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雷锋的电影的观后感
通过写观后感,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影片的特点和意义,同时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怎么写出优秀的观看雷锋的电影的观后感?这里给大家分享观看雷锋的电影的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观看雷锋的电影的观后感篇1
这天,我们看了《雷锋》电影,使我感到很震撼。雷锋从17岁左右就开始为人民服务,雷锋叔叔那种助人为乐好品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主要描述了雷锋叔叔帮忙人们的事情。一次,雷锋叔叔赶着去沈阳,在要上火车时,他无意间看到了一为坐在地上抽泣的中年妇女,雷锋叔叔问:“大妈,您为什么坐在地上哭?”中年妇女沙哑的说:“我……本想……去沈阳的,是……车票……丢了。”雷锋叔叔安慰说:“大妈,不要哭了,我把去沈阳的票给你,好吗”说着,雷锋叔叔就把火车票塞到中年妇女手里,但是,中年妇女推开雷锋叔叔的手,说:“小伙子……这怎样……好意思呢”
雷锋叔叔笑着说大娘,没关系,你先去沈阳吧。说着又把车票摁回中年妇女的手里,中年妇女的哭泣停止了,说:“小伙子,那太多谢你了。”中年妇女站起来,颤颤地往火车上去,就在中年妇女上车的最后一刻,她看了看雷锋,雷锋叔叔笑着点点头。这种精神是神圣的,是无限的,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这样的品质。
记得那一天下午,我在市府广场溜冰,我溜累了,妈妈将一瓶矿泉水递给我,说:“加油,继续滑。”我滑了出去,边滑边喝水。大约过了几分钟后,水喝完了,我把矿泉水瓶丢在一边,认真再溜。突然,一个穿黑色夹克衫的青年走过来,用垃圾钳夹走我丢的矿泉水瓶,放入袋子。我被他的举动感动了,的悄悄跟在他的身后,一路下来,他凡是看到垃圾就夹起来,真有几分雷锋叔叔的样貌。不知不觉,走到一个大台阶了,他走了上去,因为我穿着溜冰鞋,不好走台阶。于是,我一向看着他的背影消失,我在心里默默对他说:“你真是个活雷锋。”
其实,这种例子在我身边处处都有,所以我们必须要向他们学习,弘扬雷锋叔叔的精神,是我们祖祖辈辈应尽的职责。
观看雷锋的电影的观后感篇2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是我们耳边再熟悉但是的雷锋格言了。雷锋说了这句话,并做到了,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到了:在建筑工地义务劳动,给素不相识的人买车票,帮忙老大娘找亲人,在人民需要他的时候,他总会帮忙大家,却从未告诉别人他的名字。
当时雷锋一个月只有6元钱的部队补贴费,他一点一点的积攒,好不容易攒到100元钱了,他全部捐给灾区。他自我的鞋破了,舍不得买新的,在旧鞋上打补丁,补丁一个摞一个。战友问他:你为什么不买双新鞋穿呢?这一个摞一个的补丁不咯脚吗?他认真的回答:鞋还能穿就行,省的钱能够去帮忙别人。
扳着指头算算,雷锋已经离开我们56年了,可雷锋精神却一向活在我们心中。此刻生活中,也有像雷锋一样的大好人,无时无刻的帮忙着我们。
观看雷锋的电影的观后感篇3
每年的3月5日是雷锋日。雷锋叔叔,一个普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用一颗朴实无华的心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平凡而伟大的事迹闪耀着光芒,他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这一代生活在幸福的二十一世纪,养尊处优的生活往往使我们丧失了积极向上的斗志。在学习上自然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我每次遇到难题都缺乏耐心,更没有攻克的决心。学习了雷峰叔叔可贵的“钉子”精神后,我觉得以后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上,都要迎难而上,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遇到困难不退缩,要像雷锋叔叔一样做一个勇敢坚强的人。
我们这一代物质生活条件富裕,平时花钱大手大脚,完全没有节约的习惯。可雷锋叔叔平时自己连一瓶汽水也舍不得喝,但只要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所有的钱,帮助遇到困难的人渡过难关。学习了雷锋叔叔勤俭节约,乐于奉献的精神后,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省下自己的零花钱,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奉献一份爱心。
我们这一代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主人翁的精神。可雷锋叔叔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好事,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学习了雷锋叔叔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后,我们以后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关心身边的同学做起。在校园里,我们要用勤劳的双手美化环境,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用一颗真善美的心来关爱他人。
