心灵的结尾,这样的结尾让心儿绷得紧紧的我长吁了一口气。人类总是害怕灾难,但是当灾难真正来临时谁也无法避免,因为灾难是不为人所左右的,灾难是没有预见性的。影片中山姆得到了来自父亲的承诺,父亲没有弃自己的儿子不顾。
电影《后天》讲了美国科学家发现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即将造成一个冰川时期的到来,但是当人们对这一理论还将信将疑甚至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灾难就发生了,而且就发生在“后天”。灾难来得实在太快了,因为人们一直以为灾难会在他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甚至是很晚很晚以后发生,可是很遗憾,就在后天。
当灾难来临时,人与动物恢复了最原始的关系;当灾难来临时,人与人终于平等了,人们都希望自己是幸运儿;当灾难来临时,人的生命与人创造的文明成果产生了矛盾;当灾难来临时,亲情、友情、爱情被残酷地考验着。此时的人类之间异常团结,人与人之间,甚至是目中无人的大国与小国之间。因为人类对这种灾难的无能为力,因为人类逐年累月对环境的伤害一夜之间就降临了。
《后天》电影观后感篇11
我观看了电影《后天》。
影片描述了当地球进入第二冰河时期时,全球气候反常,大水淹没纽约,日本天降冰雹,欧洲在海水中不复存在,还有龙卷风、海啸、暴风雪……大自然中几乎所有的灾难都在影片里一一登场,让我们身临其境般感受到大自然肆虐发威带来的沉重打击和毁灭。当这场灾难来临,美国南部的居民举国逃往墨西哥,总统为了全国避难,甚至承诺免除拉丁美洲所有国家的债务,而北部的居民已来不及逃离剧烈的低温突袭与死神逼近。气象学家霍尔在与灾难搏斗的同时,奋不顾身前往营救被困的儿子。执着的信念,坚强的毅力,浓浓的父子深情,在影片中得到了体现。正如影片导演像要告诉我们的:“人性的光芒是我们遇到灾难时的通天之梯,人性也包括我们对待生存环境的态度。”
《后天》的电影特效做得相当精致。当日本的天空落下了拳头大的冰雹,行人惨死在冰林雹雨中,我们为之惊叹;当数股龙卷风袭入洛杉矶,楼房如图钉一样被拔去的时候,我们为之惊呼;当汹涌而来的海水淹没整座纽约城,一艘巨大的油轮顺水的开进大街小巷,我们为之惊呼;当纽约出现南极的冰川,自由女神手中的火炬变成一只甜筒,我们被这样的特技所折服。如此大气磅礴的制作,除了它的商业目的外,也到达了强有力的震撼人心的效果。
《后天》是一部优秀的商业电影。不仅仅在它的画面制作上,也体此刻它那提前为人类敲响的警钟上。正如导演所说:“问题就是在于这样的事并不是耸人听闻,这样的事真的会发生。”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这天我们享受着环境所带来的舒适生活;如果明天我们肆意的破坏环境;那么后天就是末日浩劫!
《后天》电影观后感篇12
今天听老师讲了可持续发展,看了美国大片《后天》感触特别深。
影片描述的是人类末日,由环境污染使人类进入第二次冰河纪,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出来的世人百态。主角气候学家杰克营救儿子的那段情节让我很感动,可能是看影片太少了,但的确值得人深思。
我觉得自己很自私,而且不够坚强,是很不坚强。看问题也很片面。
首先,如果我遇到了影片中的情况,第一种可能的结局就是——我被吓死了,可能性50%,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会很害怕,而且总往坏处想,很悲观,反正怎么做都是死,干脆等死好了,而不是冷静的分析主要矛盾,看清形势,尽力求生;第二种可能的结局是——我随波逐流,跟着大多数人走,我爱随大流,很多时候没有自己的思想,总是觉得大家都这样,那我也这样好了,也许有时候这是对的,但没有自己想本身就是很危险的。第三种可能的结局是——我生存下来了,可能性为0。至少目前我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所以我需要正视这个问题。
其次,对于影片中的危难时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很感动。罗拉是个品学兼优的女孩,她为了自己的未来拼命的学习,参加竞赛,竞争各种各样的荣誉,但是被围困在图书馆后,她发现自己没有未来了......;森爱上了罗拉,所以他参加了竞赛,在与罗拉一起被困后,表现出了巨大的勇气,过人的智慧和冷静。森说“我爸爸一定会来救我的,我相信!”正是这个坚定的信念使他顽强的度过难关,最后见到了来营救的父亲;杰克答应了儿子去救他,于是历经千辛万苦,尽管种.种迹象表明儿子生还的机率为0,他仍然信守诺言,找到了最后一刻,终于相逢了!杰克的妻子在危难的时刻坚持留下来照看生病的小孩,不仅仅是母爱使她这么做,而是她原本就有一颗无私的心.....弗兰克为了不拖累队友自己割断绳索,那位老年科学家平静的面对死亡......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感动,让我反思,如果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我会怎么样?我会不会为了男友冒死去找药品,我会的,因为我爱他;我会不会在朋友危急的时候挺身而出,我也会的!我会不会在危急的时候留下来照顾一个陌生的患绝症的孩子?我不知道,所以我的爱是狭隘的,至少在现在,我觉得自己是很自私的那种,是一直以来的生活环境或者是别的一些原因造成了现在思想上的诸多毛病,也不是一时能改掉的,我讨厌自己的这种小气和自私!
