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长城观后感300字
写观后感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要怎么写影片长城观后感300字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影片长城观后感300字,供大家参考。
影片长城观后感300字篇1
《长城》从接到剧本到现在,已经快三年的时间。一千人规模的剧组光翻译就有100多人。张艺谋坦言,在拍摄和后期制作中,中美团队有大量需要协商与沟通的内容。
而主演马特-达蒙,更是在《金陵十三钗》时就有过接触,后由于档期原因没能合作。这次出演《长城》开始又是档期原因未能合作,两个月后突然“柳暗花明”最终出演也是圆梦。张艺谋表示:马特-达蒙为人谦和友善,曾获得金球奖最佳编剧的他,在拍摄时针对台词给出多种方案,但他未来是否自己当导演还在考虑中。
各种威力强大的精巧机关,镇守长城的神秘军队无影禁军,将长城变成巨大的陆上航母,而他们的对手就是上古神兽饕餮。预告中战斗场面恢弘壮大,处处显露出的中国文化元素,更表明张艺谋从未放弃“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初心。
电影中的无影禁军分属五个不同的兵种,各军各司其职,协同作战。虎军是工程和机关部队,操控着长城上各种威力强大的精巧机关,和弓箭部队鹰军一起,负责远程打击;熊军和鹿军则是两支主力近战部队,熊军厚重鹿军灵活,他们将和饕餮贴身肉搏;还有套着飞索的鹤军,她们手持长枪从高空跃下,利用重力各种角度全方位进攻,这些在预告中都可以看到。
而影片中的饕餮,每60年一次降临人间,它们并非无意识的野兽,而是有组织有计划地“掠食人类”。在预告中,饕餮首度以群像现身,速度极快,有组织的疯狂地攻击人类、摧毁建筑物,战力极其恐怖。
据悉,《长城》将于12月16日上映,届时全国的观众将领略到一场长城上的饕餮大战。
影片长城观后感300字篇2
《长城》是标准的鸡头蛇尾,匆匆开始,又戛然结束,然后中间拼凑出一场极具中国特色的大型历史舞台剧。看得出张艺谋是在想法设法地推(堆)中国元素,在长城进入观众眼帘后,他就变得像一个急不可待的孩子,拼命的向大家掏出自己兜里的各色玩具。最可笑的当属两次大规模的长城防御战,最后彻底沦为大型秀场:
一是秀特效,证明我这好莱坞级别的特效不是吹出来的,但是这种充满密集恐惧感的饕餮浪潮,缺少细节的描绘,同时只能通过眼睛才能击杀的设定过于苛刻,没法展现人兽搏杀的刺激,最后全让弓箭队抢了风头。其次是怪兽的品类过于单调,未能形成完整的兵种体系。剧中万千马仔配十几头御林军的组合太过单一,如果饕餮能够形成集群协同作战的态势,还能让战斗更为精彩,无影禁军的五军也能更充分的调动其特色。
二是秀中国元素,见缝插针般的展现中国的特色,这些元素显然是为外国朋友准备的,在第一场防御大战里,景甜所率的鹤军充当了最直接的展示模特:从优雅地走上跳台,到花式接枪备战,再到死亡蹦极,不放过每一个展示的机会,并且在她们出场时,背景音乐里明显加入了缥缈而高昂的`女声,配合五军之中最为鲜艳的蓝色铠甲,构成以往中外战争题材电影里未曾见过的“美景”;另外一个细节就是“花式击鼓”的设定,这次《长城》中蓝铠女兵们用双节棍击鼓,还伴随着跳跃的舞步击出了花儿,击出了浓浓地中国风,上一次看见如此有特色的击鼓环节,还是在姜文的《让子弹飞》里。这是我个人认为本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两个设计。
同时两次防御大战里,无影禁军们还秀出了十八般武器,让人眼花缭乱,张艺谋把几乎能想到的与中国有关的武器都用上了。最后干脆搬出了大型诗歌演唱,伴着孔明灯誓把中国元素秀到底。
三是秀阵容,首先是演员阵容,本片囊获了各个年龄段的偶像明星,给他们一个个都配上靓丽的铠甲,看上去英姿飒爽,其实在剧中毫无存在感,真是应了那句话:众星捧月。本片除了马特达蒙和景甜,其余人等都是外围人士。可惜了彭于晏那呼之欲出的腱子肉,可惜了张涵予刚刚入戏就领便当;可惜了两眼充满表演欲的黄轩,无奈连个举刀的机会都不给。不过在全员集体酱油之外,倒是给鹿晗特意安插进了一些人物的情感纠葛和形象刻画,让他参与到了两个主角的主线故事里。而刘德华虽是军师,却怎么看像个诗人,为了突出景甜的存在感,全程压着演,最后连领便当都是如此的敷衍。剩下的如郑凯、王凯俊这类的角色,就算是友情客串吧,最为痛心的是极具表演特质的威廉达福在影片里也是毫无亮点。
影片长城观后感300字篇3
我去过很多的地方,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北京的长城了!