学习了雷锋叔叔的精神后,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更要体现到实际行动中去。让雷锋精神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让我们有限的生命过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
观看雷锋的电影的观后感篇4
这天是三月份的一天,因为这一月是雷锋月,所以老师为了让我们学习雷锋精神,上网找了一部雷锋电影让我们看。
下午第一节课,老师打开电视播放雷锋电影让我们看。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雷锋小时候的故事。雷锋很小的时候,父亲、哥哥、弟弟、母亲就相继死去,隔壁的六叔奶奶抚养了小雷锋,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雷锋经常去砍柴,而当地的很多柴山都被地主霸占了。有一次,雷锋到蛇形山砍柴,被地主婆看见了,狠心的地主婆要雷锋把柴送到她家,还抢走了他的砍柴刀,雷锋哭喊着要夺回柴刀,地主婆竞在他手臂上砍了三刀。最后雷锋把地主婆撞翻在地,夺回了柴刀。
看到这,我很激动,想想我们,比雷锋小时候好千百倍,不用辛苦劳动,为什么还不能好好学习。我期望大家把雷锋当作自我的好榜样。
观看雷锋的电影的观后感篇5
夜,渐渐地深了。一轮银盘似的圆月静静地挂在群星闪烁的夜幕里,朦胧的月光给大地披上了梦的银装。我的思绪依然沉浸在白天看的《雷锋》的一幕幕场景中。透过夜幕,我眼前浮现出雷锋叔叔光辉而又伟大的身影……
雷锋,这位伟大的战士,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他所做过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平凡的,然而正是这无数的平凡构成了他的伟大,他将自己那些平凡的脚印,一个个清晰地刻在人们的心中。
“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雷锋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他把平时俭省下来的积蓄寄给战友困难的家庭,寄给遭受灾荒的不相识的人们。他用业余时间辅导驻地附近学校的孩子们,帮助他们好好学习,教育他们养成健康的品德,树立远大的理想。有人曾这样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人们还记得他冒雨护送老人,还记得他用自己的钱为丢了车票的旅客买票,还记得他深夜为战友缝补衣服……他的形象深入人心,直到今天,那些舍己为人的人,仍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活雷锋”。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雷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谱下了一首首助人为乐的新曲。最令我感动的是影片中,雷锋叔叔在抚顺市上寺水库抗洪救险的情景:雷鸣电闪,大雨滂沱,洪水肆虐,身体虚弱的雷锋,忘记了自己的疼痛和战友们一起,顶着暴风雨,踩着过膝的稀泥,挥舞铁锨,猛力挖掘溢洪道。他一边挖一边唱起歌,一唱百和,歌声压倒了风雨的呼啸,撼动了漆黑的夜空。突然,“哗”地一声响,一大片红黏土被洪水冲垮下来,雷锋猝不及防,铁锨头被打掉了。天很黑,一时找不到铁锨,他就用手挖,挖一块甩一块,他一口气干了很长时间,只觉得手指头火辣辣地疼。他直起腰,走到微弱的灯光下一看,原来手指已经磨破,流出了血。一个同志见了,劝他找卫生员上点药,可情况太紧急,他没有去,继续用手挖……经过七天七夜的奋战,猛兽般的洪水终于在英勇的人民和战士面前驯服了。雷锋在这场战斗中奋不顾身的精神,受到了战友们的热烈赞扬。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永不停息地为人民做下了一件又一件的好事,这些事情也许称不上是多么伟大的壮举,但正是这一点一滴的为人民排忧解难的好事,犹如一砖一石,构筑起了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大厦,高高地耸立在人民的心中。
窗外的星格外明、分外亮,它是雷锋精神的化身,高悬在人们的心空中永不陨落。因为它已经成为一种不朽的象征——象征着我们民族勤劳、简朴、关心他人、克己奉公的优良传统;同时它也成了一种永恒的启示——启示着我们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奋发向上、不断努力,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奉献出每一分光和热。
观看雷锋的电影的观后感篇6
“学习雷锋,好榜样??”雷锋叔叔的艰苦奋斗、乐于助人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上周六上午,我和南昌晚报的小记者们来到华影国际影城,一起观赏了电影《雷锋的微笑》。
这部影片讲述了雷锋叔叔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全国人民共同学习的榜样的历程,展示了他“热爱生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助人为乐”的精神。
在影片中,描述雷锋叔叔勤俭节约的情节令我感动不已:雷锋叔叔的生活十分节俭,总是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和袜子。他从来不舍得给自己买一件新衣服,而是把自己每个月攒到的6元生活补贴都存进银行,全部捐给灾区人民和需要帮助的人们。雷锋叔叔是多么伟大啊!