如果不从思想上改造自己,让积极向上,热情无私的坚定信念充斥身心;如果不用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至少具有生存的常识和本领,至少要有一颗有思想的脑袋!
今天就先写到这里,我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因虚荣而说的不切实际的话,因狭隘的私心而做的不对的事情,真实地面对自己的生活,面对困难,想想...,没有什么是不能克服的。
《后天》电影观后感篇13
在小的时候,我记得我们那里有一种长尾巴的鸟是特别的常见,同时我也是清楚的记得有一天我们发现地上有那种鸟的死鸟,一开始也没感到什么,不过后来那种鸟的死尸是越来越多了,也不记得到底经过了多少时间,反正是我们那里那种鸟已经是早一绝迹了。那时我们还小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那时我也没有去想那是什么原因,但是随着自己的学历的增加,现在是知道了,那是因为环境污染所带来的问题。这只是是我身边的一个使我印象很深的事例,其实在我们的周围这样的事例还可能是很多的,并且那只是在我们那里我想在别的地方也不知道同样的事情发生了多少,但我们共所周知的也是我们常说的就是我们的河流的污染的问题,我想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是的地球在改变,地球偷偷的在改变,地球偷偷~偷偷地~在改变~
而今天我又看到了关于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严重问题的影片《后天》,我有一次想起这个实在是令人不想看到的问题。《后天》描绘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各国,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河期的科幻故事。影片讲述了当地球进入第二冰河时期时,全球气候急剧反常,大水淹没了纽约,日本天降罕见的冰雹,欧洲也在海水中不复存在,还有龙卷风、海啸、暴风雪……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灾难都在影片里一一展现,让我们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大自然肆虐发威带来什么样的沉重打击和毁灭。当这场灾难来临,美国南部的居民纷纷举家逃往墨西哥,而北部的居民已来不及逃离剧烈的`温降与死神迫近。当日本的天空落下了西瓜大的冰雹,行人惨死在冰林弹雨中,我们为之惊叹;当数股龙卷风袭入洛杉矶,楼房如图钉一样被拔去的时候,我们为之惊叫;当汹涌而来的海水淹没整座纽约城,一艘庞大的货轮若无其事悠闲的开进大街小巷,我们为之惊呼;当纽约变成南极的冰川,自由女神手中的火炬变成一只甜筒冰淇淋,我们的心里的感想是怎么样的呢?在《后天》一片中,人类面对的敌人是最具压倒性、最无可抵抗的大自然本身:龙卷风袭击美国洛杉矶、狂雪掩覆印度新德里、葡萄柚大小的冰雹重创日本东京,而纽约将在短短一天之内从炎热急速降为酷寒!在这部各界期待、充满特效的电影中,突如其来的气候改变将对全地球全人类造成难以想象的灾害……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这是人类越来越关心的问题。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人类的明天就像影片的宣传词“where will you be?”一样发人深省。
根据资料显示,大陆冰雹,欧洲水灾、印度热浪、美国一天16次龙卷风等,大陆冰雹,欧洲水灾、印度热浪、美国一天16次龙卷风等,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指出,温室效应是地球气候异变的元凶。气候暖化使得两极融冰、海水增温、洋流改变,世卫组织表示每年将有16万人因温室效应外围影响丧生,2020年死亡人数更会加倍。海平面上升更造成2500万人远离家园,第三世界将因洪水、饥荒、干旱和农作物歉收大举移民,欧洲老年人将死于热浪。到2050年,125万种生物将会灭绝;美丽的自然景观将由于气温变暖而消失;由于气候变暖,各种疾病将在这个星球上大肆传播……
虽然美国的后天不一定是人类的后天,但人类的后天必定就是美国的后天。在当今全球化大潮日益深化的趋势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立于外部世界而单独生存。即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一样不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应当为全人类的未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美国是全球头号能源消耗大国,也是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国家。然而,面对《京都议定书》这样的阻止全球气候变暖、保护人类美好未来的国际合作协议,美国却不愿意承担它应当承担的责任。为了不影响本国的经济发展,美国政府一直在拒绝《京都议定书》。与此同时,在世界上一些本不该它负责的地方,美国却又偏偏绕过联合国的框架,单边出头,管得太宽,给当地的人民带来麻烦,甚至灾难。不管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不管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第三世界,不管是信奉上帝的西方人,还是虔诚的伊斯兰教穆斯林,都同属于一个世界,共同拥有一个地球,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人类。整个人类应当拥有美好光明的未来。而那些灾难:气候变暖、战争阴影……,都应当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一步步消退。