书上说,长城,就是在月球向地球看,长长的长城,就像地球的眉毛。我从长城的入口往下看,好高啊!长城就像一条龙徘徊在山上!等我一点一点爬上去时,我在想,古代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机器,都是用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那有力的肩膀,背着沉重的石砖,才铺成的万里长城!
登上长城,我却有一个疑问,就是长城每隔一段距离,为什么会有一个一个的正方形的小窗呢?妈妈告诉我,那是古代用来射箭击退敌人的窗口。
继续攀爬,我们爬到最上方的北八楼。我看到了毛爷爷的提词,上面写着:“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至今让我难忘!今天,我用自己的努力,也终于爬上了长城,领略了这雄伟的古建筑!虽然很累,但收获满满!
等我们下来的时候,已经很累了,但我也坚持继续走着,山口处是卖纪念品的地方,爸爸买了一个很大的流沙水晶球,上面写着:“我爱你长城!”这次旅行很有意义,更让我难忘。
长城,你是伟大民族的见证;长城,你是古建筑的优秀代表,长城,我爱你!
影片长城观后感300字篇4
由张艺谋执导的贺岁饕餮巨制《长城》将于12月16日全国公映,《长城》在影史上的地位,足以用数个第一次来形容,如张艺谋的第一部英文电影、好莱坞在中国的第一次、国内影史上最高的一笔投资等。
尤其是投资方面高达10亿元,出品方万达手笔如此豪迈,在中国影史上罕见至极,不仅是出手阔绰,电影在文化内涵上也不同以往,以往的好莱坞大片传播的是美国文化,而这次《长城》将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万达投资10亿造《长城》,台前幕后空前震撼。电影《长城》投资高达10亿元,不仅在好莱坞是大手笔,放到国内更是史上最高的一笔投资,而这10亿巨资主要用于9位大牌明星的演出费用以及幕后创作。
细观电影《长城》主演名单,有马特·达蒙、威廉·达福、佩德罗·帕斯卡、景甜、刘德华、张涵予、鹿晗、彭于晏、林更新等演员,他们每个人的影响力都足以独自领衔一部主流电影。此次,众多明星集体参演《长城》无疑对中美两国电影行业是极大震动。
除了演员阵容强大外,幕后主创团队同样让人惊叹,八位曾获奥斯卡奖的主创携旗下团队协助导演张艺谋进行影片的幕后创作,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剧组已有5000多件手工制作的武器和超过两万件道具。张艺谋希望通过好莱坞向全世界输出中华文化,让打上好莱坞制作标签的《长城》成为引领世界的作品。 《长城》讲述了古代一支精英部队为保卫人类,在举世闻名的长城上演生死决战的故事。
导演张艺谋认为中国元素不仅能为电影增添美感和丰富的细节层次,也是电影故事的内核与根本。
影片长城观后感300字篇5
“中外合资电影”这个名词我们早就不陌生了,如此国际化的词汇总是充满了很多诱惑性,就好像那句“中西药结合疗效好”的广告语,让我们能在大银幕上同时看到自己喜欢的中国和外国的演员,或者用好莱坞的特效来讲咱们中国的故事。然而中国观众被无情欺骗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远有《功夫之王》,近有《勇士之门》,背后的尴尬更像是中药和西药起了对抗反应,更别说时不时会有某些不要脸的国产片宣传套路,说自己是《阿凡达》团队打造的了。