通过这次观影活动,我深受教育: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新衣服添了一件又一件,款式多样;新文具换了一个又一个,新颖别致。可是想想那些生活在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们,他们的衣服上打满了补丁,书包都是用旧布拼凑做成的,他们需要帮助。
我们应该学习雷锋叔叔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精神,平时把自己的零花钱节省下来,捐给山区那些贫困的小朋友们,让他们也和我们一样,过上幸福的生活!
观看雷锋的电影的观后感篇7
今天老师带我们观看了《雷锋的故事》这部电影,雷锋乐于助人、一心为公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道长长的.闪电划破了夜空,雷声震耳欲聋,倾盆大雨从天上直泻而下。雷锋和工友们听到雷声,“腾”的一下从床上起来,赶往水泥地。因为天下着大雨,水泥如果淋了雨,便会结块,就没有用了。所以大家都千方百计地把能盖住水泥的东西拿过来。而雷锋竟然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被子拿来盖水泥。要知道,当时的天气非常寒冷,许多工友穿了棉衣还瑟瑟发抖,更何况睡觉不盖被子呢!这一刻,我深深为雷锋这种爱护公物、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折服。
看着雷锋的感人故事,再想想我自己,我觉得惭愧极了。上个星期二放学后,我正在做值日,突然看到一把扫帚从楼上掉了下来,我吓了一跳。我走过去一看扫帚上的标识,不是我们班的。我想:反正不是我们班的,不关我的事,我不拿也没关系,就早早地回家了。第二天,扫帚已经不见了。现在想想,这只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我应该把扫帚捡起来,还给其他班。或者把它放在教室里,明天还给其他班。雷锋为了集体的利益,不惜拿自己的被子去盖水泥。而我,为了早点回家,没有把扫帚还给其他班,真是不应该啊!
雷锋,一个平凡的名字,却有一颗朴实无华的心。他那一心为他人着想、一心为公的无私精神感动着我们,也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让我们永远铭记着这位人民英雄。雷锋叔叔,我们向你致敬!
观看雷锋的电影的观后感篇8
今天是学习雷锋日,晚上,我在中央六台收看了电影《雷锋》。开始看的时候觉得很无聊,可是当我看完整部片子,我的心情久久却不能平静。
一个星期天,雷锋的战友王大力把所有战士的袜子和衣服都洗了,雷锋晾衣服时,发现自己的旧袜子不见了,他就到处寻找。王大力说:“但你不嫌难看?”雷锋说:“咱们军人不是把袜子穿给别人看的。”这一句话就体现出雷锋的节约精神。当年,他把钱存在银行,一年一年过去了,雷锋把省下来的钱全都捐给了灾区人民,可是他自己却舍不得买一双新袜子。我们现在还是一名五年级小学生,花钱时却大手大脚。我们一定要学习雷锋这种节约的精神。
一场篮球赛下来,战士们热的汗流浃背,许多人去买汽水喝,唯独雷锋说:“汽水不解渴,我还是和凉白开水吧!和凉白开水一样解渴!”难道是雷锋小气吗?不,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雷锋就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雷锋不计得失地帮别人搬砖;看到战友经济上有困难,偷偷地以战友的名字往战友的家乡寄去20元钱;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主动帮助他们拿东西,送他们回家……,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细节,恰恰反映出了雷锋的高尚品德,他不是一朝一夕做好事,而是用他的短暂一生都在做好事,他不图回报,不图名利,用平凡的一生铸就了不平凡的精神!