《后天》电影观后感篇14
今天我看到了关于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严重问题的影片《后天》,我不止一次的想起这个实在是令人不想看到的问题。《后天》描绘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各国,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河期的科幻故事。影片讲述了当地球进入第二冰河时期时,全球气候急剧反常,大水淹没了纽约,日本天降罕见的冰雹,欧洲也在海水中不复存在,还有龙卷风、海啸、暴风雪……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灾难都在影片里一一展现,让我们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大自然肆虐发威带来什么样的沉重打击和毁灭。当这场灾难来临,美国南部的居民纷纷举家逃往墨西哥,而北部的居民已来不及逃离剧烈的温降与死神迫近。当日本的天空落下了西瓜大的冰雹,行人惨死在冰林弹雨中,我们为之惊叹;当数股龙卷风袭入洛杉矶,楼房如图钉一样被拔去的时候,我们为之惊叫;当汹涌而来的海水淹没整座纽约城,一艘庞大的货轮若无其事悠闲的开进大街小巷,我们为之惊呼;当纽约变成南极的冰川,自由女神手中的火炬变成一只甜筒冰淇淋,我们的心里的感想是怎么样的呢?在《后天》一片中,人类面对的敌人是最具压倒性、最无可抵抗的大自然本身:龙卷风袭击美国洛杉矶、狂雪掩覆印度新德里、葡萄柚大小的冰雹重创日本东京,而纽约将在短短一天之内从炎热急速降为酷寒!在这部各界期待、充满特效的电影中,突如其来的气候改变将对全地球全人类造成难以想象的灾害……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这是人类越来越关心的问题。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人类的明天就像影片的宣传词“where will you be?”一样发人深省。
根据资料显示,大陆冰雹,欧洲水灾、印度热浪、美国一天16次龙卷风等,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指出,温室效应是地球气候异变的元凶。气候暖化使得两极融冰、海水增温、洋流改变,世卫组织表示每年将有16万人因温室效应外围影响丧生,2020年死亡人数更会加倍。海平面上升更造成2500万人远离家园,第三世界将因洪水、饥荒、干旱和农作物歉收大举移民,欧洲老年人将死于热浪。到2050年,125万种生物将会灭绝;美丽的自然景观将由于气温变暖而消失;由于气候变暖,各种疾病将在这个星球上大肆传播……
虽然美国的后天不一定是人类的后天,但人类的后天必定就是美国的后天。在当今全球化大潮日益深化的趋势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立于外部世界而单独生存。即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一样不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应当为全人类的未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美国是全球头号能源消耗大国,也是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国家。然而,面对《京都议定书》这样的阻止全球气候变暖、保护人类美好未来的国际合作协议,美国却不愿意承担它应当承担的责任。为了不影响本国的经济发展,美国政府一直在拒绝《京都议定书》。与此同时,在世界上一些本不该它负责的地方,美国却又偏偏绕过联合国的框架,单边出头,管得太宽,给当地的人民带来麻烦,甚至灾难。不管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不管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第三世界,不管是信奉上帝的西方人,还是虔诚的伊斯兰教穆斯林,都同属于一个世界,共同拥有一个地球,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人类。整个人类应当拥有美好光明的未来。而那些灾难:气候变暖、战争阴影……,都应当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一步步消退。