《长城》似乎是真正对得起“中外合资”的意义了,尤其是拥有维塔和工业光魔这样世界顶级特效团队的资助,加上导演是我们很熟悉的国师,总会让我们相信,特效绝对是有保障的,而即便是好莱坞的编剧,至少在老谋子的把控下,文化表达上应该不会太走偏,毕竟,演员们终于不用从头到尾都说英文了。这样的改变,其实是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到今天的必然产物,而张艺谋顺利接过此棒也不算意外。毕竟,论国际影响力,国内范围的导演张艺谋说自己第二,也没人敢说是第一了吧。说白了,《长城》其实就是老谋子不出国门进军好莱坞的作品。
而事实是,《长城》真的是太国际化了,这样的国际化,不是“中国的就是世界的”,而是原来“世界的也可以是中国的”。全片主要讲一件事,人打怪兽,类似的题材,在好莱坞数不胜数,并且,通常都是以科幻片的方式出现。美国人民缺乏足够悠久的历史,所以总爱幻想未来,并且标榜自己在地球上的代表力和先进性,以及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国精神。看完《长城》才发现,原来美帝人民打外星人那套东西放在中国古代的背景也是可以说得通的,于是我们可以直接从传说中找到“饕餮”的名字,设计出有青铜器质感的样式,你看,多么有中国特色呀。然而本质上,还是把一个通行的故事强加上了中国元素的标签。如果以后广电总局开放了,我们早晚有一天也会像当年打饕餮那样去手撕外星人呢。于是长城变成了为了防御饕餮而建的工事,本质上又和《僵尸世界大战》还有《进击的巨人》里建的高墙差不多。当然,咱们的长城机关重重,毕竟要对得起片名嘛,不然干脆起名叫《饕餮大战》或者《进击的饕餮》好像也没毛病。
这样一来,好莱坞编剧在本片的存在感就很强了,全程套路满满,bug满满。比如,既然黑火药那么厉害,为什么一开始一直不用,你哪怕说明一下因为黑火药比较稀有,只有关键时刻才能用也是可以的嘛。呆萌同学的转变也是有点突兀,您要非说这是真爱的力量可以抵过几十年的颠沛流离我也是服的。“擒贼擒王”的设定实在是太《独立日2》了,而且朋友们,这回干掉反派的又……T……M……的是炸药!
除了套路和bug,本片居然没有一个配角的塑造是成功的也是蛮厉害的,是的没错,是没有一个,没有一个,没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请问诸位看完本片之后到底记住了几个除了外国友人和景甜老湿之外的角色呢?记住了,只能说,你是那位演员的真爱粉。我能说直到最后字幕出来我才反应居……然……还……有……陈……学……冬老师么!当然这也不能全怪编剧,据说老谋子自己也删了不少戏,而角色的单薄也无形中加大了表演的难度,《长城》很有可能成为诸位小鲜肉表演履历表上的一块黑历史。
如此不走心的《建国大业》式的数星星,加上简单粗暴绝对够分量的无脑特效场面,不乏雾霾突击那种惊悚效果,还有各种朝你扔东西提醒你瞧瞧咱这3D多逼真,自然少不了老谋子标签式的色彩运用,区分各个军队的队服,还有最后《金陵十三钗》教堂附体的宝塔之战,击鼓阵仗、人海战术、祭奠仪式又充满了谋式行为艺术,所有这些形式上的饱满与酷炫都塞进这短短的90分钟正片里,国内外通吃的圈钱意味溢于言表,这不就是“饕餮”吗?