观看雷锋的电影的观后感篇9
观看了《雷锋的故事》,一向感动着我。雷锋是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人。他把为人民服务当作他的生活习惯。雷锋还是一个工作认真,学习刻苦的人。当晚上别人休息时,他就努力学习。工作之余,他就挤出时间来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话一点也没错。
一次,雷锋坐上了从抚顺开往沈阳的火车。他看到坐火车的人很多,就把座位让给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车员忙但是来,就主动帮着扫地,倒开水,帮忙下车的乘客拿东西,忙个不停。从这件事我体会到了雷锋叔叔乐于助人的好品质。还有许多关于雷锋的故事,都是在告诉我们要学习雷锋叔叔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长大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雷锋叔叔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他心中有着伟大目标,所以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他都能克服。个性是他刻苦努力的学习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今后学习上遇到问题,也就应像雷锋叔叔一样,要反复思考,反复讨论,实在不懂的就问老师。只要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刻苦的学习精神,灵活学习的方法,必须能学好每一门功课。
走到哪学到哪。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务必从不自满开始。”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生活中一切大的和好的东西,全是由小的、不显眼的东西累积起来的。”成绩的取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点一滴知识的累积,不刻苦不努力是不行的,而且要长期坚持不懈。“
在和同学交往上,同学有困难,就应帮忙一把,这样,自己有困难的时候,向其求助,同学也会帮忙你。否则,当有困难时,同学不伸出援助之手,不但自己难过难关,而且还尴尬。
学好习锻炼好身体,成长为国家有用之才就是雷锋精神的具体体现。
观看雷锋的电影的观后感篇10
雷锋,提起他众人皆知,他的奉献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读了一遍又一遍,越看越爱看,越读越感动,读完之后深深感到,我们不应该忘记过去。
公元1940年12月18日,就在这一天,一声响亮的啼哭,向世人昭示,一个伟大而辉煌的生命诞生了!一个注定要震撼亿万人民之心的生命诞生了!他就是我们书中的主人翁——雷锋。雷锋这个苦命的孩子,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几间挡不住风雨的破茅屋,墙上还有一个大裂缝,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塌下来,靠几根枯树勉强支撑着。雷锋一家被万恶的旧社会逼的家破人亡,7岁他就成了孤儿。
雷锋他读书的范围很广,政治理论,青年修养,文化作品等。他对描写刘胡兰,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更是爱不释手,并随时写些读后感,立志向书中描写的英雄人物学习,他不论做什么,都一样踏实,一丝不苟。生活中任何意见小事都能证明,雷锋的确是颗不锈的“螺丝钉”。
他把“专门利人,毫不利己”看做是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在农业战线上,雷锋是治水模范,是优秀的拖拉机手。在工业战线上,雷锋三次被评为车间的先进生产者,十八次被评为标兵,五次被评为红旗手,三次被评为节约能手,一次被授予“提前53天飞跨1960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在人民军队里,雷锋立过一次二等奖,两次三等功,被评为节约标兵,得到“模范共青团员”的称号,被选为抚顺是人民代表,他所领导的班,两年来一直是先进集团。
1962年8月15日,这是一个不幸的日子,谁都不肯相信,谁都不愿相信,雷锋——劳动人民的好儿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年仅二十二岁,就这样和我们永别了!我一边看一边默默地流着泪,真是好痛心,好伤心。雷锋真正做到了: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做劳动人民的好儿子。
雷锋的一生是光辉的。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是永生的。我们一定要学习雷锋精神的高贵品质,无论在学习中,在日常生活里,都要“天天向上”时刻准备着,做一个共产主义接班人。
读了这本书,让我更深刻的了解了雷锋,他是一个团结友爱,关心集体,乐于奉献,不计得失的人,他这种崇高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牢牢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观看雷锋的电影的观后感篇11
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每当看到这句话,我心头总会浮现起助人为乐的雷锋的形象。他帮助老人,帮助孩子,向每个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雷锋精神大家都在呼吁,可又有多少人做到呢?如今,“勤奋”已被人们当成“傻子”,善良被当成“迂腐”,正确的价值观被屡屡扭曲,正是那些自私自利的人造成的。在街头扶起一位摔倒的老人,引来的却是一阵阵充满怀疑的议论,一声声对行善者的误解。这正是雷锋的悲哀!大家对困难者都漠视不理,不想为他们献出爱心,还自作聪明地想,为什么要帮忙,是那个人自己活该!他们甚至把这种思想教给自己的孩子,当小孩子想要献出自己的一臂之力时,却被自私的大人硬生生地阻拦。慢慢地,小孩子也养成了铁石心肠,没有一丝怜悯之心。这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哀!雷锋并没有离开我们,而我们却几度离开了雷锋!