是的,现在我们无视对环境的污染,因为对环境带来而恰恰能给某些人带来方便或着是利益,但对我们人类说那是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的后果。环境的污染不近象影片只能感提到的那样给我们带来环境的恶化,它同时也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一种我们在短时间内不好发现的我们身体的严重危害,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1)急性危害:污染物在短期内浓度很高,或者几种污染物联合进入人体可以对人体造成急性危害。(2)慢性危害:慢性危害主要指小剂量的污染物持续的作用于人体产生的危害。如大气污染对呼吸道慢性炎症发病率的影响等。(3) 远期危害: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一般是经过一段较长的潜伏期后才表现出来,如环境因素的致癌作用等。环境中致癌因素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素。物理因素,如放射线体外照射或吸入放射性物质引起的白血病、肺癌等,生物学因放,如热带性恶性淋巴瘤,已经证明是由吸血昆曳传播的一种病毒引素的。化学因素,根据动物实验证明,有致癌性的化学物质达1100余种。另外,污染物对遗传有很大影响。一切生物本身都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环境污染对人体遗传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致突变和致畸作用。今天我们享受着环境所带来的舒适生活;如果明天我们肆意的破坏环境,那么后天就是末日浩劫。
所以我们为了自己的明天能不象影片中所描述的那样,我们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生命,善待地球。
《后天》电影观后感篇15
片中的“温室效应”导致冰盖崩裂,海洋环流被破坏,全球气候发生灾变:冰雹、飓风、海啸、暴风雪、持续的暴雨.....。飓风把城市摧毁,上升的海平面带 着巨浪卷入城市淹没一切,崩裂的冰盖,融入了海洋,导致了北大西洋暖流的消失,温度像一只无形的手,用冰与霜,从上到下,将大地在瞬间冰封。这时,才发现 人类的高科技和所谓发达的文明,在自然的报复下显得那么的不堪一击。
当世界陷入一片冰天雪地之 中,当人类陷入一片恐慌之中,我的心也随之而陷入深深的恐惧之中。我知道2012式的末日预言不过是某些心怀叵测的人为引人关注抛出的卑鄙噱头,但我更知 道如果我们还不警醒,还不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实行保护的话,我们终将陷入难以自拔的末日浩劫之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的是不计后果的罪恶,得到的将会是难以弥补的遗憾。
然而,当人们为南美洲的原始森林遭到灭绝性的破坏扼腕叹惜时,当人们为日本的捕鲸船队不顾反对我行我素深 恶痛绝时,当人们为许多地方只顾经济发展而破坏自然环境的自私自利切齿愤恨时,从未想过自己亲自去阻止去做。我们该为这脆弱的环境做点什么呢?
环保,便是我们唯一且必须要做的事。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后天》揭示的全球气候变化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决非危言耸听,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甚至已经威胁到了我们的生活,保护环境 迫在眉睫,拯救地球亦是刻不容缓。《后天》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事实上,我们国家这两年来,一直提倡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为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部片子对我 们具有极大的警示作用。”
我们能做的其实有很多!
我可以用自己的节约行动努力贴近低碳生活。 洗脸时大开着水龙头任清水流走,烧水时置之不理使水壶中的水被烧干,打开客厅和卧室的灯却在书房里上网,做了很多饭菜没有吃完就都扔掉,新的笔记本写了不 多就随手放下再用新的……都曾是生活无意之中犯下的“浪费罪行”,每一次的浪费都可以避免。聚沙成塔,一点一滴的小细节,积累起来就会是一笔惊人的财富。低碳生活对于人们,并不该只是一句口号。
今天,人类在滥用资源,破坏环境,猎杀野生动物,砍断一条条脆弱的生态链,疯狂攫取着地球的矿物资源;
明天,人类仍然在消耗着地球数十亿年来的积蓄,砍伐着热带雨林,在臭氧层挖更大的空洞,加速环境的污染;
而明天过后,也就是“后天”,我们就开始为着人类破坏大自然的法则付出代价....
如果今天,现在,我们再不去保护我们脆弱的环境,不去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那么借用一下影片的宣传词:The day after tomorrow, where will you be?
一部灾难片,让我看到了身边的环境,也让我深刻感悟到了大自然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