如果《长城》票房大卖,只能说好莱坞这种被验证了100多年的叙事方法在今天依然是可以吸引国人的,而《长城》票房失败,也许能说明观众对商业大片内容上的注重吧。饕餮吃到肉反哺了兽王就是胜利,《长城》赚到钱喂饱了投资方就是胜利,这注定是一部以票房论成败的电影了。
最后,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起今年《釜山行》热的时候,有人问中国电影跟韩国电影差多少的问题。
影片长城观后感300字篇6
张艺谋的电影《长城》四天票房破2亿,据说是不错。就去看了,看完了,就后悔去看了。《长城》讲的是中国古代某朝代,按照推算,大抵是宋代。故事简单:宋代的一支军队,张艺谋称之无影禁军。利用长城作为天然屏障,同凶残的猛兽饕餮斗智斗勇,在国际主义战士的帮助下,消灭入侵者,拯救全人类。影片立意宏远,主题鲜明,政治正确。未曾上映,水军们断言:这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好电影,国际元素和中国传统相结合,代表了中国电影一个新的水平。余生也晚,余智亦低,但人到中年,评价电影优劣自有一套标准。对电影《长城》,我总体感觉是2008年奥运开幕式的电影版、故事版!传统文化和好莱坞制作苟合,媚上,媚下,向审查者献媚,向观众讨好。电影《长城》是自命“国师”的张艺谋在江郎才尽之际,给自己盖棺定论的作品,是一个老男人在艺术道路上苦寻无果的哀鸣!
电影《长城》的反智主义。电影是光和影的艺术。好的电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无处不闪现人性的光辉,无处不显现智慧的光华。《长城》一片,以人和兽的对立为开篇,以人最终战胜兽为结局。通篇刻画人的勇猛,同时,又处处以兽的智慧反衬人的愚钝。宋代,是中国科技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宋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是古代中国科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我们说《长城》是反智主义的,正是基于时代背景、历史文化发展水平所作出的判断。诚然,电影不是科教片,不是纪录片,但电影反映的东西必须有依据,必须要有历史的事实,可以讲故事,但不可臆想。女兵蹦极杀饕餮的桥段,就是典型的反智主义战术。张艺谋想表现的是战士的英勇无畏,是面对强敌的舍身取义,而我,看到的却仅仅是人的无能,以身饲饕餮的无奈。
影片长城观后感300字篇7
去年电影票房火爆收官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今年的电影市场会出现如此大的下滑,不仅600亿元无望,能够保住个位数增长就已经算完成了任务。被视为国产片“自留地”的12月,今年也涌进了《血战钢锯岭》、《萨利机长》等进口大片。而2016年电影市场的最后一战,还需要国产电影和中国电影人挑大梁。张艺谋、成龙、王家卫、葛优、刘德华、梁朝伟、章子怡等老面孔重登大银幕;特效大片、犯罪题材、喜剧题材、纪录片等多种类型齐聚,就看能否守住440.69亿元(去年电影票房)这道“长城”。正如曾经以《英雄》开辟了中国商业电影时代的张艺谋所说:“如今的电影市场,就是以票房论英雄!”