下面讲述一个真实的事例:我妈妈的一个朋友去接孩子,临走前却忘记把车窗关上,里面还放着钱包和手机,她却浑然不知,走开了。正好,一名青年看见,来不及告诉她,就直接一言不发地走过去站在车门边,如站岗一般。有人劝他不要这么傻,浪费自己时间,但他还是默默等待着。过了几十分钟,车主终于回来了,她瞧见了那位青年和安然无恙的财物,感动得热泪盈眶,拿出钱要谢他。却被哪位青年婉转拒绝了。“你真是现代的活雷锋啊”“哪里的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我还比不上他呢!”说完,他就笑着离开了。
通过这件事,让我们看到了人世间的美好犹在,富有同情心的人还有很多。只要我们人人献出一点儿爱心,让处在困境中的人感受到关怀、温暖,这个世界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观看雷锋的电影的观后感篇12
《郭明义》企图触摸人心那厚痂包裹着的柔软部分,可是在物欲横流中它注定不温不火,做娱乐片没有娱乐性,做故事片故事不精彩,做主旋律就更不靠谱,因为主流社会的既得利益者官员和老板们根本就没有心,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抓住耗子和鸡的屁。
郭明义是鞍钢的普通职工,十六年工资总收入为二十八万元,捐款助学之十二万。陆续五十六次献血,结婚二十多年,他一家人居住在不足四十平方米的房子里。不管社会怎么变,不管外人如何看,郭明义泰然处之,坚持自己的幸福观,帮助别人就很快乐,他总能找到比自己困难的人。郭明义说:“每做一件好事,就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帮助别人改变命运,比啥都幸福”。如果讲良心,《郭明义》在表演上肯定是感人的,成功的表现传统美德,许多观众为之洒泪。应该说郭明义在这个社会并不孤独,有不少类似的人,隐身捐款给困难的孩子,隐身捐献干细胞,但无论人数还是行为都绝对称不上主流,连支流都称不上,只能算极个别现象。特别看不出这种极个别现象会是那种可以燎原的点点星火,因为离离原上草没有可燃性。
郭明义所作所为是因为自己是党员吗?换个角度说,党员的形象就是郭明义这样的吗?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克己奉公,恪尽职守,这些传统美德中国古代各朝代都大有人在,而他的时代精神在哪里呢?电影中,郭明义去一家网络公司与总经理的谈话最具典型意义(怎么能通过审查?),总经理不理解郭明义的行为,凭郭明义一己之力怎能解决社会问题,并问郭是否对得起家人,郭所答非所问,大义凛然地说那位总经理二十多年没看党章了,党员都应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是当下最关键的悖论,一部分人先富是以损害另一部分人为基础的,被损害的人也要损害他人才收获利益,当干部是为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吗?党章那么说,谁那么做?那些给郭明义写总结材料的宣传精英,那些论证郭明义时代精神的专家学者,你们自己真信吗?
作为典型的郭明义只是个普通职工,而且是普通职工中比较另类的凤毛麟角。主旋律电影应该表现主流人群,表现官僚、富人、白领公务员,至少应该是中产阶级。典型还应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真的郭明义显然不够条件。要是哪个官员像郭明义那样,作为典型才有说服力,可惜,这是不可能的。当官为了啥,这个问题在理论上还不确定,但在实践中已经解决。那就是权为己所用,情为己所系,利为己所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皆患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单从艺术水平上讲,吃惯了快餐的导演编剧已经不会做大餐了,即便是小炒也带着快餐的味道。《郭明义》有些情节兀突,有些则经不住推敲。演员还是过硬的,侯勇,冯远征,姜宏波,李沁,新人不输老戏骨。
总之,官家推销《郭明义》挣官家的钱,要是走市场恐怕没多少人买账。
观看雷锋的电影的观后感篇13
《雷锋》这部电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拍摄的,虽然是怀旧的“黑白影片”,但它的内容丰富,绘声绘色地描写出了雷锋的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影片以点带面,主要演绎了雷锋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几个小故事。妈妈告诉我“雷锋坐车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就是雷锋一生的写照。我听了恍然大悟,从小就听到夸赞做好事叫“学雷锋”。电影中展示的故事虽然只是雷锋做了一生好事中的“冰山一角”,但也足以体现他乐于助人的精神了。
“带病到建筑工地参加义务劳动不留姓名”是雷锋叔叔无数好事中的一件,他用自己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体现“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为人民服务是我应该做的”。在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召下,建筑工地的工人们展开劳动竞赛,原本要一天完成的工作,不到两小时就完成了。
“我叫解放军”,多么朴实的回答,又是多么响亮的称呼。滂沱大雨中,雷锋抱着孩子,搀扶着老大娘,一步一滑走在泥泞的山路上,一直到天黑才把老大娘送到目的地……他可是因为有病才请假出来看病的,他可是带病在工地上运了半天砖的病人呀,他竟然又冒雨走了来回四十多里的山路!雷锋叔叔这样一个普通的人,却做了平凡而伟大的事,正如他在日记中写到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么做的!他言行一致的品质真的值得我好好学习。
雷锋叔叔用他的一生来告诉我们:生命的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在于索取。我以后也要向雷锋学习,要立志做一名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人!
观看雷锋的电影的观后感篇14
在这阳春三月,我们又怀着崇拜的心情想起了那位让人尊敬的解放军叔叔——雷锋。恰逢周末,妈妈决定让我通过电影再一次感受雷锋的精神。
妈妈在互联网上查找到了《雷锋》这部老电影。虽然电影的画面不是很清晰,效果也不是特别好,但是却让我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雷锋叔叔生活的那个年代是多么的艰苦。当我看到那个地主婆拿着砍刀在雷锋的手臂上砍了三刀,就忍不住心酸,好像砍在自己的心上;当我看到雷锋小时候拿着破砍刀和妈妈上吊的绳子光着脚去砍柴时,就忍不住一阵心痛透入我的心里。
一个身高仅仅1米54,体重不到50公斤的人,就是凭着自己的意志等到了新中国的解放,更是凭着自己的坚强和勇敢当上了人人崇拜的解放军。他曾经带病去修建学校,广播人员问他的名字,他不肯说,问他为什么参加义务劳动,他也只是说想为国家多铺一块砖,多填一片瓦。他曾经为灾区捐赠过100元钱,而他一个月的津贴仅仅只有6元钱,他的袜子早已被补丁蒙蔽得面目全非。他也曾经给自己战友的妈妈寄了20元钱……如果要说完雷锋叔叔做的好事,那是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雷锋叔叔将他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将他人的愉快当作自己的幸福,将自己当作一颗螺丝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而就是这样一位解放军战士在青春正盛的22岁却为公牺牲了。
我们惋惜他,我们怀念他。他曾经说过三句话,令我深受启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愿意把我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我希望我也可以向雷锋叔叔说得那样为人民服务,而我作为一名小学生,就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热心帮助同学,为同学服务,让雷锋精神真正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
但是,在当今社会,似乎有很多人都不提倡雷锋精神了,他们怕上当受骗,人与人之间缺少了诚实和信任,有时想想很悲哀。我在心里呐喊着:“同学们,不要让雷锋在我们的心中消失!”其实帮助他人,自己一样可以感到快乐,感到幸福。我真的希望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人们能互相帮助、互相激励,有爱心,懂得感恩,那么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观看雷锋的电影的观后感篇15
今天,看完了《雷锋》这部电影后,雷锋光辉而又伟大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我的心中思绪万千,《雷锋》电影观后感。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的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芒。他把自己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他所做过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平凡的,然而正是这无数的平凡构成了他的伟大。作为一个普通士兵,他用他那短暂的二十二个春秋铸就了生命的辉煌,放出了熠熠的光辉。