老面孔老招数:
要凭票房论英雄
电影专资办公布数据显示,12月前11天累计票房达到14.0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超过60%。不过,这一成绩的取得并非本土“选手”的功劳,全靠“外援”给力。汤姆·汉克斯主演的《萨利机长》、梅尔·吉普森执导的《血战钢锯岭》贡献了大量的票房。12月16日起,电影市场将迎来一轮国产片上映的高潮,其中不乏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老面孔——张艺谋、成龙、葛优、刘德华、章子怡等,他们的电影作品用的都是各自最擅长的招数,就是观众是否依然买账。
张艺谋执导的《长城》,是他职业生涯耗时最长的一部电影,从剧本到拍摄到后期用了三年时间。前天试映后,虽然剧情和逻辑受到了诟病,但张艺谋没有在他最擅长的画面上失分。他坦言,如今的电影市场就是以票房论英雄,“我当然希望《长城》的票房能够很好”。和张艺谋类似,成龙的《铁道飞虎》也采用了他最擅长路子——动作片。只不过这次成龙把动作和红色经典题材《铁道游击队》结合了起来,希望得到更多内地观众的认同。
多类型多元化:
想以品质赢关注
老面孔各有吸引观众的老招数,电影新势力就选择在类型化和多元化上做文章,希望用品质和风格赢得观众的青睐。北京电影学院科班出身的程耳,执导了一部以旧上海滩为背景,融合了黑帮爱情与国仇家恨的故事——《罗曼蒂克消亡史》。全片大多数台词都用上海话对白,演员则选择了葛优、章子怡、倪大红、闫妮等演技派。这部电影的演员阵容既够商业也够实力,导演的个人风格依然十分强烈,试映多场之后评价两极,观众喜欢和讨厌的程度都非常强烈。在电影圈内有“才子”之称的杨树鹏执导的《少年》,选择了国产片极少涉足的少年罪案题材。虽然在类型化方面比他之前的《我的唐朝兄弟》、《匹夫》做得更加淋漓尽致,个人风格却一脉相承。
往年的贺岁档都是国产商业片的天下,今年却出现了可喜的变化。12月16日将有两部国产纪录电影上映——《生门》和《我在故宫修文物》。《生门》由陈为军执导,耗时700多天多机位跟踪拍摄,从40个家庭迎接新生命的故事中选取了4个作为代表,讲述了4位遭遇极端情况的产妇及其家人在医院生产过程中经历的种.种考验。《我在故宫修文物》由萧寒执导,是热播同名电视纪录片的电影版,将展现故宫文物修复者的日常工作,以及背后所展现出来的“匠人精神”。
影片长城观后感300字篇8
紧锣密鼓的宣传让人期待,也意味着更大的失望。看完电影的感觉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四不像。
大场面,大阵容,大红大绿,这次更加上3D饕餮的大阵仗,张艺谋电影的看家本领,会不会让人生腻?
借助偶像吸引人,其实不自信的表现。可惜刘德华,自毁形象。
长城,中国符号,让人想起绵长,古老,想起中国文化。《长城》,好莱坞加中国元素,四大发明的火药当起引子。长城脚下,一个强扭的瓜只能是西方个人英雄主义被东方集体主义感动,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电影和电视剧不同,电影有更大的空间突出场面,张导紧紧抓住了这一点,成就有目共睹。但互联网时代的观众(上帝)早已不是一个普通的传感器,画面后面的思想张力才是电影真正吸引人的地方。云山雾罩,不知所云,电影走向堪忧。
最后,弱弱的提个建议,张导,电影,你们要往前走。
今天下午上完机器人课,妈妈带我去名邦影院看新上映的电影《长城》,我们到电影院的时候电影已经开始放了,这是一部讲述人类与怪兽战争的影片。
因为中国的黑火药很厉害,能把空气变成火焰,一下子能杀死十几个人,外国人威廉和托瓦尔一直想获得黑火药,他们跋山涉水来到了中国,在途中遇到了怪兽饕餮,无意中砍掉了怪兽的爪子,并捡到了磁石。
60年降临人间一次的饕餮怪兽来到了长城边上,在长城上的中国无影军为了保护国家和凶猛的饕餮发生了战争,战争中很多勇猛的战士都被饕餮吃了,但他们是为了人类为了国家而牺牲,他们的英勇感动了外国人威廉,他并没有趁战争时偷走黑火药,而是加入了和饕餮的战争中,最后利用磁石控制了饕餮兽王,并将所有的饕餮都消灭了。
这部电影告诉了我,保护人类是全世界共同的责任。
影片长城观后感300字篇9
跨越文艺和商业,类型多变以及风格化的画面都是导演张艺谋作品里最常被人们提起的特点。作为当年以《英雄》一片打开中国商业大片之门的导演,张艺谋一直保持着探索求变的姿态,此番首次操刀奇幻题材,就选择了怪兽元素,而与东方文化的结合也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掌控好莱坞的技术班底、奇幻风格的故事想象力、大场面的掌控能力,“颠覆”两字可以描述张艺谋执导《长城》的经历,这个国内首屈一指的导演接轨世界流行文化,开启“老顽童”冒险之旅,展露出瞄准好莱坞一线导演的位置的野心,让全世界都瞩目以待。
此次电影好莱坞制作班底可谓业内顶尖水平,其中,视效团队工业光魔是全球视觉效果制作的行业领先者,作品包括著名电影《侏罗纪公园》、《阿凡达》、《星球大战》系列等等。怪兽设计和武器道具设计团队维塔工作室,曾荣获多项奥斯卡金像奖,作品有《指环王》三部曲以及《霍比特人》三部曲等,其在设计风格化和尊重史实的兵器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造诣。正是因为如此,《长城》毫无疑问兼具国际化巨制标准和品质,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电影定档12月16日早于北美足足2个月率先上映,跟以往好莱坞大片档期比较,属于破例之举,开创先河的同时也显示出中国电影市场在全球的超强影响力。
影片长城观后感300字篇10
《长城》不仅采用好莱坞班底制作,还是英文和中文混杂对白,全球上映,虽然它名义上是一部中外合拍的商业大片,但《长城》承载的更多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冲出亚洲,与好莱坞抗衡的重任。
这部耗资1.35亿美元(约8亿人民币)的电影,也是像奥运会一样的超级大制作,主创团队是好莱坞商业大片的顶配。《指环王》三部曲的动作指导、国内最擅长器械格斗的兵器专家、《阿凡达》《魔兽》的服装主设计师、全球顶级的新西兰维塔工作室、工业光魔……这么多人凑在一起,讲的是一个以长城为背景的中国故事,这还是第一次。
意外发现长城不止是一段城墙,还镇守着许多抵御上古神兽饕餮进攻的无影禁军,“他们一辈子都在为这场战争做准备”。
这是典型的好莱坞奇幻冒险片的模式,主角无意中卷入一场风波中,从最开始的被迫,到后来的主动选择,渐渐成为任务核心,并起到决定性作用,这中间主角也经历了从小我到大爱的升华。《指环王》《霍比特人》均是如此。
但电影又不全是好莱坞的套路,《长城》最大的特点是,融合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大怪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四凶之一的饕餮。 传说黄帝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餮。它极为贪食,贪吃到连自己的身体都能吃光光。
张艺谋花了一年的时间和新西兰的维塔工作室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淘汰了大概1000多种怪兽才实现想要的样子。
饕餮又被设定为每60年来一次人间,暗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六十一甲子”的概念。
面对这样一群既有僵尸特性又懂中国阵法的升级版怪物,随随便便的路人放不倒它,“这座长城,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唯一屏障。”
因为古代人平均寿命不到60岁,所以每代士兵几乎都没见过饕餮,只能凭借书籍资料来战斗,而有战斗的地方就会有牺牲。这些统帅士兵们谁会活下来,谁又将死去?!
而从预告中可以看到,冷兵器对单个饕餮可能还行;但面对饕餮群的时候,完全没法形式致命攻击,那怎样才能制服它们?
预告里有一个关键人物,是由威廉·达福扮演的被关押许久的神秘人物,他熟悉东西方情况,是两边交流沟通的使者。但为什么被关押,他又知道些什么,预告里没有揭晓,只是说了一句“很多东西是你从未见过的”,让悬念更深。