一个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勤务员,应该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雷锋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他把平时俭省下来的积蓄寄给战友困难的家庭,寄给遭受灾荒的不相识的人们。他用业余时间辅导驻地附近学校的孩子们,他用自己的钱为丢了车票的旅客买票,他深夜为战友缝补衣服……雷锋经常利用节假日外出做好事。他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永不停息地为人民做下了一件又一件的好事,这些事情也许称不上是多么伟大的壮举,但正是这一点一滴的为人民排忧解难的好事,犹如一砖一石,构筑起了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大厦,高高地耸立在人民的心中。如今,人们还把那些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人称为“活雷锋”。
“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雷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谱下了一首首助人为乐的新曲。抚顺发了洪水,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命令,雷锋就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我还记得电影中雷锋叔叔在抚顺上寺水库抗洪救险的情景:雷鸣电闪,大雨滂沱,洪水肆虐,身体虚弱的雷锋,忘记了自己的疼痛,他和战友们一起,顶着暴风雨,踩着过膝的稀泥,挥舞铁锨,猛力挖掘泄洪道。天很黑,一时找不到铁锨,他就用手挖,挖一块,甩一块……雷锋在这场战斗中奋不顾身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牵着思绪,我又想到了我们的生活。虽然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也要学习雷锋的精神,我反思自己,平时在公交汽车上,有老人在身边时,我总是舍不得让座;在学校,有时我不能很主动的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观看了雷锋的电影后,我的心里感到十分惭愧。以后,在公交车上,我一定给老人让座;在学校,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同我进步,同我成长。我一定把雷锋的精神作为我行为的准则,做一个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的人。
让我们人人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活雷锋,让雷锋精神永驻人间吧!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的形象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记忆。雷锋助人为乐、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至今仍然被人们传诵,不少人以他为榜样,默默地奉献着。
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为自己碌碌无为而悔恨,为曾经虚度年华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锋一样,永远的那么富有爱心,永远的那么真诚善良,永远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今日的世界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表现出更为开阔的空间,然而,我们曾经火热的心灵却开始变得冷漠,有些本不该变的东西也在变:亲情冷了,同居一楼,邻里相见不相识;友谊馊了,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成了互相利用的通行证。曾经,我们几十年来所景仰、崇拜和学习的榜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傻子。
然而,无论时空如何变化,那些决定人类向前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变,那些人类任何时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没有变。尽管在我们的身边,雷锋精神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淡忘,然而,在世界的更多地方,雷锋被不同肤色的人们所景仰,所学习。雷锋精神以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十多年了,雷锋的名字曾经是激励我们几代人成长的路标,四十多年了,古老而年轻的中国正在蓬勃的发展,然而,雷锋的名字却随着我们生活的美好而渐渐远离了我们。有人置疑,有人嘲笑,有人批判,然而,无论我们经历多少变化和困惑,他的名字应该永远刻在我们的心头,他的精神应该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永远的指南。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雷锋精神,只有我们自己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与人为善,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动的真诚中感到真正的快乐。一个时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的,真正的快乐只有一种,那就是为他人而付出,这样做你将获得生命最高的荣誉。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然而一个有英雄却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可怜的民族。雷锋是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雷锋从来不会离开我们,而我们却曾经几度远离了雷锋。
是的,几十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再也不要穿带补丁的衣服了,再也不要忍受饥饿了,再也不要像雷锋那样经历那么多苦难了。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任何时候,他还应该是我们的榜样,何时候我们都需要雷锋精神。我们应该理解他、尊敬他。无论我们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我们永远也不能缺乏雷锋身上那种对他人和世界的关怀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